第233章 你这都敢说的?-《鬼才律师:劝人自首还被送锦旗?》

  对于四十八小时这个规定,周云个人的看法是,当下相对来说最合理的规定了。

  因为你暂时想不到比这更合情合理的规定方法。

  当然,当下最合理并不代表这就是完全合理的,它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周云会来这么一句。

  很多人担心说如果突破了四十八小时,会导致有些人长时间在ICU住下去,甚至联合医院骗保……

  这个其实不用担心,为什么,因为工伤赔付不是老干部的那种实报实销,而是定量的。

  这里我们说的四十八小时是发生工亡的情况下,也就是人死了才会算这个。

  这个时候的赔付是定量的,分三个部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以及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就是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今年差不多是108万左右。

  丧葬补助金是统筹地区六个月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各地区不一样,一般就是几万块。

  供养亲属抚恤金,这个是按照工亡的人工资来算,配偶给百分之四十,其他亲属是百分之三十。

  但不要想太多,这个必须是没有劳动能力才能拿,正常人很难鉴定出没有劳动能力的结果。

  所以大家就能看到,你在医院可以随便住ICU,你住一百天都行,但赔付的钱是定量的。

  如果人没死,那就是另一套流程,这里只说工亡。

  至于说联系医院骗保……这玩意查出来是犯罪不说,骗取的钱得退回,而且还要处罚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郭喜风其实很想问问对方是不是对这规定不满,但犹豫之后还是选择不说话。

  因为对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喷,但其实没有喷,如喷。

  这种情况下他想回怼都没办法,对方只是说了一个现状而已。

  于是他只能保持沉默。

  审判长低头好像在记录着什么,这会儿听到没声了抬头道:“完了?那被告这边开始陈述吧。”

  茅文涛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我方认为原告的观点有问题,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只有在抢救四十八小时内才能视同工伤。”

  “但是现在对方明确已经超出了四十八小时,那肯定不能认定工伤,对于上述的法律规定,我方认为不应擅自做扩大解释。”

  他这边就是咬着这个点,你看法律规定了四十八小时,那就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

  你说的那些玩意都没道理。

  既然法律没有规定,那我们就不能擅自来做扩大解释。

  这句话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法律这个东西很严肃,就是要咬文嚼字,一般来说就是不能进行扩大解释,就是要根据语义来判断。

  又轮到周云说了,他的观点同样不复杂。

  “我们这里不是擅自做扩大解释,而是根据立法精神和具体案情来论证的。”

  “段立伟家属和医院对其进行的超过四十八小时的抢救行为,是基于社会伦理道德、亲情关系和医生“救死扶伤,绝不轻言放弃”的职业道德,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

  就是一句话,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我认为,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类案件事关劳动者权益保障,事关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适用法律规则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各方当事人利益进行衡量的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在全面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考量哪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更值得去保护,从而作出融合情理法、符合法治精神的价值判断。”

  听到这里,郭喜风和茅文涛惊的嘴都张大了,对面那个人有点……有点不对劲吧,这话也是你能在法庭上说的?

  为什么,因为周云的这句话直接道破了法律和打官司的本质。

  法律是什么,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那适用法律的过程是什么,说穿了那就是对双方利益进行衡量。

  诶看看这个案子,哪一方更要保护,那就偏向哪一方,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在民事案件中适用法律的本质。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这话没问题,但问题在于,哪个前哪个后啊?

  很多业内人士都开玩笑,法官判案子那是先有判决结果再找法律依据,这话是玩笑,但同时又不是玩笑,这里真的可以说懂的都懂。

  稳定才是最重要的,稳定才能压倒一切。

  当然,这些都是规则,而周云这样的讼棍最擅长的就是利用这些规则来为自己的当事人谋取最大的利益。

  郭喜风带着忐忑看了看审判长,这居然不制止?这话能拿到明面上说?

  然而审判长依旧一言不发,就这么静静地由着周云说。

  周云这边滔滔不绝说了半天,然后才道:“好了,我的发言完毕,请求法院支持我方诉求。”

  审判长这才如梦初醒一般道:“哦好,被告你们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吗?”

  茅文涛张了张嘴,还是决定不再多说什么,对面那人绝对是个疯子。

  有些话大家都懂,但是你绝对不能放在明面上,结果对方直接就这么说了出来。

  所以茅文涛开口道:“请求法院驳回对方诉求。”

  他还能说什么,他只能说这句话。

  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宣判,然后面无表情地离开……她能说什么,她也只能说这句话。

  这案子简单而又不简单,所以怎么办,上报呗还能怎么办,领导们讨论去吧。

  她的心里是倾向于支持诉求的,也就是视同工伤。

  因为周云说的确实有道理,这个案件里的情况确实要符合立法精神,来对劳动者进行一个保障。

  顺便也能惩治一下那些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劳动关系的公司。

  她可是很清楚的,那位周律师单单是为了确定劳动关系都不知道费了多大劲,好不容易才走到现在这一步的。

  你说公平什么的,这公平吗?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确定劳动关系这么点事,结果走了那么多的程序。

  那还是因为周云专业水平高,所以直接发现了关键问题,如果换个律师,那等着吧,一年能给你确定劳动关系就不错了。

  但现在,还是让领导们决定怎么判吧。

  周云带着孙依玲离开,从头到尾孙依玲都没说过话。

  现在走出了法院,周云开口道:“孙女士,情况就是这样了,你之前的救助行为没人说那不对,现在的这个大环境下,说实话你的行为是需要支持的。”

  什么大环境,男女对立,离婚率增加,让人感觉婚姻已经快要变成纯粹的利益关系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依玲明知道继续救下去很可能人财两失,但却依旧没有犹豫选择继续救治。

  这真的需要支持,正好有些人赚了那么多的血汗钱,也该吐出来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