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沙卷着尘土扑在人脸上,小翠的青色素裙早已蒙上了一层纤尘。她走在队伍最前面,原本坐在马车里的女眷们此刻都扶着车辕慢慢挪动,鬓发被风吹得散乱,有人悄悄抹着汗。
"夫人说,将士们流血护卫我们,这点路算什么。"贴身丫鬟攥着汗巾,见有夫人的远房表妹掉队,忙回身去扶。
装着伤兵的马车就在身侧缓缓移动,车帘缝隙里露出缠着渗血布条的小腿。伤兵们扒着车窗,看着那个素裙身影在尘土中稳稳走着,干裂的嘴唇翕动着,却发不出声音。有个断了胳膊的年轻弟子,忍不住从车窗里探出头:"夫人,您上车吧!我们能走......"
话没说完就被小翠打断,她回头时鬓边银簪晃了晃,声音清亮如碎冰:"快躺好。你们好了,才能护卫我们。"
第三日起,再没人抱怨。女眷们学着将水囊递给路边警戒的士兵,小翠的布鞋磨穿了底,便用布条层层裹住脚踝,依旧走在最前。有老兵偷偷数过,夫人的布鞋印,总比马车辙多出三寸——那是她刻意放慢的脚步,好让伤兵们的马车能跟上。
队伍里的气氛渐渐变了。原本泾渭分明的家眷与士兵,开始主动分享干粮。伤兵们会把分到的伤药匀给磨破脚的丫鬟,女眷们则帮着缝补撕裂的兵服。黄沙漫卷中,小翠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歌声,是伤兵们在哼军中的调子,沙哑却有力,像破土而出的春草。
风沙依旧,车辙深深。只是那车轮碾过的路途中,混着布鞋印与血布条,竟生出些别样的暖意来。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车厢内铺着厚厚的锦垫。皇浦云闭目靠在软垫上,右手按着左侧肋下,丝丝缕缕的淡青色灵力正顺着他的指尖渗入肌理。断裂的肋骨传来阵阵刺痛,他眉头微蹙,牙关紧咬,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依旧坚持运转灵力修复伤势。
忽然,他撩开车帘一角,望向车外。妻子小翠正坐在车夫的位置上,双手紧握缰绳,神情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她穿着一身青色素裙,裙摆被风吹得微微扬起,露出的小腿结实有力。山路崎岖,马车时常遇到坑洼,小翠却总能稳稳地操控着马匹,让马车尽量保持平稳。
刚才路过一处险坡时,车轮碾过碎石,车身猛地倾斜,眼看就要翻倒。小翠却临危不乱,猛地勒紧缰绳,同时双脚用力蹬住车辕,硬生生将马车稳住。那一刻,她眼中闪过的坚毅与果敢,让皇浦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他知道,小翠不仅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连那些受伤的士兵一样被照顾得很好,此刻更是要应对这荒郊野外的危机。这个平日里看似柔弱的女子,竟有如此胆识与手段。皇浦云放下车帘,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肋下的疼痛似乎都减轻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运转灵力疗伤。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暖流不仅来自于灵力的滋养,更来自于对妻子的骄傲与信赖。他知道,有小翠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一起面对。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而车厢内,却是一片温暖与安宁。皇浦云感受着体内逐渐愈合的肋骨,以及窗外妻子沉稳的驾马声,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
还有女儿婉娘公公婆婆都一路走着,只有几个孩子偶尔上马车坐一下,他们看见大人们走路,他们也坚持走着。
灵力在体内缓缓流转,修复着受损的骨骼,也滋养着他疲惫的心灵。小翠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浮现,那专注而坚定的神情,让他感到无比的安心与自豪。
浔州边城的城门在暮色中透着几分萧瑟。守军甲士百无聊赖地倚着墙垛,忽闻远处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夹杂着车轮碾过碎石的吱呀声,不似寻常商队那般利落。他直起身远眺,随即瞪大了眼睛,身旁的同伴也纷纷探头,瞬间都僵住了。
尘土飞扬中,一支队伍正蹒跚而来。打头的并非预想中精锐的卫队,而是几辆歪歪扭扭的马车,车板上盖着发黑的军毯,隐约能看见灰布军服下缠着渗血的绷带。车后跟着的人群更是怪异——老妪牵着瘦骨嶙峋的孩童,年轻妇人抱着孩童,裙摆沾满泥点,发髻散乱如枯草。男人们大多拄着木棍,瘸着腿,军甲破烂不堪,与其说是军人,不如说更像逃难的流民。
队伍歪歪斜斜拉了半里地,没有旗帜,没有甲胄铿锵,只有压抑的咳嗽声和低低的啜泣。车轮每颠簸一下,车上传来的呻吟便清晰几分,惊得城门口的麻雀扑棱棱飞起。守军们面面相觑,这哪是几日光景便能抵达的卫队?分明是一支从血火中爬出来的残部,拖拽着整个家眷营,在荒野里熬了二十个日夜。
领头的卫队校尉胡子拉碴,眼窝深陷,他抬手想喊话,喉咙里却只发出嘶哑的气音,最终只是无力地垂下头。城楼上的号角手忘了吹报,直到那面褪色的卫队军旗在风中勉强扬起一角,守军才如梦初醒,慌忙握紧了手中的长枪,眼神里满是震惊与不解。
沉重的城门发出吱呀声响,吊桥轰然放下。当看清车队情形时,守军们皆倒吸冷气:十数辆马车半数歪斜,车轮沾着暗红血渍,玄甲士兵个个带伤,为首骑士左臂悬着绷带,正是皇浦云亲卫统领校尉。
"将军何在?"城门官疾步上前,见校尉翻身落马,声音嘶哑如裂帛:"巴州遇袭!遇到玄阴门偷袭,将军率我们等死战突围,身受重伤,现正在后车静养!"
城楼上顿时一片死寂,随即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军医提着药箱飞奔出城,守城校尉颤抖着抚摸车辕上深可见骨的刀痕,车帘微动间,隐约可见染血的银枪斜斜靠在车厢壁上。
校尉忙不迭滚鞍落马,抢步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皇浦云:“将军受苦了!”他眼角瞥见那渗血的伤口,当即急令亲兵:“快!把城里最好的郎中和伤药都请来!”
几名身强力壮的士兵迅速将伤员抬上早已备好的板车,家眷们则被妇人搀扶着往内城走。方才还强撑着的妇孺们,此刻见青石板路两侧亮起了昏黄的灯笼,闻着城中飘来的炊饼香气,紧绷的脊背骤然垮塌。走在最前的亲家母腿一软,“扑通”跪倒在地,枯槁的手死死攥着衣角,浑浊的泪水砸在地上洇出深色痕迹。紧接着,抽泣声如涟漪般荡开,抱着幼子的婉娘再也忍不住,将脸埋在孩子发间失声痛哭,连带着怀里的孩童也受了惊,咿咿呀呀地哭起来。
郎中提着药箱匆匆赶来时,皇浦云已被安置在军营里面的大帐。校尉亲自举着灯笼,看着银针穿肉而过,看着浑身上下没有什么伤口,一问才知道皇浦云肋骨断裂了三根,校尉都吓着了。
直到皇浦云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血色,才松了口气。帐外,家眷们横七竖八地坐在草席上,有的靠着车轮昏睡,有的还在低声啜泣,唯有那双盯着跳动烛火的眼睛,渐渐褪去了惊惶,添了几分劫后余生的怔忪。夜风吹过檐角铜铃,叮铃铃的声响里,终于有了安稳的意味。
帐内灯影摇曳,将小翠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帐壁上。她攥着帕子,眼睁睁看着老郎中揭开丈夫胸前的麻布——那底下根本不是寻常劳碌留下的疲惫,而是一片青紫交错的伤痕,断裂的肋骨处甚至能看到明显的凹陷。
"嘶——"皇浦云喉间溢出痛呼,额角冷汗涔涔。小翠只觉双腿发软,先前他上马车时强撑的笑容此刻像淬了毒的针,密密麻麻扎进她心口。原以为只是劳累过度,却原来是在她不知道的时候,他与玄阴门打斗时受了伤。
"夫人莫慌,肋骨断了三根,幸未伤及内脏。"老郎中的声音带着颤,银针在烛火上烤得发红,"只是这淤血需尽快散去,大将军需得咬牙忍忍。"
银针刺入皮肉的瞬间,皇浦云猛地抓紧了身下的毡垫,指骨因用力而凸起。小翠再也忍不住,踉跄着扑到床边,却被他一把按住手腕。他掌心滚烫,眼神却亮得惊人:"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你还说!"她的声音哽咽,泪水砸在他手背上,"为何不告诉我?"
帐外忽然传来更鼓声,三短一长,是营地夜巡的信号。皇浦云望着帐门方向,忽然低低咳嗽起来,嘴角泛起一丝血沫。小翠慌忙用帕子去擦,却被他反手握住:"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老郎中趁着他们说话的间隙,已将最后一根银针落下。帐内只剩下烛火噼啪声,和两人交握的手,在沉沉夜色里微微颤抖。
老郎中手持银针,在皇浦云胸口瘀紫处精准刺入。随着银针刺入,紫黑色的瘀血顺着针孔缓缓流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待瘀血放得差不多了,老郎中又取出新的银针,在他肋骨断裂处周围穴位施针。
随后,老郎中洗净双手,手指在断骨处轻轻按揉探查。他深吸一口气,突然发力,只听轻微的"咔"声响起,皇浦云闷哼一声,额上渗出细密汗珠。老郎中迅速用夹板固定好断骨,又敷上特制药膏。
处理完毕,皇浦云躺在床上,开始自行运转灵力修复伤势。他盘膝坐起,双目微闭,眉心处泛起淡淡的微光。丝丝缕缕的灵力从丹田涌出,缓缓汇入断裂的肋骨处。随着灵力不断滋养,骨缝间传来阵阵酥麻感,断裂处的疼痛也渐渐减轻。
一个时辰后,皇浦云缓缓收功,脸色虽仍苍白,却已好了许多。他重新躺下,双目轻阖,继续调息养神。老郎中收拾好银针药箱,嘱咐道:"这几日切不可动力,好生休养。"说罢便提着药箱离开了大帐。大帐只剩下皇浦云和小翠两人,其他的人都退了出去。烛光摇曳中,他胸口的起伏渐渐平稳。
小翠的手轻轻覆在丈夫皇浦云缠满绷带的手胸口上,指腹能摸到布料下凸起的狰狞伤口。烛火在黄铜灯台上轻轻摇曳,将他苍白如纸的脸映得忽明忽暗,鼻翼翕动间带着压抑的痛哼。她望着帐顶绣的缠枝莲纹,耳边却总回响着二十多天前那个血色黄昏——玄阴门的黑衣人如鬼魅般从密林中窜出,毒辣的灵力穿透护卫甲胄时沉闷的闷响,还有侍女春桃倒在血泊里伸出的、抓向她裙角的手。
"咳咳......"皇浦云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冷汗瞬间浸湿了额发。小翠慌忙用锦帕拭去他唇角溢出的血丝,指尖抖得厉害。她想起出发前父亲塞给她的平安符,此刻正被自己攥得温热,可那些跟着他们从钧州来的护卫和洛神谷带出来的弟子,那些笑着接过她煮的饭年轻士兵,却再也等不到回家的路了。
窗外传来巡夜士兵拖沓的脚步声,月光从大帐缝漏进来,照亮案几上那把染血的衣服——那是皇浦云拼死护着她们这些家眷时,被打伤流出来的血。衣服上的流苏还沾着暗红血渍,像极了春桃最后望向她时,眼中凝固的惊恐。
"翠儿......"皇浦云终于睁开眼,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别......怕。"
小翠猛地咬住下唇,将涌到眼眶的泪意逼回去。她知道此刻不能哭,帐外还有二十多个伤员等着上药,郎中药箱的金疮药已经见了底
小翠这次也见识到皇浦云以前在外面是有多么的凶险,随时都会遇到这样子的危险。以前自己一直认为很强的丈夫,也会遇到厉害的对手。那怪二十多年前突然消失去学术法,这完全是被逼出来的。自己不变强只有等着丧命。小翠感觉一下子释怀了。
她轻轻将丈夫的手放回锦被,起身时裙裾扫过床沿,带起一阵裹挟着血腥味的冷风。
"夫人说,将士们流血护卫我们,这点路算什么。"贴身丫鬟攥着汗巾,见有夫人的远房表妹掉队,忙回身去扶。
装着伤兵的马车就在身侧缓缓移动,车帘缝隙里露出缠着渗血布条的小腿。伤兵们扒着车窗,看着那个素裙身影在尘土中稳稳走着,干裂的嘴唇翕动着,却发不出声音。有个断了胳膊的年轻弟子,忍不住从车窗里探出头:"夫人,您上车吧!我们能走......"
话没说完就被小翠打断,她回头时鬓边银簪晃了晃,声音清亮如碎冰:"快躺好。你们好了,才能护卫我们。"
第三日起,再没人抱怨。女眷们学着将水囊递给路边警戒的士兵,小翠的布鞋磨穿了底,便用布条层层裹住脚踝,依旧走在最前。有老兵偷偷数过,夫人的布鞋印,总比马车辙多出三寸——那是她刻意放慢的脚步,好让伤兵们的马车能跟上。
队伍里的气氛渐渐变了。原本泾渭分明的家眷与士兵,开始主动分享干粮。伤兵们会把分到的伤药匀给磨破脚的丫鬟,女眷们则帮着缝补撕裂的兵服。黄沙漫卷中,小翠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歌声,是伤兵们在哼军中的调子,沙哑却有力,像破土而出的春草。
风沙依旧,车辙深深。只是那车轮碾过的路途中,混着布鞋印与血布条,竟生出些别样的暖意来。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车厢内铺着厚厚的锦垫。皇浦云闭目靠在软垫上,右手按着左侧肋下,丝丝缕缕的淡青色灵力正顺着他的指尖渗入肌理。断裂的肋骨传来阵阵刺痛,他眉头微蹙,牙关紧咬,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依旧坚持运转灵力修复伤势。
忽然,他撩开车帘一角,望向车外。妻子小翠正坐在车夫的位置上,双手紧握缰绳,神情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她穿着一身青色素裙,裙摆被风吹得微微扬起,露出的小腿结实有力。山路崎岖,马车时常遇到坑洼,小翠却总能稳稳地操控着马匹,让马车尽量保持平稳。
刚才路过一处险坡时,车轮碾过碎石,车身猛地倾斜,眼看就要翻倒。小翠却临危不乱,猛地勒紧缰绳,同时双脚用力蹬住车辕,硬生生将马车稳住。那一刻,她眼中闪过的坚毅与果敢,让皇浦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他知道,小翠不仅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连那些受伤的士兵一样被照顾得很好,此刻更是要应对这荒郊野外的危机。这个平日里看似柔弱的女子,竟有如此胆识与手段。皇浦云放下车帘,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肋下的疼痛似乎都减轻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运转灵力疗伤。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暖流不仅来自于灵力的滋养,更来自于对妻子的骄傲与信赖。他知道,有小翠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一起面对。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而车厢内,却是一片温暖与安宁。皇浦云感受着体内逐渐愈合的肋骨,以及窗外妻子沉稳的驾马声,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
还有女儿婉娘公公婆婆都一路走着,只有几个孩子偶尔上马车坐一下,他们看见大人们走路,他们也坚持走着。
灵力在体内缓缓流转,修复着受损的骨骼,也滋养着他疲惫的心灵。小翠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浮现,那专注而坚定的神情,让他感到无比的安心与自豪。
浔州边城的城门在暮色中透着几分萧瑟。守军甲士百无聊赖地倚着墙垛,忽闻远处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夹杂着车轮碾过碎石的吱呀声,不似寻常商队那般利落。他直起身远眺,随即瞪大了眼睛,身旁的同伴也纷纷探头,瞬间都僵住了。
尘土飞扬中,一支队伍正蹒跚而来。打头的并非预想中精锐的卫队,而是几辆歪歪扭扭的马车,车板上盖着发黑的军毯,隐约能看见灰布军服下缠着渗血的绷带。车后跟着的人群更是怪异——老妪牵着瘦骨嶙峋的孩童,年轻妇人抱着孩童,裙摆沾满泥点,发髻散乱如枯草。男人们大多拄着木棍,瘸着腿,军甲破烂不堪,与其说是军人,不如说更像逃难的流民。
队伍歪歪斜斜拉了半里地,没有旗帜,没有甲胄铿锵,只有压抑的咳嗽声和低低的啜泣。车轮每颠簸一下,车上传来的呻吟便清晰几分,惊得城门口的麻雀扑棱棱飞起。守军们面面相觑,这哪是几日光景便能抵达的卫队?分明是一支从血火中爬出来的残部,拖拽着整个家眷营,在荒野里熬了二十个日夜。
领头的卫队校尉胡子拉碴,眼窝深陷,他抬手想喊话,喉咙里却只发出嘶哑的气音,最终只是无力地垂下头。城楼上的号角手忘了吹报,直到那面褪色的卫队军旗在风中勉强扬起一角,守军才如梦初醒,慌忙握紧了手中的长枪,眼神里满是震惊与不解。
沉重的城门发出吱呀声响,吊桥轰然放下。当看清车队情形时,守军们皆倒吸冷气:十数辆马车半数歪斜,车轮沾着暗红血渍,玄甲士兵个个带伤,为首骑士左臂悬着绷带,正是皇浦云亲卫统领校尉。
"将军何在?"城门官疾步上前,见校尉翻身落马,声音嘶哑如裂帛:"巴州遇袭!遇到玄阴门偷袭,将军率我们等死战突围,身受重伤,现正在后车静养!"
城楼上顿时一片死寂,随即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军医提着药箱飞奔出城,守城校尉颤抖着抚摸车辕上深可见骨的刀痕,车帘微动间,隐约可见染血的银枪斜斜靠在车厢壁上。
校尉忙不迭滚鞍落马,抢步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皇浦云:“将军受苦了!”他眼角瞥见那渗血的伤口,当即急令亲兵:“快!把城里最好的郎中和伤药都请来!”
几名身强力壮的士兵迅速将伤员抬上早已备好的板车,家眷们则被妇人搀扶着往内城走。方才还强撑着的妇孺们,此刻见青石板路两侧亮起了昏黄的灯笼,闻着城中飘来的炊饼香气,紧绷的脊背骤然垮塌。走在最前的亲家母腿一软,“扑通”跪倒在地,枯槁的手死死攥着衣角,浑浊的泪水砸在地上洇出深色痕迹。紧接着,抽泣声如涟漪般荡开,抱着幼子的婉娘再也忍不住,将脸埋在孩子发间失声痛哭,连带着怀里的孩童也受了惊,咿咿呀呀地哭起来。
郎中提着药箱匆匆赶来时,皇浦云已被安置在军营里面的大帐。校尉亲自举着灯笼,看着银针穿肉而过,看着浑身上下没有什么伤口,一问才知道皇浦云肋骨断裂了三根,校尉都吓着了。
直到皇浦云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血色,才松了口气。帐外,家眷们横七竖八地坐在草席上,有的靠着车轮昏睡,有的还在低声啜泣,唯有那双盯着跳动烛火的眼睛,渐渐褪去了惊惶,添了几分劫后余生的怔忪。夜风吹过檐角铜铃,叮铃铃的声响里,终于有了安稳的意味。
帐内灯影摇曳,将小翠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帐壁上。她攥着帕子,眼睁睁看着老郎中揭开丈夫胸前的麻布——那底下根本不是寻常劳碌留下的疲惫,而是一片青紫交错的伤痕,断裂的肋骨处甚至能看到明显的凹陷。
"嘶——"皇浦云喉间溢出痛呼,额角冷汗涔涔。小翠只觉双腿发软,先前他上马车时强撑的笑容此刻像淬了毒的针,密密麻麻扎进她心口。原以为只是劳累过度,却原来是在她不知道的时候,他与玄阴门打斗时受了伤。
"夫人莫慌,肋骨断了三根,幸未伤及内脏。"老郎中的声音带着颤,银针在烛火上烤得发红,"只是这淤血需尽快散去,大将军需得咬牙忍忍。"
银针刺入皮肉的瞬间,皇浦云猛地抓紧了身下的毡垫,指骨因用力而凸起。小翠再也忍不住,踉跄着扑到床边,却被他一把按住手腕。他掌心滚烫,眼神却亮得惊人:"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你还说!"她的声音哽咽,泪水砸在他手背上,"为何不告诉我?"
帐外忽然传来更鼓声,三短一长,是营地夜巡的信号。皇浦云望着帐门方向,忽然低低咳嗽起来,嘴角泛起一丝血沫。小翠慌忙用帕子去擦,却被他反手握住:"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老郎中趁着他们说话的间隙,已将最后一根银针落下。帐内只剩下烛火噼啪声,和两人交握的手,在沉沉夜色里微微颤抖。
老郎中手持银针,在皇浦云胸口瘀紫处精准刺入。随着银针刺入,紫黑色的瘀血顺着针孔缓缓流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待瘀血放得差不多了,老郎中又取出新的银针,在他肋骨断裂处周围穴位施针。
随后,老郎中洗净双手,手指在断骨处轻轻按揉探查。他深吸一口气,突然发力,只听轻微的"咔"声响起,皇浦云闷哼一声,额上渗出细密汗珠。老郎中迅速用夹板固定好断骨,又敷上特制药膏。
处理完毕,皇浦云躺在床上,开始自行运转灵力修复伤势。他盘膝坐起,双目微闭,眉心处泛起淡淡的微光。丝丝缕缕的灵力从丹田涌出,缓缓汇入断裂的肋骨处。随着灵力不断滋养,骨缝间传来阵阵酥麻感,断裂处的疼痛也渐渐减轻。
一个时辰后,皇浦云缓缓收功,脸色虽仍苍白,却已好了许多。他重新躺下,双目轻阖,继续调息养神。老郎中收拾好银针药箱,嘱咐道:"这几日切不可动力,好生休养。"说罢便提着药箱离开了大帐。大帐只剩下皇浦云和小翠两人,其他的人都退了出去。烛光摇曳中,他胸口的起伏渐渐平稳。
小翠的手轻轻覆在丈夫皇浦云缠满绷带的手胸口上,指腹能摸到布料下凸起的狰狞伤口。烛火在黄铜灯台上轻轻摇曳,将他苍白如纸的脸映得忽明忽暗,鼻翼翕动间带着压抑的痛哼。她望着帐顶绣的缠枝莲纹,耳边却总回响着二十多天前那个血色黄昏——玄阴门的黑衣人如鬼魅般从密林中窜出,毒辣的灵力穿透护卫甲胄时沉闷的闷响,还有侍女春桃倒在血泊里伸出的、抓向她裙角的手。
"咳咳......"皇浦云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冷汗瞬间浸湿了额发。小翠慌忙用锦帕拭去他唇角溢出的血丝,指尖抖得厉害。她想起出发前父亲塞给她的平安符,此刻正被自己攥得温热,可那些跟着他们从钧州来的护卫和洛神谷带出来的弟子,那些笑着接过她煮的饭年轻士兵,却再也等不到回家的路了。
窗外传来巡夜士兵拖沓的脚步声,月光从大帐缝漏进来,照亮案几上那把染血的衣服——那是皇浦云拼死护着她们这些家眷时,被打伤流出来的血。衣服上的流苏还沾着暗红血渍,像极了春桃最后望向她时,眼中凝固的惊恐。
"翠儿......"皇浦云终于睁开眼,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别......怕。"
小翠猛地咬住下唇,将涌到眼眶的泪意逼回去。她知道此刻不能哭,帐外还有二十多个伤员等着上药,郎中药箱的金疮药已经见了底
小翠这次也见识到皇浦云以前在外面是有多么的凶险,随时都会遇到这样子的危险。以前自己一直认为很强的丈夫,也会遇到厉害的对手。那怪二十多年前突然消失去学术法,这完全是被逼出来的。自己不变强只有等着丧命。小翠感觉一下子释怀了。
她轻轻将丈夫的手放回锦被,起身时裙裾扫过床沿,带起一阵裹挟着血腥味的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