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失去希望-《恶毒后娘:靠美食养活一窝小反派》

  方奎一怔:“您说得一点没错……爹娘确实是小时候就没了,未婚的妻子也是那年突然走的。难道我这一辈子,真就得一个人过到头?”

  方奎的声音微微发颤,眼眶竟有些湿润。

  八岁那年,一场瘟疫夺走了双亲性命,从此他由叔伯轮流抚养长大。

  十六岁时,家里托媒说了一门亲事,女方温婉贤惠,两家已交换了庚帖,只等择日迎娶。

  谁知婚礼前三天,那姑娘突发急病,半夜离世。

  自那以后,再无人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都说他命硬,克妻。

  老道摇摇头:“也不一定。你现在虽然是孤命,但今年有场师徒之缘。要是能拜对师傅,往后就有靠山了。到时候,也就不会孤单终老。”

  老人抬起枯瘦的手掌,在空中虚划了几道,似是在梳理命理的丝线。

  他语气坚定,不再模棱两可,“此缘非同小可,关乎生死气运。若错过,仍是孤灯残影;若抓住,不但有望脱困,还能成就一番事业。”

  “师徒之缘?”

  方奎正想追问细节,抬头一看,舒雅的铺子已经在眼前了。

  他猛地收住嘴,眉头一皱,心里暗道可惜。

  只见前方三岔路口旁,一间灰瓦土墙的小铺子静静伫立,门口挂着块木匾,上书“舒记点心”四个字,墨迹犹新。

  炉火透过窗纸映出温暖的红光,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芝麻香。

  他赶紧把话咽回去,回头对老道说:“您先在这儿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方奎匆匆交代一句,提着樱桃筐便往店里走。

  他脚步匆忙,生怕耽搁太久,让老人久等。

  老道点点头:“成,我不动地方。”

  老人站在树荫下,拄着一根青竹杖,神情从容,衣袂随风轻拂,宛如山中松柏,不动如山。

  很快,方奎就出来了,身后还跟着舒雅。

  舒雅穿着一件素色布裙,袖口挽起,手上还沾着些许面粉。

  她生得清秀,眸子灵动,唇边总带着浅浅笑意,是这小镇上许多人心中的好姑娘。

  舒雅手里托着一个油纸包:“刚烙好的葱花饼,你们路上垫垫肚子。”

  她将油纸包递过来时,指尖还带着炉火的余温。

  她说这是今早特意多烙的,想着或许路上有人需要。

  话语温柔,不带一丝做作。

  方奎接过,等她转身回屋后,才小声问老道:“刚才那位姑娘……她怎么样?”

  方奎低头看着手中的油纸包,神色复杂。

  他知道舒雅一直对自己有意,平日里总找借口送吃的、问寒暖,可他自己始终不敢回应。

  此刻趁她不在,终于忍不住向老道打听。

  老道看了眼,淡淡地说:“你跟她无缘。她男人还活着,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

  老人望着店铺方向,目光深远,声音低得几不可闻。

  “那姑娘心善,但命中有夫,且此人眼下虽失踪多年,实则未死。不出三月,便会踏雪归来,一身风尘,满目沧桑。”

  这话一出口,方奎心口猛地一沉,像被人当胸泼了一桶冰水,寒意瞬间从胸口蔓延至四肢百骸,手脚都凉透了,连呼吸都仿佛停滞了一瞬。

  他咬着嘴唇,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甘与委屈地争辩道:“可她……她的相公已经失踪好多年了啊,整整八年,音信全无,连尸首都找不到。这么多年下来,她守着空房,孤苦伶仃的,难道就一辈子等下去吗?”

  “我说的不会有错。”

  老道人语气坚定,目光如炬,直视着方奎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他们之间并非生死相隔,而是被迫分开,命格相连,因果未断。只要时机成熟,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再见。那是天命注定的事,不容更改。至于你——”他顿了顿,语气稍稍缓和,“和她之间,本就没有夫妻之分,也不该有。”

  方奎听完这句话,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筋骨一般,顿时蔫了下来,原本挺直的脊背不自觉地弯了下去,肩膀也垮塌着,眼神黯淡无光,像是被什么沉重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

  老道看出了他的失落与沮丧,微微叹息一声,轻声道:“别灰心。虽说姻缘轮不到你,可世间缘分千千万万,未必只有一条路可走。你与那姑娘虽无夫妻之缘,却还有师徒之分。你要愿意,不如拜我为师,随我走南闯北,游历江湖,见识天地山河,岂不快活自在?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好吗?”

  方奎从小在山村里长大,每日砍柴打猎,过的是粗茶淡饭的日子,心里从来没想过要当道士,更别说背井离乡四处漂泊。

  一听这话,他立刻摇头拒绝,声音坚决:“不,我不去。我不会念经,也不懂符箓,成不了道士。”

  老道却不急,脸上仍带着几分从容笑意,慢悠悠地打量着他,说道:“我看你身子骨结实,筋骨强健,眼神清亮,是块练武的好料子。虽然入门晚了些,起步迟了几年,但也不是毫无希望。若肯吃苦,每日泡点药浴,打通经脉,养出根基,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一代高手。你真不想试试?”

  方奎依旧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裤腿,指节发白,仍是轻轻摇了摇头,嘴里喃喃道:“我不想离开村子,也不想学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就想安安稳稳地活着,护着她就好……

  别的,我都不要。”

  老道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惋惜,深深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苍凉:“唉……可惜了。看来我这一身本事,终究是没人能接过去了。天机难传,缘分未到,强求不得。”

  方奎没吭声,脸色木然,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只是默默地牵着驴前行,脚步沉重而缓慢。

  等到终于把老道人送到县城后,他便闷着头转身就走,脚步匆匆,背影显得格外孤单落寞。

  他的眼神空落落的,像是失去了方向,又像是心中某个地方彻底塌陷了。

  老道人站在原地目送他离去,轻轻摇了摇头,随后整理衣袍,朝着城里一处幽静的宅子走去。

  刚在门口敲了两下,门便从里面悄无声息地开了。

  一个青衣仆从低头迎出来,将他恭敬地领进了一个小院子。

  院子里种着几株梅花,角落还有几盆绿意盎然的兰草,石径蜿蜒,流水潺潺,环境清幽雅致,透着一股书卷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