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阶邀请杨元嗣检阅一下他的部队,杨元嗣欣然应诺。
代州的校场规模也不小,一万多的军卒队列整齐,装备也十分精良。
还有一千多的步军穿着铁甲,后排有三队神臂弩军,只是骑兵少些。
吴阶在将台上挥舞旗帜,军卒们演练了五六个阵型,颇有章法。
杨元嗣不禁感叹,大宋并不是没有人才,腐朽的是这个制度。
吴阶这些军卒已经是大宋军队精锐中的精锐了,尚且面有金印神色木然。
其他的厢军怎么样就更不用说了。
吴阶演练完毕,恭敬的对着杨元嗣说道:“儿郎们久闻大王神箭,斗胆请大王展示一二。”
台下的军卒们听了也都跟着起哄,校场上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杨元嗣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我现在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让孩子们给你们露一手吧。”
他在李重山耳边说了几句,李重山重重的点了点头,纵马而出。
校场边上有十个草人靶子,李重山离着有个七八十步,他马速不减,一连射出了十箭。
管靶的小校上去看十发十中,皆射在草人头上!
众军齐声欢呼,果然是虎父无犬子,衙内这箭术深得大王真传。
杨元嗣哈哈大笑,得意非凡,他将吴阶拉过来,当场许诺送给他五百匹战马。
吴阶心中感动,杨元嗣说道:“此非私情,代州地处雁门,乃是国家西北门户,你一定要尽忠职守啊。”
吴阶行了个军礼,高声道:“但有我吴阶在,不管是金人还是辽人,休想踏入代州一步!”
杨元嗣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大宴众将,半夜方才散去。
从代州启程,往北就是辽国的应州,再往北就是辽国西京大同府。
过了大同府再往北才算出了长城,由此可见大宋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
杨元嗣知道现在西京周围辽军和金军四五十万人正在生死关头,最好绕开这个地方。
他们在应州和塞外的探子汇合,才了解了具体的情况。
杨元嗣猜想的没错,现在整个塞外没有任何安全的地方。
即使是再大胆的商人这时候也不敢出塞了,因为命比什么都贵。
有十几批商队都消失在茫茫草原当中,不用说货物了,连尸体都喂了野狼。
杨元嗣仔细询问探子现在草原上都有哪些势力,发现比他想的更加复杂。
金国和辽国在西京大战,总体上来说还是金国占了优势。
双方已经对峙了三个多月,据说战死的有十几万人。
金人出征向来很少带补给,纵兵在整个西京道抢掠,很多人都四散而逃,逃到了草原上。
西京道也有很多汉人的世家大族,为了自保也结寨防御,人数多的超过千人。
各路绿林好汉就更不用说了,成群结队,打家劫舍杀人放火都属于平常。
这是长城以内的情况,长城以外的草原现在成了蒙古人的天下。
杨元嗣穿越以来第一次听到蒙古这个名词,心里格外关心。
蒙古现在还是分散成了十几个部落,达旦九部就是其中之一。
成吉思汗现在当然还没有出生,后来威震天下的蒙古铁骑还是散兵游勇。
杨元嗣慢慢理解了蒙古崛起的前因后果,正是因为辽国和金国的战争。
契丹人强盛的时候,完全压制了草原上的蒙古人,蒙古各部都是辽国的仆从军。
等到女真崛起,虽然对待草原上蒙古人的统治更加严酷,不过他们的主要精力已经放在了中原。
成吉思汗就像蒙古部落的救世主一样出现,统一了分裂的各部落,才有了后来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
现在草原上的辽军都赶到了西京,再也没有压制蒙古各部落的力量。
他们为了抢夺草场和人口,展开了残酷的吞并战争。
只要是在草原上出现,管你是谁,只有四个字:“弱肉强食。”
杨元嗣隐隐有些担心,虽然说达旦部也算强大,他知道肯定还有比达旦部更强大的部落。
现在情况紧急,事不宜迟,杨元嗣率军立即出发,过了长城直入草原。
辽国的驿道只是一条稍微宽阔的土路,跟大宋境内不能相比。
李重山在队伍的最前面,远远望见不远处一处村庄冒出了浓烟,隐隐传来哭喊声。
他转头看向杨元嗣,杨元嗣点了下头,李重山率领着七八十骑旋风一样去了。
等杨元嗣赶过来的时候,村庄里已经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木栅栏上摆着二三十个男子首级,有老有少,墙下躺着一堆无头尸体。
水井旁边则是一堆老弱尸首,应该是被乱枪刺死的,血水流了一地。
整个村庄只剩下了五六十个妇女带着一群孩童在哭喊。
李重山脸上沾了些血迹,握着长枪的手微微发抖,看来还是在生气。
离着他不远处散落着十几匹战马,战马的主人早就成了尸体散落了一地。
这是一群强盗抢劫了村坊,还没等他们逃走,碰到了李重山,反而被杀了个干净。
李重山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屠杀手无寸铁的妇孺,心里愤恨难当。
花荣道:“衙内莫要悲伤,乱世中人命如草芥,也属于正常。”
李重山恨恨道:“这些畜生,遇到一个我杀一个!”
杨元嗣很欣赏这小子的正义感,不过他们现在是没时间去跟这些匪徒缠斗了。
花荣将强盗所抢的物资都留给了幸存的村民,挑走了五匹好马,剩下的也都留给了他们。
谁也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在这乱世生存下去,杨元嗣也没有办法。
登州军的探子来往过草原十几次,对于道路非常熟悉。
杨元嗣命令也不要再去管其他事,加快速度前进,日行三百多里,很快就出了长城。
到了草原上认路就相当需要个人的经验了。
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茫茫的绿草,远处只有几座低矮的山丘起伏,几乎可以算是一马平川了。
花荣从口袋里掏出一条怪模怪样的鱼,他拿出一个木盆,将那鱼放在水中。
这鱼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浮在了水面上。
无论花荣怎么转动这个鱼,它的鱼头都是指向同一个方向。
代州的校场规模也不小,一万多的军卒队列整齐,装备也十分精良。
还有一千多的步军穿着铁甲,后排有三队神臂弩军,只是骑兵少些。
吴阶在将台上挥舞旗帜,军卒们演练了五六个阵型,颇有章法。
杨元嗣不禁感叹,大宋并不是没有人才,腐朽的是这个制度。
吴阶这些军卒已经是大宋军队精锐中的精锐了,尚且面有金印神色木然。
其他的厢军怎么样就更不用说了。
吴阶演练完毕,恭敬的对着杨元嗣说道:“儿郎们久闻大王神箭,斗胆请大王展示一二。”
台下的军卒们听了也都跟着起哄,校场上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杨元嗣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我现在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让孩子们给你们露一手吧。”
他在李重山耳边说了几句,李重山重重的点了点头,纵马而出。
校场边上有十个草人靶子,李重山离着有个七八十步,他马速不减,一连射出了十箭。
管靶的小校上去看十发十中,皆射在草人头上!
众军齐声欢呼,果然是虎父无犬子,衙内这箭术深得大王真传。
杨元嗣哈哈大笑,得意非凡,他将吴阶拉过来,当场许诺送给他五百匹战马。
吴阶心中感动,杨元嗣说道:“此非私情,代州地处雁门,乃是国家西北门户,你一定要尽忠职守啊。”
吴阶行了个军礼,高声道:“但有我吴阶在,不管是金人还是辽人,休想踏入代州一步!”
杨元嗣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大宴众将,半夜方才散去。
从代州启程,往北就是辽国的应州,再往北就是辽国西京大同府。
过了大同府再往北才算出了长城,由此可见大宋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
杨元嗣知道现在西京周围辽军和金军四五十万人正在生死关头,最好绕开这个地方。
他们在应州和塞外的探子汇合,才了解了具体的情况。
杨元嗣猜想的没错,现在整个塞外没有任何安全的地方。
即使是再大胆的商人这时候也不敢出塞了,因为命比什么都贵。
有十几批商队都消失在茫茫草原当中,不用说货物了,连尸体都喂了野狼。
杨元嗣仔细询问探子现在草原上都有哪些势力,发现比他想的更加复杂。
金国和辽国在西京大战,总体上来说还是金国占了优势。
双方已经对峙了三个多月,据说战死的有十几万人。
金人出征向来很少带补给,纵兵在整个西京道抢掠,很多人都四散而逃,逃到了草原上。
西京道也有很多汉人的世家大族,为了自保也结寨防御,人数多的超过千人。
各路绿林好汉就更不用说了,成群结队,打家劫舍杀人放火都属于平常。
这是长城以内的情况,长城以外的草原现在成了蒙古人的天下。
杨元嗣穿越以来第一次听到蒙古这个名词,心里格外关心。
蒙古现在还是分散成了十几个部落,达旦九部就是其中之一。
成吉思汗现在当然还没有出生,后来威震天下的蒙古铁骑还是散兵游勇。
杨元嗣慢慢理解了蒙古崛起的前因后果,正是因为辽国和金国的战争。
契丹人强盛的时候,完全压制了草原上的蒙古人,蒙古各部都是辽国的仆从军。
等到女真崛起,虽然对待草原上蒙古人的统治更加严酷,不过他们的主要精力已经放在了中原。
成吉思汗就像蒙古部落的救世主一样出现,统一了分裂的各部落,才有了后来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
现在草原上的辽军都赶到了西京,再也没有压制蒙古各部落的力量。
他们为了抢夺草场和人口,展开了残酷的吞并战争。
只要是在草原上出现,管你是谁,只有四个字:“弱肉强食。”
杨元嗣隐隐有些担心,虽然说达旦部也算强大,他知道肯定还有比达旦部更强大的部落。
现在情况紧急,事不宜迟,杨元嗣率军立即出发,过了长城直入草原。
辽国的驿道只是一条稍微宽阔的土路,跟大宋境内不能相比。
李重山在队伍的最前面,远远望见不远处一处村庄冒出了浓烟,隐隐传来哭喊声。
他转头看向杨元嗣,杨元嗣点了下头,李重山率领着七八十骑旋风一样去了。
等杨元嗣赶过来的时候,村庄里已经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木栅栏上摆着二三十个男子首级,有老有少,墙下躺着一堆无头尸体。
水井旁边则是一堆老弱尸首,应该是被乱枪刺死的,血水流了一地。
整个村庄只剩下了五六十个妇女带着一群孩童在哭喊。
李重山脸上沾了些血迹,握着长枪的手微微发抖,看来还是在生气。
离着他不远处散落着十几匹战马,战马的主人早就成了尸体散落了一地。
这是一群强盗抢劫了村坊,还没等他们逃走,碰到了李重山,反而被杀了个干净。
李重山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屠杀手无寸铁的妇孺,心里愤恨难当。
花荣道:“衙内莫要悲伤,乱世中人命如草芥,也属于正常。”
李重山恨恨道:“这些畜生,遇到一个我杀一个!”
杨元嗣很欣赏这小子的正义感,不过他们现在是没时间去跟这些匪徒缠斗了。
花荣将强盗所抢的物资都留给了幸存的村民,挑走了五匹好马,剩下的也都留给了他们。
谁也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在这乱世生存下去,杨元嗣也没有办法。
登州军的探子来往过草原十几次,对于道路非常熟悉。
杨元嗣命令也不要再去管其他事,加快速度前进,日行三百多里,很快就出了长城。
到了草原上认路就相当需要个人的经验了。
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茫茫的绿草,远处只有几座低矮的山丘起伏,几乎可以算是一马平川了。
花荣从口袋里掏出一条怪模怪样的鱼,他拿出一个木盆,将那鱼放在水中。
这鱼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浮在了水面上。
无论花荣怎么转动这个鱼,它的鱼头都是指向同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