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三十一年二月十六-《延平宫史》

  春雨润物无声,绵绵密密地下了整夜,整个忘忧宫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水汽中。

  天气还冷得很,芬儿早早地端来一大碗热腾腾的姜汤。

  祁若夏有些抵触,皱着眉喝了几口,便放在一旁的黄花梨喜鹊石榴纹三屉炕桌上。

  她穿着杏红色盘长纹窄袖夹棉襦裙,乌黑柔顺的长发并未繁复梳起,只用一支蓝花银链步摇松松绾了部分,余下的自然垂落肩头。

  炕桌上还摊着一卷《昭明文选》,并一套青玉笔架、一方端砚。

  窗外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以及宫女压低的说话声。

  祁若夏并未抬头,只淡淡道。

  “何事?”

  帘幔轻动,芬儿悄步进来,敛衽行礼,声音轻柔。

  “娘娘,是三等的芬叶来了,请示可否带十四公主去廊下喂那几只狸猫。公主似是盼了有一会儿了。”

  祁若夏的视线仍未离开书卷,只微微颔首。

  “准了。”

  她顿了顿,添了一句。

  “雨天地滑,仔细看着公主,莫要淋湿。”

  芬儿应声退了出去。

  不多时,便见穿着粉色小袄、梳着双丫髻的玉昕牵着芬叶的手,从次间走出来。小丫头脸上是按捺不住的雀跃,眼睛亮晶晶的,但仍记得规矩,走到祁若夏面前,像模像样地屈膝行礼,声音细细软软。

  “母嫔,儿臣去喂猫猫了。”

  祁若夏终于从书卷上收回目光,视线落在女儿粉扑扑的脸蛋上,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了些许,她点头,声音温和,带着些许宠溺。

  “去吧,照顾好猫儿。”

  玉昕欢呼一声,脚步轻快地朝外走去。

  芬叶抱着一个瓷白描金绘粉莲的圆肚细口大罐子,里头装了去腥的羊骨肉和着鱼虾熬煮的汤,殷勤地跟在玉昕身边。

  祁若夏的目光追随着女儿小而稳重的身影,直到帘幔轻动,彻底阻隔了视线,才缓缓收回。

  殿内重新恢复宁静,只余下芬儿轻手轻脚地整理着炕桌上的书卷。 她知道,娘娘虽面上依旧沉静,但心情显然是极好的。方才那句“照顾好猫儿”,便是一贯不苟言笑的娘娘在面对小公主时,惯有的心软与温柔。

  窗外檐下,隐约传来玉昕稚嫩而刻意放轻的呼唤声。

  “咪咪……快来……”

  间或有猫咪细弱的回应。还有芬叶沉稳的提醒。

  “公主,莫靠太近,当心爪子。”

  祁若夏放下书卷,起身走至窗边,微微推开一条缝隙。潮湿冷风瞬间涌入,带着雨丝和院中草木的气息。

  她看见廊下,玉昕正小心翼翼地从芬叶捧着的瓷罐里取出什么,蹲下身,远远地喂给那几只凑过来的狸花猫。小丫头神情专注而温柔,侧脸线条柔软。

  玉昕喂完猫,站起身,拍了拍沾了水渍的衣摆,扬起小脸,笑容灿烂。

  “芬叶姐姐,你看,它们吃得可欢了!”

  芬叶的声音平静温厚。

  “是呢,公主受累了。”

  祁若夏看了一会儿,轻轻关拢窗扉,将那幅画面与外界的湿冷一并隔绝。

  芬儿从次间踱步过来,手中捧着一件白狐皮大氅,语气温和。

  “娘娘,外头湿冷,您添件衣裳吧。”

  祁若夏抬手将鬓发拨到耳后,声音低沉。

  “不必了,坐会儿就好。”

  她重新走到书案前,拿起那卷《昭明文选》,随意翻着。

  芬儿见状,便不再多言,安静地退到一旁,为主子添茶。

  祁若夏的目光在书页上停留,却并未真正读进去。她在回想玉昕方才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柔软。

  不过,这平静的时刻并未能持续太久。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似乎渐渐大了,雨丝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娘娘。”

  芬儿的声音再次轻轻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小厨房问,晚膳的汤品,是上回娘娘觉得还不错的冬瓜肉丸汤,还是另换一样?”

  祁若夏收回心神,沉吟片刻。

  “就冬瓜肉丸汤吧。再添一道酥香鲫鱼。”

  “是。”

  芬儿应下,又道。

  “雨水寒凉,娘娘可要再加个暖炉?”

  “不必。”

  祁若夏摇头。

  “炭火足矣。”

  芬儿不再多言,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祁若夏重新执起书卷,却终究有些心绪不宁。她起身,走至西次间。这里临窗设着一张书案,上面陈列着笔墨纸砚,还有几本她近日正在翻阅的诗集词稿。墙上挂着一幅她自己绘制的《秋山访友图》,笔意清冷疏淡。

  窗外的雨声更清晰了,空气中弥漫着湿气与泥土的清香,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江南烟雨中的朦胧山色。

  祁若夏在书案前坐下,铺开一张宣纸,研墨蘸笔,略一思索,落笔写下:

  “春霖侵阶湿,独坐忘忧深。

  狸奴绕稚膝,幽阁静鸣琴。

  韶光暗流转,诗书寄素心。

  岂畏岁华晚,松筠有清阴。”

  笔迹清瘦劲挺,一如她的人。

  “岂畏岁华晚,松筠有清阴。”

  她低声念了一遍,目光沉静,唇角微微抿起。

  窗外,雨声似乎小了些。玉昕和芬叶的声音也早已消失,想必是喂完了猫,怕雨淋着,回屋去了。

  忘忧宫重又陷入一片寂静的雨声中,唯有案头烛火,安静地燃烧着,映着她精致而略带书卷清冷气息的侧脸。

  宫中日复一日地过着。春雨冬花,夏蝉秋叶。寒来暑往,似乎不曾停留,也不曾改变。

  喜欢延平宫史