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66天傍晚,来到贵州的兴隆,即现代的新州。
为什么有旧州、新州之区别?
这不得不说旧州的前尘往事了。
旧州所在的地方,在春秋时期,就是且兰国所在地,旧州就是且兰国的都城,该城名字叫且兰。
且兰国是贵州境内,唯一能与夜郎国比肩的小国,两国相邻。
汉武帝时,唐蒙上书说可借助夜郎国十万精兵,帮助大汉制服南越;汉武帝拜唐蒙为中将,率领千人,从巴蜀入,谒见夜郎侯多同。
唐蒙给了夜郎侯丰厚的赏赐,约定在夜郎国设置官吏,让夜郎侯儿子担任长官。
夜郎旁边的小邑都垂涎中原的丝绸,所以暗通唐蒙。
此其时,汉朝派出使者,叫且兰国去攻打南越,且兰国拒绝。
唐蒙回京报告,汉武帝便在夜郎旁边的小邑设立犍为郡,派巴蜀兵治道,从僰道通往牂牁江,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灭了南越。
灭南越,是汉武帝统一岭南的关键胜利。
公元前111年,即平定南越的同一年,汉朝借口且兰拒不出兵南越就是叛汉,出兵灭了且兰。
夜郎候本来归附于南越国,南越既被汉所灭,夜郎不战而败,只得遣使入朝,汉武帝便封夜郎侯为夜郎王。
后来,夜郎王兴试图扩张领土,与广西勾酊王、云南漏卧侯等势力发生地盘争夺战争。
汉成帝为平息纷争,派遣使臣调解纷争,但夜郎王兴拒绝服从调解。
于公元前27年,汉成帝密令地方官员诱杀夜郎王兴。
夜郎王兴的亲属为复仇发兵,途中队伍内讧,至此,夜郎国分裂、瓦解、消失。
灭了且兰,又灭夜郎,之后汉朝在此处置牂牁郡。
牂牁郡管辖范围,是在贵州境内的且兰、鄨、平夷、毋敛、谈指、出丹、夜郎、同并、谈焒、漏江、毋单、宛温、镡封、漏卧、句町、进乘、西随等 17 县,郡治在且兰,即后来的旧州。
上述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说清楚,在贵州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不同民族不同头领之间的许多关于权利归属的争夺战争,这些战争,必然有仇恨的停留与延伸。
在明朝平西之前,贵州基本上处于各地土司占山为王的情况。
明朝洪武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5月,傅友德平定狼洞,于狼洞地设卫,改狼洞名兴隆,属贵州都司,这个时候,治所仍沿用且兰。
在后来的明朝清朝,且兰属于黄平州管辖范围。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87年,清朝政府将黄平州的治所,移至兴隆,兴隆改称新州,而且兰,改名为“旧州”。
清朝这么费力也要用一个新州替代旧州,目的是为了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明朝虽然平定了贵州,但当地根深蒂固的“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土司制度,一直是当权者的心头之患。
黄平的得名,除了因为当地泥土为黄色,土地平坦之意外,在苗族语言里,“黄平”意思又为“皇城”。
“且兰古国”,于当地苗族人心里,一直都有故国情怀。
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彻底将西南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体系?,在贵州地区,因民族聚居特点,清朝想出了“改土归流”的政策,政策的具体实施是通过行政命名调整来推动地方整合。
凡事别只看表面!
要想有效管理一个国家,当权者一定要懂人治之法。
况且,清朝的州县官需承担全部政务职责,包括钱粮、刑名、教化等事务,清朝政府将黄平州并入兴隆卫,并重新命名,可减少管理层级重叠,减少了行政冗余,新州即兴隆卫作为新设机构更聚焦军事与地方事务的统筹。 ?
弃用且兰作旧州治所,并将且兰改名旧州;同时将兴隆改名新州,启用新州为州治所,这一行政变更,从明里,抹去旧时代的痕迹,抚平岁月沧桑;在暗里,潜而默化要令民众接受朝廷有效管理。
事实证明,清朝的这一举措行之有效。
经过明朝的军屯、商屯、民屯之后,到了清朝,当时的且兰作为州治,已满足不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地域管理的实际需求。
迁至新州后,除了有弃旧立新之意,还优化了地方治理效率,同时避免了行政混乱,更通过行政一体化,实行保甲制度、丈量土地、厘定租税等措施,促进当地社会进步?,推动了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
所以,旧州、新州,是直到清朝才有的名字。
在明朝时,且兰就是后来的旧州,兴隆就是后来的新州。
言归正传。
兴隆就是一个军屯的卫所之地,就在驿道旁,有客栈、饭店、街市,很兴旺热闹。
我们入住了客栈后,就到客栈旁的饭店吃饭。
在兴隆,我们吃到黄平苗族人家的一道奇特的美食,叫腌汤。
腌,与“安”同音,是指一种采用青菜为主,再加入玉米、小麦、糯米、辣椒、黄豆及其他调料等进行腌制而成的汤锅底料,加入肉类同煮,闻起极臭,食之余香满口,食欲大增。
还有一盘酸汤鱼。
我们一路走来,但凡有苗族的地方,都吃过酸汤鱼,但在兴隆吃的酸汤鱼与别的地方很不相同。
一问之下,原来这款酸汤鱼,叫做重安酸汤鱼。
我们问饭店小二:为什么叫重安酸汤鱼?
饭店小二说:因为是重安的特色。
船夫插口说:重安是在兴隆南边的一个小镇。
饭店小二说:重安酸汤鱼,以本地黄壤土质的鲤鱼和清水江鲤鱼、稻花鱼作主料,选用当地自酿糯米发酵的酸汤为佐料,加入生姜、西红柿、生辣椒、少许花椒和木姜以及鱼香菜等。
这道酸汤鱼非常鲜美,非常下饭!
最后我们还每人一碗叫重安凉虾的小食。
名字叫重安凉虾,除了形似虾外,跟虾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看上去,就是把米糊冷却成一条条细虾状,可以加入精心制作的酸汤,酸辣爽口、配上黄豆的咸香,再撒上一把葱花,就可以吃了。
凉虾类似米豆腐,不过,凉虾是用四季葱和贵朝米榨成米浆,然后将榨好的米浆和澄清的石灰水一起熬制,最后把熬制成的米糊趁热倒进漏勺,用凉水从漏勺下面接住掉下来的米糊,待冷却便成了凉虾。
又是非常充实和满足的一天。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66天傍晚,来到贵州的兴隆,即现代的新州。
为什么有旧州、新州之区别?
这不得不说旧州的前尘往事了。
旧州所在的地方,在春秋时期,就是且兰国所在地,旧州就是且兰国的都城,该城名字叫且兰。
且兰国是贵州境内,唯一能与夜郎国比肩的小国,两国相邻。
汉武帝时,唐蒙上书说可借助夜郎国十万精兵,帮助大汉制服南越;汉武帝拜唐蒙为中将,率领千人,从巴蜀入,谒见夜郎侯多同。
唐蒙给了夜郎侯丰厚的赏赐,约定在夜郎国设置官吏,让夜郎侯儿子担任长官。
夜郎旁边的小邑都垂涎中原的丝绸,所以暗通唐蒙。
此其时,汉朝派出使者,叫且兰国去攻打南越,且兰国拒绝。
唐蒙回京报告,汉武帝便在夜郎旁边的小邑设立犍为郡,派巴蜀兵治道,从僰道通往牂牁江,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灭了南越。
灭南越,是汉武帝统一岭南的关键胜利。
公元前111年,即平定南越的同一年,汉朝借口且兰拒不出兵南越就是叛汉,出兵灭了且兰。
夜郎候本来归附于南越国,南越既被汉所灭,夜郎不战而败,只得遣使入朝,汉武帝便封夜郎侯为夜郎王。
后来,夜郎王兴试图扩张领土,与广西勾酊王、云南漏卧侯等势力发生地盘争夺战争。
汉成帝为平息纷争,派遣使臣调解纷争,但夜郎王兴拒绝服从调解。
于公元前27年,汉成帝密令地方官员诱杀夜郎王兴。
夜郎王兴的亲属为复仇发兵,途中队伍内讧,至此,夜郎国分裂、瓦解、消失。
灭了且兰,又灭夜郎,之后汉朝在此处置牂牁郡。
牂牁郡管辖范围,是在贵州境内的且兰、鄨、平夷、毋敛、谈指、出丹、夜郎、同并、谈焒、漏江、毋单、宛温、镡封、漏卧、句町、进乘、西随等 17 县,郡治在且兰,即后来的旧州。
上述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说清楚,在贵州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不同民族不同头领之间的许多关于权利归属的争夺战争,这些战争,必然有仇恨的停留与延伸。
在明朝平西之前,贵州基本上处于各地土司占山为王的情况。
明朝洪武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5月,傅友德平定狼洞,于狼洞地设卫,改狼洞名兴隆,属贵州都司,这个时候,治所仍沿用且兰。
在后来的明朝清朝,且兰属于黄平州管辖范围。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87年,清朝政府将黄平州的治所,移至兴隆,兴隆改称新州,而且兰,改名为“旧州”。
清朝这么费力也要用一个新州替代旧州,目的是为了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明朝虽然平定了贵州,但当地根深蒂固的“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土司制度,一直是当权者的心头之患。
黄平的得名,除了因为当地泥土为黄色,土地平坦之意外,在苗族语言里,“黄平”意思又为“皇城”。
“且兰古国”,于当地苗族人心里,一直都有故国情怀。
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彻底将西南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体系?,在贵州地区,因民族聚居特点,清朝想出了“改土归流”的政策,政策的具体实施是通过行政命名调整来推动地方整合。
凡事别只看表面!
要想有效管理一个国家,当权者一定要懂人治之法。
况且,清朝的州县官需承担全部政务职责,包括钱粮、刑名、教化等事务,清朝政府将黄平州并入兴隆卫,并重新命名,可减少管理层级重叠,减少了行政冗余,新州即兴隆卫作为新设机构更聚焦军事与地方事务的统筹。 ?
弃用且兰作旧州治所,并将且兰改名旧州;同时将兴隆改名新州,启用新州为州治所,这一行政变更,从明里,抹去旧时代的痕迹,抚平岁月沧桑;在暗里,潜而默化要令民众接受朝廷有效管理。
事实证明,清朝的这一举措行之有效。
经过明朝的军屯、商屯、民屯之后,到了清朝,当时的且兰作为州治,已满足不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地域管理的实际需求。
迁至新州后,除了有弃旧立新之意,还优化了地方治理效率,同时避免了行政混乱,更通过行政一体化,实行保甲制度、丈量土地、厘定租税等措施,促进当地社会进步?,推动了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
所以,旧州、新州,是直到清朝才有的名字。
在明朝时,且兰就是后来的旧州,兴隆就是后来的新州。
言归正传。
兴隆就是一个军屯的卫所之地,就在驿道旁,有客栈、饭店、街市,很兴旺热闹。
我们入住了客栈后,就到客栈旁的饭店吃饭。
在兴隆,我们吃到黄平苗族人家的一道奇特的美食,叫腌汤。
腌,与“安”同音,是指一种采用青菜为主,再加入玉米、小麦、糯米、辣椒、黄豆及其他调料等进行腌制而成的汤锅底料,加入肉类同煮,闻起极臭,食之余香满口,食欲大增。
还有一盘酸汤鱼。
我们一路走来,但凡有苗族的地方,都吃过酸汤鱼,但在兴隆吃的酸汤鱼与别的地方很不相同。
一问之下,原来这款酸汤鱼,叫做重安酸汤鱼。
我们问饭店小二:为什么叫重安酸汤鱼?
饭店小二说:因为是重安的特色。
船夫插口说:重安是在兴隆南边的一个小镇。
饭店小二说:重安酸汤鱼,以本地黄壤土质的鲤鱼和清水江鲤鱼、稻花鱼作主料,选用当地自酿糯米发酵的酸汤为佐料,加入生姜、西红柿、生辣椒、少许花椒和木姜以及鱼香菜等。
这道酸汤鱼非常鲜美,非常下饭!
最后我们还每人一碗叫重安凉虾的小食。
名字叫重安凉虾,除了形似虾外,跟虾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看上去,就是把米糊冷却成一条条细虾状,可以加入精心制作的酸汤,酸辣爽口、配上黄豆的咸香,再撒上一把葱花,就可以吃了。
凉虾类似米豆腐,不过,凉虾是用四季葱和贵朝米榨成米浆,然后将榨好的米浆和澄清的石灰水一起熬制,最后把熬制成的米糊趁热倒进漏勺,用凉水从漏勺下面接住掉下来的米糊,待冷却便成了凉虾。
又是非常充实和满足的一天。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