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叶家船队到来,做红娘-《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除了人,还有两千五百吨的铁矿石,价值一万两白银。

  算上之前在李家买的两次铁矿石,有五千吨铁矿石了。

  麻布两万匹,棉布一万匹,算的0.2两白银一匹,合计六千两白银。

  二十吨的硫磺,价值两千两白银,百吨的硝石价值五千两白银。听叶项天说,这是从倭寇那边买的。

  用来配置火药,大概能配置出十多吨的火药。不多,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十来天就消耗完了。

  所以,郑家会继续买,继续委托叶家寻找。

  还有一百吨的红糖,价值六千两白银。

  郑家现在的糖很少,正好补充。但以后就不用买了,等用完,他们自己种的甘蔗就能榨糖。

  最后是耕牛,这是很重要的。

  八十七头耕牛中,有二十七头是种牛,更贵。普通的耕牛,叶家卖三十两白银,种牛也是一头五十两白银。合计,三千一百五十两白银。

  叶家这一趟,大头都是给郑家运货的,但,虽然郑家这次花了差不多近六万两白银,可是叶家这次的大买卖还是给西洋人买卖瓷器和,丝绸,茶叶的。

  瓷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虽然贵,但不用太多船装,叶家其他船不能空着,所以正好做郑家的生意。

  生意多样化,比较稳定。

  “给那些耕牛也喂汤药。”

  郑明特意吩咐人给那八十七头耕牛喂用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免得它们刚来就得病死掉。

  喝了这种汤药,耕牛就有一个月的无病保护期,有时间来适应,也可能产生一些抗体,以后得病会更少。

  叶项天等人在坤甸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下午才离开,因为不仅要时间来卸货,还要时间来装货。

  这次,郑家卖了一千吨新出的水稻给叶家,价值一万二千两白银。

  现在郑家管理下,每个月都有四千多亩水稻收获。

  人只有七千多,一个月的收成,都够吃几年的。

  所以,多余的水稻就卖了,这样也省去仓储的麻烦。

  ……

  这次来的一千二百多人,主要安置在坤甸的东北部,也就是万明河东岸,坤江的西面。

  万明河是东北到西南的走向,与整体走向差不多的坤江的北部入海支流交汇,坤甸港口就在这里。

  万明河和坤江之间有许多平缓的地,水源充足,适合开发成水田,种植水稻。

  这里已经开垦出几千亩水田,以及建造了许多木屋,就是等新的人来了好安置的。

  有家人的孩子跟着家人,没有的,就安排去学舍附近住,有人照顾他们。

  这次来的三百多孩子,大部分都没有家人一起来的。

  而且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单独的一个人。

  “没有家人的孩子站一边,有家人的跟家人站在一起。”

  “你们中,会种桑养蚕的站一边,有家人的就一起。”

  “剩下的人中,木匠,铁匠,船匠,能做教书先生的等站到一边。”

  “最后的,会种水稻的站一边,其余的站一起。”

  郑明今天将这一千二百多人聚集在一起,并将他们分类。

  会种桑养蚕的去桑蚕种植园,铁匠,木匠,船匠,能教书的等有特殊技能的去专门的地方。

  剩下的,会种水稻的分给水稻田,不会的就安排去种植园,或者去其他地方干活。

  没家人的孩子先安置到学舍附近住,有家人的孩子,等跟家人安置好后,再去学舍读书。

  之前几批人也是差不多如此分配的。

  “你们已经来到这里,无法再回去。既然如此,就安心在这里生活,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日子会比你们以前过的要好许多……”

  最后,郑明安抚了一下他们不安的心。

  然后就是手下的人去具体安置这些人。

  “这房子真给我们住?还有每个人都能分到田地?”

  “好多粮食,还有鱼,有肉!”

  “真的是给我们的?”

  得到房子,分到田地,拿到粮食和肉的人,都不敢相信。

  他们虽然不是灾民,但以前家里的条件没这么好啊,大多都是租地主士绅家的田地来种,勉强混个温饱。

  这里不仅给他们房子,还有田地,有粮食,有肉。

  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大方的人!

  “你们要感谢郑家,感谢总督大人,感谢郑明公子!”

  负责安排的人被触动,深有体会的说道:“我家去年闹灾荒,爸妈还有一个妹妹都饿死了,我本来也快饿死了,但后来来到了这里,就再也没有挨饿,天天能吃饱,有新衣服穿,还能经常吃到肉,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我是幸运的,你们也是幸运的,要好好珍惜,以后都是好日子……”

  这也是郑明刻意安排的,有了许多之前来这里的人参与安置现在来的人,不仅更有说服力,也能让这些人更明白,与以前相比,现在是什么好日子,要知道满足,知道感恩。

  郑明现在在考虑做红娘的事情,现在七千八百多人,许多人都还单着,男的虽然更多,但女的也不少。

  需要给他们牵红线,组成新的家庭,繁衍后代,这样人才会越来越多,不能光靠从其他地方运送人过来,那样花费太大了。

  “水师和陆战队要先解决。”

  军队需要稳定,他们中有不少单着的,为他们解决了问题,军心才稳固,也更维护郑家的统治。

  郑明虽然进行了规划,但具体的还是要找一些媒婆才行,不能他真的去做媒婆。

  郑宽听了郑明的规划,笑着说:“我和你三叔,还有文超,顺昌他们已经在考虑此事。

  不过,你想得更加周全。

  这样,明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把这件事情定下来,然后组织他们一起成婚。”

  聚集成婚!

  在水师和陆战队中进行,是很可行的,而且还能增加凝聚力,节省许多开支。

  事情进行得很快。

  十多天后,先在水师那边举行了近两百人的集体结婚仪式。

  过了两天,又在陆战队进行了一场一百多人的聚体成婚仪式。

  如此,水师和陆战队剩下没有成婚的就少了,加起来只有数十人。

  这些嫁给他们的女子中,有只是一个人的寡妇,有带着孩子的寡妇,有结过婚的,有在青楼待过的,有三十多的,也有四十多的。

  相互看对眼了,郑家也不会阻止。

  不过,大部分都是没结过婚的年轻女子。

  水师和陆战队这边解决了,其他的单身男女就先各自看看有没有看对眼的,等过几个月,还没有成婚的,就要强行安排他们成婚了。

  繁衍后代,在这里,在这个时期,是很重要的责任。

  只是朱氏又开始提起郑明的婚事,让他有些慌,同时想到了穿越前被催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