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寒风如刀,刮过皇城根下那座荒废已久的祠堂。
偏殿内一灯如豆,火苗摇曳,映着麴云凰侧脸冷峻的轮廓。
她端坐于蒲团之上,膝上横着那把通体乌沉的灵犀琴——琴身尚存余温,唯有第三弦,从中断裂,断口齐整,似被无形之力生生震断。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断弦,触感冰凉如死水。
那一夜回魂之音,三声叩问,直透九幽,唤醒的不只是柳元衡心头的血债,更是埋藏在幽冥簿上的亡魂执念。
可如今,她的经脉如被铁锈封死,内息运转滞涩如铅,每一次呼吸都似有千针自丹田逆刺而上,直穿心脉。
她闭目调息,额角渗出细密冷汗。
这不是寻常的真气耗损,而是反噬——来自她赖以逆天改命的“灵犀幻音诀”。
指腹微微一动,她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残页,边缘焦黑,字迹斑驳,正是沈砚临终前留下的《冥引录》残卷。
翻开至“音引魂契”一节,墨字赫然刺目:
【以律通幽,借音摄念。
七夜共鸣,心弦必崩。
轻则六识尽闭,重则魂魄离散,不可逆也。】
她的瞳孔微微一缩。
昨夜,正是第七夜。
回魂夜那一曲《百呼归名》,她以断弦为引,血指为弦,奏出三声“柳元衡……到未?”,声波穿魂,直抵黄泉。
百官惊惧,相府崩塌,可她自己,却已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
难怪胸口闷痛难当,难怪耳中时有嗡鸣如鬼语低诉。
她缓缓合上残页,指尖微微发颤,却很快压下。
不能停。
名单未清,仇人未诛,父亲的冤名仍刻在幽冥阁第二页上,如钉入骨。
她若倒下,谁来翻案?
谁来雪恨?
她从怀中取出一只青瓷小瓶,倒出一粒赤红药丸,药香辛辣刺鼻,乃西域奇毒“焚心引”所炼,可短暂激发潜能,代价是伤及本源。
她没有犹豫,仰头吞下。
药力瞬间炸开,如烈火焚经,她咬紧牙关,冷汗浸透内衫,却将琴抱得更紧。
外面风雪愈烈,殿外枯树沙沙作响,仿佛有无数亡魂在低语。
与此同时,东宫别院,牛俊逸立于窗前,手中握着一份泛黄的太医院密档,指尖轻点其中一行字迹:
“永昌三年,乐官周承远,奉命奏哀曲于祭陵夜,三日后疯癫,自断双耳,口中喃喃‘他们回来了’……病因:魂音逆噬,心脉碎裂。”
他眸色一沉。
这症状,与云凰近日举止如出一辙——言语渐少,眼神却愈发锐利;行动果决,却总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离府,不知所踪。
她瞒着他,正在用自己的命,换一场翻天覆地的清算。
牛俊逸转身走入密室,取出一枚玉质耳珰,通体乳白,内嵌极薄铜片,以秘法雕琢,可阻低频音波穿透耳识。
他又将此物悄然藏入一枚旧琴轸中——那是当年他赠她第一把琴时的调音之器,她一直珍存。
他将琴轸交予韩烈,只道:“她若再拨那根断弦,便递给她。”
韩烈接过,沉声应诺。
次日黄昏,他奉命巡视城西义庄。
此处埋葬无名尸骨,阴气极重,寻常人不敢近。
可近日却接连有乐师失踪,而幸存者皆神情恍惚,喃喃“听见琴声,说要归还名字”。
他心头一凛,顺着踪迹追至乱葬岗边缘,忽见一具尸体伏于雪中,衣衫残破,手死死攥着半截烧焦的纸片。
他掰开僵硬的手指,展开残纸——墨迹残存,唯有“牛”字一笔尚存,其余皆焚毁。
韩烈瞳孔骤缩。
魂册本是死物,可一旦被音律唤醒,亡魂执念便会反向追溯生者之名。
如今有人以残音引册,不仅窥得名单,更欲逆查其源——而下一个名字,赫然是“牛俊逸”!
他猛地抬头,望向远处风雪中的祠堂方向,心中警铃大作。
可就在同一时刻——
祠堂偏殿,烛火忽灭。
麴云凰睁开眼,眸光如刃。
她手中握着韩烈送来的琴轸,指尖缓缓摩挲,却并未拆开。
风穿殿而过,断弦微颤。
她抬手,将琴轸收入袖中,起身推门。
风雪扑面,她玄衣如夜,一步步走入茫茫雪幕,直奔城西义庄。
子时将至,地底无声。
她盘膝坐于坟茔之间,取出灵犀琴,以残弦轻拨——
一音孤起,如针落寒潭。
刹那间,灵犀幻音诀运转,她五感骤然放大,天地归寂,唯余地下一丝极细微的波动,悄然回荡。
那频率……极低,极诡。
不是人吹,非笛非箫。
像是……某种东西,在泥土深处,缓缓呼吸。
子时三刻,风止雪歇,天地凝滞如死。
麴云凰端坐于乱葬岗中央,灵犀琴横于膝上,那根断裂的第三弦在月光下泛着冷铁般的光泽。
她未拆开袖中琴轸,却能感知到其中藏着的玉质耳珰——牛俊逸的沉默关切,像一根细线缠在心口,勒得她呼吸微滞。
可此刻,她不能软。
她要听的,不是人声,而是地底的低语。
指尖轻拨,残弦颤动,仅一音,极短、极锐,如针破膜,刺入寂静长夜。
刹那间,灵犀幻音诀自丹田升起,五感骤然扩张——耳中万籁归寂,唯余一道极细微的波动,自地底深处缓缓传来。
那不是琴声,也不是人语。
是风,穿过孔穴的呜咽,带着某种规律性的回响,仿佛地脉之中,藏有一具巨大而腐朽的肺,在缓慢呼吸。
她眸光一凛,循声而动,手中短刃破雪掘土,寒气刺骨,指尖冻裂渗血,她却恍若未觉。
半个时辰后,铁刃撞上硬物——青石板下,竟是一条早已废弃的地下水道入口,砖石刻有旧时工部标记,通向皇城西北角,那片早已封禁多年的内库旧址。
她蹲身细察,指尖抚过石壁苔痕,忽觉异样:壁缝间残留极淡的朱砂味,混着陈年墨香。
这不是寻常工匠所留。
更令她脊背发寒的是,石壁内侧刻有一圈微不可察的音律符号——与《冥引录》中“魂音引契”的秘纹,竟有七分相似。
她终于明白了。
所谓“回魂夜”、所谓“幽冥名录显字”,根本不是她一人之力唤醒亡魂。
是有人,在地底,借她的音律为引,以这隐秘水道为脉,布下一座活阵。
她的每一次奏琴,都成了对方重写名录的契机;她每唤醒一个名字,就等于替那人打开了通往权柄核心的一道门。
而真正的“翻本子”之人,并未死于当年抄家大火。
他藏身体制最深的阴影里,借她与柳元衡的生死博弈,悄然篡改规则,重定生死簿。
寒意从脚底窜上天灵。
她缓缓起身,将《冥引录》残页置于火折之上。
火苗舔舐焦边,墨字在焰中扭曲如鬼舞,最终化为灰烬,随风散去。
但她没有毁掉所有。
她取出早已备好的新琴面——乌檀为底,以秘法嵌入一层薄如蝉翼的血玉。
指尖咬破,鲜血滴落,她一笔一划,将“血仇之后”四字拓印其上。
血渗入玉纹,竟自发泛出微光,仿佛有魂在应。
翌日清晨,韩烈奉命出城,于各坊市口张贴黑榜,朱砂大字赫然:
> “新录鬼吏已择主,名录将录‘篡史者’。”
话音未落,城中忽起异象——所有悬挂的铜铃无风自鸣,西市一口古井喷出血雾,而守陵老卒惊呼,昨夜子时,祖庙牌位集体转向南方,正对那条废弃水道出口。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幽冥阁禁地。
守阁宦官例行拂尘,忽见那册千年空白的幽冥簿,第二页上,“牛”字边缘,竟缓缓渗出一丝红痕,如血泪滑落,浸染纸面。
他惊退三步,再看时,字迹已恢复如初,唯余一抹潮湿,像是……谁在暗处,轻轻划了一笔。
风,开始往另一个方向吹了。
偏殿内一灯如豆,火苗摇曳,映着麴云凰侧脸冷峻的轮廓。
她端坐于蒲团之上,膝上横着那把通体乌沉的灵犀琴——琴身尚存余温,唯有第三弦,从中断裂,断口齐整,似被无形之力生生震断。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断弦,触感冰凉如死水。
那一夜回魂之音,三声叩问,直透九幽,唤醒的不只是柳元衡心头的血债,更是埋藏在幽冥簿上的亡魂执念。
可如今,她的经脉如被铁锈封死,内息运转滞涩如铅,每一次呼吸都似有千针自丹田逆刺而上,直穿心脉。
她闭目调息,额角渗出细密冷汗。
这不是寻常的真气耗损,而是反噬——来自她赖以逆天改命的“灵犀幻音诀”。
指腹微微一动,她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残页,边缘焦黑,字迹斑驳,正是沈砚临终前留下的《冥引录》残卷。
翻开至“音引魂契”一节,墨字赫然刺目:
【以律通幽,借音摄念。
七夜共鸣,心弦必崩。
轻则六识尽闭,重则魂魄离散,不可逆也。】
她的瞳孔微微一缩。
昨夜,正是第七夜。
回魂夜那一曲《百呼归名》,她以断弦为引,血指为弦,奏出三声“柳元衡……到未?”,声波穿魂,直抵黄泉。
百官惊惧,相府崩塌,可她自己,却已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
难怪胸口闷痛难当,难怪耳中时有嗡鸣如鬼语低诉。
她缓缓合上残页,指尖微微发颤,却很快压下。
不能停。
名单未清,仇人未诛,父亲的冤名仍刻在幽冥阁第二页上,如钉入骨。
她若倒下,谁来翻案?
谁来雪恨?
她从怀中取出一只青瓷小瓶,倒出一粒赤红药丸,药香辛辣刺鼻,乃西域奇毒“焚心引”所炼,可短暂激发潜能,代价是伤及本源。
她没有犹豫,仰头吞下。
药力瞬间炸开,如烈火焚经,她咬紧牙关,冷汗浸透内衫,却将琴抱得更紧。
外面风雪愈烈,殿外枯树沙沙作响,仿佛有无数亡魂在低语。
与此同时,东宫别院,牛俊逸立于窗前,手中握着一份泛黄的太医院密档,指尖轻点其中一行字迹:
“永昌三年,乐官周承远,奉命奏哀曲于祭陵夜,三日后疯癫,自断双耳,口中喃喃‘他们回来了’……病因:魂音逆噬,心脉碎裂。”
他眸色一沉。
这症状,与云凰近日举止如出一辙——言语渐少,眼神却愈发锐利;行动果决,却总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离府,不知所踪。
她瞒着他,正在用自己的命,换一场翻天覆地的清算。
牛俊逸转身走入密室,取出一枚玉质耳珰,通体乳白,内嵌极薄铜片,以秘法雕琢,可阻低频音波穿透耳识。
他又将此物悄然藏入一枚旧琴轸中——那是当年他赠她第一把琴时的调音之器,她一直珍存。
他将琴轸交予韩烈,只道:“她若再拨那根断弦,便递给她。”
韩烈接过,沉声应诺。
次日黄昏,他奉命巡视城西义庄。
此处埋葬无名尸骨,阴气极重,寻常人不敢近。
可近日却接连有乐师失踪,而幸存者皆神情恍惚,喃喃“听见琴声,说要归还名字”。
他心头一凛,顺着踪迹追至乱葬岗边缘,忽见一具尸体伏于雪中,衣衫残破,手死死攥着半截烧焦的纸片。
他掰开僵硬的手指,展开残纸——墨迹残存,唯有“牛”字一笔尚存,其余皆焚毁。
韩烈瞳孔骤缩。
魂册本是死物,可一旦被音律唤醒,亡魂执念便会反向追溯生者之名。
如今有人以残音引册,不仅窥得名单,更欲逆查其源——而下一个名字,赫然是“牛俊逸”!
他猛地抬头,望向远处风雪中的祠堂方向,心中警铃大作。
可就在同一时刻——
祠堂偏殿,烛火忽灭。
麴云凰睁开眼,眸光如刃。
她手中握着韩烈送来的琴轸,指尖缓缓摩挲,却并未拆开。
风穿殿而过,断弦微颤。
她抬手,将琴轸收入袖中,起身推门。
风雪扑面,她玄衣如夜,一步步走入茫茫雪幕,直奔城西义庄。
子时将至,地底无声。
她盘膝坐于坟茔之间,取出灵犀琴,以残弦轻拨——
一音孤起,如针落寒潭。
刹那间,灵犀幻音诀运转,她五感骤然放大,天地归寂,唯余地下一丝极细微的波动,悄然回荡。
那频率……极低,极诡。
不是人吹,非笛非箫。
像是……某种东西,在泥土深处,缓缓呼吸。
子时三刻,风止雪歇,天地凝滞如死。
麴云凰端坐于乱葬岗中央,灵犀琴横于膝上,那根断裂的第三弦在月光下泛着冷铁般的光泽。
她未拆开袖中琴轸,却能感知到其中藏着的玉质耳珰——牛俊逸的沉默关切,像一根细线缠在心口,勒得她呼吸微滞。
可此刻,她不能软。
她要听的,不是人声,而是地底的低语。
指尖轻拨,残弦颤动,仅一音,极短、极锐,如针破膜,刺入寂静长夜。
刹那间,灵犀幻音诀自丹田升起,五感骤然扩张——耳中万籁归寂,唯余一道极细微的波动,自地底深处缓缓传来。
那不是琴声,也不是人语。
是风,穿过孔穴的呜咽,带着某种规律性的回响,仿佛地脉之中,藏有一具巨大而腐朽的肺,在缓慢呼吸。
她眸光一凛,循声而动,手中短刃破雪掘土,寒气刺骨,指尖冻裂渗血,她却恍若未觉。
半个时辰后,铁刃撞上硬物——青石板下,竟是一条早已废弃的地下水道入口,砖石刻有旧时工部标记,通向皇城西北角,那片早已封禁多年的内库旧址。
她蹲身细察,指尖抚过石壁苔痕,忽觉异样:壁缝间残留极淡的朱砂味,混着陈年墨香。
这不是寻常工匠所留。
更令她脊背发寒的是,石壁内侧刻有一圈微不可察的音律符号——与《冥引录》中“魂音引契”的秘纹,竟有七分相似。
她终于明白了。
所谓“回魂夜”、所谓“幽冥名录显字”,根本不是她一人之力唤醒亡魂。
是有人,在地底,借她的音律为引,以这隐秘水道为脉,布下一座活阵。
她的每一次奏琴,都成了对方重写名录的契机;她每唤醒一个名字,就等于替那人打开了通往权柄核心的一道门。
而真正的“翻本子”之人,并未死于当年抄家大火。
他藏身体制最深的阴影里,借她与柳元衡的生死博弈,悄然篡改规则,重定生死簿。
寒意从脚底窜上天灵。
她缓缓起身,将《冥引录》残页置于火折之上。
火苗舔舐焦边,墨字在焰中扭曲如鬼舞,最终化为灰烬,随风散去。
但她没有毁掉所有。
她取出早已备好的新琴面——乌檀为底,以秘法嵌入一层薄如蝉翼的血玉。
指尖咬破,鲜血滴落,她一笔一划,将“血仇之后”四字拓印其上。
血渗入玉纹,竟自发泛出微光,仿佛有魂在应。
翌日清晨,韩烈奉命出城,于各坊市口张贴黑榜,朱砂大字赫然:
> “新录鬼吏已择主,名录将录‘篡史者’。”
话音未落,城中忽起异象——所有悬挂的铜铃无风自鸣,西市一口古井喷出血雾,而守陵老卒惊呼,昨夜子时,祖庙牌位集体转向南方,正对那条废弃水道出口。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幽冥阁禁地。
守阁宦官例行拂尘,忽见那册千年空白的幽冥簿,第二页上,“牛”字边缘,竟缓缓渗出一丝红痕,如血泪滑落,浸染纸面。
他惊退三步,再看时,字迹已恢复如初,唯余一抹潮湿,像是……谁在暗处,轻轻划了一笔。
风,开始往另一个方向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