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朕的功过,轮得到你来评判?!-《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好,好一个昭武大帝。”

  嬴政的声音很轻,却比殿中任何人的咆哮都更具份量。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刺骨的寒意。

  殿内众臣噤若寒蝉,淳于越更是将头颅深深埋下。

  恨不得把自己塞进地缝里,生怕被御座上那即将喷薄的龙怒波及。

  王翦与蒙武则交换了一个凝重的眼神。

  他们心知肚明,这已非寻常的国策之辩,而是跨越时空,两代帝王意志的正面碰撞。

  即便,这位皇帝是天幕建立了丰功伟业的皇帝。

  但对于嬴政而言,这位皇帝如今只是他的儿子。

  原本最不起眼,小心翼翼隐藏自己的六公子。

  “父皇……”

  扶苏见气氛不对,刚想开口为赢辰缓和。

  “朕没有问你!”嬴政愤怒的咆哮从龙椅上方炸响,直接打断了扶苏的话,“问的是老六!”

  他的怒火如火山喷发,目光如利箭般射向殿下那个依旧挺立的身影。

  “朕的功过,什么时候轮得到他来评判?!”

  前所未有的冒犯感,让这位千古一帝的自负与骄傲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他亲手缔造了大一统的基业,自诩功盖三皇五帝,凭什么自己最辉煌的功绩,到了后代口中,竟只换来一个轻飘飘的“三七开”?

  尤其是天幕那句“好大喜功,营宫室而竭民力”,更是精准地戳中了他最不服气的痛点!

  他是始皇帝,他的宫室,他的威仪,理应超越历代先王!

  这份盖棺定论,他不认!

  面对着御座上那足以冻结灵魂的滔天怒火,赢辰这一次,没有退。

  他心里清楚,再退,就是万丈深渊。

  那等待他的,将不再是父皇的试探与考较,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血雨腥风。

  他缓缓抬起头,迎上了嬴政那威严到极点的视线,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父皇,您搞错了一件事。”

  赢辰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这不是儿臣对您的评价。”

  他抬手指了指穹顶之上那依旧悬挂着史书文字的天幕,“这是『历史』对您的评价,是万世千秋,对于始皇帝功过的评价。”

  “您应该庆幸,”

  赢辰的声音顿了顿,变得更加有力,“庆幸昭武帝,也就是未来的儿臣,力挽狂澜,拯救了大秦。”

  “他……是为了您,也是为了大秦历代的先君,留下了最后的体面。”

  “若无昭武帝这『功过三-七开』的定论,压下天下所有非议,天幕,已经给了您答案——”赢辰一字一顿,声音如重锤般砸在嬴政心口,“『暴君』二字,将是您唯一的历史标签!”

  他没有给御座上的祖龙留下任何喘息思考的时间,继续道:

  “父皇您的愤怒,不应该指向一个为您挽回身后声名的『昭武帝』,而应朝向那让大秦险些『二世而亡』的真正根源!”

  “天幕为何出现,我们不得而知。”

  “但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在告诉我们,如今的大秦盛世之下,潜藏着足以倾覆帝国的巨大『隐患』!”

  “长城、灵渠,在天幕看来是功在千秋,又为何会说过在当代?因为民力到了极限!天下骚动,怨声载道!”赢辰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这不是儿臣危言耸听,而是未来必然发生的现实!”

  “父皇,与其您去追究一份来自未来史书的评价是否中听,不如去正视这份评价背后,所揭示的大秦的残酷现实!”

  他猛地向前踏出一步,目光灼灼地直视着龙椅上那个威严的身影,这一次,没有丝毫的躲闪与退让。

  “儿臣今日所言,若是父皇觉得大逆不道,您大可治儿臣之罪。”

  “但有句话,儿臣必须要说——”赢辰的声音再次拔高,引用了天幕上那句让他父皇陷入沉思的话,“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天幕的出现,不是为了让您愤怒,而是给了您一个机会!一个改变大秦险些二世而亡之宿命的机会!”

  他向前逼近的目光,如同利剑,直刺嬴政的内心深处。

  “您,难不成会为了一时的帝王颜面,去无视这帝国崩塌的预警,反而去责怪一份……尚未令您满意的『功过定论』吗?”

  话音落下,整个章台殿内,死一般的沉寂。

  “你!”

  嬴政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那双威严的虎目死死地盯着阶下的儿子,刚想开口,话却卡在了喉咙里。

  赢辰的这番话,如同一把最锋利的刀,毫不留情地撕开了他竭力维持的帝王尊严。

  将那最不愿面对的现实,血淋淋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忠言逆耳。

  这个道理他懂,但他从未想过,这最逆耳的忠言,竟会出自一个他从未正眼瞧过的儿子之口。

  民力、人心、苛法、继承者……

  这些被他视为帝国基石,或是刻意忽略的问题,在天幕和赢辰的剖析下,竟都成了指向帝国灭亡的利箭。

  他,嬴政,真的错了吗?

  那股足以焚尽一切的怒火,在这一刻,竟鬼使神差地……渐渐冷却了下来。

  他看着殿下那个倔强而又冷静的儿子,心中第一次涌起了一种极其陌生的情绪。

  那情绪,超越了愤怒,超越了猜忌,复杂到连他自己,都难以名状。

  让皇帝认错是很难的。

  除非是面对让帝国灭亡的难题,而赢辰的话语,让他真正意义上开始思考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秦帝国接下来的方向,到底要该如何走?!

  郡县制,推广到全国不行,帝国的管控能力,还无法触及到完整的六国疆域。

  法家成为了帝国的强大根本,但时至今日法家的政策,已经变得不合时宜。

  章台殿下。

  群臣们面面相觑,没有想到嬴政会听进去六公子的劝说。

  而赢辰更是借助这一番话,让嬴政认清楚大秦帝国的现实。

  他不是和皇帝争辩,而是告诉皇帝帝国的问题。

  正视帝国存在的危机,才能够保证大秦如天幕那般的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