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下的风还带着桃花瓣的轻软,墨玄刚把“顺势而为”的道理跟庄周说透,就见那青鸾又从瑶池殿方向飞来,翅膀扫过的地方,落英纷纷往上飘——倒不是风动,是昆仑的灵气太盛,连花瓣都沾了灵韵,不肯轻易落地。
“墨玄道友,圣人有请。”青鸾的声音比之前更恭谨,刚才它在殿外听了半段论道,眼神里多了几分对这只黑猫的敬重。庄周笑着起身,把竹简卷好:“去吧,你这‘有为无为’的道理,该让圣人听听。我且在这桃林悟悟‘物化’,待你出来,再续论逍遥。”
墨玄点点头,从石上跳下,没急着化人形——在这昆仑仙境,猫形反而更自在,也更能敏锐感知周围的灵气。他跟着青鸾往瑶池殿走,脚下的白玉石阶比外面更光滑,每一步踩上去,都有细小的灵气顺着爪子往体内钻,丹田的金丹轻轻旋转,像是在跟这方天地的灵韵打招呼。
走了没几步,就见两个穿着素白纱衣的侍女从殿侧走出,手里端着玉盘,盘里放着几颗拳头大的果子,果皮泛着淡淡的金光,灵气顺着果皮的纹路往下淌,落在玉盘里,竟凝成了细小的水珠。“这是‘凝神果’,道友若觉心神浮动,可食一颗。”左边的侍女把玉盘递到墨玄面前,语气平和,眼神里没有丝毫对“妖形”的轻视。
墨玄抬头看了眼青鸾,见它点头,才小心翼翼地用爪子勾过一颗果子。果皮很薄,一咬就破,清甜的汁水在嘴里化开,瞬间化作一股清凉的灵气,顺着喉咙往下走,直接涌进眉心——之前跟庄周论道时稍显浮躁的心神,瞬间就静了下来,连引魂灯里原本轻轻浮动的魂息,都变得安稳了不少。“多谢仙子。”他用神识道谢,声音比之前更沉稳。
侍女微微颔首,转身引着他们往殿内走。越靠近瑶池殿中央,灵气越浓,殿顶的夜明珠不再是散发光芒,而是像有生命般,随着灵气的流动明暗交替。殿中央的玉壶里,那清澈的液体竟慢慢升起,化作一条细小的灵溪,在壶口盘旋,不落地,也不消散。
西王母还站在石台前,见墨玄进来,目光落在他身上,眼神比初见时多了几分探究:“方才在殿外,听闻你与庄周论‘逍遥’,说‘逍遥非避世,有为非妄为’,倒有些意思。”她抬手一挥,石台前多了两个玉凳,“坐吧,不必拘谨。”
墨玄化为人形,黑衣少年的模样,只是指尖还残留着几分猫爪的尖锐——这是他刻意保留的,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也是一种警醒。他坐下后,引魂灯自动悬在他身边,灯芯的蓝光比之前亮了些,里面的修士魂息竟齐齐朝着西王母的方向微微俯身,像是在行礼。
“圣人慧眼,晚辈只是随口与庄周道友探讨。”墨玄语气恭敬,却不卑微,“晚辈曾在神农部落见过多食不化之苦——部落想引水灌田,却硬要逆着山势开渠,结果渠毁田淹;后来晚辈建议顺着山形挖沟,引溪水入田,既解了旱情,又没伤着山体,这便是晚辈理解的‘有为不妄为’。”
西王母指尖轻轻点了点石台,玉壶里的灵溪突然变了方向,顺着石台往下流,在台面上绕出一道弯曲的轨迹,恰好避开了石台上的一道裂纹:“你说的‘顺势’,是顺地势、水势,可若这‘势’是‘恶势’呢?比如部落相争,强者恃强凌弱,你若顺势帮强者,便是助纣为虐;若逆着‘势’去拦,又可能引火烧身,这时该如何‘有为’?”
这个问题问得尖锐,墨玄却没慌——他在黄帝部落附近见过类似的事,有小部落被大部落欺压,差点灭族。“晚辈以为,‘顺势’不是顺‘恶势’,而是顺‘天道人心’。”他身子微微前倾,语气坚定,“之前有大部落想抢小部落的粮种,晚辈没直接拦着,而是帮小部落把粮种培育得更好,还教他们制作更耐用的农具——大部落见小部落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拿出多余的粮种交换,便没了抢掠的心思,反而主动提出结盟。这便是顺‘人心向和’之势,而非顺‘恃强凌弱’之恶。”
西王母听完,嘴角微微上扬,玉壶里的灵溪突然散开,化作无数细小的灵珠,悬浮在殿内:“你倒通透。很多修士修‘无为’,修到最后,竟修出了‘冷漠’,见生灵受难,只说‘此乃天道’,却忘了天道也有‘好生之德’。你身具妖身,却有颗济世的心,还能把‘有为’与‘无为’融得这般自然,倒是难得。”
她抬手一招,之前放在石台上的“昆仑道韵残篇”便飘到墨玄面前。玉册入手温热,上面的字迹像是活的,随着墨玄的触碰,慢慢浮现出淡淡的绿光:“这卷残篇里,记载的不是功法,而是昆仑对‘道’的理解——有‘道法自然’的清静,也有‘济世利人’的慈悲,你且拿去悟,或许能帮你解开‘现代记忆’与‘洪荒道心’的结。”
墨玄接过玉册,指尖刚碰到册页,就感觉到一股精纯的道韵顺着指尖钻进体内——不是灵气,而是一种更本质的东西,像是在告诉他“道”的形态,不是刻板的条文,而是流动的、变化的,就像山间的溪水,既能滋养草木,也能冲刷阻碍。他丹田的金丹突然剧烈旋转起来,周围的灵气疯狂地往他体内涌,之前卡在元婴期巅峰许久的境界,竟有了松动的迹象。
“多谢圣人馈赠!”墨玄连忙起身行礼,心里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这道韵残篇竟有如此功效,不仅能帮他理解道,还能助他突破境界。
西王母摆摆手,目光转向殿外,语气突然变得凝重:“你也别高兴得太早。最近昆仑的灵气源有些异动,我派人查过,是蚩尤的人在附近窥探。他不仅想炼不死药,还想把昆仑的灵气源据为己有——他以为只要掌控了洪荒最纯的灵气,就能让不死药的力量翻倍,甚至控制整个洪荒的灵气流向。”
墨玄心里一沉,之前在忘川谷就听说蚩尤用幽冥草炼药,没想到他的野心这么大:“晚辈定不会让蚩尤得逞。若是他敢来犯,晚辈愿与昆仑共守灵气源。”
“你有这份心便好。”西王母的目光重新落在他身上,带着几分期许,“只是你现在的实力还不够——元婴期在寻常修士中已是强者,但在蚩尤面前,还不够看。这道韵残篇你好生悟,待你突破化神期,再谈守护不迟。”她抬手一挥,殿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之前的青鸾又飞了进来,“青鸾会带你去昆仑的‘悟道崖’,那里灵气最纯,适合你悟透道韵。”
墨玄点头,又行了一礼,才跟着青鸾往殿外走。刚到殿门口,就听到西王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墨玄,记住——道无定法,本心为要。你的‘现代记忆’不是累赘,若能善用,或许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修仙路。”
他脚步一顿,回头望去,西王母已经重新望向石台上的玉壶,身影在灵雾中显得格外缥缈。墨玄握紧手里的道韵残篇,心里豁然开朗——之前他总担心现代记忆会影响道心,现在才明白,那些记忆里的知识、理念,何尝不是他“道”的一部分?就像他用现代水利知识帮部落引水,用科学思维分析灵植生长,这些都是他独有的“有为”方式。
跟着青鸾往悟道崖走,沿途的景象越发奇特——路边的灵草长得比人还高,草叶上凝结的灵气珠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偶尔有通体雪白的灵鹿从林间跑过,鹿角上挂着的不是露珠,而是细小的灵晶;甚至连空气里的灵气,都带着淡淡的清香,吸入体内,让经脉都觉得舒畅。
“悟道崖在昆仑的最东边,能看到日出时的第一缕霞光,对悟道最有裨益。”青鸾一边飞,一边跟墨玄解释,“那里还有圣人留下的石刻,都是关于‘道’的感悟,你若悟不透残篇,也可以去看看石刻。”
墨玄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手里的道韵残篇上。玉册的封面上,“昆仑道韵残篇”五个字渐渐隐去,露出里面的第一句话:“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这是庄周说过的话,却被昆仑的道韵重新诠释,下面还附着一行小字:“万物皆有道,悟物即悟道,济世即证道。”
他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之前在神农部落种的灵谷——当时他只是想提高产量,却在观察灵谷生长的过程中,悟到了“木系法则”的皮毛;后来救修士,引魂灯里的魂息让他对“功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就连这次应对山体滑坡,也是靠“万物沟通”感知到危险,救了李大爷一家。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原来都是在“悟道”。
“原来如此。”墨玄轻声自语,指尖的道韵残篇突然发出淡淡的绿光,与周围的灵气呼应起来。他能感觉到,丹田的金丹旋转得越来越快,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体内酝酿——突破化神期,或许就在这几日了。
青鸾见他神色变化,笑着说:“看来你已经摸到些门道了。悟道崖快到了,前面就是。”
墨玄抬头望去,只见前方的山崖上,刻着无数密密麻麻的字迹,崖边生长着一株巨大的古松,松枝上挂着无数细小的灵灯,随风摇曳,发出柔和的光芒。山崖下,是一片云海,灵气在云海中翻腾,化作各种形态,时而像龙,时而像凤,时而又像奔腾的骏马。
“这里就是悟道崖。”青鸾落在崖边,“我就在这守着,你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墨玄点点头,走到崖边,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翻开道韵残篇。刚看了几行,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里面不仅有对“道”的阐述,还有很多昆仑先辈的悟道心得,比如有位先辈曾在崖边观察云海三年,悟到“道无常形,应势而变”;还有位先辈曾去人间游历,见百姓耕种,悟到“道在劳作,在民生”。
这些心得与墨玄的经历不谋而合,他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觉间,周围的灵气开始往他体内汇聚,形成一个淡淡的灵气漩涡。引魂灯里的修士魂息也变得活跃起来,像是在跟着他一起感悟道韵。
不知过了多久,崖边的灵灯突然齐齐亮了起来,云海也开始翻腾,一股强大的气息从墨玄体内散发出来——他丹田的金丹突然碎裂,化作无数细小的金色光点,重新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虽然还不清晰,却带着比之前强数倍的力量。
“化神期……成了!”墨玄睁开眼,眼神里满是惊喜。他能感觉到,自己对灵气的掌控力比之前强了太多,甚至能隐约感知到昆仑灵气源的方向,那里的灵气浓郁得让人心颤,却也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恶意——那是蚩尤的窥探。
他握紧道韵残篇,心里清楚,突破化神期只是开始,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蚩尤的阴谋,还有即将到来的“圣人之议”。而他,必须尽快强大起来,才能守护住自己想守护的一切,才能在这洪荒乱世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逍遥道”。
下集预告:悟道崖上悟化神,灵气源边探恶意
“墨玄道友,圣人有请。”青鸾的声音比之前更恭谨,刚才它在殿外听了半段论道,眼神里多了几分对这只黑猫的敬重。庄周笑着起身,把竹简卷好:“去吧,你这‘有为无为’的道理,该让圣人听听。我且在这桃林悟悟‘物化’,待你出来,再续论逍遥。”
墨玄点点头,从石上跳下,没急着化人形——在这昆仑仙境,猫形反而更自在,也更能敏锐感知周围的灵气。他跟着青鸾往瑶池殿走,脚下的白玉石阶比外面更光滑,每一步踩上去,都有细小的灵气顺着爪子往体内钻,丹田的金丹轻轻旋转,像是在跟这方天地的灵韵打招呼。
走了没几步,就见两个穿着素白纱衣的侍女从殿侧走出,手里端着玉盘,盘里放着几颗拳头大的果子,果皮泛着淡淡的金光,灵气顺着果皮的纹路往下淌,落在玉盘里,竟凝成了细小的水珠。“这是‘凝神果’,道友若觉心神浮动,可食一颗。”左边的侍女把玉盘递到墨玄面前,语气平和,眼神里没有丝毫对“妖形”的轻视。
墨玄抬头看了眼青鸾,见它点头,才小心翼翼地用爪子勾过一颗果子。果皮很薄,一咬就破,清甜的汁水在嘴里化开,瞬间化作一股清凉的灵气,顺着喉咙往下走,直接涌进眉心——之前跟庄周论道时稍显浮躁的心神,瞬间就静了下来,连引魂灯里原本轻轻浮动的魂息,都变得安稳了不少。“多谢仙子。”他用神识道谢,声音比之前更沉稳。
侍女微微颔首,转身引着他们往殿内走。越靠近瑶池殿中央,灵气越浓,殿顶的夜明珠不再是散发光芒,而是像有生命般,随着灵气的流动明暗交替。殿中央的玉壶里,那清澈的液体竟慢慢升起,化作一条细小的灵溪,在壶口盘旋,不落地,也不消散。
西王母还站在石台前,见墨玄进来,目光落在他身上,眼神比初见时多了几分探究:“方才在殿外,听闻你与庄周论‘逍遥’,说‘逍遥非避世,有为非妄为’,倒有些意思。”她抬手一挥,石台前多了两个玉凳,“坐吧,不必拘谨。”
墨玄化为人形,黑衣少年的模样,只是指尖还残留着几分猫爪的尖锐——这是他刻意保留的,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也是一种警醒。他坐下后,引魂灯自动悬在他身边,灯芯的蓝光比之前亮了些,里面的修士魂息竟齐齐朝着西王母的方向微微俯身,像是在行礼。
“圣人慧眼,晚辈只是随口与庄周道友探讨。”墨玄语气恭敬,却不卑微,“晚辈曾在神农部落见过多食不化之苦——部落想引水灌田,却硬要逆着山势开渠,结果渠毁田淹;后来晚辈建议顺着山形挖沟,引溪水入田,既解了旱情,又没伤着山体,这便是晚辈理解的‘有为不妄为’。”
西王母指尖轻轻点了点石台,玉壶里的灵溪突然变了方向,顺着石台往下流,在台面上绕出一道弯曲的轨迹,恰好避开了石台上的一道裂纹:“你说的‘顺势’,是顺地势、水势,可若这‘势’是‘恶势’呢?比如部落相争,强者恃强凌弱,你若顺势帮强者,便是助纣为虐;若逆着‘势’去拦,又可能引火烧身,这时该如何‘有为’?”
这个问题问得尖锐,墨玄却没慌——他在黄帝部落附近见过类似的事,有小部落被大部落欺压,差点灭族。“晚辈以为,‘顺势’不是顺‘恶势’,而是顺‘天道人心’。”他身子微微前倾,语气坚定,“之前有大部落想抢小部落的粮种,晚辈没直接拦着,而是帮小部落把粮种培育得更好,还教他们制作更耐用的农具——大部落见小部落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拿出多余的粮种交换,便没了抢掠的心思,反而主动提出结盟。这便是顺‘人心向和’之势,而非顺‘恃强凌弱’之恶。”
西王母听完,嘴角微微上扬,玉壶里的灵溪突然散开,化作无数细小的灵珠,悬浮在殿内:“你倒通透。很多修士修‘无为’,修到最后,竟修出了‘冷漠’,见生灵受难,只说‘此乃天道’,却忘了天道也有‘好生之德’。你身具妖身,却有颗济世的心,还能把‘有为’与‘无为’融得这般自然,倒是难得。”
她抬手一招,之前放在石台上的“昆仑道韵残篇”便飘到墨玄面前。玉册入手温热,上面的字迹像是活的,随着墨玄的触碰,慢慢浮现出淡淡的绿光:“这卷残篇里,记载的不是功法,而是昆仑对‘道’的理解——有‘道法自然’的清静,也有‘济世利人’的慈悲,你且拿去悟,或许能帮你解开‘现代记忆’与‘洪荒道心’的结。”
墨玄接过玉册,指尖刚碰到册页,就感觉到一股精纯的道韵顺着指尖钻进体内——不是灵气,而是一种更本质的东西,像是在告诉他“道”的形态,不是刻板的条文,而是流动的、变化的,就像山间的溪水,既能滋养草木,也能冲刷阻碍。他丹田的金丹突然剧烈旋转起来,周围的灵气疯狂地往他体内涌,之前卡在元婴期巅峰许久的境界,竟有了松动的迹象。
“多谢圣人馈赠!”墨玄连忙起身行礼,心里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这道韵残篇竟有如此功效,不仅能帮他理解道,还能助他突破境界。
西王母摆摆手,目光转向殿外,语气突然变得凝重:“你也别高兴得太早。最近昆仑的灵气源有些异动,我派人查过,是蚩尤的人在附近窥探。他不仅想炼不死药,还想把昆仑的灵气源据为己有——他以为只要掌控了洪荒最纯的灵气,就能让不死药的力量翻倍,甚至控制整个洪荒的灵气流向。”
墨玄心里一沉,之前在忘川谷就听说蚩尤用幽冥草炼药,没想到他的野心这么大:“晚辈定不会让蚩尤得逞。若是他敢来犯,晚辈愿与昆仑共守灵气源。”
“你有这份心便好。”西王母的目光重新落在他身上,带着几分期许,“只是你现在的实力还不够——元婴期在寻常修士中已是强者,但在蚩尤面前,还不够看。这道韵残篇你好生悟,待你突破化神期,再谈守护不迟。”她抬手一挥,殿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之前的青鸾又飞了进来,“青鸾会带你去昆仑的‘悟道崖’,那里灵气最纯,适合你悟透道韵。”
墨玄点头,又行了一礼,才跟着青鸾往殿外走。刚到殿门口,就听到西王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墨玄,记住——道无定法,本心为要。你的‘现代记忆’不是累赘,若能善用,或许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修仙路。”
他脚步一顿,回头望去,西王母已经重新望向石台上的玉壶,身影在灵雾中显得格外缥缈。墨玄握紧手里的道韵残篇,心里豁然开朗——之前他总担心现代记忆会影响道心,现在才明白,那些记忆里的知识、理念,何尝不是他“道”的一部分?就像他用现代水利知识帮部落引水,用科学思维分析灵植生长,这些都是他独有的“有为”方式。
跟着青鸾往悟道崖走,沿途的景象越发奇特——路边的灵草长得比人还高,草叶上凝结的灵气珠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偶尔有通体雪白的灵鹿从林间跑过,鹿角上挂着的不是露珠,而是细小的灵晶;甚至连空气里的灵气,都带着淡淡的清香,吸入体内,让经脉都觉得舒畅。
“悟道崖在昆仑的最东边,能看到日出时的第一缕霞光,对悟道最有裨益。”青鸾一边飞,一边跟墨玄解释,“那里还有圣人留下的石刻,都是关于‘道’的感悟,你若悟不透残篇,也可以去看看石刻。”
墨玄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手里的道韵残篇上。玉册的封面上,“昆仑道韵残篇”五个字渐渐隐去,露出里面的第一句话:“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这是庄周说过的话,却被昆仑的道韵重新诠释,下面还附着一行小字:“万物皆有道,悟物即悟道,济世即证道。”
他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之前在神农部落种的灵谷——当时他只是想提高产量,却在观察灵谷生长的过程中,悟到了“木系法则”的皮毛;后来救修士,引魂灯里的魂息让他对“功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就连这次应对山体滑坡,也是靠“万物沟通”感知到危险,救了李大爷一家。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原来都是在“悟道”。
“原来如此。”墨玄轻声自语,指尖的道韵残篇突然发出淡淡的绿光,与周围的灵气呼应起来。他能感觉到,丹田的金丹旋转得越来越快,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体内酝酿——突破化神期,或许就在这几日了。
青鸾见他神色变化,笑着说:“看来你已经摸到些门道了。悟道崖快到了,前面就是。”
墨玄抬头望去,只见前方的山崖上,刻着无数密密麻麻的字迹,崖边生长着一株巨大的古松,松枝上挂着无数细小的灵灯,随风摇曳,发出柔和的光芒。山崖下,是一片云海,灵气在云海中翻腾,化作各种形态,时而像龙,时而像凤,时而又像奔腾的骏马。
“这里就是悟道崖。”青鸾落在崖边,“我就在这守着,你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墨玄点点头,走到崖边,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翻开道韵残篇。刚看了几行,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里面不仅有对“道”的阐述,还有很多昆仑先辈的悟道心得,比如有位先辈曾在崖边观察云海三年,悟到“道无常形,应势而变”;还有位先辈曾去人间游历,见百姓耕种,悟到“道在劳作,在民生”。
这些心得与墨玄的经历不谋而合,他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觉间,周围的灵气开始往他体内汇聚,形成一个淡淡的灵气漩涡。引魂灯里的修士魂息也变得活跃起来,像是在跟着他一起感悟道韵。
不知过了多久,崖边的灵灯突然齐齐亮了起来,云海也开始翻腾,一股强大的气息从墨玄体内散发出来——他丹田的金丹突然碎裂,化作无数细小的金色光点,重新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虽然还不清晰,却带着比之前强数倍的力量。
“化神期……成了!”墨玄睁开眼,眼神里满是惊喜。他能感觉到,自己对灵气的掌控力比之前强了太多,甚至能隐约感知到昆仑灵气源的方向,那里的灵气浓郁得让人心颤,却也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恶意——那是蚩尤的窥探。
他握紧道韵残篇,心里清楚,突破化神期只是开始,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蚩尤的阴谋,还有即将到来的“圣人之议”。而他,必须尽快强大起来,才能守护住自己想守护的一切,才能在这洪荒乱世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逍遥道”。
下集预告:悟道崖上悟化神,灵气源边探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