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是经济,也是军事-《吾父耶和华》

  在惊叹了一下耶路撒冷的奇思妙想后,德尔菲诺取出几个望远镜,让科尔纳使用一下。

  现如今,科尔纳可是他们德尔菲诺家族最大的债主。

  而且,收购债务的科尔纳,又明确表露出善意,在威尼斯的金融交易场所,也就是里阿尔托桥那边,避免了德尔菲诺家族的债务被人强行勒令兑现。

  这种雪中送炭的举动,自然是让两家走的更加靠拢。

  德尔菲诺老爷子,也乐得用望远镜这种礼品,让科尔纳对耶路撒冷更有信心。

  虽然说望远镜,在如今这个时代,是管制品,不会在市面上直接售卖。

  但耶路撒冷王国的玻璃生产与打磨,本就有着威尼斯人提供的技术在里面。

  德尔菲诺作为威尼斯与耶路撒冷之间的桥梁,以他的身份,自然是能弄到几支望远镜自用收藏的。

  从德尔菲诺手中接过望远镜的科尔纳,兴致勃勃的来到宅邸的三楼。

  透过望远镜,他能够站在这处高地,直接观察到不远处的港口,以及远方的海平线。

  然后,他察觉到了几件事,首先是这些望远镜本身似乎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中有两个望远镜,看图像是正像的,又有一个望远镜居然是上下颠倒的。

  二者的不一致让科尔纳感到困惑。

  他所接受的博雅教育,也就是三学四艺,并没有包含对此种情况的解释。

  所谓博雅教育,或者说三学四艺,总共七门学科,是中世纪教育的一部分,构成了相对“低端”的那部分。

  有钱的贵族家庭,又或者王室,会聘请专门的教授,来进行这方面的授课。

  在旧耶路撒冷时期,耶路撒冷就有这么一所贵族院校,麻风王及其姐妹,都曾在其中接受过教育。

  意大利地区则更为发达,诞生了博洛尼亚大学,这样被公认的最古老大学。

  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088年,并由红胡子腓特烈,于1158年颁布设立章程确定其正式身份。

  其中三学指的是语法、逻辑和修辞,被视为相对基础的学科,用于让学生入门。

  而后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这四门技艺。

  此外,还有医学、法学、神学等学科。

  医学、法学、神学这三门学科,被视为相对“高端”的那部分,往往需要人完成博雅教育取得学位后,才能去攻读。

  在科尔纳将自己的疑惑问出来后,德尔菲诺的面容上,那股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更加浓郁了。

  “你有多久没去翻阅过科学方向的书籍了?”

  “除去那些古希腊先贤们的作品,阿拉伯人其实也有不小的贡献。”

  “当然,在耶路撒冷的各所大学里,已经将这种事解析的非常清楚了,如果你想知道,我这边还有专门的几本期刊,你可以拿过去看看。”

  德尔菲诺口中的古希腊先贤,便是欧几里得、托勒密他们,这些人奠定了光学的基础,而阿拉伯人指的是伊本·海赛姆,他于1011至1021写的《光学之书》,提出了现代的视觉内射理论。

  至于耶路撒冷的各所大学,便分别是安条克大学、提尔大学、耶路撒冷大学,以及阿尔哈迪大学。

  这些大学的规模虽然还不是很大,但确确实实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并以学术交流,推动科学发展,认知世界为己任。

  他们之间学术交流的方式,便是借助期刊这一平台共享。

  对于大学之外的人来说,由于有着盖里斯的倡导,购买那些刊发科学成果的期刊,成了许多达官贵人们附庸风雅的爱好。

  这并不是说达官贵人们,就真的热爱自然科学。

  但一个不懂基础自然科学的人,就是很难同盖里斯之间存在共同话题,也就没法融入王国的高层圈子。

  同时,一个投资自然科学的人,也更容易引来盖里斯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贵族们的风气自然也就不同了。

  不论他们的本心如何,可他们终究是学到了许多真切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管用不用得上,但拿来装逼,表明自己对不懂之人的优越,就是很爽。

  科尔纳没好气的翻了下白眼,然后才在德尔菲诺老爷子的描述下,理解了这其中的透视原理。

  这两种望远镜,在镜片的组合上存在区别。

  呈现正像的是一个凸透镜物镜 一个凹透镜目镜。

  呈现倒向的是一个凸透镜物镜 一个凸透镜目镜。

  前者视野狭窄,放大倍率有限,成像质量边缘模糊,视野小,后者有着才更大的视野和更高的放大倍率,并确保成像更清晰。

  拿科尔纳自己试验的结果来说,正像的望远镜,能够在德尔菲诺宅邸的三楼观察到码头的船只,以及一些往来人群。

  呈现倒向的望远镜,则足以清晰看到海平线处的情况。

  而后一幕有些熟悉,但过往不是很确定的景象,出现在科尔纳视野里。

  当一条船从海平线驶来的时候,他明确看到是桅杆先出现,而后渐渐抬升,最后才出现完整船体。

  在向德尔菲诺分享了这个观察景象后,德尔菲诺则说道:“这恰好证明了我们大地确实是一个球,我们威尼斯人以前就有这种感受,但有了望远镜后,才更加清晰。”

  “如果大地真是球的话,那么球的另一面,真的有人能生存吗?或者说,那边干脆就是地狱?”

  “不,那边不是地狱,按照盖里斯的说法,那边是桃花石。”

  二人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聊了几句,不过一开始的时候德尔菲诺还有些兴高采烈。

  聊了一会儿后,面容就有些忧愁起来。

  科尔纳不解,就跟着询问是怎么回事。

  紧接着他听到老爷子说:“我这是担心威尼斯的未来啊!”

  “啊?”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现如今威尼斯难道不是高歌猛进,赢了又赢吗?

  “你看,既然我们脚底下的大地是个球,然后球的另外一面是桃花石、是印度。”

  “岂不是说,我们既可以从东边得到印度的商品,也可以从西边得到印度的商品?我们威尼斯人过去在东方贸易上赚了许多钱,日后若是西方贸易兴起,那么还能轮到我们赚钱吗?”

  科尔纳觉得老爷子的思维太过跳脱,但真仔细一想,还在真有这种可能。

  特别是东方贸易的很多商品,都依赖于陆地运输,这就是天然的不利影响。

  若真可以从西边乘船前往印度或者桃花石,并且贸易竞争超过了威尼斯……

  岂不是说他科尔纳在东方贸易上的投资,就轻易打水漂了?

  一想到这个后果,科尔纳也有点坐不住。

  “不过,放心,我和你说,王国这边早有计划,你看如果我们威尼斯人能直接乘船前往东方的话……”

  借助这些科学理论,德尔菲诺在科尔纳脑子里,构建了一个相对正确的世界模型。

  然后,便带着他去打开一份欧亚非大陆的简略地图,向对方兜售起通往红海的运河的计划。

  考虑到未来远洋航行,船只会相对比较大。

  因此这条运河的疏通或者说开挖,工作量会相当的夸张。

  单凭王国自身的力量,即便是征服了埃及后,估摸着也可能有些吃力。

  因此,王国打算成立一家专门的运河公司,负责建设并维护以及运营这条运河。

  既然是公司,那么就需要有人注资。

  除去王国的国家财政外,一些有资质的企业或家族,才有资格向其中注资。

  德尔菲诺家族,毋庸置疑有这种资格,但他一家吃不下太多,也就想着要拉人下水。

  科尔纳成了德尔菲诺老爷子眼里的“冤大头”。

  当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科尔纳对于东方贸易,本就充满了野心,在听闻这个机会后,就知道自己先前对德尔菲诺家族的投资成功了。

  剩下的,无非是一些细节上的讨论,以及如何继续拉人下水,确保这条运河,有充足的资金,能弄来足够的人手进行疏通或者说开挖。

  画饼归画饼,这一切的落实,还需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才能兑现。

  只不过,画饼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饼画的足够好看时,才有人会往里面追加投资。

  投资足够的情况下,才能把饼给兑现出来,当然,也有可能是画饼的目的,就是为了骗一波钱。

  可德尔菲诺以及科尔纳这个层次的投资人,对此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毕竟,就连报纸上都刊登了首胜。

  ……

  “普尔多克你怎么看?”

  乔治拿着一份比之市面上更详细的战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能怎么看?当然是坐着看呗,难不成还躺着看?”普尔多克对乔治的问题不屑一顾。

  乔治与普尔多克都是当初追随伊莎贝拉的骑士,也是最早见证盖里斯复活的人,因此被称为使徒。

  他们二人在耶路撒冷的军事体系中,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如今,在收到安条克的战报后,他们也颇为震惊,而后开心,紧接着又有些忧愁。

  其实就连德尔菲诺这种层次的人,也有许多不清楚,或者下意识忽略的事。

  就比如说,正如四天王要有五位一样,王国的大学数量,严格来讲是五所。

  与另外四所综合性院校不同,这第五所大学,也就是巴勒斯坦军事院校,是仅针对战争与军事设立的院校。

  担负军官培训,以及对军事战术理论深化的职能。

  就连盖里斯自己,都在这所院校里担任副校长。

  因此,除去称呼盖里斯为先知、duce外,也有许多人喊他校长。

  同德尔菲诺他们关心战争带来的经济利好不同。

  这次安条克军队的首战,也印证了盖里斯的军事理论正确性。

  从而让军队体系里不少口服心不服的家伙,意识到时代在变化。

  在巴勒斯坦军事学院建立之前,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一个专门致力于以理论指导军事并结合实践验证,还担负军官培养的机构。

  创建这样一个组织,无疑是开创性的,也无疑是对原先耶路撒冷军队体制的改革。

  在许多人眼里,这甚至是一种变相清洗。

  毕竟,有相当多的人,因为无法完成军事院校的学习,被迫离开了军队体系,换成了最近十年里涌现出来的新人。

  普尔多克在讽刺了一句乔治后,还是正常说道:“首先,我们要承认旧式的军队,完全没有可战之力了,因此那些期望能够得到封地,从而成为领主为国家提供军队的人,可以直接扫进垃圾堆,甚至应该是加大力度继续清洗!”

  “然后,我们关于参谋部包打一切的这种想法,也确实是有些问题……”

  说到后面,普尔多克的声音有些小了。

  现如今耶路撒冷的军队中,主要来说有三种呼声。

  第一种是真开倒车,要回到旧耶路撒冷时期,对新征服的土地进行分封,从而作为对军事贵族的奖赏。

  第二种是盖里斯建立的参谋部体制,通过统一的征兵训练与后勤供应,打造样板化的军队,从而方便统帅进行战役层面上的调动,要求一切的战术行动为战役服务。

  第三种其实也是盖里斯提出的,指的是虽然参谋部非常重要,但认为参谋部的一切计划,通过执行就必然取得军事成功是极其危险,且忽视客观实际的,因此强调基层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信仰的虔诚,同样非常重要,甚至更加关键。

  第一种没啥好说的,封建老保,是真的长久以来在被清洗,但因为时代原因又洗不干净,被后两种呼声一同敌视的对象。

  第二种便是乔治与普尔多克这种军队高层的想法,作为军事体系中数一数二的人,他们理所当然的想要强化体制本身的威望,建立高层对基层部队的绝对指挥权限。

  第三种就是盖里斯察觉到第二种倾向后所提出的反制,确切说,是盖里斯反军队官僚化的一种尝试。

  哪怕这个官僚机构,是盖里斯一手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