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江湖好汉-《世子稳重点》

  赵孝骞对契丹人谈不上仇恨,毕竟他在契丹人面前向来都是胜利者。

  胜利者是不会对失败者产生仇恨的,只有权衡利弊后的仁慈,以及俯视和怜悯。

  但赵孝骞多少有点民族主义倾向,思想深处带了几分排外性。

  河间府曾经是辽国的城池,契丹人在这座城池里作威作福,以前的赵孝骞管不着。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河间府已是大宋的城池。

  宋军不对城里的契丹人大开杀戒,那是宋军仁慈,为了当地民心不愿多造杀孽。

  可城里的契丹人不但不感恩,反而继续欺压汉人,这就没法忍了。

  宋军不能白来呀。

  大街上,一群穿着绸缎绫罗的契丹人,指着倒地的汉人哈哈大笑,笑声轻蔑且傲慢,那种讥诮不屑的眼神,就像人类看着自己豢养的牲畜,随时能将它们宰杀吃肉。

  赵孝骞的脸色阴沉下来。

  “这些契丹人难不成真把我宋军当成仁义之师了?”赵孝骞喃喃自语,深刻地反省自己:“我特么看起来如此慈眉善目的吗?”

  眼见这群契丹人缓步上前,一边辱骂蔑笑,一边抬脚正打算继续对倒地的汉人施暴,赵孝骞的脸色愈发阴沉了。

  “陈守,把这些契丹人全宰了。”赵孝骞冷声下令。

  陈守正气得蠢蠢欲动,闻言立马领命,拔刀刚上前一步,却听酒楼内又传来一道粗犷嘶哑如破锣般的嗓音。

  “兀那契丹狗贼欺人太甚!赵郡王殿下率王师破此城,这里已是我大宋的城池,狗贼安敢欺我汉人百姓,没王法了吗?”

  说罢从酒楼里又走出几道魁梧的身影,个个皆是汉人打扮,听口音竟是中原官话,显然这几人是正宗的宋人。

  几人大步流星走出酒楼,站在那群契丹人的面前,魁梧的汉子上下打量这群契丹人,然后露出轻蔑的笑容。

  “呸!失城失地,丧家之犬,也敢在我大宋的城池里作威作福,狺狺狂吠,当我大宋王师将士的刀剑不利乎?”

  这群契丹人明显能听懂中原官话,闻言勃然大怒,两拨人当即便撸起袖子在大街上动起手来。

  陈守和禁军们的脚步一顿,下意识望向赵孝骞,不知该不该上前杀了这群契丹人。

  赵孝骞却饶有兴致地看着那几个仗义出手的宋人汉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朝陈守摇摇头,示意他和禁军停下。

  街上已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和商人,赵孝骞也混在其中,静静地看着两拨人大打出手。

  渐渐地,赵孝骞看出了一些名堂。

  这几名宋人的身手委实不凡,尤其是带头仗义出手的那个,出手既准又狠,一拳打出隐隐带了一丝破空风声,刚硬的拳头打在契丹人身上,立马便是一阵惨叫。

  旁边观战的陈守脸色越来越严肃,凑在赵孝骞耳边道:“世子,这群宋人身手不错,是练家子。”

  赵孝骞好奇道:“你若与那汉子对上,谁赢?”

  陈守思索了一阵,迟疑地道:“胜负应是五五开。”

  “谁五?”

  陈守翻了个白眼,又道:“若是贾实哥哥在的话,收拾这几个汉子轻松之极,世子,这群人身手不凡,又不知来路,咱们还是小心提防为上,万一是辽国的刺客就麻烦了……”

  说着陈守下意识上前,半个肩膀挡在赵孝骞身前。

  赵孝骞深以为然,将陈守整个人拉到自己身前挡住,道:“你们要保护好我,我这条命很金贵的,伤了死了你们赔不起。”

  大人物所谓的不惧凶险,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势,赵孝骞是一点都不具备。

  主打就是一个小心驶得万年船。

  一时装逼一时爽,被人刺死火葬场。

  街上两拨人打得热闹,几名练家子宋人的武力值明显高于契丹人,没过多久,几名契丹人全部被放倒,躺在地上哀哀呻吟痛呼。

  为首那名魁梧宋人汉子哈哈一笑,狠狠朝地上啐了一口,道:“当真以为我大宋还是以前的大宋,赵郡王麾下精锐王师对你们辽狗百战百胜,好教你们知道我大宋的厉害,看你们还敢不敢欺压汉人。”

  说完汉子又走到最初那名挨揍的汉人男子身前,也呸了他一口道:“不争气的东西,郡王殿下为我大宋百姓打出来的骨气,被你这种软骨头败干净了,挨了揍都不敢还手,趁早把卵蛋割了当女人吧。”

  然后汉子又环视围观的百姓,抱拳大声道:“我们兄弟伙是外来行商的,正经八百的大宋子民,今日在我大宋的城池里路见不平,略微出手,城里的契丹狗贼但有看不过眼的,过来城里客栈寻我报仇便是!”

  说着汉子哈哈狂笑几声,神情尽是大国子民的傲然与自信。

  赵孝骞嘴角的微笑越来越深,望向汉子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这才是汉人应有的模样,数千年沉浮兴衰,始终不改汉唐之风。

  “陈守,去补刀,把这些契丹人全杀了。”赵孝骞淡淡地下令。

  陈守和禁军们轰应一声,抄刀上前,不等汉子和周围百姓反应,当即便一刀一个割喉,倒地的契丹人全被禁军们杀了。

  陈守等人的举动,吓得四周百姓一阵惊叫,有些怕事的当即掉头就跑了,原本密密麻麻看热闹的人群,瞬间跑得干干净净。

  为首那几名宋人汉子也惊呆了,见这群契丹人已气绝,地上流满了鲜血,汉子吃惊地看着陈守等人,最后目光落在赵孝骞身上。

  没办法,主角光环太耀眼,汉子一眼便看出他是陈守等禁军的主人。

  汉子皱了皱眉,抱拳道:“朋友,杀契丹人虽是快事,但朋友当街妄开杀戒,犯了大宋王法,终究有些不妥吧?”

  赵孝骞缓步上前,微笑道:“无妨,几个契丹贼子欺压汉人百姓,杀便杀了,我下令杀人不算犯法。”

  说着赵孝骞打量汉子一番,道:“还未请教阁下是……”

  “在下王冲,洛阳人士,这些年拉了几个兄弟往来于大宋辽国和西夏之间贩马行商,干点辛苦营生。”

  赵孝骞当即抱拳:“原来是王兄,久仰久仰。”

  王冲勉强一笑,看了一眼地上契丹人的尸首,道:“看得出朋友是一条好汉,对契丹狗贼也是恨之入骨,不过如今河间府已是大宋城池,朋友犯了大宋王法,趁着官府差役没来,你还是赶紧逃出城去吧。”

  赵孝骞愈发欣赏王冲,摇头笑道:“我说过,我杀人不算犯法。”

  王冲皱眉打量他,见赵孝骞穿着便服,但衣裳佩饰甚为华贵,俨然一副风流富贵公子模样,身后的陈守等禁军也是个个剽悍冷峻,气场强大,王冲顿时好像明白了什么。

  “还未请教阁下是……”王冲犹疑抱拳问道。

  赵孝骞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名字和身份没必要瞒着人家,那种隐姓埋名假装穷屌丝,最后在某个紧要关头曝出身份装逼惊艳世人的路数,他实在玩不来。

  于是赵孝骞坦然道:“我叫赵孝骞。”

  王冲一怔,喃喃道:“居然跟郡王殿下同名同姓……”

  赵孝骞眨眨眼:“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就是那个郡王殿下呢?”

  王冲和身后几名汉子大吃一惊,王冲失声道:“你是郡王殿下?”

  赵孝骞摊开手,看了看自己富贵的装扮,以及身后如狼似虎的陈守和禁军,道:“还不明显吗?”

  王冲这时大约也明白了,于是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道:“哎呀!竟真是郡王殿下,王某何德何能,今生得见殿下真容,祖上积德了!”

  说完王冲和几名汉子纳头便拜,果真是双膝着地虔诚式跪拜。

  “殿下是我大宋第一好汉,更是让我大宋子民扬眉吐气,由弱变强的大英雄大功臣,王某今日撞了大运,竟亲眼见到活的殿下,祖坟冒青烟了!”

  赵孝骞:“…………”

  这就是古代版的粉丝见偶像吗?都语无伦次了。

  上前将王冲扶了起来,赵孝骞笑道:“不必如此,我不过是奉大宋官家旨意,率王师平辽剿贼而已,对社稷有功绩的是官家,不是我。”

  王冲愈发钦佩万分,七尺高的汉子,眼里冒出了小星星,画面既违和又瘆人,不忍直视。

  “居功而不自傲,功在社稷却依然如此谦逊,不愧是我大宋第一好汉,……更爱你了!”

  赵孝骞:“…………”

  这货不对劲。

  下意识离他远了一步,赵孝骞重新打量他。

  见王冲和他身后的几名汉子一身粗布短衫,头未着冠,身无佩饰,满身风尘,性格却豪迈洒脱,正直仗义,显然这几人不仅是贩马的行商,也应是传说中的江湖人。

  武侠里的侠客整天为了江湖事到处跑,到处打架斗殴,没个正经工作,出门在外也不知哪里来的钱财住店吃喝,动辄便是一声大呼“小二来十斤酒,五斤牛肉”,就好像侠客能到处签单打白条似的。

  实际上的江湖中人,应该就是王冲这几人的模样。

  他们有正经的买卖营生,也需要养家糊口,一身武功也是行商自保的需要,所谓的江湖并不远,它是路上的风霜烟尘,也是市井的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