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熔炉》——日本大众文学的新高峰!-《我在日本当文豪》

  埃温特对《熔炉》的评价,和大部分世界文坛的泰山北斗一样。

  在他们这些旧时代的老文学家眼中,只有那种行文最严谨,内容无比严肃的纯文学,才配称之为“”。

  其余的,不管是散文、大众文学、诗歌,还是新兴起的日本轻等,都只能被归类为文字爱好者们的“玩乐之作”,经不起推敲和时代的考验。

  因此埃温特根本没把注意力放在《熔炉》上。

  他认为自己千里迢迢赶来日本东京,当然是要和北川秀即将连载于纯文学杂志《文艺》上的新对垒。

  至于那部会写点什么,有没有可能再创北川秀的写作生涯高峰,埃温特并不在意。

  他写《乌洛夫的故事》时,北川秀的父亲估计都还在襁褓里,而1974年他拿诺贝尔文学奖时,北川秀才2岁。

  一个是刚断奶的毛头小子,一个是世界文坛和瑞典文坛的名宿,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好吧。

  埃温特对北川秀的态度,也是西方世界一大批骄傲自满的白皮对东方文学的态度。

  和克努特、马悦然等相对亲近东方文学家的西方文学家们不同,这批人恨不得彻底毁灭掉东方文学,让西方文学在世界文学里一家独大!

  而打击东方文学的第一步,就是在日本本土的纯文学杂志上连载,再击败他们本土的文坛“天下第一”!

  来东京前,埃温特也做了不少功课,先是看了不少日本文坛“天下一品”的,然后又恶补了一阵北川秀的书。

  那些所谓的“天下一品”,在埃温特眼里就是一个又一个对西方文学绞尽脑汁抄袭的卑劣摹仿者。

  至于北川秀。

  他承认,《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和《老人与海》确实是比较不错的佳作,尤其是《百年孤独》,还挺符合他的口味。

  但那些浓郁的日本本土风作品,就褒贬不一了。

  当然,既然他选择了来日本东京,帮前原诚司打击北川秀,帮挚友阿尔诺出一口气,那么他也会尝试写一些融入本土化元素的作品。

  反正在他看来,自己的名气和实力远远超过现今的日本文坛,就好像90年代初的迈克尔·乔丹领衔的梦之队横扫奥运会一样。

  他来日本文坛,相当于NBA球星降维打击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问题只在怎么赢得更好看而已。

  “您这么说的话,我就放心了。”前原诚司对这些高高在上的白皮有着莫名的崇敬和憧憬。

  就像大部分战后的日本人一样,他们骨子里的脊梁在二战后就被彻底打折了。

  在被五星上将、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将军统治的战后时代,日本人一边记恨着给他们投了两颗原子弹的美国人,一边又疯狂学习和崇拜着他们。

  那个时期,日本自上到下都洋溢着“西化”的氛围,有点像明治维新时代,也有点类似隔壁的民国。

  在那样的环境和家庭中长大的前原诚司,从小就无比羡慕那些能出国留学的同学们,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去西方深造,然后回日本对同胞们进行降维打击。

  因此他的根性是和菅直人等人不同的。

  菅直人他们坚信北川秀这个日本文坛的“天下第一”足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前两次都没拿奖,那就是诺奖评委会和理事会有问题,北川老师的作品肯定没问题。

  但前原诚司却认为北川秀写得再好,也不过是日本文坛的“糟粕”在推陈出新,永远是跟在西方文学后面邯郸学步的孩童。

  儿子怎么可能打得过老子呢?

  “前原先生你放心,既然答应了你和阿尔诺先生,我肯定会履行诺言,向全世界证明,北川秀不过只是一个后起之秀,完全配不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名号。”

  埃温特将手里的那本《大众》轻轻放下,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起他的新作品。

  1987年,他就在瑞典文坛宣布封笔,迄今为止已经过去了快十二年。

  这十二年里,时不时就有文坛名宿和读者写信给他,希望他能重出江湖,继续写他那种风格独特的第一人称游记。

  此前埃温特都以年事已高,笔力退步等理由婉拒了这些邀请。

  但这次,既然决定要在日本东京出山,且是为了给风头正盛的北川秀当头一棒,他干脆让前原诚司通知了大量文坛老友,让他们以个人的名义在线上线下为他做预热宣传。

  虽说是要发布在《新文象》上,但埃温特瞄准的是全世界,而非仅仅一个小小的日本国。

  “我也会按照您说的去办。金钱、女人、美食等等,只要您需要,我就能搞来,一定会让您无后顾之忧的全心全意写书。”

  前原诚司留下慈爱集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慈爱集团源源不断产出的利益可以给他的这些私人产业供血。

  他在日本国有十几家酒庄,高档餐厅以及干着灰色交易的居酒屋。

  这些产业每年能给他个人带来近5亿円的净收入!

  前原诚司能在三十六岁就稳稳当当的坐在新民主党的二把手位置上,一是靠前原家的势力,一是靠城山三郎的帮扶,还有就是他自己的小金库也够充足。

  “每年花在那些议员和公务员身上的钱,起码超1亿,不然他们怎么会心甘情愿的为我投票,呐喊助威?”

  前原诚司暗自咬牙捏拳。

  这次为了保住慈爱集团,他求了不少人,又派人做掉了好几个刺头,外加慈爱聋哑人学校的几名体育老师“认罪伏法”,才勉强过关。

  当然,最后慈爱集团的归宿,还得看这次他和北川秀扳手腕的结果。

  毕竟一锤定音的是法务省和东京地检,这两家目前都被美国人牢牢掌控着,是他们两大党派都无法干涉的存在。

  至于美国人是什么态度,上次的事情就很明显了。

  他们只投资胜利者,并不在意事情的真相以及首相内阁的态度。

  “北川秀我一定会让你后悔和我作对的!”前原诚司现在对北川秀是真恨得不行。

  毕竟后者在不断攻讦慈爱集团,让他不得不花大量金钱来维系和保护这个公司。

  这些钱,他迟早要让北川文娱给吐出来!

  1999年1月6日。

  Oricon公司如期公布了1999年1月号《大众》的首刷日数据。

  第一时间拿到内部数据的新任主编石田泰淳起初还很担心《熔炉》会不会没法延续《半泽直树》和《白色巨塔》的辉煌。

  谁让这两部实在太火爆,一本打破了大众文学和纯文学之间的百年隔阂,一本则彻底改变了日本国的医疗体系和医疗环境。

  其实这两本后,源源不断的职场类让读者们都有些疲乏了,他们也想在《大众》上看到一点新鲜东西。

  可惜《大众》今年的目标是赶超《新文象》和《北川》,并且携手新近崛起的一些轻文库,将线上市场彻底吸收。

  所以即便读者们再三来电来信抱怨,这阵子连载的基本全是“职场类”的同质化作品。

  北川老师要另辟蹊径,石田泰淳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

  幸好《大众》本来就是《北川》副刊出身,董事会的所有股份加起来还不如北川老师的个人持股多,因此取缔役们的反对声都被压了下去。

  《熔炉》开始连载后,火爆程度让这些尸位素餐,永远只会用口袋里的金钱说话的蠢货们都闭上了嘴!

  石田泰淳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每家大公司的董事会里,都充斥着那种肥头大耳,没有远见的蠢货。

  他们除了有钱之外,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要不是北川老师把持着大权,他真觉得《大众》搞不好就是下一个《群像》。

  “首刷日91.4万册,又一次打破了大众文学杂志的首刷日历史记录,真是可喜可贺啊,石田主编。”

  凑上来的是已经升任副总编的泽村。

  当初还是主编的他一力支持石田泰淳,然后被空降过来的总编不断给穿小鞋。

  石田泰淳一度以为泽村会扛不住,被迫离职。

  没想到最后《半泽直树》爆火,让泽村也享受到了一把“下克上”的美妙感。

  时至今日,不管是泽村还是他,都已然是《大众》不可或缺的顶梁柱。

  嘴里吃着巧克力的泽村见他心事重重,又笑着补充了一句:“有关你的人事任命,我已经再度提交给董事会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会在这个月后直接被提拔到副总编辅佐,等我被调往大阪分部当部长后,我的位置就属于你了。”

  “嗯”这些人事任命石田泰淳早就从小林知世嘴里知道了。

  未婚妻小林知世和北川夫人是东大的至交好友,总能从她们的小圈子里得到各种隐秘人事调动消息。

  已经快四十五岁的泽村副总编因资历和学历问题,基本无望《大众》本部的总编之位,因此他的后路便是去大阪新开的《大众》分部担任部长。

  职务上说,分部本部长和本部总编平级,待遇更好,权力也更大,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泽村走后,空出来的位置自然是石田泰淳的。

  1998年入职,到1999年年初,石田泰淳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走完了无数出版界同行和前辈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

  在出版界最头部的出版社之一的本部担任副总编,今年刚三十岁的他,说一句前途无量都不过分。

  按照这个进度,等资历够了,他大概率可以在三十五岁时成为《大众》的总编,年薪高达1200万円的高收入金领!

  这可能还不是他的极限。

  要是一切顺利,在五十岁前染指编辑部本部长之位,未来指不定还能往董事会的取缔役方向去。

  那样的高位,对于农村出身的石田泰淳而言,无异于真正的阶级跃迁!

  此前靠着《解忧杂货店》进入白泉社董事会的广木隆一导演,就是这么从普通人举家“飞升”至中产阶级的。

  还在念博士的小林知世经常和他抱怨,说他们这一批文学部博士以后就业会更难,完全不如十年前的那一批。

  至于他们的同期毕业生,要么考进了国家公务员,要么在六大财团当白领,现在年薪最高的,估计也没到600万円。

  从东大文学部博士落选生,到现在的人生赢家。

  石田泰淳明明成了他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他却快乐不起来。

  因为看过极度压抑的《熔炉》后,他只觉得现实和社会是如此的割裂。

  里的北原浩为了“二十万”的献金而苦恼。

  他的学姐,昔日的大学校花北岛真子沦为了单亲妈妈,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华正茂。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慈爱聋哑人学校的校长,行政室长,体育老师们,却一个个吃得肥头大耳,开着豪车,住着豪宅。

  他们的一切,都建立在聋哑儿童们的痛苦之上。

  “你好像一点都不兴奋啊说起来,石田,你不是说要和女友结婚了么?趁现在房价低,在东京好一点的地段买套房子吧,当东京人可比当其他地方的人要强多了。”

  泽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要知道,泡沫破裂后,大家找份稳当的工作都很难,你的人生已经非常完美了,有时候就不要对自己那么苛刻了。

  我知道你是在以北川老师为目标,可人和神是有差距的。”

  他比划了一下手指,想告诉石田泰淳,身为普通人的他们,没必要去和身为神的北川老师比较。

  那样会活的很痛苦的。

  “我明白我倒不是想和北川老师看齐这点自知之明我肯定有啦。”

  石田泰淳看了眼桌上的最新一期《大众》,《熔炉》的封面是北川老师抱着一个聋哑小女孩,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正如书里的主角北原浩。

  那样的人,那样的人生,才是他想追求的。

  “我想.”石田泰淳看向泽村。

  泽村也看向他,静等后续。

  “我想调去山梨县‘开荒’,麻烦泽村前辈去和董事会的人说一说吧!拜托了!”

  石田泰淳突然九十度鞠躬。

  这一刻,他仿佛从《熔炉》中找回了那个丢失了许久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