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阳谋-《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在他们看来。

  结局,早已注定。

  他们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动荡中,如何保全家族的利益,甚至……更进一步。

  比如,从那位新君身上,撕下几块肥肉来。

  就在这群人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已经将未来天下格局尽握手中的时候。

  一个穿着青色仆役服饰的下人,步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在崔志安耳边低声禀报了几句。

  崔志安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变化。

  他眉头微不可查地一蹙,随即恢复了平静。

  “诸位,”

  他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宫里来人了。”

  “宫里?”王景一愣,“谁?”

  “李林甫。”

  这个名字一出,暖阁内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凝。

  李林甫!

  这个在朝堂上屹立数十年不倒的老狐狸!

  他来做什么?

  是李璘的试探,还是警告?

  众人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收敛了方才的轻浮与傲慢,多了凝重。

  他们可以看不起李璘那个新君,但绝对不敢小觑李林甫这只老狐狸的手段。

  “让他进来。”崔志安淡淡吩咐道。

  很快,在仆人的引领下,身着紫色官袍,头戴幞头的李林甫,缓步走进了暖阁。

  他脸上挂着那标志性的、和煦如春风微笑,让人看不出丝毫的敌意。

  “呵呵,老夫来迟,未曾打扰诸位的雅兴吧?”李林甫拱了拱手,目光在暖阁内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笑容不减。

  “李相言重了。”崔志安站起身,客气地还了一礼,“不过是些许闲人,在此饮茶闲谈罢了。不知李相今日大驾光临,所为何事?”

  其他人也纷纷起身行礼,口称“李相”,态度恭敬,却也透着疏离。

  李林甫也不在意,他依旧笑呵呵地说道:“无事,无事。陛下今日处理政务,偶感疲乏,听闻崔公此地菊花盛开,冠绝长安,便命老夫前来,代君赏菊,并向崔公和诸位,问个好。”

  代君赏菊?

  问好?

  众人心中齐齐冷笑。

  鬼才信你这套说辞!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崔志安伸手一引:“李相有心了。请上座。”

  李林甫也不客气,在崔志安的下首位坐了下来,自有仆役奉上香茗。

  他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却不喝,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那开得正盛的金丝皇菊,真的沉醉在了美景之中。

  “好菊,好菊啊!”他赞叹道,“此等风骨,傲霜斗雪,确为花中君子。”

  众人面面相觑,搞不懂这老狐狸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王景性子最急,忍不住开口问道:“李相,陛下……真的只是让您来赏菊?”

  李林甫这才收回目光,看向王景,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当然。不过,陛下在老夫临行前,也确有几句话,托老夫转告诸位。”

  来了!

  正题终于来了!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专注。

  崔志安看着李林甫,沉声道:“我等洗耳恭听。”

  李林甫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说,国库,有些空了。”

  国库空了?

  众人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要……要钱了?!

  王景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李相,此话何意?国库空虚,自有朝廷税赋补充。我等世家,历来依律纳税,分毫未敢拖欠,此事与我等何干?”

  “王兄莫急,莫急。”李林甫摆了摆手,笑容依旧和煦,“王兄误会了。陛下并非是说诸位拖欠税款。”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了些许,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陛下说的是,范阳用兵在即,军费浩繁。然,此战,非为陛下,亦非为李氏江山,乃是为我大唐,为我华夏御敌于国门之外。”

  “安禄山狼子野心,人尽皆知。一旦其势大,引异族入关,届时北疆糜烂,生灵涂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陛下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诸位皆是国之栋梁,累世公卿,当为天下表率。”

  李林甫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暖阁内,死的寂静。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无比难看。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图穷匕见!

  这哪里是来问好,分明就是来逼捐的!

  而且还扣上了一顶“为国为民”的大帽子,让他们连拒绝的理由都找不到!

  “无耻!”王景在心中怒骂。

  郑修文的三角眼里,寒光一闪而过。

  他们五姓七望,富可敌国。这谁都知道。

  但钱,是他们的命根子!

  让他们出钱,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更何况,他们从心底里就认定了李璘此战必败,现在让他们出钱,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李相,”

  崔志安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朝廷出兵,自有国库开销。我等世家,虽有些许薄产,但族人众多,开支亦是巨大,实在……有心无力啊。”

  他这话,说得极为巧妙。

  既是哭穷,也是一种婉拒。

  “哦?是吗?”李林甫放下茶杯,脸上笑容不减,只是那笑容里,多了冰冷的寒意,“崔公这话,老夫可不敢就这么回报陛下。”

  他从袖中,慢悠悠地掏出了一卷黄色的绸布。

  圣旨!

  看到这东西,所有人的心,都猛地沉了下去。

  李林甫将圣旨轻轻放在桌上,用手指点了点,说道:“陛下说了,他也知道诸位家大业大,难处不少。所以,他也不白要诸位的钱。”

  “这是陛下亲笔拟定的一份‘勘合’。”

  “陛下准备在长安城,设立一座‘天下钱庄’,由户部掌管,统管天下钱银流通。”

  “诸位今日所‘捐’的钱粮,都可算作入股钱庄的本金。日后钱庄盈利,诸位皆可按股分红。另外,陛下还会授予诸位贩售‘官盐’、‘官铁’的特许之权。”

  “盐铁专卖?!”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盐和铁,自古以来就是朝廷严格控制的暴利行业!

  五姓七望虽然家大业大,但主要经营的还是土地、粮食、丝绸等生意。盐铁这种禁脔,他们是万万不敢染指的。

  现在,李璘竟然愿意将这块最肥的肉,分出来给他们?

  一瞬间,暖阁内所有人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方才还觉得是逼捐,是割肉。

  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桩天大的好买卖啊!

  用一笔“可能”打了水漂的军费,换取盐铁的经营权,这……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看着众人脸上那由阴转晴,甚至变得有些贪婪的表情,李林甫的眼底深处,闪过不易察觉的讥讽。

  一群只看得到眼前利益的蠢货。

  陛下这一手“阳谋”,玩得实在是高。

  这所谓的“天下钱庄”,所谓的“盐铁特许”,就是一个巨大的诱饵。

  只要他们吞下了这个饵,就等于将家族的经济命脉,彻底和李璘的朝廷捆绑在了一起。

  到时候,他们还怎么坐山观虎斗?

  他们只会比谁都更盼着李璘打赢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