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老人伸手把孩子拉扯一下,让孩子藏到自己身后。
李居逸是个聪明人,看出老人的防备之心,顿时啼笑皆非,直接表明身份:“老伯,你放心,我不是抢孩子的人贩子,我是岳县的县令,姓李。”
“我来乡野间巡查,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告诉我。”
老人大吃一惊,眨眨眼,不敢置信,问:“你真是县太爷?”
李居逸笑道:“不敢称什么太爷……七品芝麻官罢了。”
老人突然老泪纵横,眼见李居逸身上确实有文人气息,谈吐不像撒谎,于是他选择相信,当即跪下来磕头,说:“我家勉强能吃饱饭,不敢给县太爷添麻烦,但十四年前,我小儿子突然下落不明,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我找了他十四年,至今没有找到,希望县太爷帮帮我,帮帮我……”
李居逸弯下腰,伸手搀扶他,心里五味杂陈,眼神充满同情,但又格外深邃。
因为七宝最近查岳县历年失踪人口时,向他汇报过情况,失踪的人有很多很多,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李居逸暗忖:老伯,你小儿子已经失踪十四年,而我在岳县做县令还不足两年……那么久远的历史遗留问题,我恐怕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他此时不忍心实话实说,于是宽慰道:“我为您写报案登记,至于能不能找到,要看缘分。”
老人眼泪鼻涕都流个不停,反复点头,越看越可怜。
旁边那个孩子仰头凝视李居逸,不吵不闹,表情呆呆的,乖巧得让人心疼。
李居逸伸出手,在他小脸上轻轻捏一下,主动提出想去他们的村里看看。
老人扛着锄头,牵着小孩,连忙带路。
老人走得慢,由于裤腿高高地扎起来,小腿的瘦弱和青色经脉暴露无遗。
李居逸牵着马儿的缰绳,随他们一起走路,后面还跟着一群护卫。
那小孩天生好奇,总是回头看李居逸。
小孩子的眼睛那么纯真、干净,他想骑马,但他暂时不敢对李居逸说,于是总是回头去看李居逸和马儿。
过了好一会儿,才走到老人居住的村落,看过去全是茅草屋,屋子矮矮的,旧旧的。上面没写穷字,却处处透着贫穷的气息。
李居逸深深地体会到,自己在此地为官,任重而道远,短时间无法彻底改变这里。
他微笑道:“村长住哪里?”
老人顺从,立马带他去找村长。
村长的日子大概过得不差,正坐在屋檐下抽水烟,年纪大概五十岁上下,留着长胡子,胡须几乎从下巴连绵到耳朵,看上去有些特别。
带路的老人大声说:“村长,县太爷来了,这是县太爷!”
村长吓一跳,连忙站起来,双眼打量李居逸。
他有些见识,曾经在城里围观过官府审案,早就见过穿官袍、戴官帽的县太爷。
但李居逸此时偏偏身穿家常衣衫,缺少审案时的威风。
所以,村长心里犹豫不决,无法确定。不过,他下跪磕头的速度很快。
李居逸彬彬有礼,亲手扶他起来,说:“不必多礼。”
村长瞬间认出县令审案时的声音,此时才终于确定来者不是骗子,而是真的县令,他受宠若惊,连忙吩咐妻子,用最好的东西招待县太爷。
李居逸坐到竹椅上,笑道:“不必叫县太爷,反而把我叫老了。”
“你们叫我李县令即可,我特意来巡查乡野,到处看看,问一问。”
村长明显变得紧张,脸上突然笑不出来。
李居逸眼神好,已经看出来村长的屋子明显是村内最好的,而且村长一家人长得壮,跟瘦弱的其他人明显不一样。
李居逸暂时看破不说破,若有所思。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在乡野间发现这种情况。他到过许多个村落,见过许多个村长,发现一件无一例外的怪事——村长几乎都是村里最富裕的人家。
于是,他见怪不怪,反而开始思索背后的原因。
他暗忖:以前,皇权不下乡,官府的权力浮于表面,所以村长手里掌握一些实权,比如催村人纳赋税、安排服徭役的具体名单等等。如此一来,便能以权谋私利。
县令是芝麻官,村长手里的权力比芝麻更小,但谋私利并不以权力大小为唯一衡量标准。
此时,想明白前因后果的李居逸深感痛心。
他暗忖:朝廷给百姓增加那么多赋税,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压榨百姓,偏偏百姓自己也欺负百姓。人啊,一旦手里有点权力,就如同变成妖怪,迫不及待要吃别人。人吃人,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吃人肉,而是吞噬别人的财富和尊严。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李居逸还得知这个村长除了妻子,还纳了两个小妾。
李居逸心里不愉快,明知故问:“你们村里总共有多少人纳妾?”
村长扭扭捏捏,反复用手掌摩挲膝盖,不好意思说这村里只有自己一个人纳妾,其它穷鬼哪有这个享受的资格?
于是,他吞吞吐吐,含糊其辞:“不多……我也不清楚……哈哈……村长一般不管这种事……毕竟官府是允许纳妾的,是允许的……”
李居逸看得明明白白,暗忖:有钱才纳妾。这个村子并不大,茅屋不过三十几家而已,你作为村长,怎么可能不清楚情况?无非就是心虚,不好意思说罢了。
李居逸没有匆忙离开,而是让村长带路,去每一家看看生活情况。
日子过得好不好,一目了然。
李居逸用纸和笔登记一些事情,同时,一看见小孩子,他就发糖。
小孩子笑,大人也跟着欢喜,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不凶巴巴、不摆官架子的官老爷。
等李居逸骑马离开后,这个村子的人都感觉像做梦一样,议论纷纷。
“他真是县令吗?”
“村长对他下跪磕头,应该假不了,嘿嘿。”
“老子这辈子,居然能跟县太爷面对面聊天,哈哈,就像拜把子兄弟一样。”
“哎哟,吹牛不要脸。”
“你不信,别人信,老子吹给别人听。”
“县太爷发的糖,算不算传家宝?”
“哈哈,你把糖当传家宝,不快点吃掉,等蚂蚁来帮你吃!”
……
回城的路上,李居逸马速加快,归心似箭,心里存着很多话,想去跟妻子清圆畅聊。
到官府门口下马时,他恰好看见七宝和官差押送一个嫌犯回衙门。
七宝让官差把嫌犯带进去,然后走到李居逸面前,笑容满面,说:“姐夫,我把无名尸骨案的嫌犯顺利抓回来了。”
他伸手指向嫌犯的后背,接着说:“他就是前任吕县令的管家周叔,表姐让我对他客气一点。”
李居逸把马儿交给护卫,自己只拿着马鞭,一边进门,一边笑道:“你快去审一审。”
七宝说:“我和表姐商量过,打算等天黑后再审问,打算先让擅长口技的艺人在暗处发出鬼怪之声,吓唬他,使他心虚。等审问时,就事半功倍。”
李居逸对他竖起大拇指,然后直接去后院见乖宝。
另一边,吕贤才见周叔被官差抓走,顿时吓得六神无主,十分惶恐。
一个机灵的家丁给他出主意:“小少爷,别慌,新县令不是你亲戚的亲戚吗?”
“你赶紧去找连在中间的那个亲戚,让她牵线搭桥,去把周叔救出来。”
“此事一定有误会,只要有亲戚帮忙说情,县令肯定会给面子。”
一听这话,吕贤才如同无头苍蝇终于找到了头,连忙坐上轿子,让别人抬他去韦春喜的烤鸭铺。
午后,正是铺子生意最冷清的时候。
韦春喜正在数上午赚到的钱,有一大堆铜板,哗啦啦响。王猛端着碗,坐在旁边大口吃饭,憨笑。
正当他们夫妻俩都高兴时,吕贤才跑进门,慌慌张张、理直气壮地说:“大姨,你快去官府,官差不分青红皂白,把周叔抓走了!”
“你快去,把周叔救出来!”
“等周叔出来,我立马回常县去!”
韦春喜大吃一惊,问:“是不是搞错了?抓周叔干啥?”
王猛扒饭的筷子暂停,变得目瞪口呆,也不敢相信这事。
吕贤才直接动手去拉扯韦春喜的胳膊,十分焦虑,不耐烦地催促:“急死了,少啰嗦,你快点去救人啊!”
“如果周叔出事,我就惨了,祖父肯定会责怪我。”
韦春喜在匆忙间,把钱匣子推给王猛,大声叮嘱:“快把东西收起来,你看铺子,我去去就回。”
王猛目送韦春喜和吕贤才奔跑的背影,“啧啧”两声,把钱匣子合上,拿进卧房去,藏到隐蔽处,然后走出来,捧起碗,继续吃饭。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他暗忖:现在的官府,不是以前的官府了,居逸不是糊涂官,有他坐镇,官府应该不会随便乱抓人。吕家那个大管家究竟犯了什么事?是欺男霸女?还是杀人放火?
他琢磨来,琢磨去,十分好奇,恨不得立马跑去官府,找好外甥七宝打听打听。不过,此时他偏偏还要看铺子,不能乱跑,于是心里痒痒的。
— —
韦春喜带着吕贤才,火急火燎,跑到官府门口,后面还有一群吕家的家丁。
平时,韦春喜进官府是畅通无阻,甚至官差还会给她带路。但是,今天她直接被看守大门的官差拦下。
韦春喜不理解,心急如焚地问:“我是县令亲戚?你平时都不拦我,怎么今天非要阻拦?我有急事!快放我进去!”
官差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您可以进门,但其他人不行。”
韦春喜急得跺脚,好说歹说都不行,只能让吕贤才留在门外。
“好孩子,你先在这里等着,我去问清楚,再来告诉你。”
吕贤才没有丝毫感激之情,反而大声催促:“少啰嗦,你快去啊!”
等韦春喜进门之后,官差驱赶吕贤才一群人。
“快散开,不许拉帮结派,不许闹事。”
“如果有冤情,要报案,只能一个个来。”
“聚众闹事,严惩不贷!”
吕贤才外强中干,平时爱显摆,但一遇上大事,他就展现出胆小的原形。
他甚至不敢为周叔喊冤,也不敢与官差据理力争,只能连连后退。
退到远处的墙边时,他嘀嘀咕咕:“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呸!想当初,我爷爷是这里的县令,你们在我面前,就像哈巴狗一样!如今神气什么?”
“给老子做狗,老子都不稀罕!等将来,老子飞黄腾达,再来收拾你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靠得近的家丁听见这些话,感到无奈,暗忖:哎哟,小少爷,你咋只敢在背后偷偷骂,不敢当面去骂?平时只敢欺负我们,欺软怕硬罢了……
各人心里各有一面鼓,各敲各的心里鼓。
天儿热,有些家丁狼狈地猫在墙边的阴影里。
当然,最大的那块阴影处留给吕贤才。
吕贤才爱面子,不好意思蹲着,于是让一个家丁双手撑地,弓着腰背,给他当凳子。
他坐在人家的腰背上,不仅不轻一点,反而还翘起二郎腿。
另有两个爱拍马屁的家丁负责在旁边给他扇风。
被当成板凳的家丁在吕贤才的屁股压迫下,咬牙忍耐,豆大的汗水从脸上滴落,源源不断,落在尘埃里,无声无息。
吕贤才盯着官府大门,表情很恼,翻来覆去地抱怨:“怎么还不出来?”
“怎么耽误那么久?”
“这个蠢大姨,真是一点用也没有!”
“姓李的够狠,是不是故意报复我祖父?”
……
有个负责扇风的家丁好奇,壮起胆子问:“姓李的为何要报复咱家老爷?”
吕贤才急得口干舌燥,接过家丁递来的水囊,喝一口水,然后说:“当初我祖父留个烂摊子给他。”
“我祖父辞官卸任时,有灭门案没破,丢给姓李的。”
“估计他怀恨在心,所以这次故意把管家周叔抓去严刑拷打,估计是为了问出我祖父的秘密。”
“希望周叔忍住,千万别乱说话。”
他心里如此猜测,而且自认为聪明。
家丁们恍然大悟,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深信不疑,暗忖:惨了!如果李县令真的要报复,到时候我脚底抹油,找机会逃跑,绝不能被连累。
李居逸是个聪明人,看出老人的防备之心,顿时啼笑皆非,直接表明身份:“老伯,你放心,我不是抢孩子的人贩子,我是岳县的县令,姓李。”
“我来乡野间巡查,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告诉我。”
老人大吃一惊,眨眨眼,不敢置信,问:“你真是县太爷?”
李居逸笑道:“不敢称什么太爷……七品芝麻官罢了。”
老人突然老泪纵横,眼见李居逸身上确实有文人气息,谈吐不像撒谎,于是他选择相信,当即跪下来磕头,说:“我家勉强能吃饱饭,不敢给县太爷添麻烦,但十四年前,我小儿子突然下落不明,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我找了他十四年,至今没有找到,希望县太爷帮帮我,帮帮我……”
李居逸弯下腰,伸手搀扶他,心里五味杂陈,眼神充满同情,但又格外深邃。
因为七宝最近查岳县历年失踪人口时,向他汇报过情况,失踪的人有很多很多,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李居逸暗忖:老伯,你小儿子已经失踪十四年,而我在岳县做县令还不足两年……那么久远的历史遗留问题,我恐怕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他此时不忍心实话实说,于是宽慰道:“我为您写报案登记,至于能不能找到,要看缘分。”
老人眼泪鼻涕都流个不停,反复点头,越看越可怜。
旁边那个孩子仰头凝视李居逸,不吵不闹,表情呆呆的,乖巧得让人心疼。
李居逸伸出手,在他小脸上轻轻捏一下,主动提出想去他们的村里看看。
老人扛着锄头,牵着小孩,连忙带路。
老人走得慢,由于裤腿高高地扎起来,小腿的瘦弱和青色经脉暴露无遗。
李居逸牵着马儿的缰绳,随他们一起走路,后面还跟着一群护卫。
那小孩天生好奇,总是回头看李居逸。
小孩子的眼睛那么纯真、干净,他想骑马,但他暂时不敢对李居逸说,于是总是回头去看李居逸和马儿。
过了好一会儿,才走到老人居住的村落,看过去全是茅草屋,屋子矮矮的,旧旧的。上面没写穷字,却处处透着贫穷的气息。
李居逸深深地体会到,自己在此地为官,任重而道远,短时间无法彻底改变这里。
他微笑道:“村长住哪里?”
老人顺从,立马带他去找村长。
村长的日子大概过得不差,正坐在屋檐下抽水烟,年纪大概五十岁上下,留着长胡子,胡须几乎从下巴连绵到耳朵,看上去有些特别。
带路的老人大声说:“村长,县太爷来了,这是县太爷!”
村长吓一跳,连忙站起来,双眼打量李居逸。
他有些见识,曾经在城里围观过官府审案,早就见过穿官袍、戴官帽的县太爷。
但李居逸此时偏偏身穿家常衣衫,缺少审案时的威风。
所以,村长心里犹豫不决,无法确定。不过,他下跪磕头的速度很快。
李居逸彬彬有礼,亲手扶他起来,说:“不必多礼。”
村长瞬间认出县令审案时的声音,此时才终于确定来者不是骗子,而是真的县令,他受宠若惊,连忙吩咐妻子,用最好的东西招待县太爷。
李居逸坐到竹椅上,笑道:“不必叫县太爷,反而把我叫老了。”
“你们叫我李县令即可,我特意来巡查乡野,到处看看,问一问。”
村长明显变得紧张,脸上突然笑不出来。
李居逸眼神好,已经看出来村长的屋子明显是村内最好的,而且村长一家人长得壮,跟瘦弱的其他人明显不一样。
李居逸暂时看破不说破,若有所思。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在乡野间发现这种情况。他到过许多个村落,见过许多个村长,发现一件无一例外的怪事——村长几乎都是村里最富裕的人家。
于是,他见怪不怪,反而开始思索背后的原因。
他暗忖:以前,皇权不下乡,官府的权力浮于表面,所以村长手里掌握一些实权,比如催村人纳赋税、安排服徭役的具体名单等等。如此一来,便能以权谋私利。
县令是芝麻官,村长手里的权力比芝麻更小,但谋私利并不以权力大小为唯一衡量标准。
此时,想明白前因后果的李居逸深感痛心。
他暗忖:朝廷给百姓增加那么多赋税,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压榨百姓,偏偏百姓自己也欺负百姓。人啊,一旦手里有点权力,就如同变成妖怪,迫不及待要吃别人。人吃人,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吃人肉,而是吞噬别人的财富和尊严。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李居逸还得知这个村长除了妻子,还纳了两个小妾。
李居逸心里不愉快,明知故问:“你们村里总共有多少人纳妾?”
村长扭扭捏捏,反复用手掌摩挲膝盖,不好意思说这村里只有自己一个人纳妾,其它穷鬼哪有这个享受的资格?
于是,他吞吞吐吐,含糊其辞:“不多……我也不清楚……哈哈……村长一般不管这种事……毕竟官府是允许纳妾的,是允许的……”
李居逸看得明明白白,暗忖:有钱才纳妾。这个村子并不大,茅屋不过三十几家而已,你作为村长,怎么可能不清楚情况?无非就是心虚,不好意思说罢了。
李居逸没有匆忙离开,而是让村长带路,去每一家看看生活情况。
日子过得好不好,一目了然。
李居逸用纸和笔登记一些事情,同时,一看见小孩子,他就发糖。
小孩子笑,大人也跟着欢喜,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不凶巴巴、不摆官架子的官老爷。
等李居逸骑马离开后,这个村子的人都感觉像做梦一样,议论纷纷。
“他真是县令吗?”
“村长对他下跪磕头,应该假不了,嘿嘿。”
“老子这辈子,居然能跟县太爷面对面聊天,哈哈,就像拜把子兄弟一样。”
“哎哟,吹牛不要脸。”
“你不信,别人信,老子吹给别人听。”
“县太爷发的糖,算不算传家宝?”
“哈哈,你把糖当传家宝,不快点吃掉,等蚂蚁来帮你吃!”
……
回城的路上,李居逸马速加快,归心似箭,心里存着很多话,想去跟妻子清圆畅聊。
到官府门口下马时,他恰好看见七宝和官差押送一个嫌犯回衙门。
七宝让官差把嫌犯带进去,然后走到李居逸面前,笑容满面,说:“姐夫,我把无名尸骨案的嫌犯顺利抓回来了。”
他伸手指向嫌犯的后背,接着说:“他就是前任吕县令的管家周叔,表姐让我对他客气一点。”
李居逸把马儿交给护卫,自己只拿着马鞭,一边进门,一边笑道:“你快去审一审。”
七宝说:“我和表姐商量过,打算等天黑后再审问,打算先让擅长口技的艺人在暗处发出鬼怪之声,吓唬他,使他心虚。等审问时,就事半功倍。”
李居逸对他竖起大拇指,然后直接去后院见乖宝。
另一边,吕贤才见周叔被官差抓走,顿时吓得六神无主,十分惶恐。
一个机灵的家丁给他出主意:“小少爷,别慌,新县令不是你亲戚的亲戚吗?”
“你赶紧去找连在中间的那个亲戚,让她牵线搭桥,去把周叔救出来。”
“此事一定有误会,只要有亲戚帮忙说情,县令肯定会给面子。”
一听这话,吕贤才如同无头苍蝇终于找到了头,连忙坐上轿子,让别人抬他去韦春喜的烤鸭铺。
午后,正是铺子生意最冷清的时候。
韦春喜正在数上午赚到的钱,有一大堆铜板,哗啦啦响。王猛端着碗,坐在旁边大口吃饭,憨笑。
正当他们夫妻俩都高兴时,吕贤才跑进门,慌慌张张、理直气壮地说:“大姨,你快去官府,官差不分青红皂白,把周叔抓走了!”
“你快去,把周叔救出来!”
“等周叔出来,我立马回常县去!”
韦春喜大吃一惊,问:“是不是搞错了?抓周叔干啥?”
王猛扒饭的筷子暂停,变得目瞪口呆,也不敢相信这事。
吕贤才直接动手去拉扯韦春喜的胳膊,十分焦虑,不耐烦地催促:“急死了,少啰嗦,你快点去救人啊!”
“如果周叔出事,我就惨了,祖父肯定会责怪我。”
韦春喜在匆忙间,把钱匣子推给王猛,大声叮嘱:“快把东西收起来,你看铺子,我去去就回。”
王猛目送韦春喜和吕贤才奔跑的背影,“啧啧”两声,把钱匣子合上,拿进卧房去,藏到隐蔽处,然后走出来,捧起碗,继续吃饭。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他暗忖:现在的官府,不是以前的官府了,居逸不是糊涂官,有他坐镇,官府应该不会随便乱抓人。吕家那个大管家究竟犯了什么事?是欺男霸女?还是杀人放火?
他琢磨来,琢磨去,十分好奇,恨不得立马跑去官府,找好外甥七宝打听打听。不过,此时他偏偏还要看铺子,不能乱跑,于是心里痒痒的。
— —
韦春喜带着吕贤才,火急火燎,跑到官府门口,后面还有一群吕家的家丁。
平时,韦春喜进官府是畅通无阻,甚至官差还会给她带路。但是,今天她直接被看守大门的官差拦下。
韦春喜不理解,心急如焚地问:“我是县令亲戚?你平时都不拦我,怎么今天非要阻拦?我有急事!快放我进去!”
官差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您可以进门,但其他人不行。”
韦春喜急得跺脚,好说歹说都不行,只能让吕贤才留在门外。
“好孩子,你先在这里等着,我去问清楚,再来告诉你。”
吕贤才没有丝毫感激之情,反而大声催促:“少啰嗦,你快去啊!”
等韦春喜进门之后,官差驱赶吕贤才一群人。
“快散开,不许拉帮结派,不许闹事。”
“如果有冤情,要报案,只能一个个来。”
“聚众闹事,严惩不贷!”
吕贤才外强中干,平时爱显摆,但一遇上大事,他就展现出胆小的原形。
他甚至不敢为周叔喊冤,也不敢与官差据理力争,只能连连后退。
退到远处的墙边时,他嘀嘀咕咕:“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呸!想当初,我爷爷是这里的县令,你们在我面前,就像哈巴狗一样!如今神气什么?”
“给老子做狗,老子都不稀罕!等将来,老子飞黄腾达,再来收拾你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靠得近的家丁听见这些话,感到无奈,暗忖:哎哟,小少爷,你咋只敢在背后偷偷骂,不敢当面去骂?平时只敢欺负我们,欺软怕硬罢了……
各人心里各有一面鼓,各敲各的心里鼓。
天儿热,有些家丁狼狈地猫在墙边的阴影里。
当然,最大的那块阴影处留给吕贤才。
吕贤才爱面子,不好意思蹲着,于是让一个家丁双手撑地,弓着腰背,给他当凳子。
他坐在人家的腰背上,不仅不轻一点,反而还翘起二郎腿。
另有两个爱拍马屁的家丁负责在旁边给他扇风。
被当成板凳的家丁在吕贤才的屁股压迫下,咬牙忍耐,豆大的汗水从脸上滴落,源源不断,落在尘埃里,无声无息。
吕贤才盯着官府大门,表情很恼,翻来覆去地抱怨:“怎么还不出来?”
“怎么耽误那么久?”
“这个蠢大姨,真是一点用也没有!”
“姓李的够狠,是不是故意报复我祖父?”
……
有个负责扇风的家丁好奇,壮起胆子问:“姓李的为何要报复咱家老爷?”
吕贤才急得口干舌燥,接过家丁递来的水囊,喝一口水,然后说:“当初我祖父留个烂摊子给他。”
“我祖父辞官卸任时,有灭门案没破,丢给姓李的。”
“估计他怀恨在心,所以这次故意把管家周叔抓去严刑拷打,估计是为了问出我祖父的秘密。”
“希望周叔忍住,千万别乱说话。”
他心里如此猜测,而且自认为聪明。
家丁们恍然大悟,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深信不疑,暗忖:惨了!如果李县令真的要报复,到时候我脚底抹油,找机会逃跑,绝不能被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