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这书居然要分级售卖?-《我在日本当文豪》

  风间董事这下彻底傻眼了。

  他终于知道自己好像是真惹恼了北川秀,有心想追上去道个歉,放下所谓的姿态,看看事情还有没有补救的可能。

  但转头一看,会议室里乌泱泱一大片,全是昔日的同事,一时间还真拉不下脸——

  以前嚣张跋扈习惯了,就算现在感觉自己要死到临头,他也很难迅速调整心态。

  而就是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北川秀和木下司机已经离开了会议室,再也看不到人影。

  最后说和的机会也被自己丢掉了.

  意识到这点后,风间董事猛地一屁股坐倒在软椅上,身体像是被吸干了般,一阵阵轻微抽搐着,再也蹦跶不出什么东西了。

  “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把该做的事做好,把一本又一本写好。

  因为这些东西,《北川》和《大众》才能在如此残酷的文学市场上存活下来。

  这次是我,而我是公司的实际掌控人,就算我不管不顾任何反对的声音,强行要求把命令执行下去,恐怕也没人敢站出来说一个不字。

  但如果下次是其他作者呢?只要话语权不够,负责他的责任编辑、主编的态度不够强硬,他就该吃这个亏么?

  我在讲谈社的时候,正是因为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最后才选择离开《群像》,去了《文艺》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的编辑斋藤玲奈的态度不够坚决,我在讲谈社的日子就会更加难过。

  所幸,她是一个称职的好编辑,我才没有被这些所谓的强权者打倒。”

  北川秀离开大会议室后,立马来到编辑部办公区,让编辑部本部长和总编牵头,临时召开了一场编辑部的内部会议。

  此时他在上面平淡说着自身经历,一众编辑在下面低头不语,很是羞愧。

  “在坐各位有不少曾是我在讲谈社的同事,《北川》也有许多作者来自《群像》。

  我想大家比我更清楚一个糟糕的公司环境会对出版社有多大的影响。

  我不希望有朝一日,《北川》又出走了一个北川秀。

  届时,我们都会成为业内的笑柄,而我也要被笑成‘屠龙者终成恶龙’。”

  北川秀的音量不大,语气也不严厉,但一字一句,仿佛子弹般,一颗颗射进了他们的心脏中。

  整顿编辑部是北川秀最不愿意干的事。

  但讲谈社的前车之鉴还在那里,当初野间爱莉的一通神操作,让原本现在该成为日本出版界龙头企业的讲谈社沦为了三流出版社,现在还在温饱线挣扎。

  居安思危也是古老华人最懂的道理之一。

  虽说对经商和企业都没太大兴趣,但北川秀也不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产业没落,变成下一个让他厌恶的讲谈社。

  说完这些,北川秀就带着人离开了《北川》。

  看到公司里的一些氛围和情况后,北川秀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名气如此大,又是自己亲手打倒的谷崎赏和芥川奖。

  但北川奖却迟迟没能顶替这两者冲到日本文学奖项一番的位置上。

  原来蛀虫都在自己家里啊!

  一想到这些和商业相关的事,北川秀就有点脑壳疼。

  他在回家的车上又接连打了几个电话,拜托斋藤玲奈等人帮忙在业内找点靠谱的从业者,先雇佣几个“伞兵”来整顿下两个出版社的编辑部,等以后培养出自己的年轻势力后再说。

  《北川》和《大众》碰到的这类问题,河出静子再熟悉不过了,她从斋藤玲奈那边得到信息后,立即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以“考察”和“学习”为由,跑去支援两家兄弟出版社。

  多方支援下,《北川》和《大众》的内部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暂时不会引起更多的连锁反应了。

  而就在这两家头部出版社内部风声鹤唳之时,不知不觉中,1999年的1月15日悄然到来。

  整个一月份的上半月,大家都沉浸在《熔炉》带来的极致哀伤中。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了政府对聋哑人的不公待遇,以及慈爱集团等违法犯罪团伙对残障人士的各种迫害。

  最好事的纸媒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派出了一波又一波的记者,几乎把慈爱集团的底裤都快扒出来了。

  随着一件又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被揭露,民众们这才发现,原来囚禁、虐待、器官贩卖等非法行当居然离自己那么近!

  如果哪一天,这些黑心商人和政客变的更加贪婪,不再满足于只剥夺残障人士的生命,而是把目光瞄向了普通人,那时,他们难道就能比这些被迫害的聋哑人好到哪里去么?

  这世上的事,就怕细思极恐。

  一旦民众的情绪被挑起,怒火被点燃,那遭殃的必将是国会和政府。

  町村信孝没想到自己才上任众议院议长半个月,就要面临一大波民众的指责和诘问,一时间哭笑不得,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每一任议长都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这哪里是顶级权力者,分明就是大伙儿的出气包嘛!

  不过这次,这个受气包他当的心安理得,不太反感。

  因为早在舆论发酵之前,町村信孝就坚定地站在了北川老师这一边,曾公开表明过要严惩慈爱集团,以及他们背后的黑恶势力保护伞。

  因此民众对国会也是埋怨多过问责,总体来说,町村信孝这个议长被骂得最多的是办事效率慢,而不是屁股歪。

  真正感到压力和恐惧的是前原诚司等人。

  城山三郎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一手带大的小鬼,三代人都被自己轻松掌控的前原家,有朝一日居然会脱离他的控制!

  前原诚司的父亲还在对他卑躬屈膝,祈求城山老师的原谅,而前原诚司却背着他跑去了斯德哥尔摩,和阿尔诺俱乐部搭上关系,硬是要和北川秀等人鱼死网破!

  现在埃温特·约翰逊都来了,城山三郎还能怎么办?

  他原本是想继续规劝前原诚司放弃慈爱集团,大不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民众低头认个错,然后随便找个理由降职去偏远地区镀金一两年,等风头过去了,回到东京都,他又是一条政界的好汉。

  可西方文坛的人过来撑腰了,还连带着阿尔诺、诺奖官方与北川秀的私人恩怨,这问题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脱离了他的掌控。

  这事,没法善了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城山三郎也很果决,直接推翻了此前的所有中庸苟道,一反常态,开始大力支持起前原诚司的所有行动。

  《新文象》对《黑暗中的城市》的大力宣发,就有他的一份力。

  城山三郎在日本文坛的口碑不错,又属于不惹事,早早就急流勇退的那一批。

  现在他站出来为《黑暗中的城市》摇旗助威,还是吸引了不少中立读者跑去购买这一期的《新文象》。

  同一天发售的《北川》也在为《黑暗中的孩子们》大力宣传,所有标准都是对标的《黑暗中的城市》,显然是有意与这位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扳一扳手腕。

  这次,东京都的各大书店也和以往不同,没有再全力支持北川老师一个人,只将他的书放在头台销售。

  没办法,北川老师确实名气大,在日本文坛无人能敌。

  但埃温特·约翰逊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啊!

  迄今为止,日本文坛还没有一个人拿到过这个最顶级的世界文学奖项。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忽略的事实,也是无数从业者和读者心态扭曲的根源。

  日本人极度慕强,也极度看重数据和荣耀。

  北川秀要么拿奖,要么正面击溃一名获奖者,不然他们始终直不起腰,拿不出底气来叫板西方文坛。

  扭曲的心态下,自然会有不少人投机取巧和变换阵营,把宝押在了埃温特·约翰逊身上。

  这一点北川秀他们早就预料到了。

  但北川秀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挺兴奋,挺期待。

  旗鼓相当的对手正是现阶段他想要的。

  1月15日一大清早,慕名而来的读者就踏破了各大书店的门槛。

  在远处观望这一切的南部浩行既激动又担忧。

  《黑暗中的孩子们》里的日本男记者,就是以他为原型写的。

  早年南部浩行还在新闻社工作时,时常跑去海外出差。

  泰国那些惨无人道的福利院黑幕就是他告诉北川老师的。

  因为有很大一批聋哑儿童是从日本国被偷偷运输到泰国,专供某些权贵进行器官移植,所以他才转头注意到日本国内的这类非法行当。

  那时的南部浩行满腔热血,不懂变通,差点就因这些隐秘事死在了无人的角落。

  他永远都记得,当初揭开黑暗世界的帷幕时,自己颤抖的身体与难以自抑的恐惧情绪。

  这些年来,到底为什么还在坚持做这些事,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了。

  他只知道,如果中间某一次停止了,放弃了,也许就一辈子都看不到现在的这幅光景。

  自己漫长十几年的人生,大概就是为了这一刻而存在的吧。

  南部浩行这么想着,深吸一口气,踏出脚步,也跟着人群往书店而去。

  就在他准备问店员要一本《北川》,一本《新文象》时,店内嘈杂的争吵声瞬间打断了他的思绪。

  “你们凭什么不卖给我《北川》?难道国中生买文学杂志都犯法了么?”

  “就是就是!就算国中生不能买,我这个高中生总能买吧!为什么也不卖给我?”

  “你们是在店大欺客么?我们可是会向文部省直接举报你们的哦!”

  争吵的根源来自头台旁的一群年轻学生。

  他们有的穿着附近中学的学生制服,有的打扮得年轻靓丽,但一看就知道是还没满20岁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读者把几名店员团团围住,疯狂诘问他们为什么不卖书给自己。

  周围的其他客人倒是没怎么凑热闹,因为书店头台旁赫然用最醒目的标语写着“1999年1月号《北川》因特殊原因,将实行分级购买制度,书店禁止向年龄未满20岁的国民出售该杂志”。

  标语下是一张大海报,上面详细写着已经将实行的文学杂志分级制度法案条例。

  这种小法案只要法务省通过,国会确认,就能无缝实行,不需要什么缓冲期。

  文学杂志实行分级制度,南部浩行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稀奇事。

  眼前这一幕,倒是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国中时期。

  那会儿日本国对色情刊物把控非常严苛,一律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

  青春期荷尔蒙浓郁的他们便偷偷在垃圾站捡那些废弃杂志,用铁片使劲刮开马赛克,想要一睹那些曼妙女郎的私密部位。

  现在这些抗议不能买《北川》的年轻人,就和当初的他们如出一辙,很是令人怀念。

  南部浩行没再关注此事,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大海报上。

  分级制度不是北川秀等人凭空捏造出来的。

  日本电影很早就模仿西方世界采用了分级制度。

  映画伦理委员会会将上映影片分为G、PG12、R15、R18这四个等级。

  G就是全年龄段可看,PG12是未满12周岁须有家长陪同观看,R15则是15周岁以下不准观看,R18以此类推。

  分级主要从三方面考虑:血腥暴力程度、犯罪诱导以及色情程度。

  而这三者的重视程度,犯罪诱导大于色情大于血腥暴力。

  文学杂志的新分级制度类似这个,不过在R18之上还加了一条R20。

  官方对此的解释是,文学作品虽然没法像映画那样直观,但其影响力更加深远,文字的穿透力也更强劲,更容易误人子弟。

  之前文部省对这一块管辖的不到位,曾出现过多次骇人听闻的案件。

  酒鬼蔷薇圣斗一案,东慎一郎的自传能出版,也是这方面管辖不到位的原因。

  现在顺应潮流,文部省联合法务省推行文学杂志分级制度,之后还会逐步覆盖到所有出版的文学作品上。

  当然,明眼人很快就从这条法案里看到了它带来的好处。

  自此以后,创作者们将不再受到束缚,只要考虑自己写的是针对哪一类受众,会怎么被分级即可。

  “北川老师是为文学界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不懂文学,但了解这些东西的南部浩行不禁低声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