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港,郑明的一个甘蔗种植园内。
这里有松柏港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就过,郑明正好选在落差合适的地方,建造水力压汁设备。
用来专门压榨甘蔗,制作红糖。
这几天把那苏丹人种的一千三百多亩甘蔗收割了,现在尝试榨糖。
做了两个水力压汁设备,相当于在这里建了一个水力榨糖作坊。
一千三百多亩甘蔗,每亩产量在两吨左右。
根据有甘蔗榨糖经验的人说,这里种的甘蔗,一百吨大概能出十吨左右的红糖。
一千三百多亩甘蔗,一亩按两吨产量,算10%的出糖率,大概能得到二百六十吨左右的红糖。
一吨红糖能卖大概60两白银,二百六十吨,就是一万五千六百两白银。
郑明现在有四个甘蔗种植园,每个规模要达到一千亩以上,目前有三个已经达到。
按一千亩算,就是四千亩甘蔗,榨成红糖大概能卖五万两白银左右。这是一年的收成。
但郑明觉得自己通过空间培育的甘蔗种子,产量肯定比其他的高许多,可能翻倍也说不定。
按照翻倍算,一年甘蔗种植园收成就有差不多十万两白银。
规模肯定还会扩大,若是扩大一倍,那就是一年二十万两白银的收成。
比一年种四次的水稻都要赚钱。
经过几天的努力,郑明的这个榨糖作坊,得到了两百六十多吨的红糖。
暂时没打算将红糖弄成白糖,先拿来用。
之前从叶家那里买的百吨红糖,因为给水师和陆战队几百人结婚已经用掉许多了。
七千多人,都发了喜糖的。
加上原本每个人都有糖的份额,所以已经用掉过半。
等郑明的甘蔗种植园收获了,郑明再做一些白糖出来,还有冰糖也可以弄。
……
时间到了七月初。
“郑兄,别来无恙啊。”
“这是内子,王氏。”
李彦昌带着十多只大小的商队来了,还带来了他的妻子王氏。
王氏很漂亮,就是看起来比较憔悴。
李幼嫆也来了,正在眼红的给郑明道歉:“明哥,对不起,你给我药在回去的海上掉到海里去了……”
说着还哽咽起来。
当初给李幼嫆一些空间泉水,她拿回去给她母亲治疼痛病的,但回去的海上遇到一次大风,她差点掉进海里,结果她化险为夷,但装着空间泉水的水囊掉到海里去了。
这让李幼嫆哭了很久,伤心了更久。
觉得对不起郑明的药,对不起母亲。
看她伤心可怜的样子,郑明安慰道:“没事,我这里还有药。你母亲这次也来了,就在这里服用,或许能治好她的病。”
李幼嫆本来就要再求郑明的,但郑明主动给,如此大方,贴心,温暖,令她感动:“谢谢你明哥,你真好,谢谢。”
这时,郑宽把郑明叫过去,与王氏认识一下,然后让郑明带着王氏和李幼嫆去府上休息。
“母亲,郑明哥哥还有药,可以治好你的病。”李幼嫆扶着头痛病又有些犯了的王室说道。
“真的吗?”王氏一直都是半信半疑,但头痛病越来越严重,太痛苦了,尝试了许多药都没用,现在是过来死马当活马医的。
把她们母女带到郑府,由郑明母亲朱氏来招待。
郑明借口回去配药,实则他身上就有稀释过的药水,但稳妥起见,还是进空间去乳白色的泉水,不稀释,直接给王氏用。
要是治不好,那就没办法了。
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还没有空间泉水治不好的病。
只是真正知道的只有郑明一个人,别人最多认为郑明从梦中仙人那里得到的药方很神奇,能治百病。
但“能治百病”,只是一个概念,说能治很多病,但真能所有病都能治?那只是少数人的妄想。
不过,明白郑明得到的药方,配置的药很神奇,很珍贵,很稀少就是了。
空间泉水用水囊装的,不到半斤。
给王氏时,让她直接喝完,这样她和李幼嫆就看不到空间泉水的样子。
“这真是药?”喝完后,感觉甜甜的,清香的,没有一点药味,王氏疑惑的问。
李幼嫆帮着解释道:“娘,这是郑明哥哥在梦中得到仙人指导获得的药方,当然跟其他药不一样的。”
虽然李幼嫆自己也不知道,但相信这种解释,也不是第一次跟王氏如此说。
“王夫人,你现在感觉如何?”朱氏关心道。
如此关心,她也是有小心思的,看上王氏的女儿李幼嫆了。
“咦?如此神奇,我的头突然就不疼了。”王氏一听,才意识到,顿时惊喜:“神药啊,这么快就见效了,我过去试了许多药,都没有这种效果。
要是每次头痛病犯了,有这种药,就不用继续遭受折磨了。”
并不认为自己的头痛病一下就被治好了,但觉得有这种暂时消除她头痛的药已经是难得。
李幼嫆是希望母亲的病能治好的,她有些着急的看向郑明。
郑明说道:“伯母的情况,需要继续观察后,才知道到底有没有治好,我觉得应该是能治好的。”
朱氏听了,当即笑着说:“王夫人,你们就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就当是在这里修养。”
李幼嫆十分赞同:“娘,等你病彻底好了,我们再离开,相信父亲会同意的。”
王氏也希望自己的病被治好,“之后跟你父亲商量后再说。”
之后,朱氏邀请王氏在府中四处看看,让郑明带着李幼嫆去其他地方看看。
港口这边。
郑宽与唐顺昌等人一直在与李彦昌交割货物。
这次李彦昌送来了一千五百多人,其中青壮男子四百多人,青壮女子五百多人,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四百多人,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数十人。
头一次,女子比男子多。
而且这些人都不是灾民,是李家通过他们的渠道找来的。其中,六成的人都是有家人一起的。
“现在人不好找了。”李彦昌解释道:“遇到灾荒年还好,平常,即使勉强吃饱,都不太愿意背井离乡,这些人大多都是买来的。
对了,倭寇国那边的人要不要?我们能弄来一些。”
郑宽说道:“倭国人,可以。男的女的都行,小孩子也可以,但上了年纪的就算了。”
郑家以前与倭国人接触不少,郑芝龙还有一个倭国老婆,郑家与倭国人的关系匪浅。
只不过,郑宽他们这俩人跟倭国人没什么关系。
要倭国人,是用来充当劳力,或者用作打仗的炮灰。
当然,倭国的女人可以好好照顾。
除了一千五百多人,这次李彦昌还带来了硝石,硫磺,鸡鸭,铁矿石。
……
这里有松柏港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就过,郑明正好选在落差合适的地方,建造水力压汁设备。
用来专门压榨甘蔗,制作红糖。
这几天把那苏丹人种的一千三百多亩甘蔗收割了,现在尝试榨糖。
做了两个水力压汁设备,相当于在这里建了一个水力榨糖作坊。
一千三百多亩甘蔗,每亩产量在两吨左右。
根据有甘蔗榨糖经验的人说,这里种的甘蔗,一百吨大概能出十吨左右的红糖。
一千三百多亩甘蔗,一亩按两吨产量,算10%的出糖率,大概能得到二百六十吨左右的红糖。
一吨红糖能卖大概60两白银,二百六十吨,就是一万五千六百两白银。
郑明现在有四个甘蔗种植园,每个规模要达到一千亩以上,目前有三个已经达到。
按一千亩算,就是四千亩甘蔗,榨成红糖大概能卖五万两白银左右。这是一年的收成。
但郑明觉得自己通过空间培育的甘蔗种子,产量肯定比其他的高许多,可能翻倍也说不定。
按照翻倍算,一年甘蔗种植园收成就有差不多十万两白银。
规模肯定还会扩大,若是扩大一倍,那就是一年二十万两白银的收成。
比一年种四次的水稻都要赚钱。
经过几天的努力,郑明的这个榨糖作坊,得到了两百六十多吨的红糖。
暂时没打算将红糖弄成白糖,先拿来用。
之前从叶家那里买的百吨红糖,因为给水师和陆战队几百人结婚已经用掉许多了。
七千多人,都发了喜糖的。
加上原本每个人都有糖的份额,所以已经用掉过半。
等郑明的甘蔗种植园收获了,郑明再做一些白糖出来,还有冰糖也可以弄。
……
时间到了七月初。
“郑兄,别来无恙啊。”
“这是内子,王氏。”
李彦昌带着十多只大小的商队来了,还带来了他的妻子王氏。
王氏很漂亮,就是看起来比较憔悴。
李幼嫆也来了,正在眼红的给郑明道歉:“明哥,对不起,你给我药在回去的海上掉到海里去了……”
说着还哽咽起来。
当初给李幼嫆一些空间泉水,她拿回去给她母亲治疼痛病的,但回去的海上遇到一次大风,她差点掉进海里,结果她化险为夷,但装着空间泉水的水囊掉到海里去了。
这让李幼嫆哭了很久,伤心了更久。
觉得对不起郑明的药,对不起母亲。
看她伤心可怜的样子,郑明安慰道:“没事,我这里还有药。你母亲这次也来了,就在这里服用,或许能治好她的病。”
李幼嫆本来就要再求郑明的,但郑明主动给,如此大方,贴心,温暖,令她感动:“谢谢你明哥,你真好,谢谢。”
这时,郑宽把郑明叫过去,与王氏认识一下,然后让郑明带着王氏和李幼嫆去府上休息。
“母亲,郑明哥哥还有药,可以治好你的病。”李幼嫆扶着头痛病又有些犯了的王室说道。
“真的吗?”王氏一直都是半信半疑,但头痛病越来越严重,太痛苦了,尝试了许多药都没用,现在是过来死马当活马医的。
把她们母女带到郑府,由郑明母亲朱氏来招待。
郑明借口回去配药,实则他身上就有稀释过的药水,但稳妥起见,还是进空间去乳白色的泉水,不稀释,直接给王氏用。
要是治不好,那就没办法了。
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还没有空间泉水治不好的病。
只是真正知道的只有郑明一个人,别人最多认为郑明从梦中仙人那里得到的药方很神奇,能治百病。
但“能治百病”,只是一个概念,说能治很多病,但真能所有病都能治?那只是少数人的妄想。
不过,明白郑明得到的药方,配置的药很神奇,很珍贵,很稀少就是了。
空间泉水用水囊装的,不到半斤。
给王氏时,让她直接喝完,这样她和李幼嫆就看不到空间泉水的样子。
“这真是药?”喝完后,感觉甜甜的,清香的,没有一点药味,王氏疑惑的问。
李幼嫆帮着解释道:“娘,这是郑明哥哥在梦中得到仙人指导获得的药方,当然跟其他药不一样的。”
虽然李幼嫆自己也不知道,但相信这种解释,也不是第一次跟王氏如此说。
“王夫人,你现在感觉如何?”朱氏关心道。
如此关心,她也是有小心思的,看上王氏的女儿李幼嫆了。
“咦?如此神奇,我的头突然就不疼了。”王氏一听,才意识到,顿时惊喜:“神药啊,这么快就见效了,我过去试了许多药,都没有这种效果。
要是每次头痛病犯了,有这种药,就不用继续遭受折磨了。”
并不认为自己的头痛病一下就被治好了,但觉得有这种暂时消除她头痛的药已经是难得。
李幼嫆是希望母亲的病能治好的,她有些着急的看向郑明。
郑明说道:“伯母的情况,需要继续观察后,才知道到底有没有治好,我觉得应该是能治好的。”
朱氏听了,当即笑着说:“王夫人,你们就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就当是在这里修养。”
李幼嫆十分赞同:“娘,等你病彻底好了,我们再离开,相信父亲会同意的。”
王氏也希望自己的病被治好,“之后跟你父亲商量后再说。”
之后,朱氏邀请王氏在府中四处看看,让郑明带着李幼嫆去其他地方看看。
港口这边。
郑宽与唐顺昌等人一直在与李彦昌交割货物。
这次李彦昌送来了一千五百多人,其中青壮男子四百多人,青壮女子五百多人,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四百多人,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数十人。
头一次,女子比男子多。
而且这些人都不是灾民,是李家通过他们的渠道找来的。其中,六成的人都是有家人一起的。
“现在人不好找了。”李彦昌解释道:“遇到灾荒年还好,平常,即使勉强吃饱,都不太愿意背井离乡,这些人大多都是买来的。
对了,倭寇国那边的人要不要?我们能弄来一些。”
郑宽说道:“倭国人,可以。男的女的都行,小孩子也可以,但上了年纪的就算了。”
郑家以前与倭国人接触不少,郑芝龙还有一个倭国老婆,郑家与倭国人的关系匪浅。
只不过,郑宽他们这俩人跟倭国人没什么关系。
要倭国人,是用来充当劳力,或者用作打仗的炮灰。
当然,倭国的女人可以好好照顾。
除了一千五百多人,这次李彦昌还带来了硝石,硫磺,鸡鸭,铁矿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