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
又错过了。
林霄红面无表情地将手机塞回口袋,仿佛刚才那瞬间的波动从未发生。
16岁的女儿骆恬曦,正处于最需要关注也最叛逆的年纪,而她们母女的关系,就像这深秋的天气,阴冷、潮湿,隔着一层厚厚的、难以穿透的雾。
她给不了女儿需要的陪伴,女儿也拒绝理解她工作的沉重。
“林队!”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副局长王振邦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端着一个保温杯,神色复杂地看着她。
王振邦是林霄红的直属上级,当年“海风案”时曾是她坚定的支持者之一,但最终也没能顶住压力。
“审讯……有结果了?”
他问得含蓄,眼神却扫过小张不安的脸,显然已经听到了动静。
“快了。”
林霄红言简意赅,不愿多谈,“王局,有事?”
王振邦叹了口气,走过来,声音压低了些:“老周…周正明法官的事,听说了吗?”
林霄红眼神一凝:“退休的周法官?他怎么了?”
她对周正明有印象,一个作风严谨的老法官。
“刚接到辖区派出所上报,”王振邦的声音带着凝重。
“在家里…没了。”
“死状…很蹊跷……不是普通案子。”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现场…有点邪性,他们拿不准,请求支队支援。”
就在这时,林霄红的手机再次响起,是内线电话。
她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林队!城郊别墅区现场!周法官…我的天,您快来看看!他…他是跪着的!旁边还有…还有一只纸折的黑蝴蝶!”
“黑蝴蝶?”
林霄红重复了一遍,声音陡然沉了下去。
一种职业性的警觉瞬间压过了所有疲惫和烦扰。
她抬起头,对上王振邦同样变得严肃的目光。
“备车!”
林霄红果断下令,眼中寒光乍现,刚才审讯室里的所有情绪瞬间被一种猎手般的专注取代。
她迈开大步向门口走去,夹克的下摆带起一阵冷风。
窗外,雨势渐大,敲打着玻璃,发出沉闷的声响。
城市的霓虹在雨幕中晕染开来,一片迷离。
一个带着诡异符号和尘封阴影的寒夜,才刚刚开始。
……
林霄红那句“备车!”
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瞬间打破了走廊里因周法官死讯带来的沉重凝滞。
小张条件反射般应了一声“是!”
转身就朝楼下停车场跑去,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急促。
王振邦眉头紧锁,快步跟上林霄红:“我跟你一起去现场,老周…唉。”
他没说下去,但那声叹息里包含了太多东西——对一位老法官离世的惋惜,以及对这诡异死法的深深不安。
警车刺破雨幕,一路飞驰。车内气氛压抑,只有雨刮器单调地左右摇摆,刮开不断流淌的雨水,映出窗外模糊扭曲的城市光影。
林霄红坐在副驾,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穿透雨帘,仿佛已经看到了现场。
她没说话,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周正明,退休法官,行事严谨,口碑不错,谁会对他下如此狠手?
为什么是跪姿?
那只纸折的黑蝴蝶…又代表什么?
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蛇,缠绕上她的心脏。
二十年前那个尘封的名字——“青河案”,如同幽灵般在她脑海里盘旋,越来越清晰。
城郊的别墅区在雨夜中显得格外静谧,甚至有些阴森。
一栋独栋别墅前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警灯无声地旋转,将红蓝光芒泼洒在湿漉漉的地面和神情凝重的警员身上。
林霄红推开车门,冰冷的雨水瞬间打湿了她的发梢和肩膀,她却浑然未觉,大步流星地穿过警戒线。
王振邦紧随其后。
现场负责人是辖区派出所的刘所长,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警察,此刻脸色却有些发白。
看到林霄红和王振邦,他立刻迎了上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林队,王局,你们可算来了!这…这现场太邪门了!”
林霄红点点头,没多寒暄,接过旁边技术员递来的手套和鞋套,利落地穿戴好。
“说说初步情况。”
“死者周正明,男,70岁,独居。”
“保姆今天下午请假回老家了,报案的是他儿子,晚上打家里电话一直没人接,担心老爷子出事,赶过来发现的。”
“死亡时间初步推断在下午3点到5点之间。”
“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
刘所长语速很快,引着他们穿过装修考究的客厅,走向位于别墅深处的书房。
书房的门敞开着。
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旧书和皮革的味道扑面而来,令人作呕。
技术队的闪光灯不时亮起,将室内照得惨白一片。
林霄红的脚步在门口顿住,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整个房间,最终定格在书房中央。
周正明,这位曾经在法庭上威严宣判的老人,此刻以一种极其屈辱和诡异的姿态跪伏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
他穿着居家的羊绒衫和休闲裤,身体微微前倾,头颅低垂,双手被反剪在身后,用一种坚韧的尼龙绳捆绑得死死的。
他的脖颈以一个不正常的角度扭曲着,脸色青紫,眼睛圆睁,瞳孔早已扩散,里面凝固着临死前的惊骇与难以置信。
致命伤在颈部——一道深可见骨的切口,几乎割断了整个颈动脉和气管,血迹呈喷射状溅满了旁边的红木书桌和部分书架,地毯也被浸染成深褐色的一大片。
整个场景透着一种令人窒息的仪式感。
而最刺眼的,是放在周正明跪伏身体正前方,距离他低垂的头颅不到半米的地毯上。
一只用泛黄的旧报纸折叠而成的黑色蝴蝶。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翅膀微微展开,形态栩栩如生,在惨白的灯光和暗红的血迹映衬下,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邪异美感。
“跪姿……黑蝴蝶……。”
林霄红低声重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冰冷石子。
她蹲下身,没有立刻触碰尸体,目光死死锁住那只纸蝶。折痕干净利落,报纸的年份感扑面而来。
这绝非随手折就,而是带着某种强烈的目的性和……象征意义。
“王局。”
林霄红的声音异常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重:“周法官退休前,是二十年前‘青河少女奸杀案’的主审法官。”
王振邦站在她身后,脸色铁青,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青河案…”
他喃喃道,那桩案子当年影响巨大,速判速决,混混赵强被枪毙,算是给愤怒的公众和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
但此刻,这诡异的现场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猛地捅开了记忆的锁孔,一些被刻意遗忘的细节翻涌上来,让他心头一沉。
“技术队!”
林霄红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视现场:“重点采集捆绑绳结、死者指甲缝、颈部伤口形态、还有那只纸蝴蝶的指纹和微量物证!”
“门窗把手、可能的进出路径,一寸都不要放过!法医到了吗?”
“林队,我在。”
一个温和而沉稳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的赵诺提着勘查箱走了进来。
他看起来五十多岁,面容儒雅,气质沉静,即使面对如此血腥的现场,眼神也保持着专业性的专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他是市局的首席法医,技术精湛,为人谦和,在局里威望很高,也是林霄红为数不多敬重的前辈。
“赵老师。”
林霄红微微颔首,侧身让开位置。
又错过了。
林霄红面无表情地将手机塞回口袋,仿佛刚才那瞬间的波动从未发生。
16岁的女儿骆恬曦,正处于最需要关注也最叛逆的年纪,而她们母女的关系,就像这深秋的天气,阴冷、潮湿,隔着一层厚厚的、难以穿透的雾。
她给不了女儿需要的陪伴,女儿也拒绝理解她工作的沉重。
“林队!”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副局长王振邦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端着一个保温杯,神色复杂地看着她。
王振邦是林霄红的直属上级,当年“海风案”时曾是她坚定的支持者之一,但最终也没能顶住压力。
“审讯……有结果了?”
他问得含蓄,眼神却扫过小张不安的脸,显然已经听到了动静。
“快了。”
林霄红言简意赅,不愿多谈,“王局,有事?”
王振邦叹了口气,走过来,声音压低了些:“老周…周正明法官的事,听说了吗?”
林霄红眼神一凝:“退休的周法官?他怎么了?”
她对周正明有印象,一个作风严谨的老法官。
“刚接到辖区派出所上报,”王振邦的声音带着凝重。
“在家里…没了。”
“死状…很蹊跷……不是普通案子。”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现场…有点邪性,他们拿不准,请求支队支援。”
就在这时,林霄红的手机再次响起,是内线电话。
她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林队!城郊别墅区现场!周法官…我的天,您快来看看!他…他是跪着的!旁边还有…还有一只纸折的黑蝴蝶!”
“黑蝴蝶?”
林霄红重复了一遍,声音陡然沉了下去。
一种职业性的警觉瞬间压过了所有疲惫和烦扰。
她抬起头,对上王振邦同样变得严肃的目光。
“备车!”
林霄红果断下令,眼中寒光乍现,刚才审讯室里的所有情绪瞬间被一种猎手般的专注取代。
她迈开大步向门口走去,夹克的下摆带起一阵冷风。
窗外,雨势渐大,敲打着玻璃,发出沉闷的声响。
城市的霓虹在雨幕中晕染开来,一片迷离。
一个带着诡异符号和尘封阴影的寒夜,才刚刚开始。
……
林霄红那句“备车!”
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瞬间打破了走廊里因周法官死讯带来的沉重凝滞。
小张条件反射般应了一声“是!”
转身就朝楼下停车场跑去,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急促。
王振邦眉头紧锁,快步跟上林霄红:“我跟你一起去现场,老周…唉。”
他没说下去,但那声叹息里包含了太多东西——对一位老法官离世的惋惜,以及对这诡异死法的深深不安。
警车刺破雨幕,一路飞驰。车内气氛压抑,只有雨刮器单调地左右摇摆,刮开不断流淌的雨水,映出窗外模糊扭曲的城市光影。
林霄红坐在副驾,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穿透雨帘,仿佛已经看到了现场。
她没说话,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周正明,退休法官,行事严谨,口碑不错,谁会对他下如此狠手?
为什么是跪姿?
那只纸折的黑蝴蝶…又代表什么?
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蛇,缠绕上她的心脏。
二十年前那个尘封的名字——“青河案”,如同幽灵般在她脑海里盘旋,越来越清晰。
城郊的别墅区在雨夜中显得格外静谧,甚至有些阴森。
一栋独栋别墅前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警灯无声地旋转,将红蓝光芒泼洒在湿漉漉的地面和神情凝重的警员身上。
林霄红推开车门,冰冷的雨水瞬间打湿了她的发梢和肩膀,她却浑然未觉,大步流星地穿过警戒线。
王振邦紧随其后。
现场负责人是辖区派出所的刘所长,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警察,此刻脸色却有些发白。
看到林霄红和王振邦,他立刻迎了上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林队,王局,你们可算来了!这…这现场太邪门了!”
林霄红点点头,没多寒暄,接过旁边技术员递来的手套和鞋套,利落地穿戴好。
“说说初步情况。”
“死者周正明,男,70岁,独居。”
“保姆今天下午请假回老家了,报案的是他儿子,晚上打家里电话一直没人接,担心老爷子出事,赶过来发现的。”
“死亡时间初步推断在下午3点到5点之间。”
“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
刘所长语速很快,引着他们穿过装修考究的客厅,走向位于别墅深处的书房。
书房的门敞开着。
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旧书和皮革的味道扑面而来,令人作呕。
技术队的闪光灯不时亮起,将室内照得惨白一片。
林霄红的脚步在门口顿住,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整个房间,最终定格在书房中央。
周正明,这位曾经在法庭上威严宣判的老人,此刻以一种极其屈辱和诡异的姿态跪伏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
他穿着居家的羊绒衫和休闲裤,身体微微前倾,头颅低垂,双手被反剪在身后,用一种坚韧的尼龙绳捆绑得死死的。
他的脖颈以一个不正常的角度扭曲着,脸色青紫,眼睛圆睁,瞳孔早已扩散,里面凝固着临死前的惊骇与难以置信。
致命伤在颈部——一道深可见骨的切口,几乎割断了整个颈动脉和气管,血迹呈喷射状溅满了旁边的红木书桌和部分书架,地毯也被浸染成深褐色的一大片。
整个场景透着一种令人窒息的仪式感。
而最刺眼的,是放在周正明跪伏身体正前方,距离他低垂的头颅不到半米的地毯上。
一只用泛黄的旧报纸折叠而成的黑色蝴蝶。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翅膀微微展开,形态栩栩如生,在惨白的灯光和暗红的血迹映衬下,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邪异美感。
“跪姿……黑蝴蝶……。”
林霄红低声重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冰冷石子。
她蹲下身,没有立刻触碰尸体,目光死死锁住那只纸蝶。折痕干净利落,报纸的年份感扑面而来。
这绝非随手折就,而是带着某种强烈的目的性和……象征意义。
“王局。”
林霄红的声音异常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重:“周法官退休前,是二十年前‘青河少女奸杀案’的主审法官。”
王振邦站在她身后,脸色铁青,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青河案…”
他喃喃道,那桩案子当年影响巨大,速判速决,混混赵强被枪毙,算是给愤怒的公众和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
但此刻,这诡异的现场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猛地捅开了记忆的锁孔,一些被刻意遗忘的细节翻涌上来,让他心头一沉。
“技术队!”
林霄红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视现场:“重点采集捆绑绳结、死者指甲缝、颈部伤口形态、还有那只纸蝴蝶的指纹和微量物证!”
“门窗把手、可能的进出路径,一寸都不要放过!法医到了吗?”
“林队,我在。”
一个温和而沉稳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的赵诺提着勘查箱走了进来。
他看起来五十多岁,面容儒雅,气质沉静,即使面对如此血腥的现场,眼神也保持着专业性的专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他是市局的首席法医,技术精湛,为人谦和,在局里威望很高,也是林霄红为数不多敬重的前辈。
“赵老师。”
林霄红微微颔首,侧身让开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