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0章:尊重粮食就是尊重百姓!沈子珩麦田开课-《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五月初九,清晨。

  二十八名庶吉士从板桥皇庄、一处由佃农搭建的木棚中醒来。

  这一夜。

  他们虽甚是疲惫,但却鲜有能睡好觉者。

  因为饥饿,因为蚊虫,因为躺下的木板太硬,因为手脚被麦秸扎伤导致浑身上下都是火辣辣的疼。

  起床之后,众人打井水洗面。

  早餐是两个杂粮馒头,外加一碗野菜粥。

  此刻,庶吉士们除了嘟囔几声“沈扒皮”外,并无其它抱怨,迅速将馒头与野菜粥吃得干干净净。

  他们需要补充体力。

  他们知道。

  沈念敢如此折磨他们,必然是上面默许的,反抗无用。

  此事还将计入考绩之中。

  为了仕途,他们不得不倾尽全力。

  片刻后。

  庶吉士们再次奔向麦田。

  自昨日下午分工明确之后,他们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这时。

  沈念这个监工也出现在麦田旁。

  他昨晚睡在马车里,也未曾离去,手臂被蚊子叮了数个大包。

  他望着众庶吉士团结协作、甚是拼命的模样,心中甚是欣慰。

  这届庶吉士比他想象中要更有韧性。

  沈念并不在乎他们能不能在三日内收割完一百亩麦田,只在乎,通过这次刈麦行动,他们能不能放下隔阂,彼此不再因地域、家世、脾性而分裂成派。

  沈念最讨厌的便是官员私自结派,互相攻击,进而形成党争。

  而前几日。

  这些庶吉士们吵架斗殴,俨然是有这个倾向的。

  他们在庶常馆至少要待两年,沈念不希望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

  ……

  稍倾。

  沈念走到冯梦祯的旁边。

  冯梦祯面带欣喜,感觉沈念将会夸赞他,因为此刻他的割麦速度比昨日快了两倍都不止,动作也相当标准。

  “冯梦祯,你的速度已快撵得上隔壁麦田九岁的小娃娃了!”沈念讥讽道。

  听到此话。

  冯梦祯面色阴沉,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其实,他的速度并不算慢。

  但他是众庶吉士中最会找事的刺头,故而沈念想要刺激一下他。

  这种自傲的庶吉士,打压才能激起他的潜力。

  这时。

  沈念看到不远处的张嗣修,望向这边。

  冯梦祯总是刁难张嗣修,张嗣修是乐于看到他挨骂的。

  “张嗣修,你看什么呢?你的速度还不如他呢!”沈念毫不客气地说道。

  张嗣修紧握镰刀,再次加快了速度。

  他已经很拼了!

  他要让众庶吉士看一看,抛开家世而言,他也很优秀。

  接下来。

  沈念几乎将二十八名庶吉士全训斥了一遍。

  此乃他的激将之法。

  他希望这些人能团结起来,一致将自己当作假想敌。

  如此,他们才会更有效率。

  此法仅限于对这群刚入仕途的人使用,而对待一些官场老油条,根本无用。

  如沈念所料,众庶吉士的速度再次提升起来。

  他们憋着一股劲,要向沈念证明自己能行。

  ……

  眨眼间,到了午时。

  庶吉士们脱去早就被汗水浸湿的粗布上衣,全都光着膀子在一口井前冲凉。

  张嗣修顶着首辅公子的光环,看似高傲,实则根本没有架子,也不敢有架子。

  吕兴周更是个老好人。

  有人用湿毛巾为二人搓背,二人也用湿毛巾为他们搓背。

  彼此之间,说说笑笑,没有任何高低尊卑之分。

  不过,张嗣修与冯梦祯这两个对头,还是不说话。

  片刻后。

  庶吉士们吃罢午餐,正准备歇息片刻时,沈念大步走了过来。

  “沈教习!”众人纷纷拱手。

  沈念微微点头,说道:“你们知晓从昨日午时到今日午时,整整一日,一共收割了多少亩麦子吗?”

  众庶吉士纷纷摇头。

  他们只顾埋头苦干,并未计算一共收割了多少亩。

  沈念撇嘴道:“二十二亩。”

  听到这个数字,多名庶吉士的脸上都流露出无奈的表情。

  一日二十二亩,三日六十六亩,照这样下去,根本完不成三日一百亩的任务。

  沈念双手背于后方。

  “你们知晓隔壁农田的佃农们,一日能收割多少亩田地吗?他们配合起来,一人一日至少两亩,而你们平均下来,一日一亩都不到,是不是很差劲?”

  “都想一想接下来如何干吧!”说罢,沈念便大步离开了。

  众庶吉士们都自认是人中龙凤,各个争强好胜,被沈念称差劲,自然不愿意。

  当即,他们便围在一起商量起来。

  商量片刻后,众人思索出了一个方法:增时收割。

  “我觉得,我们从今日起,唯有割麦到子时,才有完成任务的可能!”冯梦祯说道。

  “对,我们拼一下,沈教习的话太伤人了!”

  “子时,会不会有人难以坚持下来?”张嗣修开口道。

  冯梦祯睥睨地望了一眼张嗣修,道:“张大公子,你养尊处优,可能坚持不了,但我们为了仕途,不能坚持也要坚持!”

  “对,我们能坚持!”

  “我们能坚持,不就是两日吗?我们要让沈教习对我们刮目相看!”

  ……

  其它庶吉士纷纷开口道。

  张嗣修面带愠色,道:“我不是说我无法坚持,是有些身子弱的人可能无法坚持,我爹经常忙碌到子时,我自然也能割麦到子时!”

  听到此话,众庶吉士皆无法反驳。

  张居正经常通宵达旦的辅政方式,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

  当即。

  众庶吉士便定下:接下来的两晚,皆收割麦子到子时。

  片刻后。

  在马车上喝着凉茶的沈念得知众庶吉士们为完成任务,准备收割麦子到子时后。

  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他训斥庶吉士们,本想着只是让他们更好地团结协作起来,没想到他们直接学会官场内卷那一套了。

  但他细细一想,也不算意外。

  所有通过科举高中进士者,都是靠着通宵达旦,疯狂卷出来的。

  包括张嗣修与吕兴周。

  ……

  深夜,月光皎洁,微风凉凉。

  根本不用点燃火把。

  众庶吉士们卖力地收割着麦子,配合非常默契。

  他们惊讶地发现月夜割麦,更快更舒服,甚至还有一抹浪漫的诗意。

  但当下,无人有精力写诗。

  众庶吉士,说到做到,一口气干到子时,然后迅速洗漱一番后,倒头就睡。

  沈念也到子时方歇。

  他明早准备干两件事,其一,唤来数名医官,备好常用药,以防有人因劳累过度出现意外;其二,为每人的早餐,多加一个鸡蛋。

  这些人毕竟是朝廷日后的栋梁,还是要稍微照顾一番的。

  ……

  翌日,五更天。

  庶吉士们吃罢早餐后,便迅速劳作起来。

  一个个表情严肃,显然是都认真起来了。

  ……

  午时,午饭时。

  马班头来到沈念面前,向其汇禀了庶吉士们第二日割麦的亩数。

  庶吉士们看到这一幕后,都纷纷看向沈念。

  很多人都忍不住挺起胸膛,显然对昨日的劳作成果非常自信。

  沈念看向众人,道:“昨日还算不错,共收割麦子三十八亩!接下来,最后一日,还有四十亩。”

  听到这个数字。

  庶吉士们都面露狂喜,只要他们能保持第二日的速度,稍微再加一把力,第三日便能顺利完成任务。

  吃罢午饭,众庶吉士便拼命干了起来。

  为了仕途,为了考绩,为了证明自己做什么都很优秀,这群人对自己还是非常狠的。

  ……

  而此刻。

  身在文华殿的小万历对众庶吉士在麦田的情况,一清二楚。

  当沈念提出此刈麦课时,他也想凑个热闹,体验一下收割之乐,然李太后不允许,张居正也不允许。

  一国之君若在麦田割大半天麦子,科道官会上奏弹劾的。

  这不是皇帝能做的事情。

  当日晚,众庶吉士又是忙碌到子时。

  此刻。

  众庶吉士都被晒黑了许多,衣服也有了难闻的味道。

  甚至一些人站在他们的家人面前,其家人一眼都不一定能认出他。

  第三日,最后半天。

  劳作继续。

  在距离午时还有大半个时辰的时候。

  以冯梦祯与张嗣修为首的二十八名庶吉士,赶着一辆牛车,将最后一箩筐麦穗拉到打谷场上。

  然后纷纷看向不远处等待他们的沈念。

  沈念看向他们,高声道:“任务完成,你们都是好样的!”

  庶吉士们就等着这句话呢!

  待沈念说完。

  他们不由得欢呼起来,彼此与一旁的人拥抱庆贺。

  冯梦祯与张嗣修相对而视,不由得都笑出声来。

  随后,众庶吉士全都躺在打谷场的麦穗之上,大口大口呼吸着麦子的清香。

  他们从未如此疲累过。

  就在沈念准备发表一番讲话以及道出内阁交待他的任务时。

  突然起风了。

  而后,太阳躲进云团,天空逐渐黯淡下来。

  沈念抬头一看,发现远处正有一片铅黑色的云团靠近。

  很显然,要下雨了。

  夏雨,总是突兀而至。

  这时。

  不远处传来农人的声音:“要下雨了,快收麦子!快收麦子!”

  农人收麦向来都是抢收:一防麦熟落地,二防大雨浇灌。

  打谷场的这些麦子若泡了水,将全部都毁掉了。

  就在一群佃农奔向打谷场收麦穗的同时,沈念也迅速卷起袖子。

  虽然这些粮食在他眼里不值什么钱。

  但尊重粮食,就是尊重百姓,绝不能让其被毁。

  还不待沈念向庶吉士们发话。

  冯梦祯就高喊道:“兄弟们,收粮啦!”

  庶吉士们纷纷前往前方的的木棚中拿农具,然后与狂奔而来的农人、田埂上的锦衣卫,一起忙碌起来。

  大家要做的是迅速将麦穗收到箩筐内,然后将其移到不远处的木棚中。

  顿时,大家都忙碌起来。

  比刚才收割麦子时的速度更快,也更有干劲。

  此时的行为,不在考核之中。

  但每一名庶吉士都是倾尽全力,没有丝毫停歇。

  这一刻,所有人都是农人。

  哗啦!哗啦!哗啦!

  麦穗不断被倒入木棚中。

  大约小半个时辰,打谷场上的麦穗几乎全都转移到了木棚之中。

  然后。

  一群农人与庶吉士们都蹲在地上,开始捡地上遗落的麦穗。

  就在这时,一道响雷响起。

  轰隆!轰隆!

  天色一下子暗了下来,然后倾盆大雨,瓢泼而至。

  农人们与庶吉士们纷纷朝着木棚奔来。

  就在这时。

  抱着一个箩筐的张嗣修突然摔倒在地上。

  这一跤摔得非常狠,膝盖处直接就见血了。

  不远处。

  距离他最近的冯梦祯连忙将其搀扶起来,然后拾起掉落的麦穗,搀扶着他朝大棚走来。

  稍倾,众人全都挤在木棚之中。

  雷声阵阵,雨越下越大。

  庶吉士们背靠着背,坐在还有些发烫的硬土地上,都不说话。

  这一刻。

  所有人都感觉到特别美好。

  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一刻钟便结束了。

  众人望着渐渐变亮的天空以及周围光秃秃的麦地,一动都不想动,也没有力气动。

  这时。

  汤显祖看向沈念。

  “沈教习,这堂刈麦课算是结束了吧,您是不是要总结总结,为何这么折磨我们?”

  “对,为何这么折磨我们?”

  庶吉士们同时看向沈念,声音很响,听着是质问的语气,但人人都面带笑容。

  沈念缓缓站起,笑着道:“什么叫折磨?我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你们放下偏见,不再因琐碎而争执殴斗,现在看来,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你们比我相像中还要优秀,你们如何对待这些麦子,以后就如何对待朝廷、对待百姓就可以了!”

  听到这番话,众庶吉士都非常开心,他们就等着沈念夸赞他们呢!

  沈念缓了缓,接着道:“带着一群庶吉士来收麦子,这样的行为,四位阁老本是不准许的,我费了好大功夫他们才同意,但是有一个条件,待你们回庶常馆后,每人都需以此刈麦课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一千字。”

  听到此话,庶吉士们纷纷撇嘴。

  他们当下有些喜欢沈念,乃是因沈念不像申时行、王锡爵、汪镗那样吊书袋,留作业。

  没想到沈念到最后也是这样。

  沈念见众庶吉士都撇起嘴来,又补充道:“此乃四位阁老要求的,你们不愿写,就去找他们!”

  众庶吉士顿时都无奈一笑。

  此刻,他们仗着收麦之功,敢与沈念贫贫嘴。

  但在四大阁老面前若敢不拘礼数,乱讲条件,仕途可能立马就终结了。

  沈念缓了缓,又补充道:“趁着身在麦地,我与大家再分享一个在翰林院不能讲的为官之道,此话对你们的未来大有裨益,但离开这里后,且不可称是我说的。”

  众庶吉士纷纷点头,甚是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沈念道:“我大明官员,议政之时,爱吵爱动手,朝廷多次禁止,认为此举有辱斯文,我不这样觉得。”

  “我以为,为国事民生而吵,就应吵到明白为止。至于斗殴,我不太支持,但是遇到那类心中无国无民,纯是私心的官员,若冥顽不灵,丝毫不听劝,无论其官职大小,该出手时就出手,此乃我大明官员的骨气,不可丢了,有些人就是该挨揍!”

  听到沈念这番话。

  众庶吉士纷纷起身,朝着沈念拱手,然后齐齐道:“学生受教了!”

  此话,看似很糙,但越品越有深意。

  朝堂之上,切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名官员若在入仕数年后,还敢该骂就骂,该打就打,绝对是一名好官员。

  沈念不愿这些庶吉士为自身成见而吵骂,但更不愿他们自此没了血气,故而如此教诲。

  片刻后,沈念与众庶吉士便返城了。

  ……

  五日后,午时。

  庶常馆内。

  众庶吉士来到饭堂,正欲吃饭,发现餐桌之上摆着一盘盘白亮亮、冒着热气的大馒头。

  而在不远处的桌子前。

  申时行、王锡爵、汪镗、沈念四人,一人拿着一个大馒头,吃得正香。

  而菜肴还未曾端过来。

  众庶吉士们连忙朝着四人行礼。

  沈念起身道:“今日的馒头你们都多吃一些,这是用你们收割的麦子蒸的。”

  听到此话,众庶吉士的眼睛顿时都亮了。

  纷纷落座。

  然后一手一个大馒头,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

  菜肴上桌之时,几乎无人动筷,只是一个劲地啃馒头。

  还有两名庶吉士啃着啃着,竟忍不住抽泣了起来。

  片刻后。

  在一人吃了至少三个馒头后,才逐渐散去。

  ……

  而此刻,内阁值房内。

  张居正与吕调阳相对而坐,面前的餐盘上都放着两个馒头。

  这正是用庶吉士们收割的麦子蒸出的馒头。

  申时行特意送来的。

  张居正与吕调阳对板桥皇庄发生的事情都非常清楚。

  沈念向他们申请时,他们觉得有些胡闹,但还是答应了。

  没想到取得的结果令他们惊讶!

  此刈麦课使得这届庶吉士们全都安分团结起来。

  这在往届,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并且,令更二人更加惊喜的是:此事使得他们的儿子合群了。

  张居正与吕调阳几乎同时拿起馒头,然后轻轻咬了一口。

  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咀嚼着用儿子收割的小麦蒸出的馒头,对身居高位的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幸福。

  ……

  庶吉士刈麦之事发生后。

  京师周边的官员、书生、商人纷纷效仿,也都奔到麦地体验割麦之乐。

  明年麦收。

  恐怕大明许多地方的官员、商人、文人士子都会做这样的事情。

  只要不是作秀博虚名,割一垄麦子就跑,沈念觉得就应该提倡。

  毕竟,尊重粮食就是尊重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