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消息满天飞-《复山河》

  “天下局势有变,关中地区的布局,必须加快进度。

  我们在那边缺乏根基,只能依仗本土反虞势力。

  义军那边缺什么,就给他们提供什么。

  不惜一切代价,让关中乱起来!”

  魏豪一脸严肃的说道。

  图谋关中是远景规划,短期内他的战略目标,还是夺取蜀地。

  欲割据蜀地,必先取汉中,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

  东南义军遭受挫折,局势岌岌可危,他必须加快进度。

  一旦吴楚败亡,朝廷的战略重心,就会转向蜀地。

  “王爷请放心,此事我会亲自去抓。

  半年之内,定能在关中大地掀起反虞浪潮!”

  许炎宇当即保证道。

  从义军入蜀开始,陕西方面就加强了汉中防务。

  关中不乱,想要夺取汉中,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拿不到汉中,割据蜀地,就是一个笑话。

  ……

  武昌城下,冲锋的号角,再一次吹响。

  这是第多少次攻城,卫嘉瑞已经记不清楚,反正大地早就被染成了红色。

  阵亡士卒的尸体,装了一船又一船。

  残酷的战争,让卫嘉瑞变得麻木。

  士兵的阵亡,在他的眼中,只是一组冰冷的数字。

  乱世之中,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士兵死了,再从民间征召即可。

  为了胜利,他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王爷,现在天色已晚,该鸣金收兵了。”

  方克诚委婉的提醒道。

  在强攻政策下,许多承担攻城任务的部队,早上还是满编状态,到了晚上就减员过半。

  哪怕强及时补充上了人员损失,对军心士气造成的影响,还是不可逆的。

  甭管什么样的部队,只要拉到战场上打一场,基本上就废了。

  想要恢复元气,绝不是单纯补充人员,就能够实现的。

  最先损失的,自然是旁系武装力量。

  以往那些不稳定因素,都在大战中被消耗的七七八八。

  这波借刀杀人,可以说是满分。

  可惜这不是卫嘉瑞想要的。

  清除异己,有的是机会,犯不着搭上这么多部队。

  “传令下去,鸣金收兵。

  告诉后勤,多发一些酒肉,以安抚军心。”

  卫嘉瑞神色复杂的说道。

  战争进行到现在,他已经没有了退路。

  要么努力拼一把,赢得武昌会战;要么战败回去,继续当流寇。

  前面闹出这么大动静,未来甭管去哪儿,都会被朝廷全力剿杀。

  无数人等着用他的人头,换取仕途上的进步。

  “臣,遵旨!”

  方克诚一口答应道。

  除了安抚军心之外,现在他们能够做的事情不多。

  官军防线看似摇摇欲坠,可甭管他们怎么进攻,就是无法突破。

  看到了希望,又以失败告终,才是最残酷的。

  ……

  武昌城内。

  扑鼻的肉香,从叛军营地传来,刺激了守军士卒的味觉。

  巡视防线的李牧,隐约觉察到了不对劲。

  按理来说,战争陷入僵持之后,叛军的后勤应该出现问题才对。

  偶尔改善一顿伙食炖肉,那还可以理解。

  接连几天都这么搞,纵使江西再怎么富裕,也没有这么多牲口。

  “传令下去,让下面的人准备一些吃食,给守城士卒加餐。”

  带着疑惑,李牧下达了命令。

  城中自然有肉食储备,不过不是大家喜欢的猪牛羊肉,而是以鱼肉为主。

  并且这鱼,还是腌制过的。

  想要供应新鲜肉食,那是后工业化时代,才能够做到的。

  以现在的冷藏技术,保鲜成本远高于肉食本身。

  没有猪牛羊肉,也不影响官军后勤强于叛军。

  卫所种植经济作物,提炼出来的植物油和糖,全部都卖给了官军。

  战争时期,人均一天一两油的供应,在这个时代足以令所有人满意。(37.3克)

  哪怕叛军连续几天炖肉,也只是勾起了大家馋虫,尚未到动摇军心的地步。

  “遵命!”

  说完,武大个立即派人传达命令。

  ……

  “叔父,叛军后勤供应不对劲,他们不可能有这么多肉食。

  瓦解敌军士气的机会到了。

  可以通知那些家族,现在该他们表现啦!”

  回到帅营,李牧当即对李原说道。

  随着官军在战场上占据上风,愿意掏买命钱的家族,也在不断增加。

  这是投机行动失败,必须付出的代价。

  不过光掏钱不够,还要同叛军进行切割。

  “你是说叛军在吃人?”

  李原神色凝重的问道。

  乱世之中,人吃人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那都是少数,真正大规模食人,主要发生在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

  到了近代之后,随着儒家文化的普及,这一行为已经被禁绝。

  大虞律上就有明文规定,食人者死!

  数十万大军一起吃人,如此道德沦丧之事发生在现实中,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

  “除了这个解释外,叛军的肉食,找不到合理的来源。

  就算卫逆把江西、浙江的牲口,全部征调到前线,也经不起这么挥霍。

  估摸着叛军营地中,也有人觉察到了不对劲。

  把这个消息捅出去,敌军内部必定发生乱子。

  内线再捣鼓一下,就算不能引发大规模哗变,也可以动摇敌人的士气。

  一切顺利的话,破敌就在最近几天。”

  说话间,李牧的眼神中露出了寒光。

  从军这么长时间,他这是第一次想要杀人。

  倒行逆施他见的多了,可这么挑战底线的事,还是第一次遇到。

  如果不以雷霆手段镇压,后面还会有无数跟风者效仿。

  “好,我这就去安排!”

  李原点了点头说道。

  挑战底线的事,不光李牧忍不了,他同样也无法接受。

  眼神上的对视,两人互相读懂了对方的意思,这次要大开杀戒。

  所有参与者,一个也不能放过。

  其余叛军士卒,战后也必须严加看管。

  ……

  义军营地。

  “七少爷,这是老家传来的书信。”

  从侍从手中接过密信,方克诚当着两名侍女的面打开。

  没有任何意外,上面全是日常问候。

  “你们去准备一些热水,我要沐浴。”

  打发了身边的眼线,方克诚将茶水洒落在书信上,在书信的背面显露出一排排小字。

  看完书信后,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拿到蜡烛上点燃。

  完成了毁尸灭迹工作,方克诚迅速恢复了过来。

  在楚国出仕,看似是一次偶然,实际上这都是背后家族安排的。

  分头下注,这是世家的惯用手法。

  现在用的名字和身份,全部都是伪造的,真正的方克诚早就死了。

  按照既定剧本,他将用方克诚的身份,一直生活下去。

  哪怕新朝建立,也不能恢复身份。

  建功立业之后,再利用手中的权力,暗中庇护家族。

  作为回报,他在族中的家人,将受到重点培养。

  即便是他投奔的势力,在乱世之争霸中失败,也不会牵连家人。

  然而这一切,随着书信的抵达,全部都被打破了。

  家族的小动作,被朝廷发现,现在需要他同叛军进行切割。

  反正参加谋逆的是方克诚,同他杨某人没有关系。

  理论上来说,只要完成了这次任务,他又可以恢复之前的身份,回到从前的生活。

  不过这仅限于理论。

  在楚国他是大权在握的兵部尚书,一言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回到了族中,他就是一名落魄书生。

  或许族中长辈念在他的功劳上,事后会奖赏他一些财产土地,但生活肯定没法和现在比。

  倘若运气不好,不等回到族中,他就提前死在了乱军中。

  “哎!”

  叹息一声后,方克诚无奈的做出了决定。

  不是他想背叛楚王,纯粹是楚王自己找死。

  军事上的失败,还可以谋求东山再起。

  自古争夺天下,就少有一帆风顺的。

  中途遭受挫折,那是常态。

  可人心一旦丢了,那就再也找不回来啦!

  拿人肉当军粮,这种见不得光之事,居然被朝廷给发现了。

  这样的事情,一旦暴露出来,一个“大魔王”的名头肯定少不了。

  天下有识之士,都不会投奔这种声名狼藉的主。

  现在不是道德沦丧的时代,从泄密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楚王和天下无缘。

  ……

  陷入煎熬的不光是方克诚,楚军中很多大员,都在进行激烈的心理斗争。

  卫嘉瑞对他们真心不错。

  礼贤下士,各种待遇拉满,大家对自己在楚国中的身份地位非常满意。

  如果不是突然遭遇变故,大概率他们就要追随这位“明主”终生。

  即便是争夺天下失败,也轰轰烈烈了一场,不枉自己一身的学识。

  可惜现实没有那么多如果。

  一边是让他们施展抱负的楚王,一边是生养他们的家族。

  现在夹在了两者中间,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得背叛一边。

  ……

  深夜,义军营寨中。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天的肉,味道有些不对劲?

  肯定不是猪肉,也不是羊肉,更不会是牛肉!”

  青年男子一开口,立即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肉的味道不对劲,他们也发现到了。

  在楚国当兵,同样是苦差事。

  杂粮凑合一下,能够勉强吃饱,肉就不用指望了。

  这不是楚王吝啬,主要是楚国军队太多了,国内畜牧业又不发达。

  有限的肉食供应,都是优先满足上面的将领。

  他们这些士卒,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肉。

  遇到改善伙食,通常也就能分到一碗肉汤。

  “张老四,你是吃饱了撑着。

  不是猪肉和羊肉,难不成是牛肉,说的好像你吃过牛肉似的。

  管他是什么肉,这年月能有肉吃,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果不是王爷仁慈,哪有我们的份儿!”

  一旁的同伴开口训斥道。

  身处军中底层,长时间未见荤腥,有的吃就不错了,根本没心思关注是什么肉。

  “王七,话不能这么说。

  张老四没有说错,这肉确实有些不对劲。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营中那些老兵,都没怎么吃。

  我看到过他们私底下呕吐,仿佛吃了什么恶心的东西一样。”

  络腮胡子大汉刚说完,众人的脸色纷纷大变。

  类似的画面,他们也看到过。

  刚开始没觉得有问题,现在被大家一说,瞬间意识到了不对劲。

  “除了猪肉、羊肉、牛肉外,总不能是马肉吧?

  那些都是宝贝疙瘩,可没有人舍得吃。

  要不然我们去问问隔壁的老刘头,他年纪大见识广,应该能……”

  王七的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劲。

  貌似一直活跃的老刘头,最近几天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以往干饭有多积极,现在就有多磨蹭。

  他还嘲笑过老刘头吃饭不积极。

  “王哥,最近几天的肉,确实有些不对劲。

  我有一次吃到的骨头,有些像手指头,你还……”

  瘦小青年的话一出口,众人的脸色一下子惨白起来。

  灾年有吃人肉的,不过那都是传说。

  他们这些人,从小生活在湖广、江西这种鱼米之乡,小日子还是相对不错的。

  除了在家务农之外,还可以出去做工,出路远比其他地区民众多。

  纵使遇上了灾年,情况也比其他地区强,没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大战爆发之后,他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加入了义军。

  靠着劫掠士绅,填饱肚子还是不难的。

  能够吃饱饭,人的道德底线,就可以维系。

  一下子上强度到了食人,同他们以往受到的教育,严重违背。

  眨眼的功夫,几人就犯起了恶心,相继呕吐起来。

  类似的画面,不断在营地中上演。

  食人肉的消息,迅速在营中散开,闹的沸沸扬扬。

  漫天的消息,很快引起了义军将领的注意。

  消息层层上报到楚王手中,已经是第二天中午。

  ……

  楚王营帐。

  “谁在营中散播谣言?”

  “你们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制止?”

  卫嘉瑞底气不足的质问道。

  谣言不可怕,真相才是快刀。

  用人肉制作军粮,本来是军中的高度机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现在这么一搅合,所有人都知道了真相。

  “王爷,我们进行了辟谣,只是效果不佳。

  要不然打开库房,让士卒们进去查看,以安定军心?”

  方克诚面不改色的献上了一个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