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以退为进-《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然而,双方又怎会甘心让林向安一直维持中立?

  他毕竟不是宁远伯,没有手握重权的身份。

  对付他,两方都少了几分客气。

  皇长孙一系,开始摆出更强硬的姿态。

  派来的是更高位的官员,不再只是嘉奖义行。

  而是以大义为名,直接要求。

  甚至命令林向安,将粮食交由朝廷统一调配,扣上顾全大局的帽子。

  与此同时,顺天府的人也频频上门,以防火检查、清查户籍等为名,骚扰浙江会馆的售粮点,以及仓库,无形中增加运营负担。

  同时通过言官和士大夫圈子散播言论,指责林向安“首鼠两端,待价而沽”。

  暗示他不是忠臣良士,而是投机取巧的小人。

  藩王一方则换了另一套手段。

  既然利诱不成,干脆转为威胁。

  他们制造事端,袭击押运粮食的车队,还故意留下指向东宫的痕迹,想逼迫林向安和伯府不得不倒向自己。

  更狡猾的是,他们绕过林向安,直接重金收买浙江会馆里的其他理事,甚至企图拉拢镖局的关键人物,从内部慢慢蚕食瓦解。

  两边都不惜代价,要么掌控粮源,要么彻底斩断。

  与此同时,还暗中警告警告其他中立势力,减少与浙江会馆的往来,力图孤立林向安。

  双方的步步紧逼,让林向安几乎透不过气,压力倍增。

  从朝廷宣布会试推迟至今,已将近五个月。

  老皇帝若真能醒,早该有定论;

  以古代的医术,即便照料再精细,昏迷之人也只会一日不如一日。

  到如今,倒像成了整个帝国的政治负担。

  这五个月里,皇长孙一脉并未稳住局势,反而令朝堂混乱、民间生灵涂炭,几乎毫无政绩。

  林向安心里难免生出不满:

  老皇帝生性多疑、杀伐果断,选出的接班人,必然不会是杀伐果断的强势之人。

  一山不容二虎。

  接班者往往懦弱,正因如此才能与之相安。

  皇长孙一脉对自己咄咄逼人,未免过于短视。

  事实上,他稳定局面的举措,比起助藩王,更是对皇长孙有利。

  此时的京城,因会馆平价售粮,已暂时压下恐慌。

  大粮商大多死撑高价,甚至小幅提价。

  等着看浙江会馆能撑多久。

  也等着看哪方势力会出手掐断粮道。

  只有少数精明的粮商小幅降价,但仍高于会馆平价,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双轨制”。

  就目前而言,林向安的初衷缓解百姓困境、抑制粮价、打击天价粮商、给伯府赚取名声。

  这些目标已基本达成。

  他竭尽全力做了自己能做的事。

  然而,在两方持续施压下,再继续售粮,就如同在聚光灯下起舞,他的风险越来越大。

  粮仓里还有一部分存粮,但粮食本就是终极战略物资。

  若继续分散售卖,作用有限,反而徒增风险;

  若作为战略储备,维系最核心的圈子会馆成员、同盟商帮、宁远伯府,乃至未来可能的重要人情,其价值远高于散出。

  与其被动承受,不如主动出手。

  林向安心念一转,干脆选择突然停售,制造变量。

  打乱所有人的预期,将压力重新抛回皇长孙与藩王头上。

  于是,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日子,待当日售粮结束,他忽然当众贴出公告:

  诸位乡邻:

  日前江南义商托付于我会馆的存粮,连日粜卖,如今已尽。

  自明日起,各义粜点暂停售粮。

  感念京城百姓信赖,我等已竭尽所能。

  然粮源有限,力有未逮,心中愧然。

  今城中并非无粮,各大粮商仓廪皆丰。

  望诸位父老能向其陈情,吁请念及天理人心。

  平价售粮,共度时艰。

  若日后再得义商捐助,或粮道畅通,我会馆必当再行义举!

  此举一出,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百姓的失望与恐慌虽再度涌现,却没有指向浙江会馆。

  在他们眼里,会馆已仁至义尽。

  反而怒火转向那些死守高价的粮商,以及迟迟无法稳定局势的皇长孙一脉。

  街头巷尾的怨声随之而起。

  骚乱一触即发,真正的压力彻底压回统治阶层。

  所有人都没料到,林向安竟会如此决绝。

  皇长孙一脉,原本正坐享林向安售粮带来的稳定红利。

  还想要么分羹,想要彻底掌控。

  而林向安这一手,等于是突然抽掉梯子,让他们立刻面对沉重的民生压力和社会动荡。

  形势逼得他们不得不表态。

  可官粮他们舍不得动,只能强压那些大粮商开仓平价卖粮。

  这一来,不仅打乱了既定部署,还让他们自身实力被迫消耗,矛盾在内部激烈碰撞。

  藩王阵营同样一时措手不及。

  他们失去了一个可能被拉拢、可供军粮的渠道,但换来了新的机会。

  京城再次陷入粮荒,社会不稳,正中他们下怀。

  他们立刻借势大肆宣扬皇长孙一脉的“无能”,煽动民怨。

  真正首当其冲的,却是大粮商。

  在这场风暴中,他们彻底被推上前台,成为众矢之的。

  百姓的怒火如火山喷发般涌向他们。

  两大阵营也顺势加压,让这些商贾焦头烂额。

  恶人自有恶人磨。

  林向安只是轻轻一推,就让权贵、商贾彼此撕咬。

  在这乱世,往往不是正义伸张,而是利益相争。

  刀光剑影未必出自战场。

  更多时候,却是在粮仓、钱庄与人心之间悄然展开。

  这种局面不过是暂时的喘息。

  林向安并非真能高枕无忧。

  而是以退为进,换来一丝转圜。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棋子互换。

  要紧的是,别把自己轻易放到棋盘上。

  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有退路。”

  一旦走错一步,便是满盘皆输,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