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皓得知徐瞎子被捕的消息,脸色变得铁青。
徐瞎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一旦被巡夜司的人严刑逼供,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尽快想办法救出徐瞎子!
陈皓当夜命李芊芊誊抄十份《记事册》简化版,交由漕帮分散藏于运河南段各埠茶馆灶台夹层,并设计新暗号:凡见灶火映壁呈“井”字形者,即表示此处可取文本。
同时,他请沈大艄放出风声:“皓记将收‘错字纸’换米——写坏的也收,一字一勺。”
消息一传开,百姓们争相练习写字,就连孩童们也开始唱起了新的歌谣:“一笔撇,二笔捺,写出民字不怕衙。”
义庄里,陈皓望着窗外,百姓们在昏黄的灯光下,认真地练习着写字,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每个人都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写下自己的想法,那么,这个世界,终将会改变。
三日后,一名浑身鞭伤的乞丐跌入义庄后门……
三日后,淅沥的雨丝终于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
义庄后门,一声微弱的呻吟打破了夜的寂静。
一个身影,瘦骨嶙峋,浑身鞭痕交错,像破败的麻袋般滚了进来。
是徐瞎子的徒弟,阿福。
“陈…陈掌柜…”阿福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风箱,每说一个字,都牵动着身上的伤口,疼得他直抽冷气。
他断断续续地讲述着狱中的遭遇,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胡一刀…他…他是好人…他冒着风险…在牢里教我师父‘指书’…用指甲…在墙上…”阿福艰难地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他们…他们用《记事册》…互通消息…昨夜…被发现了…”
阿福的话语如同利刃,刺痛着陈皓的心。
他闭上眼睛,竭力压抑着翻涌的情绪。
“临别…临别时…师父…咬破了手指…在胡一刀的掌心…写了最后一句话…”阿福的声音越来越弱,仿佛随时都会断气,“灯不在江上,在纸上…”
陈皓默然不语,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他缓缓起身,走到朱七姑的血坛旁,拿起那截来自南岭的松枝,那松木特有的香味在鼻尖萦绕。
他走到义庄的空地上,用松枝在地上缓缓地划动着,动作缓慢而坚定。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一个巨大的“书”字,跃然于地面之上,笔锋苍劲有力,带着一股决绝的意味。
夜空如洗,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云层中探出头来,清冷的光辉洒在地面上,将那个巨大的“书”字照得格外醒目。
突然,一阵风吹过,带着一丝淡淡的焦糊味。
陈皓猛然抬头,望向魔坊的方向。
那里,升起了一缕青烟,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突兀……似焚纸,又似告祭。
“掌柜的,胡一刀回来了!” 柱子疾步跑了过来,神色慌张。
“他…他好像不太对劲……”
三日后的夜,黑得像一块化不开的墨。
胡一刀回来了,就像一具被抽走了魂魄的行尸走肉。
往日里精光四射的眼睛,此刻黯淡无光,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他走路的姿势也变了,不再是挺拔如松,而是佝偻着腰,脚步虚浮,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没有着力点。
他依旧每日按时打更,只是那梆子声,再也不像从前那般洪亮有力,而是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沉闷和压抑。
更夫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一声一声,仿佛敲在人的心头,让人感到莫名的不安。
起初,人们并未察觉到胡一刀的异样,只当他是受了牢狱之苦,身子还没缓过来。
可渐渐地,大家发现,胡一刀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心不在焉。
他开始刻意绕开南塘村外那条路。
那里,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曾经是他最喜欢听到的声音。
可现在,每当他听到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摇头晃脑地念着“粮要明,账要清”时,他的脚步就会变得迟疑,眼神也会变得闪躲。
他会远远地停下脚步,站在黑暗中,默默地注视着那些孩子们。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那份纯真,那份渴望,像一把无形的刀,狠狠地刺痛着他的内心。
夜深了,孩子们散去了,只留下几片遗落的竹片,散落在地上。
胡一刀走了过去,弯腰捡起一片竹片。
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到竹片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我是人,不是狗。”
胡一刀的心,猛地一颤。
这几个字,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的灵魂。
他觉得自己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浑身麻木,无法动弹。
他翻过竹片,却看到背面写着一些工整的账目。
那些账目,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笔粮食的进出,每一笔银钱的花销。
胡一刀仔细地辨认着,很快就发现,这竟然是张大户家克扣佃户的细账。
“钱谷生…”胡一刀喃喃自语,他想起了那个沉默寡言的账房先生,那个总是低着头,默默地算着账的男人。
他没有将竹片上报,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它藏入了靴筒。
这一幕,却被躲在暗处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
吴师爷安插的眼线,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准备着给予致命一击。
吴师爷早就察觉到了胡一刀的异样。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仿佛能够看穿人心。
他知道,胡一刀的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是时候试探一下了。”吴师爷阴险地一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第二天,县衙后巷的墙上,突然多了一张告示。
告示上写着:“私授民议文书者,斩!”
告示的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股森然的杀气。
吴师爷派人在暗处监视着,他想看看,有没有人敢撕下这张告示。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那张告示,已经不翼而飞了。
地上,只剩下一堆灰烬,边缘整齐如刀裁。
吴师爷看着地上的灰烬,怒极反笑:“好啊,连字都会烧了——说明他们真看懂了。”他没想到,这些泥腿子,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敢公然对抗官府。
“给我查!严查所有能读会写的胥吏仆役,连厨房账房也不放过!”吴师爷怒吼道,他的声音,在县衙上空回荡,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与此同时,钱谷生正遭受着张大户的怒火。
“你也配谈数?!”张大户一巴掌狠狠地扇在钱谷生的脸上,将他扇倒在地。
钱谷生捂着脸,他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算账,可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
当晚,钱谷生偷偷地潜到了皓记酒馆的后门。
他将一叠密账副本,塞进了门缝,还附上了一张纸条:“我算了一辈子别人的银子,如今想为自己算一回。”
陈皓看着手中的密账,心中大喜。
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把打开局面的钥匙。
“芊芊,立刻按照这个格式,仿制十本‘假亏空账’,封面做旧,藏于酒馆夹墙。”陈皓立刻下令道。
第二天,柱子按照陈皓的吩咐,故意在酒馆里打翻了一个酒坛。
酒水四溅,引来了巡夜司的注意。
“搜!给我仔细搜!”带头的官差,凶神恶煞地喊道。
官差们在酒馆里翻箱倒柜,搜得鸡飞狗跳。
最终,他们在一个夹墙里,找到了那十本“假亏空账”。
“大人,找到了!找到了!”官差们兴奋地喊道。
吴师爷看着那些账本,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
他终于找到了可以扳倒共济体系的证据。
他连夜拟文,奏报巡抚幕僚吴慎斋。
然而,陈皓早就料到了吴师爷的这一步。
他提前派人混入了送信的队伍,在途中将信封调换了。
被调换的信封上,盖着布政司的低级印模,那是周文远提供的。
当文书送达吴慎斋手中时,吴慎斋一眼就看出了印章的破绽。
“大胆!竟敢伪造公文!”吴慎斋勃然大怒,他立刻将张大户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办事不密!如此拙劣的手段,也敢拿来糊弄我!”吴慎斋怒吼道,他立刻下令,暂时冻结了张大户的援引渠道。
张大户被吓得魂飞魄散,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计划,竟然会败在了一个小小的印章上。
夜,更深了。
陈皓站在古庙的佛像前,面色凝重。
大殿内光线昏暗,唯有几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墙壁上扭曲摇曳,更显肃穆。
当夜,陈皓召集骨干于古庙密议。
他取出钱谷生送来的一张购粮清单,手指缓缓划过那行关键的数字:“三十石”被改为“三十两”,单价暴涨百倍,数字如同利刃,直戳人心。
他轻声道:“他们以为我们只会砍手指,不会看数字。”言罢,他将清单递给了柱子,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灯味,火光微微跳动,映照出每个人紧锁的眉头。
喜欢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徐瞎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一旦被巡夜司的人严刑逼供,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尽快想办法救出徐瞎子!
陈皓当夜命李芊芊誊抄十份《记事册》简化版,交由漕帮分散藏于运河南段各埠茶馆灶台夹层,并设计新暗号:凡见灶火映壁呈“井”字形者,即表示此处可取文本。
同时,他请沈大艄放出风声:“皓记将收‘错字纸’换米——写坏的也收,一字一勺。”
消息一传开,百姓们争相练习写字,就连孩童们也开始唱起了新的歌谣:“一笔撇,二笔捺,写出民字不怕衙。”
义庄里,陈皓望着窗外,百姓们在昏黄的灯光下,认真地练习着写字,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每个人都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写下自己的想法,那么,这个世界,终将会改变。
三日后,一名浑身鞭伤的乞丐跌入义庄后门……
三日后,淅沥的雨丝终于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
义庄后门,一声微弱的呻吟打破了夜的寂静。
一个身影,瘦骨嶙峋,浑身鞭痕交错,像破败的麻袋般滚了进来。
是徐瞎子的徒弟,阿福。
“陈…陈掌柜…”阿福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风箱,每说一个字,都牵动着身上的伤口,疼得他直抽冷气。
他断断续续地讲述着狱中的遭遇,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胡一刀…他…他是好人…他冒着风险…在牢里教我师父‘指书’…用指甲…在墙上…”阿福艰难地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他们…他们用《记事册》…互通消息…昨夜…被发现了…”
阿福的话语如同利刃,刺痛着陈皓的心。
他闭上眼睛,竭力压抑着翻涌的情绪。
“临别…临别时…师父…咬破了手指…在胡一刀的掌心…写了最后一句话…”阿福的声音越来越弱,仿佛随时都会断气,“灯不在江上,在纸上…”
陈皓默然不语,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他缓缓起身,走到朱七姑的血坛旁,拿起那截来自南岭的松枝,那松木特有的香味在鼻尖萦绕。
他走到义庄的空地上,用松枝在地上缓缓地划动着,动作缓慢而坚定。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一个巨大的“书”字,跃然于地面之上,笔锋苍劲有力,带着一股决绝的意味。
夜空如洗,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云层中探出头来,清冷的光辉洒在地面上,将那个巨大的“书”字照得格外醒目。
突然,一阵风吹过,带着一丝淡淡的焦糊味。
陈皓猛然抬头,望向魔坊的方向。
那里,升起了一缕青烟,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突兀……似焚纸,又似告祭。
“掌柜的,胡一刀回来了!” 柱子疾步跑了过来,神色慌张。
“他…他好像不太对劲……”
三日后的夜,黑得像一块化不开的墨。
胡一刀回来了,就像一具被抽走了魂魄的行尸走肉。
往日里精光四射的眼睛,此刻黯淡无光,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他走路的姿势也变了,不再是挺拔如松,而是佝偻着腰,脚步虚浮,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没有着力点。
他依旧每日按时打更,只是那梆子声,再也不像从前那般洪亮有力,而是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沉闷和压抑。
更夫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一声一声,仿佛敲在人的心头,让人感到莫名的不安。
起初,人们并未察觉到胡一刀的异样,只当他是受了牢狱之苦,身子还没缓过来。
可渐渐地,大家发现,胡一刀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心不在焉。
他开始刻意绕开南塘村外那条路。
那里,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曾经是他最喜欢听到的声音。
可现在,每当他听到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摇头晃脑地念着“粮要明,账要清”时,他的脚步就会变得迟疑,眼神也会变得闪躲。
他会远远地停下脚步,站在黑暗中,默默地注视着那些孩子们。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那份纯真,那份渴望,像一把无形的刀,狠狠地刺痛着他的内心。
夜深了,孩子们散去了,只留下几片遗落的竹片,散落在地上。
胡一刀走了过去,弯腰捡起一片竹片。
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到竹片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我是人,不是狗。”
胡一刀的心,猛地一颤。
这几个字,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的灵魂。
他觉得自己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浑身麻木,无法动弹。
他翻过竹片,却看到背面写着一些工整的账目。
那些账目,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笔粮食的进出,每一笔银钱的花销。
胡一刀仔细地辨认着,很快就发现,这竟然是张大户家克扣佃户的细账。
“钱谷生…”胡一刀喃喃自语,他想起了那个沉默寡言的账房先生,那个总是低着头,默默地算着账的男人。
他没有将竹片上报,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它藏入了靴筒。
这一幕,却被躲在暗处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
吴师爷安插的眼线,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准备着给予致命一击。
吴师爷早就察觉到了胡一刀的异样。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仿佛能够看穿人心。
他知道,胡一刀的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是时候试探一下了。”吴师爷阴险地一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第二天,县衙后巷的墙上,突然多了一张告示。
告示上写着:“私授民议文书者,斩!”
告示的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股森然的杀气。
吴师爷派人在暗处监视着,他想看看,有没有人敢撕下这张告示。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那张告示,已经不翼而飞了。
地上,只剩下一堆灰烬,边缘整齐如刀裁。
吴师爷看着地上的灰烬,怒极反笑:“好啊,连字都会烧了——说明他们真看懂了。”他没想到,这些泥腿子,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敢公然对抗官府。
“给我查!严查所有能读会写的胥吏仆役,连厨房账房也不放过!”吴师爷怒吼道,他的声音,在县衙上空回荡,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与此同时,钱谷生正遭受着张大户的怒火。
“你也配谈数?!”张大户一巴掌狠狠地扇在钱谷生的脸上,将他扇倒在地。
钱谷生捂着脸,他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算账,可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
当晚,钱谷生偷偷地潜到了皓记酒馆的后门。
他将一叠密账副本,塞进了门缝,还附上了一张纸条:“我算了一辈子别人的银子,如今想为自己算一回。”
陈皓看着手中的密账,心中大喜。
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把打开局面的钥匙。
“芊芊,立刻按照这个格式,仿制十本‘假亏空账’,封面做旧,藏于酒馆夹墙。”陈皓立刻下令道。
第二天,柱子按照陈皓的吩咐,故意在酒馆里打翻了一个酒坛。
酒水四溅,引来了巡夜司的注意。
“搜!给我仔细搜!”带头的官差,凶神恶煞地喊道。
官差们在酒馆里翻箱倒柜,搜得鸡飞狗跳。
最终,他们在一个夹墙里,找到了那十本“假亏空账”。
“大人,找到了!找到了!”官差们兴奋地喊道。
吴师爷看着那些账本,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
他终于找到了可以扳倒共济体系的证据。
他连夜拟文,奏报巡抚幕僚吴慎斋。
然而,陈皓早就料到了吴师爷的这一步。
他提前派人混入了送信的队伍,在途中将信封调换了。
被调换的信封上,盖着布政司的低级印模,那是周文远提供的。
当文书送达吴慎斋手中时,吴慎斋一眼就看出了印章的破绽。
“大胆!竟敢伪造公文!”吴慎斋勃然大怒,他立刻将张大户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办事不密!如此拙劣的手段,也敢拿来糊弄我!”吴慎斋怒吼道,他立刻下令,暂时冻结了张大户的援引渠道。
张大户被吓得魂飞魄散,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计划,竟然会败在了一个小小的印章上。
夜,更深了。
陈皓站在古庙的佛像前,面色凝重。
大殿内光线昏暗,唯有几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墙壁上扭曲摇曳,更显肃穆。
当夜,陈皓召集骨干于古庙密议。
他取出钱谷生送来的一张购粮清单,手指缓缓划过那行关键的数字:“三十石”被改为“三十两”,单价暴涨百倍,数字如同利刃,直戳人心。
他轻声道:“他们以为我们只会砍手指,不会看数字。”言罢,他将清单递给了柱子,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灯味,火光微微跳动,映照出每个人紧锁的眉头。
喜欢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