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朱儁却是话锋一转,语气恢复了统帅的沉稳:“既如此,你欲如何?留在本将中军,这些烦扰,终究难绝。
今日这几家,大多是周边州郡之世家,倒也还算是有几分的底线,便是拒了,也不会扰你太过。
可随着长社之胜传遍大汉,这样的事情恐怕会越来越多,你若是全然拒绝,恐怕......”
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几乎一瞬,朱儁便是点出了陈默当下的困境。
要知道,在朱儁来之前,陈默也正为这件事而烦恼着。
不过,随着朱儁的到来,一道灵感却是忽至心头——既然惹不起,自己总能躲得起。
而眼前的朱儁,不正是自己躲出去的最好办法么!
念及此处,陈默心中也是一定。
抱拳躬身间,陈默也是恳切而道:“末将斗胆!恳请将军委任末将一项外差!一则暂避这些无谓纠缠,二则,末将还想积累些军功!”
“外差?”朱儁浓眉微挑,手指再次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起来,目光在陈默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他的左臂,似乎在权衡。
“你的伤势?”朱儁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闻言,陈默也是立即答道:“将军放心,左臂虽然无甚力气,但不几日便能恢复。再则,末将右手依旧完好,等闲黄巾不在话下。”
说着,似乎是怕朱儁不信,陈默当即便是快走两步,随手便是抄起了一旁的大锤。
随即,便是在朱儁的面前舞了起来。
一阵罡风吹过,朱儁也是立即感受到了那巨锤的威力。
微微点了点头,朱儁随即也是开口道:“既如此,如今,还真有两件外差。”
“请将军示下。”陈默当即小心放下巨锤,并正立而道。
“其一,冀州方面,乃黄巾之大本营,卢植将军正缺战将,汝可持我名帖,往助之。”朱儁随即开口道:“若是能得张角之人头,汝自也不必烦忧招婿之事了。”
“卢将军?”陈默微微皱眉道。
陈默当然不会不认识卢植。
要知道,不说别的,光是皇叔的师傅一节,陈默就不可能不知道。
陈默知道,自己去卢植那边,倒是不用担心不被重用的问题。
毕竟,历史上的卢植可是刚正得很,也算是知人善任的存在。
甚至,若是陈默能入了卢植的眼,还能被其收入麾下,并教授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可问题是,现在去冀州,去卢植的麾下,却并不是个好时候。
事实上,陈默之所以回皱眉,恰恰也是因为如此。
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卢植虽然已经取得战略优势,并逐渐压缩黄巾军活动空间,甚至还有“斩获万余人”的战绩。
这看似繁花锦簇的背后,却是危机暗藏。
陈默很清楚,在不久的将来,卢植就会因拒绝宦官索贿,而被诬告“作战不力”,并于六月被召回洛阳问罪,官军攻势暂时停滞。
陈默作为朱儁派过去的人,是很难跟着卢植一起走的。
而若是不走,接替卢植的可不是别人,而是董卓。
陈默自然是万万不想跟这个日后天下共讨之的董卓有什么交集。
为其出力吧,日后势必站在天下人的对立面;
不出力吧,势必会遭到针对。
更别说,董卓军事能力远逊于卢植,历史上,因其急于求成,贸然进攻下曲阳张宝部,结果被黄巾军击败,更是导致冀州官军陷入被动。
陈默这样一个毫无根基的人去了董卓手下,哪怕是其竭力作战,也极容易被其推出来做背锅侠。
说一千道一万,此时去冀州,绝不是个好的选择。
当即,陈默也是赶紧问道:“将军,您呢?”
“我?”朱儁微微一愣,但很快明白过来——这臭小子是不想离开自己啊!
不由得,朱儁的心中也是暖暖的。
随即,朱儁也是接着说道:“这也是我给你的第二个选择:去南阳。”
“南阳?”陈默小声重复道。
“对。”朱儁点点头也是接着说道:“波才虽溃,然南阳张曼成部,拥贼数万,盘踞宛城,气焰正炽!其与汝南彭脱、波才残部互为犄角,已成心腹大患!朝廷严旨,命本将休整之后,即刻挥师南下,荡平南阳!”
说着,朱儁也是看向了陈默道:“大军开拔,粮秣先行,军情更需探明!然南阳贼势猖獗,道路不靖,寻常斥候恐难深入。本将需要一支精锐,为大军先锋,先行插入南阳,为大军后续开入扫清障碍。汝可愿之?”
“愿也!”陈默几乎毫不犹豫便是答应道。
开玩笑,这可是独立领军的机会。
简直就是为陈默培养嫡系的最佳时机。
而且,熟知历史的陈默很清楚,相较于冀州的一波三折,南阳之战显然是要简单顺利得多。
虽然其中有过黄巾军降而复叛的情况,但在总体上,南阳的黄巾军几乎没有给官军造成太大的威胁。
更别说,南阳一线的总指挥是朱儁。
陈默根本不用担心穿小鞋的问题。
两相比较之下,陈默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南阳。
“你可要想清楚。”可听到陈默答复的朱儁,却并没有直接答应,反而是再度开口道:“其一,汝虽为前锋,但却是孤军而战,后续大军开到,少说也要十余日的时间,期间危险,不言自明。”
“是。”陈默当即点头道:“末将无惧之。”
“其二。”闻言的朱儁却是再度开口道:“南阳之黄巾虽然也有十数万之众,但其功劳,却远不如冀州。即便再立新功,恐怕也......这点,你要考虑清楚。”
“无需考虑。”陈默当即一口否决道:“将军往南阳,末将岂有为一时之利而往冀州之理?”
说着,陈默也是微微一躬身,随即道:“末将愿为先锋,为将军先行前往南阳,以开辟战场。”
听到陈默毫不犹豫的话语,朱儁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也罢,既然你有此心,此任便交由你。”
随即,朱儁也是再度交代道:“此行,与汝三千精兵。汝有三任!”
今日这几家,大多是周边州郡之世家,倒也还算是有几分的底线,便是拒了,也不会扰你太过。
可随着长社之胜传遍大汉,这样的事情恐怕会越来越多,你若是全然拒绝,恐怕......”
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几乎一瞬,朱儁便是点出了陈默当下的困境。
要知道,在朱儁来之前,陈默也正为这件事而烦恼着。
不过,随着朱儁的到来,一道灵感却是忽至心头——既然惹不起,自己总能躲得起。
而眼前的朱儁,不正是自己躲出去的最好办法么!
念及此处,陈默心中也是一定。
抱拳躬身间,陈默也是恳切而道:“末将斗胆!恳请将军委任末将一项外差!一则暂避这些无谓纠缠,二则,末将还想积累些军功!”
“外差?”朱儁浓眉微挑,手指再次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起来,目光在陈默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他的左臂,似乎在权衡。
“你的伤势?”朱儁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闻言,陈默也是立即答道:“将军放心,左臂虽然无甚力气,但不几日便能恢复。再则,末将右手依旧完好,等闲黄巾不在话下。”
说着,似乎是怕朱儁不信,陈默当即便是快走两步,随手便是抄起了一旁的大锤。
随即,便是在朱儁的面前舞了起来。
一阵罡风吹过,朱儁也是立即感受到了那巨锤的威力。
微微点了点头,朱儁随即也是开口道:“既如此,如今,还真有两件外差。”
“请将军示下。”陈默当即小心放下巨锤,并正立而道。
“其一,冀州方面,乃黄巾之大本营,卢植将军正缺战将,汝可持我名帖,往助之。”朱儁随即开口道:“若是能得张角之人头,汝自也不必烦忧招婿之事了。”
“卢将军?”陈默微微皱眉道。
陈默当然不会不认识卢植。
要知道,不说别的,光是皇叔的师傅一节,陈默就不可能不知道。
陈默知道,自己去卢植那边,倒是不用担心不被重用的问题。
毕竟,历史上的卢植可是刚正得很,也算是知人善任的存在。
甚至,若是陈默能入了卢植的眼,还能被其收入麾下,并教授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可问题是,现在去冀州,去卢植的麾下,却并不是个好时候。
事实上,陈默之所以回皱眉,恰恰也是因为如此。
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卢植虽然已经取得战略优势,并逐渐压缩黄巾军活动空间,甚至还有“斩获万余人”的战绩。
这看似繁花锦簇的背后,却是危机暗藏。
陈默很清楚,在不久的将来,卢植就会因拒绝宦官索贿,而被诬告“作战不力”,并于六月被召回洛阳问罪,官军攻势暂时停滞。
陈默作为朱儁派过去的人,是很难跟着卢植一起走的。
而若是不走,接替卢植的可不是别人,而是董卓。
陈默自然是万万不想跟这个日后天下共讨之的董卓有什么交集。
为其出力吧,日后势必站在天下人的对立面;
不出力吧,势必会遭到针对。
更别说,董卓军事能力远逊于卢植,历史上,因其急于求成,贸然进攻下曲阳张宝部,结果被黄巾军击败,更是导致冀州官军陷入被动。
陈默这样一个毫无根基的人去了董卓手下,哪怕是其竭力作战,也极容易被其推出来做背锅侠。
说一千道一万,此时去冀州,绝不是个好的选择。
当即,陈默也是赶紧问道:“将军,您呢?”
“我?”朱儁微微一愣,但很快明白过来——这臭小子是不想离开自己啊!
不由得,朱儁的心中也是暖暖的。
随即,朱儁也是接着说道:“这也是我给你的第二个选择:去南阳。”
“南阳?”陈默小声重复道。
“对。”朱儁点点头也是接着说道:“波才虽溃,然南阳张曼成部,拥贼数万,盘踞宛城,气焰正炽!其与汝南彭脱、波才残部互为犄角,已成心腹大患!朝廷严旨,命本将休整之后,即刻挥师南下,荡平南阳!”
说着,朱儁也是看向了陈默道:“大军开拔,粮秣先行,军情更需探明!然南阳贼势猖獗,道路不靖,寻常斥候恐难深入。本将需要一支精锐,为大军先锋,先行插入南阳,为大军后续开入扫清障碍。汝可愿之?”
“愿也!”陈默几乎毫不犹豫便是答应道。
开玩笑,这可是独立领军的机会。
简直就是为陈默培养嫡系的最佳时机。
而且,熟知历史的陈默很清楚,相较于冀州的一波三折,南阳之战显然是要简单顺利得多。
虽然其中有过黄巾军降而复叛的情况,但在总体上,南阳的黄巾军几乎没有给官军造成太大的威胁。
更别说,南阳一线的总指挥是朱儁。
陈默根本不用担心穿小鞋的问题。
两相比较之下,陈默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南阳。
“你可要想清楚。”可听到陈默答复的朱儁,却并没有直接答应,反而是再度开口道:“其一,汝虽为前锋,但却是孤军而战,后续大军开到,少说也要十余日的时间,期间危险,不言自明。”
“是。”陈默当即点头道:“末将无惧之。”
“其二。”闻言的朱儁却是再度开口道:“南阳之黄巾虽然也有十数万之众,但其功劳,却远不如冀州。即便再立新功,恐怕也......这点,你要考虑清楚。”
“无需考虑。”陈默当即一口否决道:“将军往南阳,末将岂有为一时之利而往冀州之理?”
说着,陈默也是微微一躬身,随即道:“末将愿为先锋,为将军先行前往南阳,以开辟战场。”
听到陈默毫不犹豫的话语,朱儁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也罢,既然你有此心,此任便交由你。”
随即,朱儁也是再度交代道:“此行,与汝三千精兵。汝有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