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了军议,赫连勃勃独自一人在王帐,此刻已不见了先前听说刘义真北上的欣喜。
“可恶!义真小儿也敢染指渭北!”
赫连勃勃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否则,刘义真凭什么在汛期放弃渭水防线,转而渡河与他争夺渭北。
他这次南下,原本是打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等到彻底控制了渭北,再去图谋渭南。
赫连勃勃很清楚,刘裕忙于篡位,而且刚刚不远万里的打了一场灭国战争,国库并不宽裕,短时间内没有能力再调兵遣将,驰援关中。
如今,长安府库空虚,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刘义真养了多少兵,赫连勃勃同样也心知肚明,就像刘义真知晓夏军只是七万步骑南下,而非赫连勃勃对外宣称的二十万大军。
以目前安西将军府的财政来说,刘义真坚持不了多久。
纵使能够游说士族捐粮,但次数多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给他。
所以赫连勃勃气势汹汹地南下,就是想让刘义真误以为他急于攻取长安,故而坚守渭水防线,待夏军抵达渭水北岸,却不南渡,就算被刘义真发现了真实意图,也为时晚矣。
晋军很难在夏军的监视之下,轻易渡过渭水与其决战,双方形成僵持之势,粮草最先告罄的也必定是晋军。
赫连勃勃就是想要拖垮刘义真。
如今刘义真北上,此举完全打破了赫连勃勃的计划,夏军只能南下与其在渭北对垒,否则,还是那个原因,渭北士族以为他胆怯,都会倒向刘义真。
若是再让刘义真得了渭北士族的支持,他就有了与赫连勃勃耗下去的资本。
说到底,胡夏也不富裕。
“罢了,一个黄口孺子,侥幸胜了一仗,便敢小觑天下英雄,真当自己是刘寄奴了。”赫连勃勃冷笑道。
他如今改变了计划,将要与刘义真在渭北一决雌雄。
晋军固然精锐,但在赫连勃勃看来,能当大用的也只有刘裕留下的一万步骑,他并不清楚王镇恶军队的变化,还把他们当后秦降卒看待。
常言道,将乃兵之胆,赫连勃勃戎马半生,他也有自己的骄傲,并不认为双方正面决战,自己就会输给刘义真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皇甫徽死在了长安,使团剩余的二十骑被关押在了大牢,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皇甫徽没能带回对刘义真的真实评价。
纵使外界盛传其贤明,可落在赫连勃勃眼里,也不过是有些聪明,懂得拉拢人心的黄口小儿罢了。
对刘义真的军事才能,赫连勃勃多多少少还是存着点轻视之心。
与此同时,赫连璝同叱干罗引在帐内密议。
叱干罗引长叹一声:“唉!天王不肯交付兵权,兵谏一事,殿下还需从长计议。”
赫连璝如何不晓得其中道理,他强笑道:“如此也好,免得孤背上弑父之名。”
“殿下莫非是要坐以待毙?”叱干罗引皱起了眉头。
上次密谋,还是赫连璝在劝说叱干罗引,今日叱干罗引看到了赫连勃勃对自己的提防,也明白自己没有了退路。
赫连璝如果上位,叱干罗引能够权倾朝野,一旦易储,叱干罗引必死无疑,前后相差如此之大,叱干罗引现在比赫连璝还着急。
反正要杀的又不是他爹。
赫连璝怎么可能放弃,他眼神阴冷:“孤何时说过要坐以待毙,父王不予兵权,孤亦可借刀杀人。”
叱干罗引闻言挑眉:“借谁的刀。”
“谁有刀,便找谁借。”赫连璝说罢,伸手在桌案上写下一个刘字,虽然没有留下痕迹,但叱干罗引将笔画看得清楚。
他瞠目结舌:“刘义真?!”
“不错。”赫连璝微微颔首:“现如今,只有他能救孤。”
叱干罗引连忙劝阻:“殿下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还请三思!”
赫连璝苦笑:“丈人,孤还有得选吗?”
如果不是没有了退路,赫连璝怎么可能指望刘义真替他杀了父亲。
叱干罗引无言以对。
半晌,才叹道:“父子本是骨肉至亲,为何就走到了这一步。”
叱干罗引不提父子之情还好,一提起,赫连璝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对赫连勃勃偏爱赫连伦一事,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怨气:“老贼不以孤为子,孤亦不视之为父!”
如今甚至直接以老贼称呼赫连勃勃。
叱干罗引没有再继续劝说赫连璝,转而问道:“殿下计划如何行事?”
赫连璝可不是临时起意,他在今夜试探赫连勃勃之前,就有想过要借刀杀人:“两军对峙之际,我会向刘义真泄露老贼的位置。”
虽然赫连璝被赫连勃勃提防,不许领军,但还是能够接触到一些核心机密。
再怎么说,他也依然是太子,赫连勃勃不可能做得太过分,连军议都不准赫连璝参加。
待赫连璝知道了赫连勃勃的安排,自可透露给刘义真,让他集结死士,猛攻赫连勃勃所在的方位。
邙山之战,高王险些殒命,就是因为有一个私自杀驴的东魏士兵犯了军法,受到杖责,愤而向西魏告密,暴露了高王的位置,宇文泰于是召集三千死士,由贺拔胜统率,直扑高王所在。
若非贺拔胜忘带弓矢,高王只怕是要死在邙山,未来哪还有机会跑去玉璧城下跟王思政、韦孝宽团建。
叱干罗引闻言皱起了眉头:“殿下欲知天王所在易耳,可是又该如何取信刘义真?”
赫连璝一怔,他只顾着如何干掉赫连勃勃,却忘了刘义真会不会信他。
这无疑是整个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但问题是,刘义真凭什么相信他这个胡夏太子。
赫连璝有些沮丧:“罢了,走一步,看一步,无非是事到临头的时候,再见机行事而已。”
叱干罗引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刘义真建立相互的信任,眼看天色不早,赫连璝也没有了谈兴,于是告辞。
赫连璝将叱干罗引送出寝帐,待丈人走后,他遥目长安方向:刘义真,给你机会,你可不能不中用啊。
“可恶!义真小儿也敢染指渭北!”
赫连勃勃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否则,刘义真凭什么在汛期放弃渭水防线,转而渡河与他争夺渭北。
他这次南下,原本是打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等到彻底控制了渭北,再去图谋渭南。
赫连勃勃很清楚,刘裕忙于篡位,而且刚刚不远万里的打了一场灭国战争,国库并不宽裕,短时间内没有能力再调兵遣将,驰援关中。
如今,长安府库空虚,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刘义真养了多少兵,赫连勃勃同样也心知肚明,就像刘义真知晓夏军只是七万步骑南下,而非赫连勃勃对外宣称的二十万大军。
以目前安西将军府的财政来说,刘义真坚持不了多久。
纵使能够游说士族捐粮,但次数多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给他。
所以赫连勃勃气势汹汹地南下,就是想让刘义真误以为他急于攻取长安,故而坚守渭水防线,待夏军抵达渭水北岸,却不南渡,就算被刘义真发现了真实意图,也为时晚矣。
晋军很难在夏军的监视之下,轻易渡过渭水与其决战,双方形成僵持之势,粮草最先告罄的也必定是晋军。
赫连勃勃就是想要拖垮刘义真。
如今刘义真北上,此举完全打破了赫连勃勃的计划,夏军只能南下与其在渭北对垒,否则,还是那个原因,渭北士族以为他胆怯,都会倒向刘义真。
若是再让刘义真得了渭北士族的支持,他就有了与赫连勃勃耗下去的资本。
说到底,胡夏也不富裕。
“罢了,一个黄口孺子,侥幸胜了一仗,便敢小觑天下英雄,真当自己是刘寄奴了。”赫连勃勃冷笑道。
他如今改变了计划,将要与刘义真在渭北一决雌雄。
晋军固然精锐,但在赫连勃勃看来,能当大用的也只有刘裕留下的一万步骑,他并不清楚王镇恶军队的变化,还把他们当后秦降卒看待。
常言道,将乃兵之胆,赫连勃勃戎马半生,他也有自己的骄傲,并不认为双方正面决战,自己就会输给刘义真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皇甫徽死在了长安,使团剩余的二十骑被关押在了大牢,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皇甫徽没能带回对刘义真的真实评价。
纵使外界盛传其贤明,可落在赫连勃勃眼里,也不过是有些聪明,懂得拉拢人心的黄口小儿罢了。
对刘义真的军事才能,赫连勃勃多多少少还是存着点轻视之心。
与此同时,赫连璝同叱干罗引在帐内密议。
叱干罗引长叹一声:“唉!天王不肯交付兵权,兵谏一事,殿下还需从长计议。”
赫连璝如何不晓得其中道理,他强笑道:“如此也好,免得孤背上弑父之名。”
“殿下莫非是要坐以待毙?”叱干罗引皱起了眉头。
上次密谋,还是赫连璝在劝说叱干罗引,今日叱干罗引看到了赫连勃勃对自己的提防,也明白自己没有了退路。
赫连璝如果上位,叱干罗引能够权倾朝野,一旦易储,叱干罗引必死无疑,前后相差如此之大,叱干罗引现在比赫连璝还着急。
反正要杀的又不是他爹。
赫连璝怎么可能放弃,他眼神阴冷:“孤何时说过要坐以待毙,父王不予兵权,孤亦可借刀杀人。”
叱干罗引闻言挑眉:“借谁的刀。”
“谁有刀,便找谁借。”赫连璝说罢,伸手在桌案上写下一个刘字,虽然没有留下痕迹,但叱干罗引将笔画看得清楚。
他瞠目结舌:“刘义真?!”
“不错。”赫连璝微微颔首:“现如今,只有他能救孤。”
叱干罗引连忙劝阻:“殿下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还请三思!”
赫连璝苦笑:“丈人,孤还有得选吗?”
如果不是没有了退路,赫连璝怎么可能指望刘义真替他杀了父亲。
叱干罗引无言以对。
半晌,才叹道:“父子本是骨肉至亲,为何就走到了这一步。”
叱干罗引不提父子之情还好,一提起,赫连璝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对赫连勃勃偏爱赫连伦一事,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怨气:“老贼不以孤为子,孤亦不视之为父!”
如今甚至直接以老贼称呼赫连勃勃。
叱干罗引没有再继续劝说赫连璝,转而问道:“殿下计划如何行事?”
赫连璝可不是临时起意,他在今夜试探赫连勃勃之前,就有想过要借刀杀人:“两军对峙之际,我会向刘义真泄露老贼的位置。”
虽然赫连璝被赫连勃勃提防,不许领军,但还是能够接触到一些核心机密。
再怎么说,他也依然是太子,赫连勃勃不可能做得太过分,连军议都不准赫连璝参加。
待赫连璝知道了赫连勃勃的安排,自可透露给刘义真,让他集结死士,猛攻赫连勃勃所在的方位。
邙山之战,高王险些殒命,就是因为有一个私自杀驴的东魏士兵犯了军法,受到杖责,愤而向西魏告密,暴露了高王的位置,宇文泰于是召集三千死士,由贺拔胜统率,直扑高王所在。
若非贺拔胜忘带弓矢,高王只怕是要死在邙山,未来哪还有机会跑去玉璧城下跟王思政、韦孝宽团建。
叱干罗引闻言皱起了眉头:“殿下欲知天王所在易耳,可是又该如何取信刘义真?”
赫连璝一怔,他只顾着如何干掉赫连勃勃,却忘了刘义真会不会信他。
这无疑是整个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但问题是,刘义真凭什么相信他这个胡夏太子。
赫连璝有些沮丧:“罢了,走一步,看一步,无非是事到临头的时候,再见机行事而已。”
叱干罗引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刘义真建立相互的信任,眼看天色不早,赫连璝也没有了谈兴,于是告辞。
赫连璝将叱干罗引送出寝帐,待丈人走后,他遥目长安方向:刘义真,给你机会,你可不能不中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