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写完吹干笔墨,将其交给沈羡之。
沈羡之接过大致瞧了瞧,自己虽然早就有了防备,到底有些有些疏漏,这里头有几条漏网之鱼。
晋王见太子表情未有丝毫变化,十分平静,自嘲道:“是我多此一举了,我的一举一动皆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你自然都知道。”
沈羡之摇头道:“大部分知道,不过有几条漏网之鱼,还是要多谢你。”
“不必,萧氏虽然是我的母家,但毕竟我是沈氏子,大晟是沈家的,我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你又是我的兄长,此刻我是真心希望你能让大晟繁荣昌盛!”晋王说这话的时候十分平静,他还坐在那里品茶,举止投足间十分优雅,又恢复成那个翩翩贵公子的模样。
无论晋王此刻说的有多么的言辞恳切,沈羡之都不会因为心软就饶过他一命,这就是政治,异常残酷。
就在沈羡之要走出牢房之时,晋王看向他的背影,说出了此生对自己的最后一句话,此刻他并未叫太子二字,而是说道:“兄长,唐宁自小被我母亲惯坏了,这些年因为她的脾气也吃了不少苦,也改了不少,柳家犯事,但请你念在她只是一个女孩子的份上,留她一命吧!”
沈羡之并未回头,他心中一直不喜沈唐宁,只是这些年来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我会让她与柳氏子和离,和离之后,她仍然是大晟的公主。”
晋王站起来,朝着他的背影拱手行了一礼,“多谢兄长,我此生无憾了!”
直到听完这句话,他这才离开,出了天牢,便将手中的名单交给莫玄,“速速将里面的漏网之鱼全部抓住!”
“是!”
之前刑部尚书一直在忙,是由侍郎接待的,现在正好有了些许空闲,便急匆匆赶来,“臣书为敬拜见太子殿下,方才未能亲迎,还请殿下责罚。”
“无妨,孤知道书大人忙碌,”
“谢殿下体谅。”
“书大人不必陪着孤,且去忙着吧。”
书为敬也是忙里偷闲,因为晋王谋逆一事,案件牵扯太广,尤其刑部还是主官刑罚之事,事情更是多,况且已经有一些世家开始求情了,幸亏这几日一直在衙门没回去,否则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烂了。
“些太子殿下体谅,臣这就忙去了。”
沈羡之抬头看向天空,明媚的阳光,为秋日的凉爽增添了几分暖意,陛下万事不管,事情虽然都落在他的肩膀上,但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
……
天牢内。
晋王并未闲着,他继续写着信,一封是给王妃,一封是给闻人灵的。
对于王妃,他并未有愧疚,虽然利用了申家,但申家何尝也不是利用了自己,况且自从进了大牢,经过反复盘算,心中更加确定申家已经出卖了他,这样就更是问心无愧。
只是对于灵儿心中难免有些愧疚,她是那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如今却因为自己之故,被卷入这滔天的阴谋之中。晋王笔尖一顿,回忆起与闻人灵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柔的瞬间如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写道:灵儿,是我辜负了你。我已求得太子饶你一命,只盼往后余生,你与孩子平安顺遂,莫要为我伤心,沈洛瑜绝笔。”
写罢,他将两封信仔细叠好,放在一边,叫来了狱卒,“给我准备些酒菜。”
又不是饭点,狱卒心中有些不耐烦,但是晋王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只得照做,没一会儿,就提来一些酒菜。
晋王看着眼前的食物,这是他最后一餐了。饭菜的味道一般,酒里明显兑了水,只是作为阶下囚,这样的饭菜还算丰盛,这每一口饭,或许都是人生最后的滋味。
吃了饭,又道:“来人!”
“又有什么事?”狱卒明显不耐烦,语气中带了出来。
晋王似乎并未看见一般,道:“给我打些水来,再将我来时穿的衣裳拿来。”
“你怎么事这么多,水可以给你去打,但是衣裳的事情还要问一问上边。”狱卒虽抱怨,但还是去打水了,又跑去询问上级关于衣裳的事。
不一会儿,水打来了,衣裳也被允许拿给晋王。晋王仔细洗漱,换上干净衣裳,整理好自己的仪容。
然后拔下头上的玉簪,打开上面的暗扣,从里面倒出一颗红色的药丸,吞服下去,然后将玉簪重新插戴好。他很清楚太子是不会放过他的,与其等太子动手,还不如自己走的体面一点。
药丸在体内生效,腹中犹如刀绞一般异常疼痛。早在他准备谋反之前,早就做好失败的准备,提前将这一颗毒药藏好了。本来盼着不会使用它,没想到终究是要用亲手准备的毒药送走自己。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很多人。那是对命运的无奈,更多的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最终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过了好一会儿狱卒前来巡视,晋王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这才发现不对劲。
连滚带爬的边跑边喊,“来人呐,不好了,晋王没了!”
带头的狱卒前去查探,“服毒自尽!”
其中一名狱卒看见桌上的两封信,“头儿,这里有两封信!”
消息很快传到了沈羡之耳中,他微微一怔,随即恢复了平静。“既如此,安排好他的身后事。”沈羡之淡淡地说道。
自从柳家出了事,沈唐宁便被看押在公主府,听闻晋王的死讯,先是呆立当场,随后泪如雨下。
陛下得知消息后,久久不语,他还记得在次子小的时候,教他读书写字的场景,是那样的温馨可爱,之前对次子的厌恶仿佛随着生命的逝去,烟消云散了。
太后听后,也只是轻叹两声罢了,毕竟晋王对她从来都是面子情,后头更是顶撞。
而皇后听后,皱眉道:“按太子说的去办,以后类似这种事情就不要说给我听了。”
之后,沈羡之则继续处理着晋王谋逆案的后续事宜,那些漏网之鱼被一一抓捕归案。
时间流转,晋王谋逆一案最终处理完成。
直接参与的首恶,没收家产,满门抄斩;从犯,没收家产,判斩立决,其余人流放三千里!
情节较轻或者有立功表现者流放,罚没部分家产,然后根据情况,或贬官,或罢官,或流放!无罪者,官复原职。
沈羡之并未一棒子打死,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判罚,毕竟世家的势力不容小觑,不过经此一事,对世家也是一大打击。
沈羡之接过大致瞧了瞧,自己虽然早就有了防备,到底有些有些疏漏,这里头有几条漏网之鱼。
晋王见太子表情未有丝毫变化,十分平静,自嘲道:“是我多此一举了,我的一举一动皆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你自然都知道。”
沈羡之摇头道:“大部分知道,不过有几条漏网之鱼,还是要多谢你。”
“不必,萧氏虽然是我的母家,但毕竟我是沈氏子,大晟是沈家的,我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你又是我的兄长,此刻我是真心希望你能让大晟繁荣昌盛!”晋王说这话的时候十分平静,他还坐在那里品茶,举止投足间十分优雅,又恢复成那个翩翩贵公子的模样。
无论晋王此刻说的有多么的言辞恳切,沈羡之都不会因为心软就饶过他一命,这就是政治,异常残酷。
就在沈羡之要走出牢房之时,晋王看向他的背影,说出了此生对自己的最后一句话,此刻他并未叫太子二字,而是说道:“兄长,唐宁自小被我母亲惯坏了,这些年因为她的脾气也吃了不少苦,也改了不少,柳家犯事,但请你念在她只是一个女孩子的份上,留她一命吧!”
沈羡之并未回头,他心中一直不喜沈唐宁,只是这些年来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我会让她与柳氏子和离,和离之后,她仍然是大晟的公主。”
晋王站起来,朝着他的背影拱手行了一礼,“多谢兄长,我此生无憾了!”
直到听完这句话,他这才离开,出了天牢,便将手中的名单交给莫玄,“速速将里面的漏网之鱼全部抓住!”
“是!”
之前刑部尚书一直在忙,是由侍郎接待的,现在正好有了些许空闲,便急匆匆赶来,“臣书为敬拜见太子殿下,方才未能亲迎,还请殿下责罚。”
“无妨,孤知道书大人忙碌,”
“谢殿下体谅。”
“书大人不必陪着孤,且去忙着吧。”
书为敬也是忙里偷闲,因为晋王谋逆一事,案件牵扯太广,尤其刑部还是主官刑罚之事,事情更是多,况且已经有一些世家开始求情了,幸亏这几日一直在衙门没回去,否则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烂了。
“些太子殿下体谅,臣这就忙去了。”
沈羡之抬头看向天空,明媚的阳光,为秋日的凉爽增添了几分暖意,陛下万事不管,事情虽然都落在他的肩膀上,但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
……
天牢内。
晋王并未闲着,他继续写着信,一封是给王妃,一封是给闻人灵的。
对于王妃,他并未有愧疚,虽然利用了申家,但申家何尝也不是利用了自己,况且自从进了大牢,经过反复盘算,心中更加确定申家已经出卖了他,这样就更是问心无愧。
只是对于灵儿心中难免有些愧疚,她是那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如今却因为自己之故,被卷入这滔天的阴谋之中。晋王笔尖一顿,回忆起与闻人灵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柔的瞬间如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写道:灵儿,是我辜负了你。我已求得太子饶你一命,只盼往后余生,你与孩子平安顺遂,莫要为我伤心,沈洛瑜绝笔。”
写罢,他将两封信仔细叠好,放在一边,叫来了狱卒,“给我准备些酒菜。”
又不是饭点,狱卒心中有些不耐烦,但是晋王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只得照做,没一会儿,就提来一些酒菜。
晋王看着眼前的食物,这是他最后一餐了。饭菜的味道一般,酒里明显兑了水,只是作为阶下囚,这样的饭菜还算丰盛,这每一口饭,或许都是人生最后的滋味。
吃了饭,又道:“来人!”
“又有什么事?”狱卒明显不耐烦,语气中带了出来。
晋王似乎并未看见一般,道:“给我打些水来,再将我来时穿的衣裳拿来。”
“你怎么事这么多,水可以给你去打,但是衣裳的事情还要问一问上边。”狱卒虽抱怨,但还是去打水了,又跑去询问上级关于衣裳的事。
不一会儿,水打来了,衣裳也被允许拿给晋王。晋王仔细洗漱,换上干净衣裳,整理好自己的仪容。
然后拔下头上的玉簪,打开上面的暗扣,从里面倒出一颗红色的药丸,吞服下去,然后将玉簪重新插戴好。他很清楚太子是不会放过他的,与其等太子动手,还不如自己走的体面一点。
药丸在体内生效,腹中犹如刀绞一般异常疼痛。早在他准备谋反之前,早就做好失败的准备,提前将这一颗毒药藏好了。本来盼着不会使用它,没想到终究是要用亲手准备的毒药送走自己。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很多人。那是对命运的无奈,更多的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最终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过了好一会儿狱卒前来巡视,晋王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这才发现不对劲。
连滚带爬的边跑边喊,“来人呐,不好了,晋王没了!”
带头的狱卒前去查探,“服毒自尽!”
其中一名狱卒看见桌上的两封信,“头儿,这里有两封信!”
消息很快传到了沈羡之耳中,他微微一怔,随即恢复了平静。“既如此,安排好他的身后事。”沈羡之淡淡地说道。
自从柳家出了事,沈唐宁便被看押在公主府,听闻晋王的死讯,先是呆立当场,随后泪如雨下。
陛下得知消息后,久久不语,他还记得在次子小的时候,教他读书写字的场景,是那样的温馨可爱,之前对次子的厌恶仿佛随着生命的逝去,烟消云散了。
太后听后,也只是轻叹两声罢了,毕竟晋王对她从来都是面子情,后头更是顶撞。
而皇后听后,皱眉道:“按太子说的去办,以后类似这种事情就不要说给我听了。”
之后,沈羡之则继续处理着晋王谋逆案的后续事宜,那些漏网之鱼被一一抓捕归案。
时间流转,晋王谋逆一案最终处理完成。
直接参与的首恶,没收家产,满门抄斩;从犯,没收家产,判斩立决,其余人流放三千里!
情节较轻或者有立功表现者流放,罚没部分家产,然后根据情况,或贬官,或罢官,或流放!无罪者,官复原职。
沈羡之并未一棒子打死,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判罚,毕竟世家的势力不容小觑,不过经此一事,对世家也是一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