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到了二月初,吹面不寒的风在告诉大家,漫长的冬季终于过去,万物复苏,淮安的生产生活秩序在慢慢恢复。
田间地头的野菜纷纷冒芽,老百姓勒了许久的裤腰带,可以勉强解开一寸了。
城门口的排队大军,变成了众人蹲坐在城墙角下等着开城门出城,再伴着暮鼓声归家,每个人的臂弯里都挎着只竹篮,里面装着或半或满的各式野菜。
就连薛丛理,都兴致勃勃地拉着全家人于二月二出城踏青,还像模像样地想采点野菜吃,工具准备得甚是齐全,奈何却被满山遍野全是人的场景吓到了。
真真正正的人比野菜多,因争抢一株菜,时不时还能爆发小范围冲突,以至大打出手,引来保甲呵斥,哪有半点出城踏青的氛围。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过一个时辰,薛丛理便又带着他们回来了,野菜自然是没有半根的,他又拐去集市,花两文钱买了一把充门面,李闻溪很贴心地没有嘲笑他。
最近衙门很清闲,每日例行打卡,开个晨会后,便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到下衙,每天两壶茶,再加一顿有荤有素的午饭,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体重飙升。
李闻溪哀怨地摸了摸肚子上的一小圈赘肉,这可真是甜蜜的负担。
今天中午不吃饭了,以后也得跟薛丛理说,暮食不能整得太丰盛,她不想年纪轻轻就发福。
当别人都往饭堂走时,她一个人来到了司狱司。
“哎呀,小九来接舅父一起去吃饭吗?”薛丛理有些惊讶,忙放下手头的活计。
相比她的清闲,司狱司最近的事还是有些多了,进了二月,算是正式出了年节,可以杀人了,他们这的两个死刑犯也要明正典刑,他前期准备工作现在就得开始做。
李闻溪摇摇头:“舅父,我想去看看顺子。”
“看他干嘛?他总也不说话。你去多少次,都没用的。”
“你了解我的,最讨厌查案子留点尾巴的,吉庆班的事,我搞不清楚,不甘心啊。”
薛丛理有些无奈,公主什么都好,就是太爱较真了,几个伶人的死活,早就无人在意,顺子承认不承认都不重要,这一批无头尸首,有一个算一个,全落在他身上了。
关在大牢里的顺子,又恢复了李闻溪初见他时的样子,安静、内敛,要不是胳膊腿都被手腕粗的镣铐铐住,任何人见到他时的第一印象,都会觉得他人畜无害。
可惜了,这么年轻,又武艺高强,当初在钟家村,以一己之力硬扛林家十个暗卫的围攻,撑了整整一柱香的时间才最终落败。
明明他可以有大好人生,乱世之中,随便投个军,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却走向了杀人的深渊。
钟叔也关在不远处,他看见李闻溪进来后,一直扒着门,直到她走近后,才笑着问:“郑佩安有好转吗?”听说他每日也不间断地向狱卒打听,只不过没有人理他。
他急于知道自己精心为郑佩安设计的大戏,有没有按照他的想法顺利地唱下去。
“托你的福,淮安卫指挥使一职,至今空悬。”郑佩安的疯病这十来天并无好转,听林泳思说,中山王已经开始物色接替人选,显然是想放弃他了。
至于最终这个职位花落谁家,李闻溪都不感兴趣,左不过又一个忠于中山王的人罢了。
钟叔大笑起来:“好好好!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这比他预计得还要好。也不枉费他苦心孤诣,靠一口怨气煎熬了这许多年。
“你的仇是报了,但顺子呢?你利用了他,他何其无辜?”
“无辜?这世上若无辜之人就不用死的话,咱们也不会以这种方式,在大牢里说话了。”钟叔冷哼一声,对自己利用顺子这一事,毫无悔意。
如果能重来,他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如果要怪,就怪顺子自己命苦吧!
“钟叔,咱们之前也算有几分交情,你们都要上路了,就别把秘密带进棺材里了,告诉我,为何要杀吉庆班的那几个伶人?”
钟叔倒也没想隐瞒,他大仇得报,无牵无挂,早就不想活了。他抬抬下巴:“问他,那几个人可跟我没关系。是他干的。”
几名伶人的尸首被送来义庄的当天夜里,顺子便回来了,之前他们对外宣称,两人发生了争吵,顺子进城另谋生路去了。
钟叔当时一看就知道是他的手笔,也问了许久,为何要动手杀人,大年下的弄出这么大动静,万一毁了他们好不容易制定出来的计划,可如何是好。
当时顺子就一言不发,现在顺子还是那副样子,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似乎根本没听见他们两人的对话,李闻溪走到他的牢门外,叫了两声:“顺子、顺子。”对方毫无反应。
她早就想到会是这样,倒也没觉得多失落,又等了一会儿,确定顺子不会开口,转身离开了。
负责监视吉庆班班主常欢的几名衙役在案子结束后就被调了回来,常欢不是杀人凶手,便再没有必要盯着他了,而且这段时间,这位常班主很老实,每天除了带队外出唱戏,就是教导新人,轻易连门都不出,应该没啥问题。
她耸耸肩,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查案到最后有点瑕疵好像也很正常,她又何必苛求呢。再过四天,他们就要上路了,为死在他们刀下的许多条人命偿命。
她离开了大牢,离开了府署,走在繁华的大街上,周围有形形色色的人从她身边走过,她穿行在人群中,脑海里回忆的,却是曾经看过的一部长寿动画,里面有句话,让她印象深刻。
人杀人总是需要理由的,或为情、或为利、或为仇。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走着走着,她顿住了脚步,前面不远处就是宋记私房菜馆了,自开业以来,一直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她曾远远见到过方士祺几次,他忙着进货盘点、忙着跟着店主进进出出,脸上挂着的笑容多得有些刺眼。
可能跟她住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从未真正开心过吧,如果这次他真的找到了归宿,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转身拐进另一条巷子时,李闻溪如是想。
喜欢溪午未闻钟
田间地头的野菜纷纷冒芽,老百姓勒了许久的裤腰带,可以勉强解开一寸了。
城门口的排队大军,变成了众人蹲坐在城墙角下等着开城门出城,再伴着暮鼓声归家,每个人的臂弯里都挎着只竹篮,里面装着或半或满的各式野菜。
就连薛丛理,都兴致勃勃地拉着全家人于二月二出城踏青,还像模像样地想采点野菜吃,工具准备得甚是齐全,奈何却被满山遍野全是人的场景吓到了。
真真正正的人比野菜多,因争抢一株菜,时不时还能爆发小范围冲突,以至大打出手,引来保甲呵斥,哪有半点出城踏青的氛围。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过一个时辰,薛丛理便又带着他们回来了,野菜自然是没有半根的,他又拐去集市,花两文钱买了一把充门面,李闻溪很贴心地没有嘲笑他。
最近衙门很清闲,每日例行打卡,开个晨会后,便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到下衙,每天两壶茶,再加一顿有荤有素的午饭,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体重飙升。
李闻溪哀怨地摸了摸肚子上的一小圈赘肉,这可真是甜蜜的负担。
今天中午不吃饭了,以后也得跟薛丛理说,暮食不能整得太丰盛,她不想年纪轻轻就发福。
当别人都往饭堂走时,她一个人来到了司狱司。
“哎呀,小九来接舅父一起去吃饭吗?”薛丛理有些惊讶,忙放下手头的活计。
相比她的清闲,司狱司最近的事还是有些多了,进了二月,算是正式出了年节,可以杀人了,他们这的两个死刑犯也要明正典刑,他前期准备工作现在就得开始做。
李闻溪摇摇头:“舅父,我想去看看顺子。”
“看他干嘛?他总也不说话。你去多少次,都没用的。”
“你了解我的,最讨厌查案子留点尾巴的,吉庆班的事,我搞不清楚,不甘心啊。”
薛丛理有些无奈,公主什么都好,就是太爱较真了,几个伶人的死活,早就无人在意,顺子承认不承认都不重要,这一批无头尸首,有一个算一个,全落在他身上了。
关在大牢里的顺子,又恢复了李闻溪初见他时的样子,安静、内敛,要不是胳膊腿都被手腕粗的镣铐铐住,任何人见到他时的第一印象,都会觉得他人畜无害。
可惜了,这么年轻,又武艺高强,当初在钟家村,以一己之力硬扛林家十个暗卫的围攻,撑了整整一柱香的时间才最终落败。
明明他可以有大好人生,乱世之中,随便投个军,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却走向了杀人的深渊。
钟叔也关在不远处,他看见李闻溪进来后,一直扒着门,直到她走近后,才笑着问:“郑佩安有好转吗?”听说他每日也不间断地向狱卒打听,只不过没有人理他。
他急于知道自己精心为郑佩安设计的大戏,有没有按照他的想法顺利地唱下去。
“托你的福,淮安卫指挥使一职,至今空悬。”郑佩安的疯病这十来天并无好转,听林泳思说,中山王已经开始物色接替人选,显然是想放弃他了。
至于最终这个职位花落谁家,李闻溪都不感兴趣,左不过又一个忠于中山王的人罢了。
钟叔大笑起来:“好好好!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这比他预计得还要好。也不枉费他苦心孤诣,靠一口怨气煎熬了这许多年。
“你的仇是报了,但顺子呢?你利用了他,他何其无辜?”
“无辜?这世上若无辜之人就不用死的话,咱们也不会以这种方式,在大牢里说话了。”钟叔冷哼一声,对自己利用顺子这一事,毫无悔意。
如果能重来,他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如果要怪,就怪顺子自己命苦吧!
“钟叔,咱们之前也算有几分交情,你们都要上路了,就别把秘密带进棺材里了,告诉我,为何要杀吉庆班的那几个伶人?”
钟叔倒也没想隐瞒,他大仇得报,无牵无挂,早就不想活了。他抬抬下巴:“问他,那几个人可跟我没关系。是他干的。”
几名伶人的尸首被送来义庄的当天夜里,顺子便回来了,之前他们对外宣称,两人发生了争吵,顺子进城另谋生路去了。
钟叔当时一看就知道是他的手笔,也问了许久,为何要动手杀人,大年下的弄出这么大动静,万一毁了他们好不容易制定出来的计划,可如何是好。
当时顺子就一言不发,现在顺子还是那副样子,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似乎根本没听见他们两人的对话,李闻溪走到他的牢门外,叫了两声:“顺子、顺子。”对方毫无反应。
她早就想到会是这样,倒也没觉得多失落,又等了一会儿,确定顺子不会开口,转身离开了。
负责监视吉庆班班主常欢的几名衙役在案子结束后就被调了回来,常欢不是杀人凶手,便再没有必要盯着他了,而且这段时间,这位常班主很老实,每天除了带队外出唱戏,就是教导新人,轻易连门都不出,应该没啥问题。
她耸耸肩,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查案到最后有点瑕疵好像也很正常,她又何必苛求呢。再过四天,他们就要上路了,为死在他们刀下的许多条人命偿命。
她离开了大牢,离开了府署,走在繁华的大街上,周围有形形色色的人从她身边走过,她穿行在人群中,脑海里回忆的,却是曾经看过的一部长寿动画,里面有句话,让她印象深刻。
人杀人总是需要理由的,或为情、或为利、或为仇。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走着走着,她顿住了脚步,前面不远处就是宋记私房菜馆了,自开业以来,一直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她曾远远见到过方士祺几次,他忙着进货盘点、忙着跟着店主进进出出,脸上挂着的笑容多得有些刺眼。
可能跟她住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从未真正开心过吧,如果这次他真的找到了归宿,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转身拐进另一条巷子时,李闻溪如是想。
喜欢溪午未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