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恰恰相反-《风起宁古塔》

  说到底,不过就是愚民两字而已。

  百姓不识字,不知理,就更好管理,往往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反之,百姓什么都懂了,再想糊弄他们就不容易了。甚至懂得多了,想法就会多。民间如果都可以发出各种声音了,这将大大威胁到皇权的统治。

  道理就摆在这里,帝王们自然不会在这方面加大什么投入。

  “没有。”孔体亮摇了摇头,“其实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当深入那些学子中间,这才知道。他们读了书知了理,不仅没有闹事,反而成为了秦王的坚定支持者。因为他们知道,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谁给的。”

  这就是感恩的意思了。

  孔传仁听懂了,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着,“难道除此之外,他们就没有其它的想法吗?”

  “有。”这一次回答他的是孔体攸。

  “他们读了书,知道的更多,对于一些事情自然就习惯会指手画脚。”

  这般的回答入耳,孔传仁不由就松了口气。他就说嘛,事情就应该这样才对。

  但接下来孔体攸的话,又让他有些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这些人反对的不是秦王,他们只是将目光盯在管理他们的地方官吏身上,从他们身上找错误。且秦王有言在先,如果真让他们发现问题了,可以随时的向上级衙门反应。只要属实,不仅不会罚他们,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孔体攸终于说完了,跟着就把头低了下去。显然,他是被这种操作给震到了。

  “什么?”孔传仁闻听,惊得直接就起了身。

  秦王竟然允许非官身之人弹劾有官身之人,这...这岂不是没有尊卑的表现?

  但惊讶也只是暂时的,跟着他就想到了这样做的种种好处。地方官吏被人盯死了,为了官身和前途,他们就不敢胡作非为,就只能对百姓好。如果百姓得利,就更加感谢秦王。

  厉害呀,这根本就是一环套着一环。

  甚至贾平安都不用去操什么心,官吏就不得不自律。而读书人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自己的用途,做事只会更用心,更积极。

  想通了这些的孔传仁,不可避免的在考虑,是不是在大夏国也可以用此办法?

  可很快,他就摇了头。

  政策是好的,但显然,并不适合在大夏推广。

  无它,谁敢这样做,就等着其它的世家、大族、权贵和豪绅们针对吧。

  谁这样做,谁就等于是与整个大夏为敌。

  也就只有贾平安,起于微末,且基础打得极牢,才可能做成这种帝王都知道是好政策,却推广不来的事情。

  “哎,如此这般的话,秦王必会成为天下之主。”孔传仁一屁股坐回到椅子上,这一刻,他整个人看起来似都苍老了几岁。

  族长一出此言,其它族老们也是纷纷点头附和,大家都不是笨人,很清楚,这个说法并没有错。

  很好,既然知道秦王崛起不可避免,接下来大家商量的就是如何把危机变成生机,如何顺势获取更多的利益。

  有了统一的认识之下,此时孔体亮再提出投诚秦王之事,果然无一人反对。

  所谓的有分歧,那是因为大家认识不够所致。事实都摆在面前了,傻子才会站出来反对。都是一个氏族的,还是为了大家的前途,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认识得到统一之后,孔体亮才说出自己把苏正成已经请到了景山城的事情。

  苏正成之前可是豪绅,与孔氏这样的大家族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有些事情让他来说,言传身教之下,效果只会更好。

  孔传仁听到已经请了秦地之人来府的事情后,便知道,孔体亮和孔体攸这般的家族年轻人是什么意思了。

  之前没有禀报,那是因为时机不到。

  怕是如果说服不了他们的话,这些年轻人少不得就要自己做主干些什么了吧。

  唉,自己终还是老了呀。

  “好了,人既然请来了,那就请出来见见吧。”此时的孔传仁已经有了决断,为了家族的未来,投诚秦王。嗯,这几天他还是要回庆都一趟的,借以迷惑夏光帝。然后时机合适,他会再请假回到景山城,那时他就不会再回去了。

  那时,他就是秦人,而非是大夏人。

  ......

  开城。

  雪花纷飞,要过年了。

  整个城内因为秦王的到来,四处都是张灯节彩,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快形成。

  考虑到开城已经成为了一张对外展示的名片,其意义之重大。贾平安又从空间中拿出了不少的好东西,放到市场之上进行出售。

  同时也是对外展示自己强大的一种手段。

  这几年在外征战,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发强横,空间也有不小的变化,冒出的各样商品也有很多,借着这个机会,贾平安整理一下后,拿出了不少。

  像是精美且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瓷器。

  在大家还是以瓦罐为主之时,瓷器的出现以及精美的图案,瞬间就成为了热销品。

  但凡是家底殷实之户,若是没有两三件瓷器镇宅的话,那都不好意思在府中招待客人。

  这样的环境之下,瓷器一出,可想而知,会引来什么样的峰潮。

  也就是这些东西都需要凭票购买,不然的话,当真是出现多少,就要被抢购多少了。

  还有印刷术出现之后的各种无错书籍、各种用来洗脸、洗澡、洗身子的化妆品、各种各样精美服饰等等。

  像是系统中没有出现的,但经由贾平安指导而出的馒头、包子和饺子、火锅等食物,一经推出,那也是瞬间风靡全城,并以及快的速度向外推广着。

  不仅如此,大街上还有专门为外人所准备的观光马车。

  开城这几年做为北地三州的重要城池,已经数次扩建,靠着双腿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完。贾平安考虑着外人只能逗留十天时间,便贴心为他们做了这些准备。

  只收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坐车浏览全城美景和变化。

  总之一句话,贾平安从吃穿住行方面都给予了各种照顾。当地官府还在一些事情上进行了补贴,以保证百姓不会亏钱,外来人到了这里之后也不会多花冤枉钱。

  正是种种的有利政策刺激之下,但凡来开城的外人,那无不是先瞪大双眼,跟着就是感叹声一记接着一记,最后换来的是满意而归。

  开城秦王府。

  眼见年关将至,贾平安也终于闲了下来,可以在府中陪着妻妾。

  现在的贾平安已经二十多岁,虽然还年轻,但竟然无一子嗣,仅是这一点,便已经引来了不少人的担心。

  国无储君不稳,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为此,最近可是没少有人向王府进献美人儿,为的就是可以帮着他们的王上开枝散叶。

  林婉儿,做为王妃,从中挑选了一些最优秀的人留了下来。等到贾平安知晓这件事情之后,颇是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的身体如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没有子嗣,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因为特殊的身体所造成。可不是多临幸几个美人儿就能有收获的。

  而且,贾平安更喜欢与有感觉的女人在一起,而不是光凭着一个不错的外形,就可以交心交力。

  以贾平安现在的地位,想要女人,那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这让他的追求也变得更高起来。

  “好了,那些人既然留了下来就让她们在王府中做一些事情,至于其它,以后再说。”贾平安制止了林婉儿想要继续扩充后·宫的所为。

  “啊!这样,别人会说臣妾是妒妇的。”林婉儿有些惊讶出声。

  “他们懂什么。”贾平安摇了摇头。

  自己都为秦王了,努力了这么久,追求的不就是一个自由,一个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放飞感觉吗?

  现在倒好,还要被人管着,那他不是白努力了?

  就像是那句,皇军没来,八路敢打我;皇军来了,八路还敢打我,那皇军特么的不是白来了吗?

  “你知我的身体情况,没有孩子不怪你们,是我的武学一直没有突破。不过婉儿放心,我昨晚刚有进步,成为了半步宗师,再差一步就要跃入到准宗师的门槛,那时想必身体内的桎梏就不存在了,如此我们便可有自己的孩子。”

  听着贾平安的宽慰之言,林婉儿马上就瞪大了双眼,“真得吗?”

  “自然是真的,我没有必要在这样的事情上骗你。好了,最近,我会努力,争取早一点突破,那时你就可以做母亲,别人自然不会说些什么了。”

  这非是贾平安在骗人,而是心中就是这样的感受。

  好在他现在已经突破到了半步宗师境,与那宗师境只是相差半步而已。

  的确,这半步对于很多人而言,有如天堑一般,怕是一生都无法进行突破。

  但贾平安是什么人?

  他有空间再手,还有震天丹相辅,想突破这一步并不难。

  对旁人而言,武学基础这一块是最容易的,反之,是越往后越难。

  可放在贾平安身上,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