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谈婚论嫁,郑李联姻?-《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时间到了八月初。

  离开前往爪哇岛的李彦昌,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终于又回到了坤甸港。

  这次李彦昌为郑家运来了四千吨石灰石,二十吨硫磺,五十吨食盐。

  四千吨石灰石,价值一万六千两白银。

  石灰石主要是用来做水泥,现在水泥烧制越来越熟练,产量不断增加,对石灰石的需求就不断在增加。

  二十吨硫磺,一千八百两白银。比从倭国运过来要便宜一些,毕竟婆罗洲距离爪哇岛更近,只不过西洋人限量,价格高。

  五十吨食盐,价值五千两白银。

  “父亲,娘的头痛病好了!”

  李幼嫆和她母亲王氏也来到了码头,将喜讯告诉李彦昌。

  “真的?太好了!”李彦昌知道后很高兴。

  “多亏了郑明公子的药。”王氏看了看郑明,然后对李彦昌说:“自从服药后,我的头痛病就没有再出现。”

  李彦昌道:“肯定是好了!应该好好感谢郑明,还有郑家。”

  “是应该感谢。”王氏说了一句,然后又在李彦昌耳边小声说:“夫君,你看,嫆儿跟郑明怎么样?”

  闻言,李彦昌先是一愣,然后反应过来,小声问道:“你的意思,还是郑家的意思?”

  王氏说道:“郑夫人说起的,我无法拿主意,说等你回来后跟你商量。”

  “这事……”李彦昌想了想,说道:“我倒是不反对,现在郑家发展顺利,将来在这里有他们的地盘和实力,有资格跟我们李家联姻……

  不过,此事还需要回去跟老爷子商量。毕竟,这里郑家跟清庭可是敌人,若是被人发现我们联姻,我们李家在清庭就无法立足了。

  即使联姻,也要低调,保密。

  这事你别管,我会与郑宽谈谈。”

  说完,李彦昌看了看在不远处,正在有说有笑的李幼嫆和郑明,心里感叹,女大不中留啊。

  没想到跟郑家做生意,把女儿搭进去了。

  当然,这是玩笑话。

  是否与郑家联姻,李家考虑的还是自身的利益。

  好处明显,有李家帮助,郑家的势力发展会更快,郑家势力强大了,李家就能获得更多的生意,属于互补,都会获益很多。

  但风险也不小。

  通过与郑宽的接触,知道他这个人执念要反清复明,将来要与清庭对抗,会把李家牵扯进去,到时候怕是要放弃根基,跑到婆罗洲来。

  当然了,若是郑家取代清庭,李家获益最大。

  但是,可能性小,在李彦昌看来,郑家与清庭比起来太弱小,或许海上能强大,但到了大陆上呢?

  就算有可能,恐怕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了。

  要不要冒险联姻?

  关乎李家将来的生死,李彦昌一个人可无法决定,需要回去与其他人商量。

  李彦昌个人觉得可以联姻,不过要低调,保密,尽量不要被清庭发现,这样对郑家积累势力也很有好处的,相信郑家也愿意这样做。

  作为当事人的李幼嫆和郑明,都还不知道他们的婚事已经快在商议了。

  到了郑府,李彦昌和郑宽为此单独好好谈了谈。

  郑宽之前听了妻子朱氏的想法就很心动,现在李彦昌和王氏都愿意,就等李家那边的怎么看。

  若是低调联姻,注意保密,这婚事,郑宽和李彦昌都觉得会成。

  这事没有确定下来,双方都没有告诉李幼嫆和郑明。

  看他们这些天相处下来,已经有了感情,看着都比较暧昧。

  会来事的郑敏已经私下里喊李幼嫆嫂子,弄的李幼嫆害羞不已。

  郑明对李幼嫆有好感,但因他穿越来的,思维不同,都觉得两人关系还没有到男女朋友的关系,还需要时间。

  李彦昌待了数日,然后装着在郑家获得的三千吨水稻,一百五十吨胡椒,带着王氏和李幼嫆母子离开坤甸。

  “明哥,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李幼嫆很不舍得郑明。

  郑明也有些舍不得:“会见面的。一路顺风。”

  三千吨水稻,价值三万两白银,一百五十吨胡椒,价值一万五千两白银。

  郑家这次的货物卖给李家后,回血四万五千两白银。

  但,开销远远大于收入。

  到目前为止,郑家通过与李家和郑家买的货物价值有二十七万两白银左右了。

  而卖出货物,收入只有不到七万两白银。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李家和叶家的船都不会来坤甸了,因为七八月份的台风比较多,要等到九月才比较安全。

  李彦昌他们这次回去都是慢慢的,要到了九月才能回到大陆那边。

  郑明一边弄自己的种植园,一边去看看水泥的情况,看看火器制造的情况。

  水泥烧制,现在已经有两个场地在做,一个是坤甸这边,规模最大,一个是在松柏港那边建了一个小的,那边也需要水泥,有条件在那边进行烧制。

  有了水泥,修水利工程更加容易。

  一望无际的水田之间,有许多水泥和砖砌成的沟渠。

  那些无法开垦成水田的沼泽,就圈起来,围成荷塘,甚至是湖泊。

  死水潭,黑水潭,圈起来,弄干,然后能改造水田,荷塘,湖泊。

  跟这里的苏丹人和土著比起来,拥有种田天赋的华夏人来说,开垦田地,改造土地,修建水利,不要太凶。

  雨水多,我给你开道,疏通,铸造大坝!

  沼泽,我让你变成池塘,湖泊!

  鳄鱼?蛇?

  够吃吗?

  时间长了,怕是都难以在周边看见了。

  什么热带雨林,我们都能改造成一方适合华夏人耕种,生存的好地方。

  最大的问题是疾病,但郑明有金手指,有空间泉水,这个问题没了,大家就可以卯足劲的干,去改造这里。

  现在郑家开垦出来的田地越来越多,产出的粮食越来越多,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就是证明。

  坤甸港口,松柏港,两个港口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而且都建了一些岸防炮,还有堡垒了。

  现在就算西洋人的战船想要攻占这两个港口都难,等岸炮和堡垒都修建完成,将固若金汤。

  已是八月中旬。

  这一日,已经做好准备的郑明在工造所又准备尝试弄新东西。

  “公子,这次又想弄什么新东西?”

  工造所的人好奇的看着,上次见到了水泥的诞生,现在很期待郑明会弄出什么新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