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轰!
轰!
坤江上,有三艘战船在放炮,响声震天。
“新铸造的主炮和副炮威力都不错。”
郑宽就在其中一艘战船上。
水师总兵郑亮也在,还有郑明,以及幕僚兼军师的唐顺昌都在。
郑宽是郑家水师的司令或者说是总司,或者说是总督,不同的称呼而已。
另外郑宽还是郑家陆战队,护卫队的最高领导者,可以称为总督,总管郑家的所有军政事务。
总督
郑明在水师也有职位,副参将,在陆战队那边也差不多,在护卫队同样有职位,这样有什么急事,他可以调动一部分的兵力。
虽然现在属于郑家的非常时期,但基本规矩要遵守,不然长期如此,将来不好管理。
军队中规矩最严。
现在行政体系也在搭建,总督府,坤甸县,松柏县,然后划分乡,里,村。
说远了。
此时,郑宽,郑明,郑亮,唐顺昌等人在测试新的战船,以及新铸造的火炮。
三艘战船属于中型战船,二三十人就可以操作,其中一艘是中型的机动战船,另外两艘是快船,用于追击和侦查。
来到坤甸半年多,这是第一批造出来的战船和船炮。
之前人少,而且需要先满足大家日常的运输,所以先造民用的船只。
现在人逐渐多了,船坞那边人手也多了,民用船造了不少,可以造战船了。
还有大船正在建造中。
“去坤江中游。”
郑宽下令。
三艘中型战船,从坤江下游向中游而去。
坤江中下游河道都宽,水深,平缓,中型战船能到坤江的中游去。
航行一段时间,就放炮一阵。
尤其是到了中游后,放炮更多。
郑宽这是想通过炮声来震慑坤江中游东北方向靠近坤江的山林中的土著人。
至于有没有效果,不用以后,今天结果就出现了。
来到中游无法再前进的地方,三艘中型战船放了一阵火炮后,就停靠在这里,郑宽他们用望远镜观看山中的动静。
“有情况。”
“这是举白旗?”
“土著人还知道投降?”
“他们坐小木舟过来了,不需要开枪,警戒就行,看看他们想做什么。”
郑宽,郑明等人用望远镜看到一个山中,有几个土著人坐着小舟向他们这边来了,为首的举着一个白旗。
几个土著人,也就是达雅克人,没有带武器,看来是想过来谈谈。
这还是郑明他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上次与他们冲突的土著人在万明河的中游山林中,后来转移了。
郑家也想与土著人沟通,但没什么机会,也没闲心主动去找他们。
不过,已经让一些人学苏丹语,学土著语。
水师,陆战队,护卫队,总督府,都有学的。
现在郑明他们这个战船上就有一个会苏丹语和土著语的。
现在此人已经过来候命。
等几个土著人划着小舟靠近后,为首的就叽里咕噜的说话,郑明他们听不懂,就看向翻译。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是跟着郑家一起来这里的,后来学的苏丹语和土著语,但语言天赋好,学的很快。
“他们问我们是不是从西方来的?是不是想跟他们交换东西?他们已经准备了不少我们需要的东西……”翻译翻译道。
郑明道:“看来这些土著人跟西洋人交易过,把我们当成西洋人了。”
郑宽点头:“应当是如此。”
唐顺昌说道:“这个土著人部落应该容易接触,可以试试。”
郑宽明白他的意思,与愿意接触的土著人接触,交流,交易,不断加深关系,以后就方便接管他们,把他们变成自己人。
“跟他们说,我们虽然不是来自西方,但现在就在坤江下游,我们可以跟他们交换东西。”郑宽对翻译说。
翻译赶紧对土著人交流,土著人知道后,很高兴,似乎不在意郑明他们是不是西方来的,只要能跟他们交换东西就可以。
一阵沟通,同时看到了他们木舟上带的一些样品,郑明他们基本都能认出来。
有香料沉香,这是很贵的一种香料,无法人工种植,只能在野生的沉香树上看看有没有因为病虫害而形成的沉香。
此外,还有香蕉,椰子,菠萝,榴莲,蜂蜜,皮毛,甘蔗糖,胡椒等等。
应该是以前跟一些西洋人交易后,知道这些东西能换他们需要的东西,比如铁器,木舟,食盐,药,珠宝首饰,笔墨纸砚等等。
这些东西,只有沉香,野生蜂蜜,还有一些药草,是郑家比较需要的,其他的可有可无。
但要跟土著人持续交易,就要买他们更多的东西,何况他们的这些东西用量都不大,完全买下都没多少钱。
“明儿,你留下跟这些土著人把交易完成再回去。我回去后,让人送他们需要的东西过来。”
郑宽没打算继续逗留,让郑明留下,与郑亮,唐顺昌等人一起离开,给郑明留下一艘快船。
快船上也有主炮,副炮,加起来有十多门,还有二十多水师兵,又在江上,即使有土著人袭击,也完全有能力应付。
几个土著人已经高兴的回去准备把他们准备的东西用更多木舟运送出来跟郑家交换。
觉得这个郑家比以前的西洋人好,给的东西多,而且跟痛快,以后可以经常交易物品。
正好顺着坤江下去就能找到郑家的人,很方便。
以前是西洋人半逼迫他们进行交易的,后来尝到了甜头,就希望还能继续交易。
但西洋人一年多没有来了,他们的木舟又无法出海,只能等着。
今天听到了和西洋人一样的炮声,这个部落的人才出来看,尝试进行交易。
土著人的木舟小,来回运的东西少,需要更多时间。
等郑家这边把食盐,布匹,铁器,茶叶,陶器,药等运来了,土著人这边的东西还有一半没有运出来。
郑明干脆送了他们两艘大一些的木舟给他们,让他们运快点,可怕他们高兴坏了。
现在郑明也知道为首的这个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土著男子叫“吉克”,听口音简单翻译过来的。
“告诉吉克,以后有有东西可以来坤江下游交易或者来通知我们过来交易都可以。”
郑明跟翻译说:“大些的木舟,他们也可以换。”
坤江流域,支流众多,加上热带雨林雨水多,所以木舟需求很大。
土著人缺乏铁器,制作的木舟小而且简陋,他们愿意换更好,更大一些的木舟。
等交易结束,已经是下午了。
……
轰!
轰!
坤江上,有三艘战船在放炮,响声震天。
“新铸造的主炮和副炮威力都不错。”
郑宽就在其中一艘战船上。
水师总兵郑亮也在,还有郑明,以及幕僚兼军师的唐顺昌都在。
郑宽是郑家水师的司令或者说是总司,或者说是总督,不同的称呼而已。
另外郑宽还是郑家陆战队,护卫队的最高领导者,可以称为总督,总管郑家的所有军政事务。
总督
郑明在水师也有职位,副参将,在陆战队那边也差不多,在护卫队同样有职位,这样有什么急事,他可以调动一部分的兵力。
虽然现在属于郑家的非常时期,但基本规矩要遵守,不然长期如此,将来不好管理。
军队中规矩最严。
现在行政体系也在搭建,总督府,坤甸县,松柏县,然后划分乡,里,村。
说远了。
此时,郑宽,郑明,郑亮,唐顺昌等人在测试新的战船,以及新铸造的火炮。
三艘战船属于中型战船,二三十人就可以操作,其中一艘是中型的机动战船,另外两艘是快船,用于追击和侦查。
来到坤甸半年多,这是第一批造出来的战船和船炮。
之前人少,而且需要先满足大家日常的运输,所以先造民用的船只。
现在人逐渐多了,船坞那边人手也多了,民用船造了不少,可以造战船了。
还有大船正在建造中。
“去坤江中游。”
郑宽下令。
三艘中型战船,从坤江下游向中游而去。
坤江中下游河道都宽,水深,平缓,中型战船能到坤江的中游去。
航行一段时间,就放炮一阵。
尤其是到了中游后,放炮更多。
郑宽这是想通过炮声来震慑坤江中游东北方向靠近坤江的山林中的土著人。
至于有没有效果,不用以后,今天结果就出现了。
来到中游无法再前进的地方,三艘中型战船放了一阵火炮后,就停靠在这里,郑宽他们用望远镜观看山中的动静。
“有情况。”
“这是举白旗?”
“土著人还知道投降?”
“他们坐小木舟过来了,不需要开枪,警戒就行,看看他们想做什么。”
郑宽,郑明等人用望远镜看到一个山中,有几个土著人坐着小舟向他们这边来了,为首的举着一个白旗。
几个土著人,也就是达雅克人,没有带武器,看来是想过来谈谈。
这还是郑明他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上次与他们冲突的土著人在万明河的中游山林中,后来转移了。
郑家也想与土著人沟通,但没什么机会,也没闲心主动去找他们。
不过,已经让一些人学苏丹语,学土著语。
水师,陆战队,护卫队,总督府,都有学的。
现在郑明他们这个战船上就有一个会苏丹语和土著语的。
现在此人已经过来候命。
等几个土著人划着小舟靠近后,为首的就叽里咕噜的说话,郑明他们听不懂,就看向翻译。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是跟着郑家一起来这里的,后来学的苏丹语和土著语,但语言天赋好,学的很快。
“他们问我们是不是从西方来的?是不是想跟他们交换东西?他们已经准备了不少我们需要的东西……”翻译翻译道。
郑明道:“看来这些土著人跟西洋人交易过,把我们当成西洋人了。”
郑宽点头:“应当是如此。”
唐顺昌说道:“这个土著人部落应该容易接触,可以试试。”
郑宽明白他的意思,与愿意接触的土著人接触,交流,交易,不断加深关系,以后就方便接管他们,把他们变成自己人。
“跟他们说,我们虽然不是来自西方,但现在就在坤江下游,我们可以跟他们交换东西。”郑宽对翻译说。
翻译赶紧对土著人交流,土著人知道后,很高兴,似乎不在意郑明他们是不是西方来的,只要能跟他们交换东西就可以。
一阵沟通,同时看到了他们木舟上带的一些样品,郑明他们基本都能认出来。
有香料沉香,这是很贵的一种香料,无法人工种植,只能在野生的沉香树上看看有没有因为病虫害而形成的沉香。
此外,还有香蕉,椰子,菠萝,榴莲,蜂蜜,皮毛,甘蔗糖,胡椒等等。
应该是以前跟一些西洋人交易后,知道这些东西能换他们需要的东西,比如铁器,木舟,食盐,药,珠宝首饰,笔墨纸砚等等。
这些东西,只有沉香,野生蜂蜜,还有一些药草,是郑家比较需要的,其他的可有可无。
但要跟土著人持续交易,就要买他们更多的东西,何况他们的这些东西用量都不大,完全买下都没多少钱。
“明儿,你留下跟这些土著人把交易完成再回去。我回去后,让人送他们需要的东西过来。”
郑宽没打算继续逗留,让郑明留下,与郑亮,唐顺昌等人一起离开,给郑明留下一艘快船。
快船上也有主炮,副炮,加起来有十多门,还有二十多水师兵,又在江上,即使有土著人袭击,也完全有能力应付。
几个土著人已经高兴的回去准备把他们准备的东西用更多木舟运送出来跟郑家交换。
觉得这个郑家比以前的西洋人好,给的东西多,而且跟痛快,以后可以经常交易物品。
正好顺着坤江下去就能找到郑家的人,很方便。
以前是西洋人半逼迫他们进行交易的,后来尝到了甜头,就希望还能继续交易。
但西洋人一年多没有来了,他们的木舟又无法出海,只能等着。
今天听到了和西洋人一样的炮声,这个部落的人才出来看,尝试进行交易。
土著人的木舟小,来回运的东西少,需要更多时间。
等郑家这边把食盐,布匹,铁器,茶叶,陶器,药等运来了,土著人这边的东西还有一半没有运出来。
郑明干脆送了他们两艘大一些的木舟给他们,让他们运快点,可怕他们高兴坏了。
现在郑明也知道为首的这个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土著男子叫“吉克”,听口音简单翻译过来的。
“告诉吉克,以后有有东西可以来坤江下游交易或者来通知我们过来交易都可以。”
郑明跟翻译说:“大些的木舟,他们也可以换。”
坤江流域,支流众多,加上热带雨林雨水多,所以木舟需求很大。
土著人缺乏铁器,制作的木舟小而且简陋,他们愿意换更好,更大一些的木舟。
等交易结束,已经是下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