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屋檐的琉璃瓦上闪闪发亮。
整齐的脚步声从院子里传来。
围墙上站岗的侍卫们都惊讶地张大了嘴。
明媚的晨光中,一群个头刚过大人膝盖的孩子们正排着队跑步。
他们迈着小短腿,圆嘟嘟的手臂紧贴腰间规律摆动。
小脸涨得通红,鼻尖挂着汗珠,呼吸有些急促。
"一二,一二,一二一!
"
稚嫩的喊声回荡在院子里。
周墨在场边来回走动指导,不时调整队伍。
"后面的跟上!
"
"张子轩!再坚持一下!
"
"前面别太快!保持速度!
"
"注意呼吸!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
一群孩童围着庭院追逐嬉戏。虽然园子不大,成年人走几步就能绕完,但对这些小家伙来说,这段路程仿佛看不到终点。
好疲惫啊......
呼吸越来越急促,小胸脯剧烈起伏,每次吸气都像咽下烧红的火苗。
"哈......哈......
"
他们喘着粗气,倔强地紧跟队伍,谁都不愿落后。
屋檐上,有道身影倏忽闪过。
转眼又出现在另一处瓦脊。
侍卫首领蹲在青瓦上,注视着下方的训练场面,眉头紧蹙。
竟是......来真的?
这些可都是贵胄子弟,若有不测......从未见过谁敢如此
"操练
"金枝玉叶!
听着此起彼伏的口号声,他犹豫片刻,悄然退去。
"快到了!再坚持一下!
"
"吸气——呼气——跟上节奏!
"
回廊边的花丛里,睿亲王正在暗中观望。
怎么还不来报?
侍卫首领为何迟迟不回?
他焦急地拨开枝叶,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王爷。
"
身后突然传来声音。
睿亲王猛地转身。
侍卫首领总算回来了!
"情况如何?孩子们怎样?
"他连声追问。
"回王爷,小主子们确实在跑步,眼看就要跑完了。
"
正说着,整齐的口号声由远及近。
"一二,一二,齐步走!
"
一群小脸红扑扑、汗流浃背的娃娃列队跑了回来。
"结束。
"
"今日训练到此为止。
"
回到场院,周毅宣布道。
孩子们立刻瘫坐在地,横七竖八,全无平日矜持模样,与寻常孩童无异。
个个吐着舌头,大口喘气。
"刚跑完别急着坐下,慢慢走动,待气息平稳再休息!
"周毅提高声调。
小家伙们累得够呛,听到吩咐,只好慢吞吞爬起来,跺着小碎步调整呼吸。
赵晟的目光落在赵暄身上。
赵暄自幼体弱,这几圈跑下来,早已汗如雨下,小脸煞白。
赵晟眼中闪过怜惜,但转念想到锻炼对孩子的益处,又狠下心来。
周毅望了望天色,时候不早了。
他朗声道:
"五禽戏和跑步贵在坚持。
"
"都记住了吗?
"
"记住啦!
"孩子们齐声应答。
周毅满意地点点头,准备下课。
带这群娃娃倒是轻松,跑跑步、练练养生操就能交差,实在是份美差。
该下值了!
他正要离开,一个不及他膝盖高的小豆丁蹦蹦跳跳凑过来,仰着圆脸蛋,忽闪着大眼睛问:
"师傅,您教的东西怎么和其他先生不一样呀?
"
林默注视着面前这个名叫陆瑾的小男孩,肉嘟嘟的脸颊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捏一捏。
他克制住冲动,正色道:
“每位先生的教学方式都不一样。”
陆瑾歪着小脑袋,露出困惑的表情。
“那……老师为什么不教我们四书五经呢?”他继续追问。
这句话仿佛投入水中的石子,顿时激起阵阵涟漪。
周围的小孩子们全都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嚷嚷着。
"先生教我们看地图,讲治国安邦的道理,才不会整天念叨'之乎者也'!
"
"还会教我们打拳呢!
"
"早晨还要跑步!
"
"跑步好累呀~
"周子安瘫在哥哥周子恒背上抱怨。
孩子们围着许清远,仰起一张张稚嫩的小脸,眼中满是好奇的光芒。
"四书五经?
"许清远唇边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语气略带嘲讽,
"虽然是圣贤典籍,但这儒学,真的值得花费一生去钻研吗?
"
这番话让听课的孩子们纷纷睁大了眼睛,脸上写满惊讶。
原本准备离开的楚明远,在树丛后听到这句话,猛地停下脚步。
"这小子胆子不小!
"他暗自诧异。
自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便是天下正统,文人学子无不奉为圭臬。
"儒家学说如今已成误国之学!
"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楚明远眯起眼睛:
"且看他能说出什么道理。
"
可转念一想:这许清远分明也是读书人出身,怎会有如此叛逆的想法?
比起那些守旧的老夫子,他的见解确实别具一格。
"老师为什么觉得儒学不该学?
"楚云澜追问道,
"夫子说过,儒学集古今之大成,是安邦定国的根本。
"
孩子们的兴致愈发高涨。他们原以为这位先生只是教法不同寻常,没想到思想也如此特立独行。
孩子们一时愣住了。
他们显然被这番话震惊到了。
这样的言论,是不是太过激进了?
就算儒家学说有不足之处,也不该这样全盘否定。
沈天佑忍不住笑起来,低声轻笑。
"哈哈……这姓许的小子真有意思,竟敢说儒家误国,哈哈……真想看看那些老夫子听到时的表情,他们非把这小子骂得狗血淋头不可。
"
他心情很是愉快。
侍卫统领看着开怀大笑的沈天佑,心中却充满不解。
主子这是怎么了?
许清远如此抨击儒家。
主上不但不恼怒,
反而笑得这么开心?
这情形实在蹊跷。
他几乎以为主上是气昏了头。
实际上,统领并不知晓,赵承业原本就对儒家思想颇为排斥。他敬重读书人,只因他们能为朝廷出谋划策、辅佐政务,故此给予优待。
像陈礼、郑方、周明等文官,
他便格外倚重,
这些人都曾助他夺取江山。
但文臣过度推崇儒家学说与圣贤之道,
竟让他这位 ** 的威严,还不及几句古人言论。
这令他难以接受。
"天下是朕亲手打下来的,使你们这些书生有饭吃、有衣穿,让百姓能安稳度日,
"
"朕这个皇帝难道还比不上只会讲大道理的孔孟?
"
"几句空话,就被奉为至理?
"
"若是朕也著书立说,是否也能被尊为圣贤?
"
"他们不敬朕,反倒时常指摘朕,简直荒唐!
"
整齐的脚步声从院子里传来。
围墙上站岗的侍卫们都惊讶地张大了嘴。
明媚的晨光中,一群个头刚过大人膝盖的孩子们正排着队跑步。
他们迈着小短腿,圆嘟嘟的手臂紧贴腰间规律摆动。
小脸涨得通红,鼻尖挂着汗珠,呼吸有些急促。
"一二,一二,一二一!
"
稚嫩的喊声回荡在院子里。
周墨在场边来回走动指导,不时调整队伍。
"后面的跟上!
"
"张子轩!再坚持一下!
"
"前面别太快!保持速度!
"
"注意呼吸!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
一群孩童围着庭院追逐嬉戏。虽然园子不大,成年人走几步就能绕完,但对这些小家伙来说,这段路程仿佛看不到终点。
好疲惫啊......
呼吸越来越急促,小胸脯剧烈起伏,每次吸气都像咽下烧红的火苗。
"哈......哈......
"
他们喘着粗气,倔强地紧跟队伍,谁都不愿落后。
屋檐上,有道身影倏忽闪过。
转眼又出现在另一处瓦脊。
侍卫首领蹲在青瓦上,注视着下方的训练场面,眉头紧蹙。
竟是......来真的?
这些可都是贵胄子弟,若有不测......从未见过谁敢如此
"操练
"金枝玉叶!
听着此起彼伏的口号声,他犹豫片刻,悄然退去。
"快到了!再坚持一下!
"
"吸气——呼气——跟上节奏!
"
回廊边的花丛里,睿亲王正在暗中观望。
怎么还不来报?
侍卫首领为何迟迟不回?
他焦急地拨开枝叶,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王爷。
"
身后突然传来声音。
睿亲王猛地转身。
侍卫首领总算回来了!
"情况如何?孩子们怎样?
"他连声追问。
"回王爷,小主子们确实在跑步,眼看就要跑完了。
"
正说着,整齐的口号声由远及近。
"一二,一二,齐步走!
"
一群小脸红扑扑、汗流浃背的娃娃列队跑了回来。
"结束。
"
"今日训练到此为止。
"
回到场院,周毅宣布道。
孩子们立刻瘫坐在地,横七竖八,全无平日矜持模样,与寻常孩童无异。
个个吐着舌头,大口喘气。
"刚跑完别急着坐下,慢慢走动,待气息平稳再休息!
"周毅提高声调。
小家伙们累得够呛,听到吩咐,只好慢吞吞爬起来,跺着小碎步调整呼吸。
赵晟的目光落在赵暄身上。
赵暄自幼体弱,这几圈跑下来,早已汗如雨下,小脸煞白。
赵晟眼中闪过怜惜,但转念想到锻炼对孩子的益处,又狠下心来。
周毅望了望天色,时候不早了。
他朗声道:
"五禽戏和跑步贵在坚持。
"
"都记住了吗?
"
"记住啦!
"孩子们齐声应答。
周毅满意地点点头,准备下课。
带这群娃娃倒是轻松,跑跑步、练练养生操就能交差,实在是份美差。
该下值了!
他正要离开,一个不及他膝盖高的小豆丁蹦蹦跳跳凑过来,仰着圆脸蛋,忽闪着大眼睛问:
"师傅,您教的东西怎么和其他先生不一样呀?
"
林默注视着面前这个名叫陆瑾的小男孩,肉嘟嘟的脸颊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捏一捏。
他克制住冲动,正色道:
“每位先生的教学方式都不一样。”
陆瑾歪着小脑袋,露出困惑的表情。
“那……老师为什么不教我们四书五经呢?”他继续追问。
这句话仿佛投入水中的石子,顿时激起阵阵涟漪。
周围的小孩子们全都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嚷嚷着。
"先生教我们看地图,讲治国安邦的道理,才不会整天念叨'之乎者也'!
"
"还会教我们打拳呢!
"
"早晨还要跑步!
"
"跑步好累呀~
"周子安瘫在哥哥周子恒背上抱怨。
孩子们围着许清远,仰起一张张稚嫩的小脸,眼中满是好奇的光芒。
"四书五经?
"许清远唇边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语气略带嘲讽,
"虽然是圣贤典籍,但这儒学,真的值得花费一生去钻研吗?
"
这番话让听课的孩子们纷纷睁大了眼睛,脸上写满惊讶。
原本准备离开的楚明远,在树丛后听到这句话,猛地停下脚步。
"这小子胆子不小!
"他暗自诧异。
自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便是天下正统,文人学子无不奉为圭臬。
"儒家学说如今已成误国之学!
"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楚明远眯起眼睛:
"且看他能说出什么道理。
"
可转念一想:这许清远分明也是读书人出身,怎会有如此叛逆的想法?
比起那些守旧的老夫子,他的见解确实别具一格。
"老师为什么觉得儒学不该学?
"楚云澜追问道,
"夫子说过,儒学集古今之大成,是安邦定国的根本。
"
孩子们的兴致愈发高涨。他们原以为这位先生只是教法不同寻常,没想到思想也如此特立独行。
孩子们一时愣住了。
他们显然被这番话震惊到了。
这样的言论,是不是太过激进了?
就算儒家学说有不足之处,也不该这样全盘否定。
沈天佑忍不住笑起来,低声轻笑。
"哈哈……这姓许的小子真有意思,竟敢说儒家误国,哈哈……真想看看那些老夫子听到时的表情,他们非把这小子骂得狗血淋头不可。
"
他心情很是愉快。
侍卫统领看着开怀大笑的沈天佑,心中却充满不解。
主子这是怎么了?
许清远如此抨击儒家。
主上不但不恼怒,
反而笑得这么开心?
这情形实在蹊跷。
他几乎以为主上是气昏了头。
实际上,统领并不知晓,赵承业原本就对儒家思想颇为排斥。他敬重读书人,只因他们能为朝廷出谋划策、辅佐政务,故此给予优待。
像陈礼、郑方、周明等文官,
他便格外倚重,
这些人都曾助他夺取江山。
但文臣过度推崇儒家学说与圣贤之道,
竟让他这位 ** 的威严,还不及几句古人言论。
这令他难以接受。
"天下是朕亲手打下来的,使你们这些书生有饭吃、有衣穿,让百姓能安稳度日,
"
"朕这个皇帝难道还比不上只会讲大道理的孔孟?
"
"几句空话,就被奉为至理?
"
"若是朕也著书立说,是否也能被尊为圣贤?
"
"他们不敬朕,反倒时常指摘朕,简直荒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