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念头-《赌石,我的龙瞳能鉴定一切!》

  主持人硬着头皮,公布答案。

  大屏幕上显示出一段专家的视频讲解,内容……竟然和陈寻说的一模一样!

  【回答正确!张小采队再得一分!】

  吴焰的脸,已经黑如锅底。

  王老师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这个年轻人是谁?他说的这些,都是考古界最新的、还未公开发表的结论!

  他怎么可能知道?

  接下来,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无论题目多么偏门,多么刁钻,无论是辨别字画的印章,还是识别青铜器的铭文。

  王老师还在苦思冥想,陈寻已经云淡风轻地说出了正确答案。

  而且,他总能从一些匪夷所思的角度,给出让人无法反驳的解释。

  五比零!

  这分明是请来了一位历史大神啊!

  而且还是对文物有深刻了解的。

  节目录制结束后,张小采拉着陈寻。

  “今天真的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这次就丢大人了。”

  她真诚地拿出手机:

  “方便的话,我们加个联系方式吧?以后你来京城,我一定请你吃饭!”

  陈寻看了一眼旁边兴奋不已的周若竹,点了点头,和她互换了号码。

  回到酒店,周若竹还沉浸在激动之中。

  周若竹还在夸陈寻。

  “你今天实在是太厉害啦,陈寻。”

  陈寻宠溺的摸了摸周若竹的头。

  就在两人准备回房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电梯里走了出来。

  是张小采。

  “这么巧?”

  张小采看到他们,也有些意外,笑着打了个招呼。

  “小采姐好!”

  周若竹立刻化身小迷妹,凑了上去。

  “小采姐,你也是刚回来吗?我能……能跟你合张影吗?”

  “当然可以。”

  张小采脾气很好,欣然同意。

  拍完照,她和周若竹又多聊了两句,主要是周若竹在问,她在答。

  陈寻站在一旁。

  “啊……”

  张小采忽然发出一声痛呼,她捂着心口。

  紧接着,她身子一软,眼睛一翻,直挺挺地朝着后面倒了下去。

  周若竹的尖叫声刺破了酒店走廊的宁静,她手忙脚乱地想去扶张小采。

  却又怕造成二次伤害,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陈寻却异常冷静。

  他一步上前,蹲下身,沉声道:

  “别慌,让我看看。”

  他的声音不大,却瞬间让慌乱的周若竹找到了主心骨。

  陈寻的手指轻轻搭在张小采的手腕上。

  脉象沉、涩、细、微,气若游丝,却又暗藏一股诡异的躁动。

  不是突发疾病。

  是中毒!

  而且是一种极其阴损、能迅速破坏心脉的毒。

  他的脑海里瞬间闪过吴焰那张怨毒的脸。

  真是输不起啊。

  “若竹,你去前台,告诉经理这里有人需要急救,让他们带急救箱过来,但先别打120。”

  陈寻语速极快,条理清晰。

  周若竹虽然不解,但出于对陈寻的绝对信任。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冲向电梯。

  走廊里只剩下陈寻和昏迷的张小采。

  就是现在!

  陈寻左手依旧搭在张小采的脉门上,右手抬起。

  内气顺着经脉滑入,催动五灵珠。

  那股盘踞在她心脉中的阴损毒素。

  瞬间被消融、净化,连一丝痕迹都未曾留下。

  “咳……咳咳……”

  张小采猛地一阵咳嗽,眼睫毛剧烈颤动,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眼神迷茫,视野从模糊到清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寻那张近在咫尺的的脸。

  “我……我这是怎么了?”

  她声音虚弱,只觉得浑身脱力,但那股让她窒息的剧痛已经消失了。

  “你醒了。”

  陈寻收回手。

  这时,周若竹带着酒店经理和几个保安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小采姐!你醒了!天呐,吓死我了!”

  周若竹扑过来,喜极而泣。

  陈寻扶着张小采,让她靠着墙壁坐好。

  然后才用只有他们三人能听见的声音,平静地投下一颗炸雷。

  “你不是生病,是中了毒。”

  张小采的血色刚刚恢复一丝,闻言瞬间又褪得一干二净。

  中毒?

  她立刻想到了今天的节目录制,想到了吴焰那几乎要杀人的眼神。

  是他?

  “是……是你救了我?”

  她抬起头,看着陈寻。

  陈寻点点头,算是默认。

  他淡淡提醒道: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时候,挡了别人的路,就会招来祸事。以后万事小心,尤其是那个吴焰。”

  他没有说死,但暗示已经足够。

  张小采是个聪明人,她用力点头。

  回到房间,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周若竹再也忍不住,一把从背后抱住陈寻,脸颊紧紧贴在他的背上。

  “你今天……太厉害了。”

  月光从落地窗洒入,夜色温柔。

  周若竹躺在陈寻怀里,勾着陈寻的手玩。

  “灵犀珠宝最近的发展确实不错,公司试图挖掘彩色宝石饰品这一方向……未来说不定要去一趟斯兰卡,看看能不能获得稳定的宝石供应渠道。”

  周若竹说着抬头看向陈寻。

  “你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陈寻宠溺的摸了摸她的头。

  自己也没出国过。

  答应说好。

  周若竹眼睛更亮了。

  “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陈寻心里心里默算了一下。

  南方中医大会七天之后就会举行。

  “两周之后吧。”

  “好!”

  第二天,两人回了江城。

  陈寻没有休息,直接去了市一院的义诊点。

  诊室内,几位老中医正围着他,热情地讨论着。

  陈寻只是谦虚地笑了笑,一边熟练地为病人搭脉开方。

  这时,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在儿子的搀扶下,千恩万谢地离开。

  坐诊的李老叹了口气:

  “唉,这位大爷家住得远,在山里头。来一趟城里,光车费就得百来块,要不是有咱们这义诊,他这老寒腿怕是就拖一辈子了。”

  另一位老中医也附和:

  “是啊,咱们这义含金量高,可毕竟一周才一次,能帮到的人还是太少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陈寻握着笔的手微微一顿。

  是啊,太少了。

  为什么不自己开一个医馆?

  诊金低廉,药费公道,甚至可以为那些真正付不起钱的穷苦之人免单。

  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帮助更多的人,更能将功德之力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