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荷叶鸡-《港片:靓坤马仔,小结巴别吹了》

  萧景本想婉拒,见父皇神色坚持,只好落座同食。

  "当年贫苦时,连稀粥都喝不上,只能替人牧牛,勉强糊口。

  "

  "如今能吃饱穿暖,喝碗清粥,就些小菜,已是莫大福分。

  "

  "你说是不是,景儿?

  "

  萧景连忙称是。

  席间,父皇絮絮说着旧事。

  转眼饭毕。

  父皇漱完口,拭净唇角,问道:

  "景儿,今日来得这般早,可是有事?

  "

  萧景心神一振。

  总算说到正题!

  "儿臣确有要事禀奏。

  "

  父皇颔首,

  "大清早赶来,不是专程陪朕用膳吧?且说来。

  "

  萧景从袖中取出连夜拟好的奏折,恭敬呈上。

  "父皇,儿臣想商谈就藩一事。

  "

  父皇略眯双眼,接过奏折,徐徐展开。

  "这般急着赴封地?留在都城不好么?

  "

  萧景回答:

  "父皇,王府早已竣工,按制早该启程,只是儿臣不舍双亲。如今理当前往封地驻守。

  "

  "北疆地处边塞,胡人窥伺,儿臣愿坐镇北境,为社稷固守边疆。

  "

  这番话令父皇心头微动。

  他本就器重萧景才干,特意将其安置北疆镇守。

  那里毗邻胡人部族,非能者不能胜任。

  父皇早有筹谋。

  诸子戍边、拱卫中枢,正是他的布局。

  除封萧景于北境外,另遣次子守西陲、三子驻中州,其余皇子分镇要冲。

  自东至西,连成屏障。

  这便是后世所称

  "四镇联防

  ",也是大启王朝抵御北狄的关键防线。

  此刻,他正细阅宁王呈上的奏章。

  奏章写道,宁王欲率两万精锐赴封地北原,不带家小,只为戍卫边关。

  更 ** 准予向外征伐,以开疆拓土。

  伏乞圣裁。

  看到

  "开疆拓土

  "四字,他眉峰微蹙,屈指轻敲御案,肃然问道:

  "景儿,你且细说,这'开疆拓土'是何用意?

  "

  宁王立即答道:

  臣愿为朝廷平定边疆,扫除边患,彰显 ** 威仪。

  殿中话音铿锵, ** 却只是沉默注视着齐王,目光深不可测。

  确实古怪。

  昨日张谦才在御书房议论过藩王扩土之事,今日齐王便呈上奏章,时机未免太过凑巧。

  正如上次皇长孙复述张谦讲学内容时如出一辙。

  想来齐王世子焕与烁,也将张谦的话传到了父王耳中。

  若准许藩王开疆拓土......

  这本是 ** 既定之策,使诸王镇守边关,既固疆土,亦令其远离中枢,免生夺嫡之念。

  在 ** 心中,唯有储君可继大统,其余皇子,终为臣子。

  为臣之道,自当尽忠报国。

  皇权与藩镇,向来此长彼消。

  若真令齐王征伐外邦,扩土增兵,其势日盛,君权必弱。

  于朝堂掌控,百害无利。

  "若放纵老三远征异域,军力日盛,是否会危及太子?

  "

  他在心中细细思量。

  他素来主张慎用兵戈。

  昔年所著《皇明祖训》中,便明载

  "十不征之国

  ",警醒后世君主勿妄动干戈。

  永昌三年也曾颁诏:

  "四夷小国,若无犯境,不得轻言征伐。

  "

  那些偏远番邦,与社稷无害,何须穷兵黩武?

  唯有北境胡患,始终未靖,需严加防备。

  由此可见, ** 治国之道,非万不得已,绝不兴兵。

  何况如今民生未复,若再启战事,必伤国力,动摇根基。

  见 ** 神色淡漠,齐王快步上前,恭敬启奏:

  "陛下,远征只需藩地军士自给自足,绝不耗费国库分毫。

  "

  "臣还可缴获敌军粮秣以充军需,无须朝廷额外调拨。

  "

  "恳请父皇赐予兵符。

  "

  "你要多少兵马?

  "

  ** 突然开口。

  按祖制,藩王亲兵多在五千至两万之间。

  数额皆有定规,不得逾矩。

  但因镇守边陲要务,齐王与豫王防区紧要,故除藩军外,另有边军可供调遣。

  譬如当年齐王戍守北境时,拥兵七万,而豫王掌劲旅五万,麾下更统辖

  "骁骑三卫

  "。

  骁骑三卫本是朝廷为管控边陲部族所设卫所。

  直属兵部统辖,地方军政皆归其节制。这意味着齐王若回封地,无朝廷诏令,不得擅自调兵。

  齐王直截了当:

  "至多不超过三万。

  "

  "至多不超过三万......

  " ** 眉头微蹙。北境乃军事要冲,藩王多领兵将亦在情理之中。三万之数,尚在许可之内。

  至于授兵符一事, ** 仍犹豫不决。遂令齐王先行退下,容后再议。

  皇帝静思许久,心中盘算:

  当初江暮云也曾提议让藩王领兵开疆,不如听听他的主张。

  转头便吩咐侍从:

  "传旨,召江暮云即刻进宫。

  "

  江府花园里,江暮云正与苏芷在石桌边对弈,青竹和红樱站在一旁观战。

  江暮云手指轻敲桌面,

  "車

  "过界河,一声

  "将军

  ",胜负已定。

  棋盘上

  "車

  "

  "馬

  "合围,苏芷的

  "将

  "走投无路。

  苏芷脸颊微红,轻声道:

  "夫君棋技高超,妾身甘拜下风。

  "

  江暮云嘴角含笑:

  "看来为夫要教你的还多着呢。

  "

  他特意加重

  "教导

  "二字。苏芷听了,连耳尖都染上红晕,羞涩地低下头。

  江暮云心中一动:自家夫人真是可爱。

  忽然他笑问:

  "夫人可曾吃过荷叶鸡?

  "

  "荷叶鸡是什么?

  "苏芷疑惑抬头。

  "是江南名菜,还与皇上微服出巡时的趣事有关。

  "江暮云解释道。

  旁边的青竹和红樱也露出好奇神色。天子与荷叶鸡能有什么故事?

  见她们感兴趣,江暮云便讲起那个传说。

  当年皇上还是亲王时,带兵平叛却遭败绩,被追兵追赶三天三夜。人困马乏之际,忽见一老者在火堆旁,灰烬里埋着个泥团。

  "老丈在做什么?

  "亲王问道。

  老者咧嘴一笑:

  "给贵客准备吃食。

  "说着扒开泥土,里面竟是荷叶包裹的油亮烤鸡,香气扑鼻。亲王连吃几块,赞不绝口。

  说也奇怪,自从吃了这荷叶鸡,亲王便时来运转,最终登基称帝。登基后特赐名

  "如意鸡

  "。

  苏芷三人听得入迷。

  "没想到一道菜竟有这样典故。

  "

  红樱悄悄咽口水:

  "公子,这鸡真有那么美味?

  "

  虽未明说,青竹与苏芷眼中也满是期待。

  江暮云会意笑道:

  "正想让厨房做来尝尝。

  "

  随即叫来厨子仔细吩咐。选上等嫩鸡处理干净,用陈酒、精盐、葱姜汁腌渍。厨房众人立刻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