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辉接手17师的炮兵团虽然才有2个多月,但由于17师本来就没有多少炮兵,这个新成立的炮兵团大部分官兵都是从离石训练营出来的新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炮兵技术,对于佣兵团的体系也相对熟悉,所以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此次浦口之战,炮兵团是一分为二,炮兵一营是配属给赵长寿带领的17师主力,早就潜伏在国崎支队的侧翼,等待最后的攻击命令。
而浦口这边则是部署了两个炮兵营共36门日制四一式75毫米山炮。
之前为了不打草惊蛇,朱锦辉只是动用了一个营的18门山炮进行支援,但就只是18门山炮就已经给日军造成了大量的杀伤,并有力支援了前部队的防御。
现在看到日军已经进入最后的总攻阶段,朱锦辉认为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干脆两个炮兵营一起开火,给小鬼子来个炮弹洗礼。
“可以,你在前沿阵地不是部署了观察哨了吗?那就根据战场情况,由你决定开炮的时机。”
“是!我马上到阵地上指挥。”
朱锦辉脚步轻快地走出指挥所,想着自己这两个月来的付出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心情也有些亢奋起来。
……
而此时的前沿阵地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夜空中布满了曳光弹的亮丽轨迹,交织成了一个血与火的光幕。
日军尽管在上百挺机枪的弹雨中伤亡惨重,但攻击队形却是不断接近,而日军的机枪阵地同样在向守军阵地倾斜着子弹。
于是,补充团的伤亡也开始增大,战士们的心理就出现了变化。
要知道,虽然我方的机枪火力足够密集,但别忘了操纵机枪的可是没怎么上过战场的新兵。
日军的这种死了一片又来一群的疯狂猪突冲锋,给人的视觉和精神冲击都很大,容易让人产生畏惧的心理。
何况这些缺少战场经验的战士们,看着那么多的人在自己的枪口下不断死去,而后面的鬼子依然不管不顾嚎叫着冲来,难免会有些不忍和侧隐之心。
你想想,哪怕对面是凶残之极的鬼子,但在些手上大多还没沾过血,对于鬼子的残暴还缺乏直观认知的新兵眼中,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杀人,对于任何没有沾染过血的正常人来说,都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心坎。
而且身边的战友也不断有人中弹倒下,自己也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头顶上嗖嗖飞过的子弹,放眼都是流淌的鲜血,空气中散发着硝烟和血腥交织的气味、还有身边中弹的战友痛苦的惨叫和哭喊。
置身于这种血腥可怖的场景中,他们如何能做到熟视无睹?
所以,阵地上的机枪手们开始紧张和害怕,甚至出现了部分的慌乱。
有的机枪手在换枪管或是弹匣的时候,不免手忙脚乱,甚至有的机枪长时间都没打响,赵青虎精心设计的机枪火力网开始出现漏洞。
李福和马老二等手下一众军官都声嘶力竭大声命令着,试图稳定士兵们的士气。
但毕竟都是新兵,机枪阵地部署的再是周全,但你打不准或是停顿时间太长,这就给了鬼子渗透进来的机会。
所以鬼子在付出了大量死伤后,还是逐步逼近了补充团的阵地,此时不要说普通士兵,就是李福和马老二这些军官的心中也开始有些慌了。
这些小鬼子真的不怕死吗?
就在这时,赵青虎突然带着五十几个战士从战壕的一侧一跃而出,对着已经隐约可见的鬼子密集冲锋队形直冲而去。
你还别说,赵青虎选择的反击时机非常巧妙,不要说对面的鬼子,就是阵地上的自己人都吓了一跳。
要不是有李福等一众军官的提醒,这边阵地上的机枪都差点打到这些突击队员。
而鬼子们则是根本没有想到己方急速冲锋的局面之下,对方居然有人不怕死迎面而上,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等到前排的鬼子发现对面的几十个黑影之时,赵青虎他们手中的冲锋-枪就喷射出了炽烈的火焰,在黑夜中如同绽放出几十朵耀眼的死亡之花。
五十多支冲锋-枪同时开火,在二十米距离内对着密集人群的杀伤力有多大?
可以说是在宽度300米的范围内,几乎是寸草不生。
日军攻击队形的侧翼平面瞬间就洼陷了一大块,就如被狗啃过一嘴的大饼。
只是一个眨眼的功夫,鬼子的进攻队形也出现了混乱。
攻击来自于侧面,而大多数鬼子都是正在朝着正面冲锋,猝不及防之下,侧翼队形被打乱了不说,正面的鬼子是继续朝前冲呢,还是折向攻击来自侧面的敌人?
短暂的犹豫,马上就让鬼子浪潮般的攻击缓慢下来。
而赵青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需要给主阵地的新兵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一个清醒头脑的短暂时间。
只是,虽然是短促的突击战术,但面对的鬼子实在太多,而鬼子手中的步枪也不是吃素的,也有部分反应快的鬼子打出了枪中的子弹。
所以这个不到一分钟时间的近距离突袭行动,五十几个队员中就有七八个中弹倒下。
赵青虎也绝不恋战,突击队员们打空了一个弹匣后,几十人头都不回,马上架起伤员掉头就跑,都不给鬼子有反应过来的时间。
“八嘎!给我追上去,杀死他们。”侧翼的鬼子大队气急败坏地命令到。
你想想,就是刚才赵青虎他们突然冲过来的一个冷拳,这个鬼子大队冲在最前面的一个中队就没了大半,一百多鬼子横七竖八躺在地上,不知最后有几人能活?
而就在之前的疯狂冲锋中,他原来排在前列的两个中队就在对方的机枪打击下也死伤过半。现在他一个大队一千多人的兵力,现在就剩下五百来人,怎么可能不气晕了脑袋?
而赵青虎就是要鬼子气晕了丧失理智,将攻击部队吸引一部分到侧翼阵地上来,减轻正面阵地的压力。
此次浦口之战,炮兵团是一分为二,炮兵一营是配属给赵长寿带领的17师主力,早就潜伏在国崎支队的侧翼,等待最后的攻击命令。
而浦口这边则是部署了两个炮兵营共36门日制四一式75毫米山炮。
之前为了不打草惊蛇,朱锦辉只是动用了一个营的18门山炮进行支援,但就只是18门山炮就已经给日军造成了大量的杀伤,并有力支援了前部队的防御。
现在看到日军已经进入最后的总攻阶段,朱锦辉认为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干脆两个炮兵营一起开火,给小鬼子来个炮弹洗礼。
“可以,你在前沿阵地不是部署了观察哨了吗?那就根据战场情况,由你决定开炮的时机。”
“是!我马上到阵地上指挥。”
朱锦辉脚步轻快地走出指挥所,想着自己这两个月来的付出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心情也有些亢奋起来。
……
而此时的前沿阵地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夜空中布满了曳光弹的亮丽轨迹,交织成了一个血与火的光幕。
日军尽管在上百挺机枪的弹雨中伤亡惨重,但攻击队形却是不断接近,而日军的机枪阵地同样在向守军阵地倾斜着子弹。
于是,补充团的伤亡也开始增大,战士们的心理就出现了变化。
要知道,虽然我方的机枪火力足够密集,但别忘了操纵机枪的可是没怎么上过战场的新兵。
日军的这种死了一片又来一群的疯狂猪突冲锋,给人的视觉和精神冲击都很大,容易让人产生畏惧的心理。
何况这些缺少战场经验的战士们,看着那么多的人在自己的枪口下不断死去,而后面的鬼子依然不管不顾嚎叫着冲来,难免会有些不忍和侧隐之心。
你想想,哪怕对面是凶残之极的鬼子,但在些手上大多还没沾过血,对于鬼子的残暴还缺乏直观认知的新兵眼中,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杀人,对于任何没有沾染过血的正常人来说,都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心坎。
而且身边的战友也不断有人中弹倒下,自己也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头顶上嗖嗖飞过的子弹,放眼都是流淌的鲜血,空气中散发着硝烟和血腥交织的气味、还有身边中弹的战友痛苦的惨叫和哭喊。
置身于这种血腥可怖的场景中,他们如何能做到熟视无睹?
所以,阵地上的机枪手们开始紧张和害怕,甚至出现了部分的慌乱。
有的机枪手在换枪管或是弹匣的时候,不免手忙脚乱,甚至有的机枪长时间都没打响,赵青虎精心设计的机枪火力网开始出现漏洞。
李福和马老二等手下一众军官都声嘶力竭大声命令着,试图稳定士兵们的士气。
但毕竟都是新兵,机枪阵地部署的再是周全,但你打不准或是停顿时间太长,这就给了鬼子渗透进来的机会。
所以鬼子在付出了大量死伤后,还是逐步逼近了补充团的阵地,此时不要说普通士兵,就是李福和马老二这些军官的心中也开始有些慌了。
这些小鬼子真的不怕死吗?
就在这时,赵青虎突然带着五十几个战士从战壕的一侧一跃而出,对着已经隐约可见的鬼子密集冲锋队形直冲而去。
你还别说,赵青虎选择的反击时机非常巧妙,不要说对面的鬼子,就是阵地上的自己人都吓了一跳。
要不是有李福等一众军官的提醒,这边阵地上的机枪都差点打到这些突击队员。
而鬼子们则是根本没有想到己方急速冲锋的局面之下,对方居然有人不怕死迎面而上,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等到前排的鬼子发现对面的几十个黑影之时,赵青虎他们手中的冲锋-枪就喷射出了炽烈的火焰,在黑夜中如同绽放出几十朵耀眼的死亡之花。
五十多支冲锋-枪同时开火,在二十米距离内对着密集人群的杀伤力有多大?
可以说是在宽度300米的范围内,几乎是寸草不生。
日军攻击队形的侧翼平面瞬间就洼陷了一大块,就如被狗啃过一嘴的大饼。
只是一个眨眼的功夫,鬼子的进攻队形也出现了混乱。
攻击来自于侧面,而大多数鬼子都是正在朝着正面冲锋,猝不及防之下,侧翼队形被打乱了不说,正面的鬼子是继续朝前冲呢,还是折向攻击来自侧面的敌人?
短暂的犹豫,马上就让鬼子浪潮般的攻击缓慢下来。
而赵青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需要给主阵地的新兵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一个清醒头脑的短暂时间。
只是,虽然是短促的突击战术,但面对的鬼子实在太多,而鬼子手中的步枪也不是吃素的,也有部分反应快的鬼子打出了枪中的子弹。
所以这个不到一分钟时间的近距离突袭行动,五十几个队员中就有七八个中弹倒下。
赵青虎也绝不恋战,突击队员们打空了一个弹匣后,几十人头都不回,马上架起伤员掉头就跑,都不给鬼子有反应过来的时间。
“八嘎!给我追上去,杀死他们。”侧翼的鬼子大队气急败坏地命令到。
你想想,就是刚才赵青虎他们突然冲过来的一个冷拳,这个鬼子大队冲在最前面的一个中队就没了大半,一百多鬼子横七竖八躺在地上,不知最后有几人能活?
而就在之前的疯狂冲锋中,他原来排在前列的两个中队就在对方的机枪打击下也死伤过半。现在他一个大队一千多人的兵力,现在就剩下五百来人,怎么可能不气晕了脑袋?
而赵青虎就是要鬼子气晕了丧失理智,将攻击部队吸引一部分到侧翼阵地上来,减轻正面阵地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