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一案沸沸扬扬,早传得街知巷闻。案子由梁州府审理,却迁延二十余日仍未审结,坊间不免有梁州府畏惧陈封权势,不敢依律断罪之说。
更有传言苦主杨鹏一家虽在朝为官,却也为陈封仗势欺压,因此不敢深究,便连几个人证也不得不改了口供,渐渐没了声息。
为因案情难以查明,案子悬而未决,陈銮便久久羁押在梁州府。然陈封以军功扬名,素得民望,便有许多梁都百姓为陈封鸣不平,更有百姓言道,陈封国之柱石,其子纵罪犯滔天,也当免死,以酬其拓土靖边之功。却也有人以为,陈封虽于国有功,却也不可为其子之免死金牌,否则朝廷无以约束功臣,长此以往,国法无存。
如此,民间议论纷纷不绝,陈封也早有耳闻,却不放心上。此番杨敬已有意撂开手,杨鹏也不再咬死不松口,只需再拖延几日,梁州府寻个由头,以“案情难明”了结此案,陈銮便性命无忧矣。
如今可虑者唯洪福洪庆兄弟,不知此一番行事能否瞒过他兄弟二人。其间也曾数次见着洪庆,却也只说公事,并未言及此事。以此看,只怕他兄弟二人已有所察觉,设法除去洪家兄弟也要加快着些了,否则只怕难免为其所算。
这案子非但民间议论,朝中也是争论不休,政事堂见物议沸腾,甚嚣尘上,便于三月将尽之时,下一道政令与梁州府,命其尽速结案,以免牵连过广。
三月二十九日午后,都宣抚使司签押房明厅内,七八个记室参军正在案牍账册间忙碌着,程备与两个长史在一旁喝茶闲聊。
一月将尽,驻守梁都各卫兵马将预计下月开销钱粮报了上来,都宣抚使司须逐一核实累计,于明日呈报政事堂。此事原不过例行公事,却偏偏要在每月最后两日做完,因此每到此时,都宣抚使司衙门中总要忙乱一阵。
忽见屋门开处,吕吉引着一个身着青色斗篷的人走了进来,也不看厅内众人,直向北侧里屋走去。陈封正在里间内歇息,程备不免留意,细看那人不由心中一动,只见那人以兜帽遮住大半头面,虽看不清面目,身形却似曾相识。程备遂与两个长史打个哈哈,便即起身,随着吕吉二人身后,也进了北屋。
穿过外间直入里屋,只见陈封正倚在东侧榻上闭目歇晌,三人进屋也未睁眼。程备回身将门关严,道:“吕二郎,这是何人?”
那人将兜帽摘下,拱手作礼道:“程部使,是我。”
程备惊道:“三官人,如何是你?却如何这般装扮?”
只见那人面目清秀,胡须清疏,正是陈圭。
只听身后衣衫窸窣,回身看时,陈封已是醒了,正自趿鞋下地,慢慢行至书案之后坐了,道:“中行,有事便说罢。”
陈圭不及施礼,便道:“大哥,大事不好,大郎此番有难了。”
陈封一惊,却又稳住心神,挥挥手道:“吕二郎,守住这屋门口,外人不得擅入。命二虎看住窗下。”
吕吉应声去了。陈封又道:“中行莫急,且坐了细说,无患也一并参详。”
陈圭却不坐,道:“大哥,大郎的案子有变,小弟彷徨无措,只得来禀明大哥,请大哥裁处。”
陈封冷了脸,道:“中行,事急也须细说,何必张皇。”
程备扶陈圭坐了,笑道:“三官人关心则乱,有太尉在此,却也不必急在一时半刻。三官人慢慢说便是。”说罢又倾了一碗茶递与陈圭。
陈圭强自定神,接过茶却不饮,道:“是。三日之前政事堂行文与梁州府,命梁州府三月底之前了结大郎的案子。岳府君将差事派与沈孔修,沈孔修也与我商议,拟在今日升堂问案。这案子已多日没有新案情,原本不必再审,岳府君与沈判官也不过有意拖延罢了。本以为待到今日升堂,便以案情不明结案,明日便可呈送刑部了。”
“小弟因避嫌不能旁听问案,便在后堂等候,本想不过片刻便可退堂,再向沈孔修问个究竟便是,哪知辰时升堂,直至巳时末仍未审结。小弟心急,遣人数次至前堂探听,差役回禀只说堂上纷乱,多人争执不下,又说有了新的人证。却因去得晚了,听不分明,又不敢久留,便回来禀报。小弟心知出了变故,却也只得等候沈孔修退堂再作道理。”
“待到午时沈孔修方才退堂,小弟这才知晓原委。原来初升堂时仍如往日一般,大郎与快活楼店家如前供述,并无错谬。沈孔修正待结案,却不想堂前竟忽地来了几人,称有要紧实情禀告。沈孔修只得将人唤上堂来,原来那人证竟是陈留县衙快班捕头赵季。”
“那赵季便是当日出案的陈留衙役班头。他上堂供述称,当日其赶到快活林,先将快活楼连同大郎几人一并围了,再抽身问了十数个食客人证口供。那食客皆说是大郎几人借酒生事,先出手伤人,再放火烧楼。快活楼一众店伙围住大郎几人,并未动手行凶,只为拦住大郎放火。是大郎见其人多,便即抽出佩剑一剑刺死杨通。店伙见死了东家,这才一哄而散,众食客也皆逃去。”
陈封已是变了颜色,道:“区区一个小吏,怎敢如此胡说?”
程备道:“那赵捕头不过一面之词,梁州府怎可轻易信他?”
陈圭道:“沈孔修当日也曾问过那赵季,他却并无今日说词,只说去得晚了,不知楼内实情。沈孔修当即便问他为何当日不说,今日却又来指摘攀咬。那赵季答道:当日畏惧陈太尉,不敢说出实情,又道此事一查便知,便不说也无碍。今日见杨通冤屈不能昭雪,心内不安。身为公人,纵拼却性命,也要将实情说出。”
陈封冷笑两声,却未说话。陈圭又道:“沈孔修又问他,他只一人供词,堂上如何能信,可能寻到当日作供食客。那赵季答道,当日火势甚急,又人多杂乱,未及备细食客姓名乡籍,虽有笔录供状,也只草草画押了事,然却有一人可证其所言非虚。”
更有传言苦主杨鹏一家虽在朝为官,却也为陈封仗势欺压,因此不敢深究,便连几个人证也不得不改了口供,渐渐没了声息。
为因案情难以查明,案子悬而未决,陈銮便久久羁押在梁州府。然陈封以军功扬名,素得民望,便有许多梁都百姓为陈封鸣不平,更有百姓言道,陈封国之柱石,其子纵罪犯滔天,也当免死,以酬其拓土靖边之功。却也有人以为,陈封虽于国有功,却也不可为其子之免死金牌,否则朝廷无以约束功臣,长此以往,国法无存。
如此,民间议论纷纷不绝,陈封也早有耳闻,却不放心上。此番杨敬已有意撂开手,杨鹏也不再咬死不松口,只需再拖延几日,梁州府寻个由头,以“案情难明”了结此案,陈銮便性命无忧矣。
如今可虑者唯洪福洪庆兄弟,不知此一番行事能否瞒过他兄弟二人。其间也曾数次见着洪庆,却也只说公事,并未言及此事。以此看,只怕他兄弟二人已有所察觉,设法除去洪家兄弟也要加快着些了,否则只怕难免为其所算。
这案子非但民间议论,朝中也是争论不休,政事堂见物议沸腾,甚嚣尘上,便于三月将尽之时,下一道政令与梁州府,命其尽速结案,以免牵连过广。
三月二十九日午后,都宣抚使司签押房明厅内,七八个记室参军正在案牍账册间忙碌着,程备与两个长史在一旁喝茶闲聊。
一月将尽,驻守梁都各卫兵马将预计下月开销钱粮报了上来,都宣抚使司须逐一核实累计,于明日呈报政事堂。此事原不过例行公事,却偏偏要在每月最后两日做完,因此每到此时,都宣抚使司衙门中总要忙乱一阵。
忽见屋门开处,吕吉引着一个身着青色斗篷的人走了进来,也不看厅内众人,直向北侧里屋走去。陈封正在里间内歇息,程备不免留意,细看那人不由心中一动,只见那人以兜帽遮住大半头面,虽看不清面目,身形却似曾相识。程备遂与两个长史打个哈哈,便即起身,随着吕吉二人身后,也进了北屋。
穿过外间直入里屋,只见陈封正倚在东侧榻上闭目歇晌,三人进屋也未睁眼。程备回身将门关严,道:“吕二郎,这是何人?”
那人将兜帽摘下,拱手作礼道:“程部使,是我。”
程备惊道:“三官人,如何是你?却如何这般装扮?”
只见那人面目清秀,胡须清疏,正是陈圭。
只听身后衣衫窸窣,回身看时,陈封已是醒了,正自趿鞋下地,慢慢行至书案之后坐了,道:“中行,有事便说罢。”
陈圭不及施礼,便道:“大哥,大事不好,大郎此番有难了。”
陈封一惊,却又稳住心神,挥挥手道:“吕二郎,守住这屋门口,外人不得擅入。命二虎看住窗下。”
吕吉应声去了。陈封又道:“中行莫急,且坐了细说,无患也一并参详。”
陈圭却不坐,道:“大哥,大郎的案子有变,小弟彷徨无措,只得来禀明大哥,请大哥裁处。”
陈封冷了脸,道:“中行,事急也须细说,何必张皇。”
程备扶陈圭坐了,笑道:“三官人关心则乱,有太尉在此,却也不必急在一时半刻。三官人慢慢说便是。”说罢又倾了一碗茶递与陈圭。
陈圭强自定神,接过茶却不饮,道:“是。三日之前政事堂行文与梁州府,命梁州府三月底之前了结大郎的案子。岳府君将差事派与沈孔修,沈孔修也与我商议,拟在今日升堂问案。这案子已多日没有新案情,原本不必再审,岳府君与沈判官也不过有意拖延罢了。本以为待到今日升堂,便以案情不明结案,明日便可呈送刑部了。”
“小弟因避嫌不能旁听问案,便在后堂等候,本想不过片刻便可退堂,再向沈孔修问个究竟便是,哪知辰时升堂,直至巳时末仍未审结。小弟心急,遣人数次至前堂探听,差役回禀只说堂上纷乱,多人争执不下,又说有了新的人证。却因去得晚了,听不分明,又不敢久留,便回来禀报。小弟心知出了变故,却也只得等候沈孔修退堂再作道理。”
“待到午时沈孔修方才退堂,小弟这才知晓原委。原来初升堂时仍如往日一般,大郎与快活楼店家如前供述,并无错谬。沈孔修正待结案,却不想堂前竟忽地来了几人,称有要紧实情禀告。沈孔修只得将人唤上堂来,原来那人证竟是陈留县衙快班捕头赵季。”
“那赵季便是当日出案的陈留衙役班头。他上堂供述称,当日其赶到快活林,先将快活楼连同大郎几人一并围了,再抽身问了十数个食客人证口供。那食客皆说是大郎几人借酒生事,先出手伤人,再放火烧楼。快活楼一众店伙围住大郎几人,并未动手行凶,只为拦住大郎放火。是大郎见其人多,便即抽出佩剑一剑刺死杨通。店伙见死了东家,这才一哄而散,众食客也皆逃去。”
陈封已是变了颜色,道:“区区一个小吏,怎敢如此胡说?”
程备道:“那赵捕头不过一面之词,梁州府怎可轻易信他?”
陈圭道:“沈孔修当日也曾问过那赵季,他却并无今日说词,只说去得晚了,不知楼内实情。沈孔修当即便问他为何当日不说,今日却又来指摘攀咬。那赵季答道:当日畏惧陈太尉,不敢说出实情,又道此事一查便知,便不说也无碍。今日见杨通冤屈不能昭雪,心内不安。身为公人,纵拼却性命,也要将实情说出。”
陈封冷笑两声,却未说话。陈圭又道:“沈孔修又问他,他只一人供词,堂上如何能信,可能寻到当日作供食客。那赵季答道,当日火势甚急,又人多杂乱,未及备细食客姓名乡籍,虽有笔录供状,也只草草画押了事,然却有一人可证其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