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未停,夜色如墨。
柳元衡府邸,两具尸体横陈于书房两侧,七窍渗血,唇间皆衔着一张泛黄纸条,字迹歪斜却刺目——“昨夜点卯,未应者死”。
府中下人早已吓得跪地颤抖,连滚带爬地报与家主。
柳元衡披衣而出,指尖触及那纸条时,竟微微一颤。
他素来沉稳如铁,此刻眼底却掠过一丝极深的寒意。
“又是这等妖言!”他怒喝,声音却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什么不可名状之物,“烧了!全都烧了!”
可火盆刚起,一阵阴风破门而入,卷灭烛火,灰烬四散。
老管家哆嗦着拾起一片残纸,上面赫然还有一行未燃尽的小字:
> 周承德之后,轮到你。
满堂死寂。
消息不出半日,已如瘟疫般蔓延全城。
街头巷尾,茶肆酒楼,人人低语:“鬼吏点名,名单不休。”有人说是冤魂索命,有人道是邪术摄魂,更有人亲眼见三更天井边飘着黄纸,风不吹不动,人一近便无影无踪。
百姓惶惶,官员自危。
而城南那座冷清多年的麴家祠堂,却在三日内香火鼎盛,烟雾缭绕。
白布幡旗猎猎作响,跪拜者络绎不绝。
不仅平民百姓焚香祷告,连几位七品小官也悄然换上便服,携香烛前来,口中喃喃:“愿忠魂庇佑,我非奸佞。”
这一切,皆因一道传言悄然流传——唯有向平反的麴家献香,方可避“鬼点名”之劫。
此言出自何处?
无人知晓。
但牛俊逸站在太子府高阁之上,望着城南方向升腾的香火,唇角微扬。
“民心可用。”他对身旁幕僚道,“恐惧若不能止,便要引它转向。让他们怕错人,比怕对人更有用。”
与此同时,韩烈带着十二名老兵悄然行动。
这些人皆是退伍边军,家中亲眷曾被柳党构陷致死,心中积怨如火山将喷。
他们不需舞刀弄枪,只需胆大、记仇、嘴利。
每至子时,他们便潜入柳党重臣府邸外墙,以白石灰写下一行字:
> 某日某时,点名某某。
次日清晨,必有人疯癫奔出,或辞官请退,或急召心腹密议自保之策。
更有一名兵部郎中,竟在朝会中途失态,大喊“我没被点名!我没被点名!”,被当场扶下。
柳党内部,裂痕初现。
三名二品大员惊恐难安,连夜联名上奏,请皇帝彻查“妖言惑众”案,言辞恳切,痛斥邪术乱政,誓要“还朝堂清明”。
可熟悉内情者皆知,这哪是清君侧?
分明是割尾求生,欲将自己与柳元衡划清界限。
朝堂之上,风波暗涌。
牛俊逸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身着墨色锦袍,立于殿中,声音清朗如钟:“臣启陛下,近来‘鬼吏点名’之说虽属荒诞,然其背后,或藏权臣操弄之实。据查,二十年来兵部文书多有缺失,亡卒名录屡现异常增删,更有‘冥引录’残页现世,载有以药水隐写姓名、诱发心魔之术。”
他呈上沈砚遗书与《冥引录》残页,字字如刃:“此非鬼神之为,乃人力所布。借亡者之名,控生者之心,使将士畏战,政敌自溃——此等手段,岂非祸国?”
太子一脉齐声附议,要求成立专案,彻查兵部文书流向。
皇帝端坐龙椅,面容沉静,未发一言。
但当牛俊逸奏毕,他缓缓点头,只道:“准奏。设‘稽文案’,着牛俊逸牵头,三月内查明真相。”
旨意落定,满殿无声。
柳元衡立于阶下,脸色铁青,却不敢多言。
他知道,那场由他亲手点燃的恐惧之火,如今已被调转方向,正朝着他自己烧来。
而这一切的源头,那座香火缭绕的麴家祠堂后院,麴云凰正立于雪中。
她一袭玄衣,披风猎猎,手中握着一支短笛,指尖轻抚笛孔,眼神却冷得像冰。
“他们开始怕了。”韩烈低声禀报,“三日内,已有七人辞官,九人互揭旧罪。柳党根基动摇。”
麴云凰点头,却无喜色。
她抬头望向夜空,风雪扑面,寒意刺骨。
耳边似乎有极细微的声响,像是谁在低语,又似远处传来一丝不成调的笛音。
她闭上眼,体内真气缓缓流转,灵犀幻音诀悄然催动。
刹那间,整座京城的声息如潮水涌入心神——更鼓、犬吠、夜巡脚步、屋内私语……万千杂音中,她忽然捕捉到一丝异样。
子时将至。
一道极细微的笛声,自城北某处幽深巷陌飘来,频率诡异,不似寻常乐音,倒像是……某种回应。
她猛地睁开眼,眸光如电。
“不对。”她低声自语,“魂册是我所布,鬼名由我所写。可这笛声……为何像是在‘呼应’?”
她握紧短笛,指节泛白。
风雪中,那笛音若有若无,仿佛来自地底,又似出自人心深处。
她不动声色,将气息沉入丹田,再度凝神倾听。
而那一丝笛音,竟在子时整点,微微上扬,如同……点名开始。
第312章 谁在背后翻本子?
(续)
子时三刻,风雪愈急。
麴云凰立于城西高墙之上,玄衣紧裹,发丝如墨瀑垂落肩头,一双寒眸死死锁住下方那座破败义庄。
檐角残雪簌簌滑落,惊起栖鸦一片,而那诡异笛声,却依旧在夜风中幽幽回荡——不悲不喜,不疾不徐,偏偏带着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节奏,仿佛真有无形之手,在替死人点名。
她指尖微颤,不是因寒,而是体内真气已然濒临枯竭。
三日来,她夜夜催动灵犀幻音诀,以短笛为引,将全城声息尽收心神。
每一次倾听,都如刀割经脉;每一次催动,都在透支性命。
可她不能停——那“魂册”是她布下的局,每一个名字,每一张黄纸,皆由她亲手书写、暗中投放。
她要让柳党自相残杀,要让天下人看见忠良蒙冤的血债。
可如今,竟有外力在呼应。
“这不是巧合。”她闭眼凝神,真气再度流转,灵觉如蛛网铺展,瞬间捕捉到那笛声中隐藏的频率——三长一短,顿挫如令,竟与当年边军夜间传讯的暗号极为相似!
她眸光骤冷。
“有人在借我的局,行他们的事。”
翌日黄昏,韩烈悄然归来,披着一身风雪踏入麴家祠堂后院。
“查到了。”他压低嗓音,“义庄里藏了五个流浪乐师,皆是盲眼哑喉,靠吹笛乞食为生。但他们用的短笛……内管刻有‘柳’字令,是幽冥阁旧物。”
麴云凰眼神一凛。
幽冥阁——二十年前兵部暗设的“死籍司”,专司抹除阵亡将士名册,篡改战报,只为贪吞抚恤、安插亲信。
而主掌此阁者,正是柳元衡!
“他们不是在呼应魂册。”她缓缓起身,指尖轻抚短笛边缘,声音冷如霜刃,“他们是在催动魂册。用特制药粉熏染笛管,借音波激发人心恐惧,让看到黄纸之人产生幻觉,以为真被点名……这哪是鬼神作祟?这是以术驭心,以声杀人!”
韩烈咬牙:“柳元衡这是要借‘鬼名’之说,反过来清洗异己,把锅甩到我们头上!”
“所以他不怕‘鬼吏点名’传开。”麴云凰冷笑,“他怕的是,有人揭出他才是真正的‘点名者’。”
她转身望向供桌上的魂册残卷,火光映照下,纸页泛黄,墨迹斑驳,却仍能辨出一个个被朱笔圈杀的名字。
“既然他想玩音律摄魂……”她眸光一闪,“那我便让他听一听,什么叫真正的幻音。”
当夜,韩烈率老兵假扮道士,以“镇邪驱祟”为由,强行接管义庄,对外宣称要举行七日法事,超度枉死忠魂。
百姓信之,官府默许,柳党竟也未加阻拦——他们只当是民间愚行,殊不知,一场反噬正悄然埋下。
而就在子时钟响之际,五支短笛再度吹响。
可这一次,笛音清越悠扬,如山泉滴落,如松风拂林。
药粉早已被替换,原本诱发心魔的秘方,如今化作安神宁魂的奇香。
吹笛之人浑然不觉,只觉指尖温润,心头安宁,竟在笛声中沉沉睡去。
与此同时,柳府内院。
柳元衡猛然从梦中惊坐而起,冷汗浸透中衣。
梦中,千军万马列阵于前,皆披残甲,血染战袍。
为首一人,手持名册,朗声点名——“柳元衡!柳元衡!柳元衡!”
声如惊雷,直贯天灵。
他喘息未定,门外仆从慌忙叩门:“大人,城西义庄……又有黄纸飘出!”
“滚!”他暴起拔剑,一剑劈断门框,“再敢提一个‘名’字,杀无赦!”
三名仆从吓得跪地求饶,话未出口,人头已落。
书房深处,他颤抖着命心腹焚毁一叠密档——皆是幽冥阁旧档,记载着如何以药水隐写姓名、以音律诱发癫狂……火光映照他扭曲面容,仿佛有无数冤魂在灰烬中低语。
宫外,太子府。
牛俊逸接过密报,只扫一眼,唇角微扬。
“他自己承认了。”
他抬眸望向城南方向,那里,麴家祠堂的香火仍在升腾,而城楼之上,一道玄衣身影静静伫立,手中古琴轻拨一弦。
“爹,”麴云凰低语,琴音散入风雪,“这局棋,我们走活了。”
琴声袅袅,似有回应。
可无人看见,她袖中指尖,正缓缓渗出一道血线——灵犀诀的反噬,已悄然深入经脉。
柳元衡府邸,两具尸体横陈于书房两侧,七窍渗血,唇间皆衔着一张泛黄纸条,字迹歪斜却刺目——“昨夜点卯,未应者死”。
府中下人早已吓得跪地颤抖,连滚带爬地报与家主。
柳元衡披衣而出,指尖触及那纸条时,竟微微一颤。
他素来沉稳如铁,此刻眼底却掠过一丝极深的寒意。
“又是这等妖言!”他怒喝,声音却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什么不可名状之物,“烧了!全都烧了!”
可火盆刚起,一阵阴风破门而入,卷灭烛火,灰烬四散。
老管家哆嗦着拾起一片残纸,上面赫然还有一行未燃尽的小字:
> 周承德之后,轮到你。
满堂死寂。
消息不出半日,已如瘟疫般蔓延全城。
街头巷尾,茶肆酒楼,人人低语:“鬼吏点名,名单不休。”有人说是冤魂索命,有人道是邪术摄魂,更有人亲眼见三更天井边飘着黄纸,风不吹不动,人一近便无影无踪。
百姓惶惶,官员自危。
而城南那座冷清多年的麴家祠堂,却在三日内香火鼎盛,烟雾缭绕。
白布幡旗猎猎作响,跪拜者络绎不绝。
不仅平民百姓焚香祷告,连几位七品小官也悄然换上便服,携香烛前来,口中喃喃:“愿忠魂庇佑,我非奸佞。”
这一切,皆因一道传言悄然流传——唯有向平反的麴家献香,方可避“鬼点名”之劫。
此言出自何处?
无人知晓。
但牛俊逸站在太子府高阁之上,望着城南方向升腾的香火,唇角微扬。
“民心可用。”他对身旁幕僚道,“恐惧若不能止,便要引它转向。让他们怕错人,比怕对人更有用。”
与此同时,韩烈带着十二名老兵悄然行动。
这些人皆是退伍边军,家中亲眷曾被柳党构陷致死,心中积怨如火山将喷。
他们不需舞刀弄枪,只需胆大、记仇、嘴利。
每至子时,他们便潜入柳党重臣府邸外墙,以白石灰写下一行字:
> 某日某时,点名某某。
次日清晨,必有人疯癫奔出,或辞官请退,或急召心腹密议自保之策。
更有一名兵部郎中,竟在朝会中途失态,大喊“我没被点名!我没被点名!”,被当场扶下。
柳党内部,裂痕初现。
三名二品大员惊恐难安,连夜联名上奏,请皇帝彻查“妖言惑众”案,言辞恳切,痛斥邪术乱政,誓要“还朝堂清明”。
可熟悉内情者皆知,这哪是清君侧?
分明是割尾求生,欲将自己与柳元衡划清界限。
朝堂之上,风波暗涌。
牛俊逸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身着墨色锦袍,立于殿中,声音清朗如钟:“臣启陛下,近来‘鬼吏点名’之说虽属荒诞,然其背后,或藏权臣操弄之实。据查,二十年来兵部文书多有缺失,亡卒名录屡现异常增删,更有‘冥引录’残页现世,载有以药水隐写姓名、诱发心魔之术。”
他呈上沈砚遗书与《冥引录》残页,字字如刃:“此非鬼神之为,乃人力所布。借亡者之名,控生者之心,使将士畏战,政敌自溃——此等手段,岂非祸国?”
太子一脉齐声附议,要求成立专案,彻查兵部文书流向。
皇帝端坐龙椅,面容沉静,未发一言。
但当牛俊逸奏毕,他缓缓点头,只道:“准奏。设‘稽文案’,着牛俊逸牵头,三月内查明真相。”
旨意落定,满殿无声。
柳元衡立于阶下,脸色铁青,却不敢多言。
他知道,那场由他亲手点燃的恐惧之火,如今已被调转方向,正朝着他自己烧来。
而这一切的源头,那座香火缭绕的麴家祠堂后院,麴云凰正立于雪中。
她一袭玄衣,披风猎猎,手中握着一支短笛,指尖轻抚笛孔,眼神却冷得像冰。
“他们开始怕了。”韩烈低声禀报,“三日内,已有七人辞官,九人互揭旧罪。柳党根基动摇。”
麴云凰点头,却无喜色。
她抬头望向夜空,风雪扑面,寒意刺骨。
耳边似乎有极细微的声响,像是谁在低语,又似远处传来一丝不成调的笛音。
她闭上眼,体内真气缓缓流转,灵犀幻音诀悄然催动。
刹那间,整座京城的声息如潮水涌入心神——更鼓、犬吠、夜巡脚步、屋内私语……万千杂音中,她忽然捕捉到一丝异样。
子时将至。
一道极细微的笛声,自城北某处幽深巷陌飘来,频率诡异,不似寻常乐音,倒像是……某种回应。
她猛地睁开眼,眸光如电。
“不对。”她低声自语,“魂册是我所布,鬼名由我所写。可这笛声……为何像是在‘呼应’?”
她握紧短笛,指节泛白。
风雪中,那笛音若有若无,仿佛来自地底,又似出自人心深处。
她不动声色,将气息沉入丹田,再度凝神倾听。
而那一丝笛音,竟在子时整点,微微上扬,如同……点名开始。
第312章 谁在背后翻本子?
(续)
子时三刻,风雪愈急。
麴云凰立于城西高墙之上,玄衣紧裹,发丝如墨瀑垂落肩头,一双寒眸死死锁住下方那座破败义庄。
檐角残雪簌簌滑落,惊起栖鸦一片,而那诡异笛声,却依旧在夜风中幽幽回荡——不悲不喜,不疾不徐,偏偏带着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节奏,仿佛真有无形之手,在替死人点名。
她指尖微颤,不是因寒,而是体内真气已然濒临枯竭。
三日来,她夜夜催动灵犀幻音诀,以短笛为引,将全城声息尽收心神。
每一次倾听,都如刀割经脉;每一次催动,都在透支性命。
可她不能停——那“魂册”是她布下的局,每一个名字,每一张黄纸,皆由她亲手书写、暗中投放。
她要让柳党自相残杀,要让天下人看见忠良蒙冤的血债。
可如今,竟有外力在呼应。
“这不是巧合。”她闭眼凝神,真气再度流转,灵觉如蛛网铺展,瞬间捕捉到那笛声中隐藏的频率——三长一短,顿挫如令,竟与当年边军夜间传讯的暗号极为相似!
她眸光骤冷。
“有人在借我的局,行他们的事。”
翌日黄昏,韩烈悄然归来,披着一身风雪踏入麴家祠堂后院。
“查到了。”他压低嗓音,“义庄里藏了五个流浪乐师,皆是盲眼哑喉,靠吹笛乞食为生。但他们用的短笛……内管刻有‘柳’字令,是幽冥阁旧物。”
麴云凰眼神一凛。
幽冥阁——二十年前兵部暗设的“死籍司”,专司抹除阵亡将士名册,篡改战报,只为贪吞抚恤、安插亲信。
而主掌此阁者,正是柳元衡!
“他们不是在呼应魂册。”她缓缓起身,指尖轻抚短笛边缘,声音冷如霜刃,“他们是在催动魂册。用特制药粉熏染笛管,借音波激发人心恐惧,让看到黄纸之人产生幻觉,以为真被点名……这哪是鬼神作祟?这是以术驭心,以声杀人!”
韩烈咬牙:“柳元衡这是要借‘鬼名’之说,反过来清洗异己,把锅甩到我们头上!”
“所以他不怕‘鬼吏点名’传开。”麴云凰冷笑,“他怕的是,有人揭出他才是真正的‘点名者’。”
她转身望向供桌上的魂册残卷,火光映照下,纸页泛黄,墨迹斑驳,却仍能辨出一个个被朱笔圈杀的名字。
“既然他想玩音律摄魂……”她眸光一闪,“那我便让他听一听,什么叫真正的幻音。”
当夜,韩烈率老兵假扮道士,以“镇邪驱祟”为由,强行接管义庄,对外宣称要举行七日法事,超度枉死忠魂。
百姓信之,官府默许,柳党竟也未加阻拦——他们只当是民间愚行,殊不知,一场反噬正悄然埋下。
而就在子时钟响之际,五支短笛再度吹响。
可这一次,笛音清越悠扬,如山泉滴落,如松风拂林。
药粉早已被替换,原本诱发心魔的秘方,如今化作安神宁魂的奇香。
吹笛之人浑然不觉,只觉指尖温润,心头安宁,竟在笛声中沉沉睡去。
与此同时,柳府内院。
柳元衡猛然从梦中惊坐而起,冷汗浸透中衣。
梦中,千军万马列阵于前,皆披残甲,血染战袍。
为首一人,手持名册,朗声点名——“柳元衡!柳元衡!柳元衡!”
声如惊雷,直贯天灵。
他喘息未定,门外仆从慌忙叩门:“大人,城西义庄……又有黄纸飘出!”
“滚!”他暴起拔剑,一剑劈断门框,“再敢提一个‘名’字,杀无赦!”
三名仆从吓得跪地求饶,话未出口,人头已落。
书房深处,他颤抖着命心腹焚毁一叠密档——皆是幽冥阁旧档,记载着如何以药水隐写姓名、以音律诱发癫狂……火光映照他扭曲面容,仿佛有无数冤魂在灰烬中低语。
宫外,太子府。
牛俊逸接过密报,只扫一眼,唇角微扬。
“他自己承认了。”
他抬眸望向城南方向,那里,麴家祠堂的香火仍在升腾,而城楼之上,一道玄衣身影静静伫立,手中古琴轻拨一弦。
“爹,”麴云凰低语,琴音散入风雪,“这局棋,我们走活了。”
琴声袅袅,似有回应。
可无人看见,她袖中指尖,正缓缓渗出一道血线——灵犀诀的反噬,已悄然深入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