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古鼓引途-《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滇南边陲,山高林密,瘴气弥漫,自古便是马帮往来要道。这支马帮由三十余匹驮马和十数名赶马人组成,驮着盐巴、布匹和铁器,要往山那边的村寨交易。领头的姓杨,四十多岁,脸上刻着风霜痕迹,是走惯了这条道的老马帮。

  队伍中有个叫阿木的年轻赶马人,第一次走这条线,对沿途一切都觉新鲜。他自幼听寨里老人讲古,晓得这原始森林里藏着不少精怪传说,心中半信半疑。

  第三日头上,马帮钻入一片从未走过的密林。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缠绕如蛛网,林间飘浮着若有若无的淡紫色雾气。

  “杨头,这路不对啊。”老马夫张老三蹙眉道,“往年这时候,早该见到那座形似马头的山了。”

  杨首领眯眼四望,林中小径错综复杂,他走了十几年的路竟陌生起来。“休要胡说,跟我走便是。”他声音有些发僵,不似往日洪亮。

  越往深处,雾气愈浓。驮马不时喷着响鼻,蹄子不安地刨着地面。阿木注意到,林间偶尔闪过几道模糊的影子,细看却又不见。他揉了揉眼,只当是自己眼花。

  傍晚时分,马帮仍未走出密林。杨首领下令在一处相对开阔地扎营。篝火点燃后,火苗竟泛着诡异的蓝绿色。

  “今夜守夜的要加倍小心。”杨首领吩咐道,眼神有些涣散,“我听见…有声音在呼唤。”

  众人只当首领累了,并未多想。唯有阿木注意到,首领腰间那面祖传的铜鼓,在月光下似乎隐隐泛着微光。这铜鼓据说传了十几代,是马帮的圣物,每逢节庆才敲响祈福。

  半夜,阿木被一阵窸窣声惊醒。睁眼一看,杨首领正抱着那面铜鼓,梦游般向林子深处走去。

  “首领!”阿木低声呼唤,对方却毫无反应。

  阿木急忙唤醒张老三,二人悄悄跟上。杨首领穿过密林,来到一处幽深的潭水边。潭水黑如墨汁,水面不时冒出气泡,散发着一股奇异香气。

  “来吧…来吧…”一个飘渺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既像女子歌唱,又像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将圣鼓献予潭神,可得永生富贵…”

  杨首领神情呆滞,双手缓缓举起铜鼓,就要投入潭中。

  “不可!”阿木冲上前拉住首领手臂。

  杨首领猛地转身,双眼竟完全变成了乳白色!“滚开!潭神召唤,不可违逆!”他力大无比,一把推开阿木。

  就在这时,云开月现,一束月光直射铜鼓表面。阿木突然发现,鼓身上那些繁复的纹饰在月光下竟投射出奇异的光影,在地面上形成了一幅清晰的图案——分明是山峦、河流和道路的图示!

  “路线图!这是古代马帮留下的路线图!”阿木失声叫道。

  张老三闻言,凑近细看,突然一拍大腿:“是了!我听祖父说过,古马帮会在圣器上刻录秘道,以防不测!”

  潭水忽然沸腾起来,那飘渺声音变得尖利:“无知凡人!坏我好事!”数个半透明的影子从潭中升起,似人非人,眼中闪着幽光。

  杨首领仿佛被操控的木偶,再次举起铜鼓要投入潭中。

  阿木急中生智,猛然想起小时候寨里巫师驱邪的鼓点节奏。他一把夺过铜鼓,手指按照记忆中节奏叩击鼓面。

  “咚—咚咚—咚—咚咚咚—”

  奇特韵律在夜空中回荡,铜鼓发出低沉轰鸣。鼓声起处,那些半透明影子发出嘶叫,如烟雾般扭曲消散。林间紫雾也随之退散些许。

  杨首领浑身一颤,眼中乳白渐渐褪去,恢复清明:“我…我这是怎么了?”

  “首领中了瘴气精怪的迷惑!”阿木一边继续敲击鼓面,一边盯着地面上月光投影的图案,“这鼓上有地图!我能认出来路!”

  更多诡异影子从林中涌出,试图靠近三人。阿木不停敲击铜鼓,鼓声在山谷间回荡,竟引来远处隐隐约约的回响,仿佛整座山林都在与之呼应。

  “我懂了!”张老三突然叫道,“这不是回声!是古代马帮设置的共鸣石!循着回声方向,就能找到出路!”

  阿木仔细辨听着回声方向,同时牢记地面上的地图投影。他交替敲击着驱邪鼓点和信号节奏,铜鼓声与山谷回声此起彼伏,宛如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跟我走!”阿背起铜鼓,一边敲击一边循着回声方向前进。杨首领和张老三紧随其后,那些瘴气精怪在鼓声震慑下不敢过于靠近。

  回到营地,马帮众人早已被惊醒,见状急忙收拾物资跟上。阿木走在最前,凭借月光下鼓面投影的地图和山谷回声指引,在密林中曲折前行。

  有一处关键岔路,地图显示需向左转,回声却从右边传来。阿木犹豫片刻,决定相信古地图。果然走出一段后,右边传来轰隆声,竟是山体滑坡留下的险崖。

  “好险!”张老三抹了把冷汗,“若不是相信古人之智,我等就葬身崖底了。”

  黎明前夕,雾气最浓,精怪反扑愈烈。数道黑影直扑马帮,驮马惊得嘶鸣不已。阿木奋力敲击铜鼓,手臂早已酸麻不堪。

  危急时刻,他忽然福至心灵,结合地图上几处特殊标记和回声节奏,即兴创出一段新的鼓点。这鼓声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力量,所到之处,瘴气如遇克星,迅速消散精怪发出凄厉尖叫,逃回森林深处。

  东方既白,第一缕阳光穿透林隙。马帮众人走出迷雾,眼前赫然是熟悉的马头山!

  “出来了!我们出来了!”众人欢呼雀跃。

  杨首领走到阿木面前,郑重行礼:“阿木,你救了整个马帮。这面铜鼓,”他轻抚鼓面,“从此由你保管。你读懂了祖先的智慧。”

  阿木谦虚推辞,但众人一致赞同。他轻抚铜鼓表面,那些纹饰在阳光下不再神秘,清晰显示出山川地貌。他明白,这不仅是地图,更是先人应对林间险恶的智慧结晶。

  回寨后,阿木将这次经历告知寨老,并破译了更多鼓上纹饰的含义。原来,不同鼓点能驱散不同瘴气,共鸣石设置处必有水源或安全营地。

  此后数十年,阿木成为滇南最负盛名的马帮首领,带领队伍平安往来于原始森林。他培训了许多赶马人识读古鼓地图、敲击驱邪鼓点,并将新发现的路径不断添加到铜鼓纹饰中。

  那面古铜鼓至今仍被滇南马帮奉为圣物,鼓声响起时,山谷依然回声阵阵,仿佛古代马帮的智慧仍在守护着后人。而“古鼓引途”的故事,也代代相传,提醒着人们:前人智慧,后人明灯;尊重传统,方能创新途。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