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崖上的风带着松针的清苦,墨玄刚收了化神期的灵力波动,指尖还残留着金丹碎裂又重聚的温热感。他低头看着掌心——化神后,人形状态下的指尖不再有猫爪的尖锐,却多了几分与灵气共鸣的敏锐,轻轻一抬,就能引动周围几缕灵气流绕着指尖打转,像极了现代实验室里悬浮的磁粉。
“化神期果然不一样。”墨玄轻声自语,转头看向身旁的引魂灯。灯芯的蓝光比之前亮了数倍,里面那几缕修士魂息不再是轻轻浮动,而是凝成了更清晰的人形轮廓,甚至能看到他们对着墨玄微微拱手——想来是刚才突破时逸散的功德灵气,又帮他们稳固了魂体。“辛苦你们了。”墨玄用神识安抚,魂息们齐齐点头,重新化作蓝光融进灯芯。
崖边的古松上,挂着的灵灯还在随风摇曳,灯光落在石面上的石刻上,照亮了一行行古老的字迹。墨玄走过去,蹲下身仔细看——最上面的一行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面却不是寻常的注解,而是画着几幅简笔画:第一幅是山顶的泉眼,灵气从泉眼涌出,分成两道,一道入地,一道上天;第二幅是入地的灵气滋养了草木,上天的灵气凝成了云朵;第三幅是草木枯萎成泥,云朵落下雨水,又流回泉眼。
“这是…灵气循环的道理?”墨玄心里一动,指尖轻轻拂过石刻。刚碰到石头,就有一股微弱的道韵顺着指尖钻进眉心,与他怀里的昆仑道韵残篇产生了共鸣——残篇里记载的“道法自然”,突然有了更具体的画面:不是空泛的“无为”,而是像这石刻里的灵气一样,顺着自身的脉络流动,既不强行阻断,也不刻意引导,却能滋养万物,生生不息。
他索性坐在石刻旁,翻开道韵残篇。之前看时还觉得晦涩的“灵韵相生”章,此刻再读,竟像是有了注解:“灵者,非独天地之气,亦含万物之魂;韵者,非独声律之调,亦含运行之理。”墨玄抬头看向崖下的云海——之前只觉得云海壮阔,此刻却能清晰看到灵气在云海中流动的轨迹:从昆仑深处涌上来,在云海中凝成水珠,落下后又顺着山体的脉络流回深处,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原来昆仑的灵气这么浓郁,不只是因为‘源足’,更因为‘循环得宜’。”墨玄恍然大悟。他想起在神农部落时,曾教族人挖水渠引水,当时只想着“顺势”,却没悟到“循环”的道理——后来有个小部落照搬水渠,却忘了挖排水道,结果淹了半亩田。现在想来,那便是只学了“形”,没学到“理”。
正琢磨着,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墨玄回头,见是之前引他来的青鸾,此刻它翅膀上的金边比之前亮了些,眼神里带着几分郑重:“墨玄道友,方才感应到你突破化神,崖下的灵灯都亮了——这是昆仑千年难遇的景象,想来道友与我昆仑道韵确有缘分。”
“多亏了圣人的道韵残篇和这悟道崖的石刻。”墨玄站起身,拱手道谢,“对了,青鸾道友,不知昆仑的灵气之源在何处?昨日圣人说蚩尤觊觎此地灵气,我想先去探探,也好有个防备。”
青鸾闻言,翅膀微微一沉:“灵气之源在昆仑腹地的‘灵泉谷’,由三位守泉长老看管,寻常人不得靠近。不过道友既得圣人青睐,又刚突破化神,或许长老们会愿意见你。只是…近日灵泉谷的灵气波动有些异常,长老们正为此事烦心,道友去了可得小心。”
墨玄点头:“多谢提醒,我会谨慎行事。”
跟着青鸾往灵泉谷走,沿途的灵气越来越浓,甚至能看到空气中漂浮的细小灵晶,落在地上就化作湿润的灵气珠。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一片浓雾,雾气泛着淡淡的青色,灵气浓度比悟道崖高了数倍,吸入一口,都能感觉到丹田的化神元神轻轻震动,像是在贪婪地吸收。
“前面就是灵泉谷的结界了。”青鸾停在雾前,对着浓雾鸣叫了一声。清脆的鸟鸣声穿透雾气,没过多久,雾中走出三个穿着灰色道袍的老者,个个须发皆白,眼神却锐利如鹰,身上的灵力波动虽不如西王母,却也稳稳压在化神后期,比刚突破的墨玄浑厚不少。
“这位就是墨玄道友?”中间的老者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目光落在墨玄身上,“听闻你带功德入昆仑,还悟透了‘有为无为’的道理,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晚辈墨玄,见过三位长老。”墨玄拱手行礼,“今日前来,一是想见识灵泉之奇,二是想帮长老们看看灵泉的异常——昨日圣人提及蚩尤觊觎此地灵气,晚辈或许能从异常中找出些线索。”
左边的长老挑了挑眉:“哦?道友还懂查探异常?”他显然有些怀疑——墨玄看着年轻,又是妖身,怎么看都不像擅长阵法或探源的修士。
墨玄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昆仑道韵残篇,翻开“灵韵辨伪”章:“晚辈刚悟了残篇里的辨灵之法,或许能派上用场。而且…晚辈曾在忘川谷与蚩尤的巫修交手,对他们的魔气有些熟悉,若灵泉的异常与魔气有关,晚辈应该能察觉。”
三位长老对视一眼,中间的老者点了点头:“既如此,便随我们来吧。不过灵泉禁地,道友不可随意触碰泉眼,只能在谷外观察。”
跟着长老们走进结界,雾气渐渐散去,眼前的景象让墨玄心头一震——谷中央有一汪圆形的泉眼,泉水晶莹剔透,泛着淡淡的金光,灵气从泉眼汩汩涌出,像一条看不见的河流,顺着谷中的石槽流向昆仑各处。泉眼周围种着几株从未见过的灵植,叶片呈半透明状,灵气在叶片间流动,竟凝成了细小的文字,像是在记录灵泉的变化。
“这就是昆仑灵气之源,‘混元灵泉’。”中间的长老介绍道,“往日里泉眼的灵气流动平稳,可这半个月来,灵气偶尔会突然变得浑浊,还带着一丝…不祥的气息。我们查了多次,都没找到原因。”
墨玄走近石槽,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槽里的灵泉水。刚碰到水面,他就皱起了眉——水里确实藏着一丝极淡的气息,不是魔气,却比魔气更阴寒,像是把冰碴子藏在温水里,不仔细感知根本察觉不到。他想起之前在忘川谷遇到的巫修,他们施展的咒术里也有类似的气息,只是当时更浓郁些。
“是蚩尤那边的气息。”墨玄肯定地说,“不是纯正的魔气,是他们用幽冥草炼药时产生的‘阴浊之气’。这种气息擅长隐匿,会附着在灵气或水源里,慢慢污染灵脉。”
右边的长老脸色一变:“阴浊之气?那岂不是说,他们已经能摸到灵泉附近了?”
墨玄没立刻回答,而是从怀里摸出一片之前剩下的清心草叶子,放进灵泉水里。叶子刚碰到水面,就微微颤抖起来,原本翠绿的叶片边缘,渐渐染上了一丝黑色——这是清心草对阴浊之气的反应,之前在忘川谷,他就是靠这个辨别巫修下的毒。“他们应该还没摸到灵泉谷,只是在昆仑外围的灵脉节点上做了手脚。”墨玄指着叶子上的黑斑,“黑斑很淡,说明阴浊之气是顺着灵脉流过来的,源头不在谷内。”
中间的长老松了口气,却又皱起眉:“可昆仑外围的灵脉节点有十几个,一个个查太费时间,万一他们趁我们分心,再搞别的动作…”
墨玄想了想,抬头看向泉眼周围的灵植:“长老,这些灵植能记录灵泉的变化,那能不能感知灵脉的流向?晚辈记得道韵残篇里说,‘万物皆有灵,灵脉通万物’,这些灵植常年吸收灵泉灵气,应该能与外围的灵脉产生共鸣。”
左边的长老眼睛一亮:“道友提醒得是!这些‘记灵草’不仅能记录,还能感应灵脉波动,只是之前我们没往这方面想。”他走上前,对着记灵草行了一礼,嘴里念着古老的咒语。没过多久,记灵草的叶片上,那些灵气凝成的文字开始变化,渐渐连成了几条细线,指向灵泉谷外的不同方向——其中一条细线的颜色,比其他几条淡了些,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黑色。
“就是那条!”墨玄指着那条淡色细线,“阴浊之气就是从这个方向流过来的。”
三位长老对视一眼,中间的老者对墨玄拱手道:“多谢道友相助!若能找到阴浊之气的源头,定要向圣人禀报道友的功劳。”
“长老客气了。”墨玄摇摇头,“守护昆仑灵气源,也是为了阻止蚩尤的阴谋,晚辈责无旁贷。只是…晚辈想随长老们一起去看看,也好确认那源头是不是蚩尤的暗线。”他心里清楚,光找到节点还不够,得看看蚩尤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之前西王母说蚩尤想靠昆仑灵气增强不死药,这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
中间的长老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也好,道友对阴浊之气熟悉,有你在,更稳妥些。不过你刚突破,可得小心,那源头说不定有蚩尤的人守着。”
墨玄应了声,跟着长老们往记灵草指示的方向走。沿途的灵脉越来越稀薄,空气里的阴浊之气也渐渐浓了些,引魂灯里的修士魂息开始微微躁动,像是在预警。墨玄握紧道韵残篇,指尖引动一缕道韵灵气,绕在自己和引魂灯周围——这是残篇里的“清灵术”,能隔绝阴浊之气,之前在瑶池殿,他就是靠这个稳住心神。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一片乱石堆,乱石堆里的灵脉节点上,插着一根黑色的木簪,木簪上缠绕着淡淡的黑气,正往灵脉里渗透。木簪旁边,还躺着两个穿着黑衣的修士,已经没了气息,身上的衣服上,绣着一个小小的“蚩”字——是蚩尤部落的人。
“果然是他们!”右边的长老怒喝一声,就要上前拔木簪。
“长老慢着!”墨玄连忙拉住他,“这木簪上的黑气有问题,直接拔会让阴浊之气瞬间爆发,污染周围的灵脉。”他蹲下身,仔细观察木簪——木簪的材质像是用幽冥草的根做的,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是蚩尤部落特有的巫咒,之前在忘川谷,他见过类似的巫咒,一旦触发,会释放出大量阴浊之气。
墨玄从怀里掏出道韵残篇,翻开“破咒”章,指尖引动道韵灵气,顺着巫咒的纹路慢慢游走。他记得现代学过的“逆向工程”——既然巫咒是顺着纹路释放阴浊之气,那逆着纹路输入道韵灵气,应该能抵消掉里面的力量。果然,随着道韵灵气的注入,木簪上的黑气渐渐淡了下去,那些复杂的纹路,也慢慢失去了光泽。
“可以拔了。”墨玄收回灵气,对长老说。
左边的长老上前,小心地拔出木簪。木簪刚离开灵脉节点,就化作了一滩黑水,消散在空气中——里面的阴浊之气,已经被道韵灵气中和了。“好手段!”中间的长老忍不住赞叹,“道友不仅懂辨灵,还会破咒,真是难得。”
墨玄笑了笑,没多解释——这破咒的法子,一半是道韵残篇的功劳,一半是现代的逆向思维,两者结合,才这么顺利。他转头看向那两个黑衣修士的尸体,蹲下身检查了一下,在他们怀里摸出一块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幽”字,还有一行小字:“三月初三,献灵于幽泉。”
“幽泉?”墨玄皱起眉,“难道蚩尤在昆仑外围还有个‘幽泉’?”
中间的长老凑过来看了看令牌,脸色凝重:“幽泉是昆仑外围的一处废弃泉眼,早就没了灵气,没想到蚩尤竟把主意打到了那里。三月初三…还有半个月就是三月初三,他们是想在那天,用幽泉做什么?”
墨玄握紧令牌,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不管他们想做什么,肯定和混元灵泉有关。说不定…他们是想通过幽泉,把阴浊之气导入混元灵泉,污染整个昆仑的灵脉。”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是青鸾来了,它翅膀上的金边有些急促,显然是有急事:“三位长老,墨玄道友,圣人让我来传信,说三日后在瑶池殿召开‘灵脉守护议’,请三位长老和道友务必参加。”
“灵脉守护议?”中间的长老眼睛一亮,“看来圣人也察觉到了灵脉的异常,要召集大家商议对策了。”
墨玄点点头,心里清楚,这灵脉守护议,恐怕不只是商议守护灵脉——之前西王母说过,圣人要召开“封神”相关的会议,说不定这次会议,就是圣人之议的前奏。而蚩尤在灵脉上搞的这些动作,恐怕很快就要摆到圣人面前,成为接下来最大的议题。
他抬头看向昆仑深处,云海翻腾,灵气流动的轨迹比之前更清晰,却也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阴寒——那是蚩尤留下的暗线,像一根毒刺,扎在昆仑的灵脉上。墨玄握紧道韵残篇,指尖的道韵灵气轻轻波动:“三日后的会议,定要把蚩尤的阴谋说清楚。只是…在那之前,得先查查那幽泉的底细,免得他们还有别的后手。”
三位长老对视一眼,中间的老者对墨玄道:“道友若想查幽泉,我们可以派弟子协助你。只是幽泉附近地势复杂,还有可能有蚩尤的人守着,道友务必小心。”
“多谢长老。”墨玄拱手道谢,转头看向引魂灯。灯芯的蓝光轻轻闪烁,里面的修士魂息也对着他微微点头,像是在支持他的决定。墨玄心里一暖——从重生为猫,到现在站在昆仑的灵脉节点上,身边有引魂灯的魂息相伴,有伏羲、神农的旧情,还有现在昆仑的信任,这条路虽然难,却也走得踏实。
他握紧令牌,转身跟着长老们往灵泉谷走——接下来的半个月,不仅要查幽泉的底细,还要准备三日后的灵脉守护议,而这一切,都只是阻止蚩尤阴谋的开始。墨玄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下集预告:查幽泉初探黑手迹,议灵脉将聚圣人言
“化神期果然不一样。”墨玄轻声自语,转头看向身旁的引魂灯。灯芯的蓝光比之前亮了数倍,里面那几缕修士魂息不再是轻轻浮动,而是凝成了更清晰的人形轮廓,甚至能看到他们对着墨玄微微拱手——想来是刚才突破时逸散的功德灵气,又帮他们稳固了魂体。“辛苦你们了。”墨玄用神识安抚,魂息们齐齐点头,重新化作蓝光融进灯芯。
崖边的古松上,挂着的灵灯还在随风摇曳,灯光落在石面上的石刻上,照亮了一行行古老的字迹。墨玄走过去,蹲下身仔细看——最上面的一行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面却不是寻常的注解,而是画着几幅简笔画:第一幅是山顶的泉眼,灵气从泉眼涌出,分成两道,一道入地,一道上天;第二幅是入地的灵气滋养了草木,上天的灵气凝成了云朵;第三幅是草木枯萎成泥,云朵落下雨水,又流回泉眼。
“这是…灵气循环的道理?”墨玄心里一动,指尖轻轻拂过石刻。刚碰到石头,就有一股微弱的道韵顺着指尖钻进眉心,与他怀里的昆仑道韵残篇产生了共鸣——残篇里记载的“道法自然”,突然有了更具体的画面:不是空泛的“无为”,而是像这石刻里的灵气一样,顺着自身的脉络流动,既不强行阻断,也不刻意引导,却能滋养万物,生生不息。
他索性坐在石刻旁,翻开道韵残篇。之前看时还觉得晦涩的“灵韵相生”章,此刻再读,竟像是有了注解:“灵者,非独天地之气,亦含万物之魂;韵者,非独声律之调,亦含运行之理。”墨玄抬头看向崖下的云海——之前只觉得云海壮阔,此刻却能清晰看到灵气在云海中流动的轨迹:从昆仑深处涌上来,在云海中凝成水珠,落下后又顺着山体的脉络流回深处,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原来昆仑的灵气这么浓郁,不只是因为‘源足’,更因为‘循环得宜’。”墨玄恍然大悟。他想起在神农部落时,曾教族人挖水渠引水,当时只想着“顺势”,却没悟到“循环”的道理——后来有个小部落照搬水渠,却忘了挖排水道,结果淹了半亩田。现在想来,那便是只学了“形”,没学到“理”。
正琢磨着,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墨玄回头,见是之前引他来的青鸾,此刻它翅膀上的金边比之前亮了些,眼神里带着几分郑重:“墨玄道友,方才感应到你突破化神,崖下的灵灯都亮了——这是昆仑千年难遇的景象,想来道友与我昆仑道韵确有缘分。”
“多亏了圣人的道韵残篇和这悟道崖的石刻。”墨玄站起身,拱手道谢,“对了,青鸾道友,不知昆仑的灵气之源在何处?昨日圣人说蚩尤觊觎此地灵气,我想先去探探,也好有个防备。”
青鸾闻言,翅膀微微一沉:“灵气之源在昆仑腹地的‘灵泉谷’,由三位守泉长老看管,寻常人不得靠近。不过道友既得圣人青睐,又刚突破化神,或许长老们会愿意见你。只是…近日灵泉谷的灵气波动有些异常,长老们正为此事烦心,道友去了可得小心。”
墨玄点头:“多谢提醒,我会谨慎行事。”
跟着青鸾往灵泉谷走,沿途的灵气越来越浓,甚至能看到空气中漂浮的细小灵晶,落在地上就化作湿润的灵气珠。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一片浓雾,雾气泛着淡淡的青色,灵气浓度比悟道崖高了数倍,吸入一口,都能感觉到丹田的化神元神轻轻震动,像是在贪婪地吸收。
“前面就是灵泉谷的结界了。”青鸾停在雾前,对着浓雾鸣叫了一声。清脆的鸟鸣声穿透雾气,没过多久,雾中走出三个穿着灰色道袍的老者,个个须发皆白,眼神却锐利如鹰,身上的灵力波动虽不如西王母,却也稳稳压在化神后期,比刚突破的墨玄浑厚不少。
“这位就是墨玄道友?”中间的老者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目光落在墨玄身上,“听闻你带功德入昆仑,还悟透了‘有为无为’的道理,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晚辈墨玄,见过三位长老。”墨玄拱手行礼,“今日前来,一是想见识灵泉之奇,二是想帮长老们看看灵泉的异常——昨日圣人提及蚩尤觊觎此地灵气,晚辈或许能从异常中找出些线索。”
左边的长老挑了挑眉:“哦?道友还懂查探异常?”他显然有些怀疑——墨玄看着年轻,又是妖身,怎么看都不像擅长阵法或探源的修士。
墨玄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昆仑道韵残篇,翻开“灵韵辨伪”章:“晚辈刚悟了残篇里的辨灵之法,或许能派上用场。而且…晚辈曾在忘川谷与蚩尤的巫修交手,对他们的魔气有些熟悉,若灵泉的异常与魔气有关,晚辈应该能察觉。”
三位长老对视一眼,中间的老者点了点头:“既如此,便随我们来吧。不过灵泉禁地,道友不可随意触碰泉眼,只能在谷外观察。”
跟着长老们走进结界,雾气渐渐散去,眼前的景象让墨玄心头一震——谷中央有一汪圆形的泉眼,泉水晶莹剔透,泛着淡淡的金光,灵气从泉眼汩汩涌出,像一条看不见的河流,顺着谷中的石槽流向昆仑各处。泉眼周围种着几株从未见过的灵植,叶片呈半透明状,灵气在叶片间流动,竟凝成了细小的文字,像是在记录灵泉的变化。
“这就是昆仑灵气之源,‘混元灵泉’。”中间的长老介绍道,“往日里泉眼的灵气流动平稳,可这半个月来,灵气偶尔会突然变得浑浊,还带着一丝…不祥的气息。我们查了多次,都没找到原因。”
墨玄走近石槽,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槽里的灵泉水。刚碰到水面,他就皱起了眉——水里确实藏着一丝极淡的气息,不是魔气,却比魔气更阴寒,像是把冰碴子藏在温水里,不仔细感知根本察觉不到。他想起之前在忘川谷遇到的巫修,他们施展的咒术里也有类似的气息,只是当时更浓郁些。
“是蚩尤那边的气息。”墨玄肯定地说,“不是纯正的魔气,是他们用幽冥草炼药时产生的‘阴浊之气’。这种气息擅长隐匿,会附着在灵气或水源里,慢慢污染灵脉。”
右边的长老脸色一变:“阴浊之气?那岂不是说,他们已经能摸到灵泉附近了?”
墨玄没立刻回答,而是从怀里摸出一片之前剩下的清心草叶子,放进灵泉水里。叶子刚碰到水面,就微微颤抖起来,原本翠绿的叶片边缘,渐渐染上了一丝黑色——这是清心草对阴浊之气的反应,之前在忘川谷,他就是靠这个辨别巫修下的毒。“他们应该还没摸到灵泉谷,只是在昆仑外围的灵脉节点上做了手脚。”墨玄指着叶子上的黑斑,“黑斑很淡,说明阴浊之气是顺着灵脉流过来的,源头不在谷内。”
中间的长老松了口气,却又皱起眉:“可昆仑外围的灵脉节点有十几个,一个个查太费时间,万一他们趁我们分心,再搞别的动作…”
墨玄想了想,抬头看向泉眼周围的灵植:“长老,这些灵植能记录灵泉的变化,那能不能感知灵脉的流向?晚辈记得道韵残篇里说,‘万物皆有灵,灵脉通万物’,这些灵植常年吸收灵泉灵气,应该能与外围的灵脉产生共鸣。”
左边的长老眼睛一亮:“道友提醒得是!这些‘记灵草’不仅能记录,还能感应灵脉波动,只是之前我们没往这方面想。”他走上前,对着记灵草行了一礼,嘴里念着古老的咒语。没过多久,记灵草的叶片上,那些灵气凝成的文字开始变化,渐渐连成了几条细线,指向灵泉谷外的不同方向——其中一条细线的颜色,比其他几条淡了些,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黑色。
“就是那条!”墨玄指着那条淡色细线,“阴浊之气就是从这个方向流过来的。”
三位长老对视一眼,中间的老者对墨玄拱手道:“多谢道友相助!若能找到阴浊之气的源头,定要向圣人禀报道友的功劳。”
“长老客气了。”墨玄摇摇头,“守护昆仑灵气源,也是为了阻止蚩尤的阴谋,晚辈责无旁贷。只是…晚辈想随长老们一起去看看,也好确认那源头是不是蚩尤的暗线。”他心里清楚,光找到节点还不够,得看看蚩尤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之前西王母说蚩尤想靠昆仑灵气增强不死药,这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
中间的长老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也好,道友对阴浊之气熟悉,有你在,更稳妥些。不过你刚突破,可得小心,那源头说不定有蚩尤的人守着。”
墨玄应了声,跟着长老们往记灵草指示的方向走。沿途的灵脉越来越稀薄,空气里的阴浊之气也渐渐浓了些,引魂灯里的修士魂息开始微微躁动,像是在预警。墨玄握紧道韵残篇,指尖引动一缕道韵灵气,绕在自己和引魂灯周围——这是残篇里的“清灵术”,能隔绝阴浊之气,之前在瑶池殿,他就是靠这个稳住心神。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一片乱石堆,乱石堆里的灵脉节点上,插着一根黑色的木簪,木簪上缠绕着淡淡的黑气,正往灵脉里渗透。木簪旁边,还躺着两个穿着黑衣的修士,已经没了气息,身上的衣服上,绣着一个小小的“蚩”字——是蚩尤部落的人。
“果然是他们!”右边的长老怒喝一声,就要上前拔木簪。
“长老慢着!”墨玄连忙拉住他,“这木簪上的黑气有问题,直接拔会让阴浊之气瞬间爆发,污染周围的灵脉。”他蹲下身,仔细观察木簪——木簪的材质像是用幽冥草的根做的,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是蚩尤部落特有的巫咒,之前在忘川谷,他见过类似的巫咒,一旦触发,会释放出大量阴浊之气。
墨玄从怀里掏出道韵残篇,翻开“破咒”章,指尖引动道韵灵气,顺着巫咒的纹路慢慢游走。他记得现代学过的“逆向工程”——既然巫咒是顺着纹路释放阴浊之气,那逆着纹路输入道韵灵气,应该能抵消掉里面的力量。果然,随着道韵灵气的注入,木簪上的黑气渐渐淡了下去,那些复杂的纹路,也慢慢失去了光泽。
“可以拔了。”墨玄收回灵气,对长老说。
左边的长老上前,小心地拔出木簪。木簪刚离开灵脉节点,就化作了一滩黑水,消散在空气中——里面的阴浊之气,已经被道韵灵气中和了。“好手段!”中间的长老忍不住赞叹,“道友不仅懂辨灵,还会破咒,真是难得。”
墨玄笑了笑,没多解释——这破咒的法子,一半是道韵残篇的功劳,一半是现代的逆向思维,两者结合,才这么顺利。他转头看向那两个黑衣修士的尸体,蹲下身检查了一下,在他们怀里摸出一块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幽”字,还有一行小字:“三月初三,献灵于幽泉。”
“幽泉?”墨玄皱起眉,“难道蚩尤在昆仑外围还有个‘幽泉’?”
中间的长老凑过来看了看令牌,脸色凝重:“幽泉是昆仑外围的一处废弃泉眼,早就没了灵气,没想到蚩尤竟把主意打到了那里。三月初三…还有半个月就是三月初三,他们是想在那天,用幽泉做什么?”
墨玄握紧令牌,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不管他们想做什么,肯定和混元灵泉有关。说不定…他们是想通过幽泉,把阴浊之气导入混元灵泉,污染整个昆仑的灵脉。”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是青鸾来了,它翅膀上的金边有些急促,显然是有急事:“三位长老,墨玄道友,圣人让我来传信,说三日后在瑶池殿召开‘灵脉守护议’,请三位长老和道友务必参加。”
“灵脉守护议?”中间的长老眼睛一亮,“看来圣人也察觉到了灵脉的异常,要召集大家商议对策了。”
墨玄点点头,心里清楚,这灵脉守护议,恐怕不只是商议守护灵脉——之前西王母说过,圣人要召开“封神”相关的会议,说不定这次会议,就是圣人之议的前奏。而蚩尤在灵脉上搞的这些动作,恐怕很快就要摆到圣人面前,成为接下来最大的议题。
他抬头看向昆仑深处,云海翻腾,灵气流动的轨迹比之前更清晰,却也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阴寒——那是蚩尤留下的暗线,像一根毒刺,扎在昆仑的灵脉上。墨玄握紧道韵残篇,指尖的道韵灵气轻轻波动:“三日后的会议,定要把蚩尤的阴谋说清楚。只是…在那之前,得先查查那幽泉的底细,免得他们还有别的后手。”
三位长老对视一眼,中间的老者对墨玄道:“道友若想查幽泉,我们可以派弟子协助你。只是幽泉附近地势复杂,还有可能有蚩尤的人守着,道友务必小心。”
“多谢长老。”墨玄拱手道谢,转头看向引魂灯。灯芯的蓝光轻轻闪烁,里面的修士魂息也对着他微微点头,像是在支持他的决定。墨玄心里一暖——从重生为猫,到现在站在昆仑的灵脉节点上,身边有引魂灯的魂息相伴,有伏羲、神农的旧情,还有现在昆仑的信任,这条路虽然难,却也走得踏实。
他握紧令牌,转身跟着长老们往灵泉谷走——接下来的半个月,不仅要查幽泉的底细,还要准备三日后的灵脉守护议,而这一切,都只是阻止蚩尤阴谋的开始。墨玄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下集预告:查幽泉初探黑手迹,议灵脉将聚圣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