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北川老师对市场的敏锐嗅觉-《我在日本当文豪》

  翌日清晨。

  带着昨晚刚写好的《美好的旅行》的开头初稿,北川秀坐上木下司机的专车,一路先飞驰前往了北川文娱的本部大楼。

  上次剪彩礼后,北川秀基本就没再来过这里。

  他对经商和运作公司实在不感兴趣,最初公司事务繁忙,很多东西需要他这个幕后大老板一槌定音时,他还偶尔跑东跑西,为《北川》和《大众》这两本杂志忙活一下。

  等所有东西都步上正轨后,北川秀很快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专心致志地研究起这个世界的文学理论与写作技巧。

  没想到啊。

  自己在前线拼杀进步,大后方竟然被人趁虚而入,脚丫子都快踩到自己头上了!

  北川秀的脾气是公认的好,对待手下员工也从不像大资本家那样冷酷无情。

  甚至在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无数日本民众都以挤进北川系公司就业为荣。

  但他的好脾气也是分人的。

  风间董事怒斥薰子,又踩着他的头妄图掌控《北川》,这就触及到了他的逆鳞。

  开车的木下司机也能感受到北川老师身上那股与平时截然不同的气场。

  这种熟悉的味道,他曾在手段非常凌厉,人望极高的老河出社长身上嗅到过。

  那是顶级商业巨子身上才有的杀气!

  木下司机在心里为那位风间董事默哀了几秒,随后转动方向盘,将车熟练地停靠在了北川秀的专属车位上。

  这个专属车位旁的其他位子都停满了,清一色的日系、德系豪车,拥有者俱是北川文娱的高层管理。

  也就是说,即便北川老师什么都没提,但只是放出了他今天会来公司的消息,所有的高层便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回公司待命。

  这种凝聚力和人望,木下司机只在河出静子身上看见过。

  但那是河出静子靠着河出家族百年来的威望人气累积,加上她屡次打破公司高层们的认知,用许多实例证明了自己,这才有了这种认可。

  北川老师好像都没怎么关心过北川文娱.

  下了车后,北川秀神色严肃地和木下司机一起进了本部大楼。

  门口的迎宾小姐以及女前台早已准备妥当,上级主管吩咐给她们的欢迎词昨晚都快背吐了。

  见到北川秀走来,几人一字排开,九十度鞠躬,只是嘴里的欢迎词还没出口,就听见一句和煦的“你们辛苦了”,然后再度抬头,已然不见北川秀的身影。

  “好帅.”

  “好年轻”

  “好有威严感”

  这就是她们对第一次见面的北川老师的各种印象。

  北川秀一路上楼,然后进电梯直奔二十三层的大会议室。

  这一路上,凡是遇见的员工,无不对他敬仰崇拜,鞠躬和问好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点弄虚作假。

  越是在北川文娱本部大楼待得久,紧跟北川秀的木下司机越是能感受到北川文娱中下层的那股凝聚力。

  这些员工的心大概率全向着北川老师。

  换做战国时代,估计北川老师摇旗呐喊一声,这群人就会化身士兵冲向他的敌人,都不带一丝犹豫。

  北川秀之所以能在公司里有如此高的威望和人气,无他,唯有钱耳!

  他给北川文娱的职员开工资,基本是同业的1~1.5倍,福利待遇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全部顶格安排,绝不苛刻。

  且河出书房那一套公司是一个大家族,职工都是家庭成员的运作理念也被他完完整整复刻来了。

  给的钱够多,也把员工当人看,还能让他们看到未来,在经济大萧条时有希望,谁不乐意,谁不爱戴他呢?

  只不过这一套对高层管理不太行而已。

  高层管理本就是一堆财务自由的家伙,他们希冀的东西更多,更贪婪,要满足他们,势必得剥削下层。

  这就是河出书房在碰到大难题,河出静子资金周转不过来时,高层先反水背叛的原因。

  精英阶级和普通阶级,只能二选一。

  不过这个问题在北川文娱并不成立。

  北川秀有的是钱来运作公司。

  除非哪天他突发恶疾,把钱全部拿去投资什么破烂玩意儿,还不听劝的作死,才有可能在有生之年败光家业,碰上河出静子当初的那个难题。

  因此对北川家族稍有了解的高层,就算心里不满现在的公司运作模式,也绝对不敢在这种时候表现出什么异心。

  相反,越是北川老师出手之时,他们越是要表现的忠诚和可靠!

  这边北川秀领着人往大会议室赶,那边一夜未睡的风间董事则蜷缩在位置上,周围几米都没一个人影,活像是即将被枪毙的死刑犯。

  他想了一个晚上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只是“指点”了一个实习生,转头家族就给自己下达了最后通牒。

  这也就算了!

  回头到公司,明明是实权在握的大股东之一,却像是一尊瘟神般,人人都避之不及,唯恐和自己搭边

  该被人唾弃的难道不应该是那个利用权力帮一个区区实习生、小女情人出头的家伙么?!

  怎么一心为公司考虑,为董事会和股东们考虑的自己,却成了众矢之的?

  风间董事想不明白,也没时间再去想了。

  因为北川秀已经带人推开了大会议室的门。

  “北川社长!下午好!”

  乌泱泱一片的人群哗啦啦站起,冲着门口的年轻人九十度鞠躬,表达着自己的敬意和畏惧。

  在外,他们全是出版界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但在这里,恐怕那个年轻人都没法叫全他们的名字。

  北川秀微微点头,径直走到首座,但他没有坐下,而是静等人群全部落座,恢复平静后,用视线扫视了一圈。

  低头的风间董事感觉到一股凌厉的视线激射向自己,他更不敢抬头了。

  就像是读书时开小差做坏事被班主任发现的学生,他想找个地缝赶紧钻进去,奈何地缝没开,全班同学的视线倒是全部顺了过来。

  “她犯了什么错?”北川秀面色冷硬,将有关文学杂志分级制度的提案文件“啪嗒”一下,全甩在了风间董事面前的桌上。

  “她她.置公司的利益”风间董事被当面斥责时,依旧不敢抬头,不敢直视那个年轻人的眼睛。

  他支支吾吾,根本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薰子其实什么都没做,就是当了个传话筒,递了个稿子,说了下北川秀的需求。

  他真想要给下马威的人,就是北川秀。

  只是他知道自己一辈子都没法给北川秀什么脸色看,逮住了一个薰子,又有不错的,看似站得住脚的理由,就使劲发力了。

  “置公司的利益于不顾是么?”

  北川秀没有咄咄逼人,而是淡然地看了眼桌上的那份资料,慢条斯理地说道,

  “若真是这样,上级教训下级也没什么不对的。

  但薰子只是代替我向董事会提出需求,她并没有任何个人的想法与意见。

  风间董事的意思,就是说我置公司的利益于不顾咯?”

  “我我.没.”风间董事头都大了。

  开什么玩笑。

  谁不知道北川秀持股北川文娱超80%。

  和他相比,风间他们这些所谓的大股东,就和小虾米也没什么区别。

  所谓公司的利益,说白了就是北川秀的利益。

  北川秀就算真不在意自己的利益,那其他人也没什么好反驳的。

  他这么说,就是想找个理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没想到文质彬彬,以文学著称的北川秀会在商业事件上如此狂暴,根本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他尬住了,根本没法还嘴。

  “第一,文学杂志的分级制度势在必行,这是文部省和国会前几年就有提到过的事。

  不然良莠不齐的文学市场会让民众丧失判断力,尤其是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过早接触不属于他们年龄段的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此次分级是针对《黑暗中的孩子们》的一次试点,这部的稿子相信在座各位都或多或少看了点。

  我想问,有谁认为它不需要分级,可以面向所有大众发售?”

  北川秀看向众人。

  大会议室鸦雀无声,无人敢回应他。

  为了能跟得上今天的会议,这些高层确实都恶补了《黑暗中的孩子们》。

  这部很短,更像是电影剧本,让他们觉得它是北川老师特意写来改编用的。

  而仅是前面几章,里面描写的泰国聋哑儿童福利院就已经让他们感到强烈的身体不适了。

  如果说《熔炉》是美好的幻想下的现实,那么《黑暗中的孩子们》则是彻底的黑暗真实世界。

  北川老师犀利的笔触直接刻画了一幅血淋淋的图画,让人不禁为故事的主角,以及里的一切感到愤怒和哀愁。

  开篇的这句话。

  “对孩童的伤害,可以狠毒残暴到何种程度?

  人类的某些兽行,穷尽我们的想象,有时候也未必能想象得到。”

  就是整本书最好的写照。

  甚至有执行董事认为都不该以R18来分级,也许用R20,甚至R22更好一些。

  因为这实在太残酷和压抑了。

  “既然没有异议的话,为什么风间董事你要竭力阻止呢?”

  北川秀又看回那个中年大秃头。

  估计风间家族起码有一大半的人想砍死这个蠢货。

  这样尸位素餐,靠着家族势力爬上某些公司高管位置的财团成员数不胜数。

  也许在《北川》里还有,也许《大众》、《文艺》里也不少。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日本就是一个财团权力高于政府权力的国家,小地方被小财团把控,大地方被中型财团掌控,国家则被六大财团操纵。

  浩如烟海的各类公司里插满了关系户,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这些人虽然能力差,天天干坐着没什么用,也没几个蠢到风间董事这样,会飘起来意图对抗公司的持有者。

  风间董事根本没法回话,只能涨红着脸,被年轻自己十几岁的男人指着鼻子骂。

  “分级制度有益于市场,有益于读者,也有益于出版社。不然继续发展下去,迟早文部省会对文学内容进行干涉和把控,那时候,就不是分不分级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写,给不给你写的问题了。”

  北川秀从隔壁穿越而来,有些国家就和隔壁一样,实行了对文娱行业的一刀切制度。

  制度本身没有好坏,只是当权者对行业的看法而已。

  但不同的制度,对行业而言,则会衍生出截然不同的土壤和环境。

  一刀切了,势必会有大量内容不能写,土壤和环境紧缩,容易杀出一只蛊王,也容易扼杀掉很多有趣的题材和内容。

  分级制度,则能让作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更大程度保留题材的多样性。

  两种方式有好有坏,但对出版社而言,肯定是分级制度大于一刀切。

  至于做小白鼠,有没有可能导致这一期的《北川》暴死,北川秀从来没在意,也没考虑过。

  《黑暗中的孩子们》有足够高的质量和话题热度,外加是他所写,与其死活都要拉上一些不适合它的受众,还不如趁早分级,将受众群体更锁定。

  能看分级的书,也能让部分读者心里产生一定的优越感。

  关键是第一次做出这种决策的《北川》,这一期的杂志必然会因此载入日本文学史中。

  这可不是一些销量就能弥补来的荣誉。

  道理说开了,大家是聪明人,都能想明白。

  风间董事只是从未想过事情会闹得那么大,也没想过支持分级制度的人会那么多,更没想到北川老师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只会闷头写作的小保安。

  他也不是尚还有一点战力能和北川老师对抗的野间佐和子和野间爱莉。

  他就是路边一条.而已。

  “风间董事,正是因为你们风间家族和我,还有北川文娱有不少合作,所以我这个时薪高达100万円的社长,才会和你这个时薪仅有5113円的执行董事说那么多话!

  我之所以愿意创立《北川》,不是为了养活你这样没什么太大存在价值的废物!

  而是为了能让更多热爱文学的青年加入其中,发光发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归宿!”

  北川秀抄起桌上的资料,也没打算真给他继续看,说完这些便潇洒转身,临走之际,他回头加了一句,

  “不过也是,一个区区时薪5113円,满脑子都是钱的废物,不懂文学也很正常,要是你能理解这些的话,你也不会喷出那么多粪来。

  我们《北川》不需要你这样的管理者,一会儿就给我直接去人事部结算剩下的薪水吧。”

  “我我.北川秀!我手里可还有公司3%左右的股份.”风间董事双眼通红,口不择言。

  “哦,那点股份,我已经全部从你们家族手里买回来了。”北川秀没想到他最后的反击还是拿家族给的底气来威胁自己,心中原本升起的一丝不悦瞬间烟消云散。

  区区3%的股份,不过100亿円左右的价值,他在来之前就让千原雅人给处理掉了。

  这些股份甚至还是风间家族为了缓和与他之间的关系,特意贱卖给北川金融的。

  风间董事瞪大眼睛,不敢相信一个会议的功夫,自己就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此时此刻,他终于体会到那句去人事部结算工资带给人的屈辱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