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想的,让补充团的兄弟们全面接收阵地,每道阵地上放两个连,把江防大队和补充团大部分重火力都加强到一线,死人不死枪。”赵青虎正色道。
李福马上明白过来,赵青虎说的死人不死枪,意思就是所有的机枪火力都要安排后备人员,机枪手死一个就顶上去一个,保持全线的机枪火力随时在开火。
“天马上就黑了,夜间视线受阻,面对鬼子的集群冲锋,只能靠机枪。我准备将所有轻重机枪在三道阵地呈梯次部署,鬼子一旦进攻,所有机枪一起开火,就照着预定的区域持续搂火,除非机枪被炸毁了,否则不得停止射击。”赵青虎解释道。
李福的补充团在这几年的训练中,操控机枪也是平时的科目之一,虽然新兵们还谈不上是合格的机枪手,但是对着划定好的区域开枪还是能做到的。
即将到来的夜战,对敌我双方来说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双方都有其优势,也有各自的劣势。
鬼子的优势是具有一定的夜战经验,近身战杀伤力很强。劣势是自动火力比较少,在夜晚无法发挥射击精准优势的情况下,就只剩下近身战一个选择。
补充团的优势就是自动火力比较多,在夜战中能够极大抵消射击精准不够的弱点。但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新兵的作战经验和作战意志都不如小鬼子。
一旦被凶神恶煞、拼刺能力很强的鬼子冲上来,那就有可能出现混乱甚至崩溃的局面。
赵青虎就是要将自动火力的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每挺机枪都要有一个班的士兵作为替补,机枪手倒下就马上换人接替,保证机枪火力的持续输出。
而江防大队则是作为机动和预备力量,一旦某个阵地出现险情,集中了上百支各式冲锋-枪的他们就要迅速出击,用反突击战术将鬼子的进攻势头压制下去。
赵青虎的这个战术马上就获得了陈万里的同意,在鬼子进攻前的间隙,迅速进行了部队的轮换。
……
与此同时,鬼子也在紧锣密鼓准备下一次进攻。
此时的战壕内,日军正在抓紧吃着冷饭团,检查手中的武器,等待黑夜的降临。
国崎登心中知道,这个即将降临的夜晚,将是决定他第9旅团命运的关键时刻。
下午的猪突冲锋虽然没有最后攻克浦口,但他认为还是卓有成效的,那就是极大压迫了守军的防御纵深,让守军的防线一再收缩。
到了现在,浦口已经遥遥在望,直拿守军也退无可退。
这个时候,就是比拼双方意志和韧性的时候,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而在这方面,国崎登对自己的第9旅团是信心满满。
不要说跟孱弱的直拿军队相比,就是放眼整个世界,他强悍的第9旅团在战斗意志和顽强精神上,也是顶尖的存在。
所以,今夜他必将拿下浦口,一举击溃整个南京守军的信心和抵抗意志。
……
夜里8点钟,日军阵地上升起了三颗红色信号弹。
这是鬼子的决死冲锋的信号,意思就是即使全军玉碎,也不得停止冲锋的脚步。
鬼子们这次没有如往常一样嚎叫,都是沉默地爬出阵地,一队队,一群群,在阵地的两侧展开了攻击队形,然后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匍匐着向着前面的阵地摸了过来。
就在此时,一颗照明弹就在双方阵地的上空升起,照亮了那些鬼子们密密麻麻的钢盔。
既然知道鬼子必然要展开夜间攻势,陈万里就命令炮兵每隔一分钟就向战场上空发射一颗照明弹,防止鬼子偷袭。
“开火!”
赵青虎看见那些让人头皮都有些发麻,反射着幽光的钢盔,马上就发出了开火的命令。
这次可不能将鬼子放近了再打,而是要用弹雨将鬼子进攻的路线全部封死。
“哒哒哒……”
“嗤嗤嗤……”
本来寂静的战场上,突然就如城市里过年一般喧嚣起来。
“杀给给!”随着鬼子指挥官的一声令下,鬼子们突然就从地上跃起,挺着长长的刺刀,嚎叫着发起了冲锋。
这些鬼子都知道,这次冲锋的尽头,要么是魂归东瀛,要么就是冲进浦口镇,没有第三个选择。
前一波的两个大队发起了冲锋,第二波的攻击部队开始爬出战壕,而第三波和第4波的部队也做好了准备。
三个红色信号弹就意味着,这是最后的进攻,也是最后的决战。除了变为尸体,否则决不能停下脚步。
而迎接他们的,则是江防大队、补充团、17师一个营,集中起来梯次部署的上百挺挺轻重机枪。
陈万里在军校的时候就研究过一战时期著名的索姆河战役。
但他当时还是无法想象,二十多年前那场发生在欧洲的那场大战中,德军是如何用几百挺机枪让英军疼彻心扉,一天之内就杀伤了6万余人。
但他今天在望远镜中亲眼目睹了,赵青虎的上百挺机枪,是如何让鬼子血肉横飞的。
关键是,跟以往的战斗不同。
这次鬼子在面对如此密集的机枪火力,竟然是毫不停留,也不找什么障碍物和低洼地进行躲避,就只是一股劲往前冲,仿佛他们都是刀枪不入的怪物,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
“小鬼子真的很疯狂啊!这种不怕死的劲头,确实让人有些心悸。虎头他们的压力就大了。老朱,你的炮兵要准备好,随时进行支援。”陈万里在惊异日军的疯狂之余,不由有些担心赵青虎他们能否承受得住这种压力。
“是啊,鬼子看样子是要拼命了,这次是不是两个炮兵营都同时开火?我看火候也差不多了。”站在陈万里旁边,同样用望远镜向前方观察的朱锦辉问道。
李福马上明白过来,赵青虎说的死人不死枪,意思就是所有的机枪火力都要安排后备人员,机枪手死一个就顶上去一个,保持全线的机枪火力随时在开火。
“天马上就黑了,夜间视线受阻,面对鬼子的集群冲锋,只能靠机枪。我准备将所有轻重机枪在三道阵地呈梯次部署,鬼子一旦进攻,所有机枪一起开火,就照着预定的区域持续搂火,除非机枪被炸毁了,否则不得停止射击。”赵青虎解释道。
李福的补充团在这几年的训练中,操控机枪也是平时的科目之一,虽然新兵们还谈不上是合格的机枪手,但是对着划定好的区域开枪还是能做到的。
即将到来的夜战,对敌我双方来说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双方都有其优势,也有各自的劣势。
鬼子的优势是具有一定的夜战经验,近身战杀伤力很强。劣势是自动火力比较少,在夜晚无法发挥射击精准优势的情况下,就只剩下近身战一个选择。
补充团的优势就是自动火力比较多,在夜战中能够极大抵消射击精准不够的弱点。但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新兵的作战经验和作战意志都不如小鬼子。
一旦被凶神恶煞、拼刺能力很强的鬼子冲上来,那就有可能出现混乱甚至崩溃的局面。
赵青虎就是要将自动火力的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每挺机枪都要有一个班的士兵作为替补,机枪手倒下就马上换人接替,保证机枪火力的持续输出。
而江防大队则是作为机动和预备力量,一旦某个阵地出现险情,集中了上百支各式冲锋-枪的他们就要迅速出击,用反突击战术将鬼子的进攻势头压制下去。
赵青虎的这个战术马上就获得了陈万里的同意,在鬼子进攻前的间隙,迅速进行了部队的轮换。
……
与此同时,鬼子也在紧锣密鼓准备下一次进攻。
此时的战壕内,日军正在抓紧吃着冷饭团,检查手中的武器,等待黑夜的降临。
国崎登心中知道,这个即将降临的夜晚,将是决定他第9旅团命运的关键时刻。
下午的猪突冲锋虽然没有最后攻克浦口,但他认为还是卓有成效的,那就是极大压迫了守军的防御纵深,让守军的防线一再收缩。
到了现在,浦口已经遥遥在望,直拿守军也退无可退。
这个时候,就是比拼双方意志和韧性的时候,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而在这方面,国崎登对自己的第9旅团是信心满满。
不要说跟孱弱的直拿军队相比,就是放眼整个世界,他强悍的第9旅团在战斗意志和顽强精神上,也是顶尖的存在。
所以,今夜他必将拿下浦口,一举击溃整个南京守军的信心和抵抗意志。
……
夜里8点钟,日军阵地上升起了三颗红色信号弹。
这是鬼子的决死冲锋的信号,意思就是即使全军玉碎,也不得停止冲锋的脚步。
鬼子们这次没有如往常一样嚎叫,都是沉默地爬出阵地,一队队,一群群,在阵地的两侧展开了攻击队形,然后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匍匐着向着前面的阵地摸了过来。
就在此时,一颗照明弹就在双方阵地的上空升起,照亮了那些鬼子们密密麻麻的钢盔。
既然知道鬼子必然要展开夜间攻势,陈万里就命令炮兵每隔一分钟就向战场上空发射一颗照明弹,防止鬼子偷袭。
“开火!”
赵青虎看见那些让人头皮都有些发麻,反射着幽光的钢盔,马上就发出了开火的命令。
这次可不能将鬼子放近了再打,而是要用弹雨将鬼子进攻的路线全部封死。
“哒哒哒……”
“嗤嗤嗤……”
本来寂静的战场上,突然就如城市里过年一般喧嚣起来。
“杀给给!”随着鬼子指挥官的一声令下,鬼子们突然就从地上跃起,挺着长长的刺刀,嚎叫着发起了冲锋。
这些鬼子都知道,这次冲锋的尽头,要么是魂归东瀛,要么就是冲进浦口镇,没有第三个选择。
前一波的两个大队发起了冲锋,第二波的攻击部队开始爬出战壕,而第三波和第4波的部队也做好了准备。
三个红色信号弹就意味着,这是最后的进攻,也是最后的决战。除了变为尸体,否则决不能停下脚步。
而迎接他们的,则是江防大队、补充团、17师一个营,集中起来梯次部署的上百挺挺轻重机枪。
陈万里在军校的时候就研究过一战时期著名的索姆河战役。
但他当时还是无法想象,二十多年前那场发生在欧洲的那场大战中,德军是如何用几百挺机枪让英军疼彻心扉,一天之内就杀伤了6万余人。
但他今天在望远镜中亲眼目睹了,赵青虎的上百挺机枪,是如何让鬼子血肉横飞的。
关键是,跟以往的战斗不同。
这次鬼子在面对如此密集的机枪火力,竟然是毫不停留,也不找什么障碍物和低洼地进行躲避,就只是一股劲往前冲,仿佛他们都是刀枪不入的怪物,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
“小鬼子真的很疯狂啊!这种不怕死的劲头,确实让人有些心悸。虎头他们的压力就大了。老朱,你的炮兵要准备好,随时进行支援。”陈万里在惊异日军的疯狂之余,不由有些担心赵青虎他们能否承受得住这种压力。
“是啊,鬼子看样子是要拼命了,这次是不是两个炮兵营都同时开火?我看火候也差不多了。”站在陈万里旁边,同样用望远镜向前方观察的朱锦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